登陆注册
3345200000005

第5章 中国之旅(3)

以后,斯诺与鲁迅多次倾心亲切交谈。鲁迅帮助斯诺在纷繁迷离的文学现象中,正确把握了中国文学运动的主流及其发展方向,寻找到了“正在改造着中国人民思想的那种精神、物质和文化的力量”。同时,鲁迅也使斯诺懂得了中国新文学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及不可避免的缺陷,由此醒悟到中国在政治上不能发展为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原因。

斯诺基本上按照鲁迅的教导选编现代中国短篇小说集,着重编译那些“孕育着强有力的,富有意义的芽”的作品。

斯诺在鲁迅身上看到了一个真正的觉醒者,骨子里充满着青春骚动的觉醒者,听到了民族觉醒的声音,发自肺腑的打破旧世界的呐喊,那呐喊声已经震动了十里洋场和紫禁城。斯诺由衷地感谢鲁迅对他的帮助和影响。他说:“鲁迅是教我懂得中国的一把钥匙”,是“我所认识的人中最优秀者之一”。

1933年2月,斯诺移居北京。一到北京,斯诺夫妇就被这个“亚洲无与伦比的、最雄伟”的都市吸引着。以后五年,他们就一直住在北京。斯诺在北京期间,世界和中国都发生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重大事件。在德国,1933年1月,兴登堡任命纳粹头目希特勒为总理,法西斯分子在德国掌权。在意大利,墨索里尼早已完成了法西斯夺权斗争,1935年,悍然出兵埃塞俄比亚。在日本,对外侵略和国内法西斯化同时推进。1932年,日本帝国主义者挟持溥仪建立“满洲国”。接着把矛头指向华北,1933年1月,日军侵占热河全省和察哈尔北部。3月,又占领长城各口,包围平津。5月占领冀东,平津危急。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步步进逼,蒋介石政府继续执行其“不抵抗”政策,依靠国联,寻求妥协。但这并没有阻止日本军向前推进。蒋介石在日本帝国主义面前甘于屈服,而把大量的财政预算用来发动对中共和苏区的一次比一次更残酷的“围剿”,最后迫使中共和红军实行战略大转移。这样还不够,蒋介石还效仿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公开鼓吹法西斯主义,实行一党专政,严厉镇压日益高涨的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逮捕、迫害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实行白色恐怖。

所有这一切,都显示着一种越来越明显的征兆。对此,斯诺感到,表面平静的北京正酝酿着一场大战和革命。妻子尼姆也有同感,她觉得“1935年底,中国死气沉沉到了极点,这是一个虽生犹死的时刻”。她感到窒息,“仿佛空气已经腐朽,充满了一氧化碳和腐烂植物散发出的沼气”,引火即燃。

斯诺夫妇很爱北京,就像爱一位可爱的姑娘一样。然而,种种迹象表明,北京就要沦于日本侵略者之手。在东北、上海,他们已经制造了许多骇人听闻的惨剧。只要进了北京,他们肯定肆无忌惮地蹂躏这位“可爱的姑娘”。斯诺暗下决心:决不能袖手旁观。尼姆也“不想让北京成为战场并被荡平”,不愿意“当日本人占领北京时,这座城市却‘令人震惊的缄默无声……心灰意冷,肢体冰凉……无边无际的壁垒高筑的城市——城市铁门又深又厚,塔楼上雉堞相连……至少要有被忘却的雄鬼在夜风中发出呜咽悲鸣’”。

1934年1月,斯诺应邀兼任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据1934年2月13日《燕京大学校刊》载:2月9日,燕大教职员交际委员会欢迎本学期新到教员,在临湖轩设茗招待新闻系和社会系教员。新闻系新到教员中有“雪思诺(Edgar.Snow),美国《纽约日报》驻华记者”。“雪思诺”就是斯诺。

由于在燕大任教,斯诺把家从城里搬到海淀军机处八号。这座中西合壁式的房子在燕大校园南面,宽敞的庭院里有果树、竹子,还有一个小型游泳池。房屋建在高地,因此,透过居室明亮的玻璃窗,可以眺望到颐和园、玉泉山。同时,斯诺在这里还有充分的机会接触大学生们,这是他非常希望的。因而,斯诺非常喜欢这个住宅。

