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6700000027

第27章 分析的时代(4)

的确,他从不注重穿戴,衣着非常随便。在担任教授时,他也总是穿一件浅灰色的法兰绒裤子,一件开领的法兰绒运动衫,一件紧身的毛夹克或皮夹克。雨天出门时,他喜欢戴一顶粗呢便帽,穿一件浅棕色的雨衣,有时还喜欢拄一根轻便的手杖散步。他在学院里的住所,陈设非常简单,四周墙上空荡荡的。起居室里有两把帆布椅和一把木椅,中间一个老式的取暖铁炉。卧室里有一张帆布床、一个夹存手稿的铁皮保险柜、一张