斯诺天生一副顽皮的笑脸,亲切好奇的眼睛。他为人正直、谦虚,富有正义感。他们夫妇都深切关注着中国的命运。海伦说:“当时我们认为我们同中国青年是一类人,我们站在爱国青年一边。”广大爱国青年知道斯诺夫妇关心中国、热爱中国,对中国进步青年充满希望,而不是像某些外国人看不起中国人,因而也乐于和他们交往。当时燕大进步学生组织负责人陈翰伯回忆说“他(指斯诺)是我们很难遇到的一位真诚朋友”,“我们是师生,又是朋友,是可以相互交心的朋友”。

当时,国民党政府疯狂推行法西斯主义和独裁统治,实行文化“围剿”和新闻封锁。鲁迅、托尔斯泰的书被查禁,关于共产主义的书就不用说了,甚至像萧伯纳、德莱塞等西方自由资产阶级的书亦在禁书目录里;一天比一天紧张的华北局势在国内报刊上一字不提。国民党特务还威胁在国外报刊上透露一点点有关这方面消息的西方新闻记者。斯诺利用自己的特殊条件收藏了大批被国民党定为“禁书”的进步书籍,斯诺也比青年学生知道更多关于世界局势和中国问题的消息。当时一些学生领袖经常到斯诺家中看书、讨论问题。其中,中共北平市委的负责人黄敬和燕大学生领袖龚澎、黄华、姚依林、龚普生、陈翰伯是斯诺家的常客。他们看到了苏联的一些小说和反映中国红军生活的小册子,特别是史沫特莱著的《中国红军在行进》一书被学生们争相传阅。学生们称斯诺家是个“呼吸一点新鲜空气的窗口”。

1935年9月,日本帝国主义又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侵华活动,国民党继续卖国投降,派亲日派头子何应钦和华北日军司令梅津美治郎签订了臭名昭著的“何梅协定”。11月,在日本的强压下,国民党政府下令取缔一切抗日团体。制造“沈阳事件”的主谋土肥原还纠集、雇佣一批职业哭丧人、龟鸨、鸦片鬼和清朝遗老,擎着要求华北“独立”的标语牌,在北京和天津的街上游行。外面传说华北地区军政负责人宋哲元已准备向日本人屈服。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国危急!北平已经放不下一张平稳的课桌了,广大爱国青年骚动起来。燕京大学学生自治会主席张兆麟哭着去找斯诺,王汝梅(即黄华)、陈翰伯也来了。他们请求斯诺帮助在国外报纸上发一篇学生致蒋介石的请愿书,斯诺和尼姆都爽快地答应了。斯诺还答应发动其他记者去现场采访,并予以详细报道。

12月8日夜,斯诺和尼姆连夜抄写学生们所提供的译文,以便第二天供外国报纸发表。

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精心组织和领导下,一二九运动爆发了。当天,斯诺和尼姆老早就起来了,约上好几位外国记者跟学生一起游行。在游行的过程中,斯诺夫妇走在队伍的最前列。每当警察要打学生或抓学生时,外国记者们就冲上前去拍照,吓得警察们也不敢轻易动手。后来,消防队倾巢出动,用水龙向示威者喷射,尼姆为救护一个学生被警察的水龙弄湿了衣服。在寒冷的天气里,尼姆的衣服很快冻冰了,然而她没有退却,继续拍照。斯诺向士兵们宣传说:学生们为了不当亡国奴而上街示威,你们是中国人,为什么要打他们?斯诺夫妇一直走在游行队伍里,直到学生们进入天安门广场。

回家后,斯诺夫妇立即赶写新闻报道,晚上,他就给纽约《太阳报》发了独家电讯。陈翰伯说:“从12月9日到次年1月,斯诺先生的照相机和打字机实在忙得一点空闲也没有。这次震动全国的北平学生爱国运动,在国内报纸上未曾登出过一个字,而远在西半球的《太阳报》却发表了详细而且翔实的长篇电报,那里面为我们保存了很多史料。这是斯诺先生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的一个贡献。”

从1935年10月到1936年6月,斯诺夫妇差不多把时间和精力全部用在支持学运上。由于中国报纸不许登有关学生运动的消息,他们尽量利用外国报刊、记者来宣传学运。“中国学生也不断地向我们打听消息。我们成了新闻中心。”1979年,尼姆对萧乾这样说。“我们是以个人身份协助中国打一场反法西斯战争。”后来,尼姆根据在学运中的亲身经历,写成了《一九三五-一三六年的中国学生运动纪实》一书。

当斯诺正在苦苦地寻找着活的中国的心脏和头脑的时候,在1935年底至1936年初冰封雪飘、寒凝大地的古城北京,他有机会亲身投入沸腾着热血的青年们的伟大斗争中。年轻的战士们为了祖国和民族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壮举使斯诺受到从未有过的、活生生的教育。他满怀激情地说,在一二九运动中,“我第一次看到中国知识青年表现出的集体的政治勇气”。这种宝贵的政治勇气使斯诺懂得,“历史确定是可以被扭转的”。不是吗?一二九运动使国民党和东京方面的阴谋流产了,土肥原被召回国了,日本外务省和陆军省发表否认用武力并吞华北意图的声明,张学良将军欢迎学生到他的部队里做宣传鼓动工作。由此,斯诺由衷地称赞:“青年爱国者们对国家和人民尽了最大职责,今天全世界都视他们为英雄。”。

更为重要的是,斯诺后来说,一二九运动的“经历教育了我,使我懂得在革命的所有起因中,知识青年完全丧失对一个政权的信心,是促成革命的一个要索。对于这个现象,学究式的历史学家往往是漫不经心的。蒋介石的国民党成了悲观、停滞和镇压的象征,把许多爱国的男女青年赶到作为中国最后希望的红旗下去”。时隔半年,斯诺就毅然决心踏着燕京大学学生们的足迹,来到“作为中国最后希望的红旗下”。在那里,他发现:“红星将照耀中国。”

同类推荐
  • 告诉你一个甘地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甘地的故事

    精选了甘地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甘地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中国古代贤人传

    中国古代贤人传

    这是一部历史人物传记荟萃的书,取名《中国古代贤人传》。书中所选择这些垂范卓越的人物,他们的影响、贡献很大,是中国人永远引为骄傲的。例如书中所选的周公、管仲等人,就是我们常想到的“贤人”。书的取名,响亮明快,发人联想,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给历史上的某个方面有名气、领风骚、有代表性的文化名人做传的书,很有文化意蕴。相信这部书一定很受欢迎。
  • 汉月天骄:不败战神霍去病

    汉月天骄:不败战神霍去病

    匈奴未灭,无以家为!天之骄子霍去病!出版社与秦汉史学家力荐:这是迄今为止,将文学创作与真实历史结合最完美的有关霍去病的历史小说,历史底蕴深,文学造诣高。作者倾情八年创作,参考了正史、大量民间传说以及巨量的匈奴、游牧民族、西域等史料和著作,把关键重大历史事件自然巧妙融入故事,积极正面反映霍去病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当汉帝国向匈奴发起反击战之时,匈奴内部亦发生夺位之乱,身有月氏王族血统的月歌在流亡中被关中大侠郭解之子郭允和汉廷贵族霍去病所救,三人机缘巧合结为异姓兄弟,并相约一起投身从戎保疆卫国。曾经同生共死的三兄弟却因各自人生际遇和立场不同,最终决裂,并在汉帝国对匈奴用兵的舞台上,相互扶持或斗争着。
  • 物来顺应:梁漱溟传及访谈录

    物来顺应:梁漱溟传及访谈录

    本书根据对梁漱溟老人的访谈整理而成,书中有少年立志救国参加同盟会,说自己的两次自杀经过……等七篇文章,再现风雨岁月,梁漱溟人生旅程的沧桑和其耿介率直,不同于流俗的人格形象。
  • 我所知道的张学良

    我所知道的张学良

    本书曾于2003年1月初版。全书以弥足珍贵的“三亲”(亲历、亲见、亲闻)史料,记述了张作霖统治时期、西安事变前后、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审判前后和张学良被软禁等各个时期的张学良将军。内容丰富,感情真挚,对研究张学良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江湖神拳

    江湖神拳

    唐末,名动江湖的破天魔拳张无争受人陷害,死于非命。他的遗腹子张出尘被高人所救,逃过死劫。十年后,张出尘为报前仇,踏入江湖,适逢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更兼北方神秘宗派肆虐江湖,他一边历练一边查访十年前的江湖秘事,凭自身修为在江湖中锋芒渐露……江湖仇杀,民族大义,红粉知己,群雄并起,我欲遮天!
  • 匡扶三国

    匡扶三国

    “这里是哪里?什么?汜水关?什么?我的爹居然是潘凤?”前世射击冠军潘俨,意外成为无双上将潘凤之子。孺慕情深,潘俨重活一世,岂能容忍父亲有失。他发誓就算是华雄,也不可能伤父亲分毫。汉末乱世,诸侯并立,烽火四起,中原十室九空,边疆屡遭掠劫,汉民族伤痕累累。司马篡政,世家夺权,百年之后近乎奄奄一息。三国,这是最好的时代,亦是最坏的时代。既然来此一趟,潘俨不愿得过且过,苟活于世,誓要用自己的方式,亲手匡正这倒悬的天下。
  • 见习月老的日常

    见习月老的日常

    你们这些单身狗!珍惜一下人家的劳动成果啊!别给你牵的钢筋水泥都让你给掰断了!月老的工作很难做啊!
  • 千古绝恋

    千古绝恋

    帝妃爱情绝唱古已有之,但像光绪皇帝和珍妃这样,把自己的爱情和国家命运、民族存亡紧密相关,这更是爱情中最伟大的和最悲壮的,他们高尚和凄美的生死恋在中国帝妃爱情中堪称千古绝唱。这段爱情既让人伤心落泪,又让人肃然起敬。故事从慈禧太后给光绪皇帝指定皇后酿成了他的婚姻悲剧开始,描写了光绪帝与珍妃的相爱给光绪帝痛苦、孤独的心带来了春天。他们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共同的政治见解使他们爱得死去活来。然而,政治是无情的,正当他们生死相随要变法强国时,慈禧太后发动了政变,光绪帝被囚禁,珍妃被打入冷宫,一时间血腥苦雨、阴霾遮天。
  • 爱不曾改变

    爱不曾改变

    每个人都会遇到爱,无法说爱是对是错,只要自己爱他(她)就从来都不觉得后悔,放手了,后悔放手还可以吗?因为曾经习惯了他(她)在身边,就不会在看到其他人的好,后悔的早可能还有救,晚了,就真的错过了。
  • 重生之翡翠良缘

    重生之翡翠良缘

    父亲明目张胆的包小三,嚣张极品,逼死母亲!而弟弟又柔弱,重生之后她靠着赌石发家!一切属于她东西都要抢回来!
  • 大晋太宰

    大晋太宰

    留下羊车望幸典故的晋武帝司马炎撒手人寰,司马衷登上帝位。诸侯王蠢蠢欲动、门阀世家筑起壁垒,内附胡人待机而动。此时、四帝共治的罗马,君士坦丁大帝蓄势待发。此时、南亚大陆上,笈多王朝庇护的婆罗门教扭转颓势,重新占据主流。此时、萨珊王朝将要开启波斯第二帝国的黄金之世。此时、司马季还在躲避过分热情的燕王府侍女……他强任他强,老子诸侯王。
  • 苏先生想我了

    苏先生想我了

    [高甜!]他被家族陷害,受尽别人白眼,只有她给予温暖;后来,他终于夺回了自己的一切,成为了家族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物。把她从排挤中解救出来,将她娶回家,保护成自己独一无二的公主!************苏先生,你……想干什么?”男子邪魅一笑,“你说呢?”
  • 全职战兵

    全职战兵

    超脱九天之外,凌越万道主宰!待到阴阳逆乱时,以我魔血染青天!挥一袖清风武明月,捻一抹花香裂苍穹!传奇人物回归都市,受人之托保护美女总裁,滋润的生活从此开始,碾压一切不服,鞭策所有规则。我,就是秩序!
  • 情深根重王妃我错了

    情深根重王妃我错了

    “王妃,本王真的错了”一个高大的男人做着一个看起来格格不入的动作——跪着榻上的女儿玩了玩手中的杯子。“洗耳恭听。”“本王当初真的不是故意的失忆的,真的是……”“给老娘滚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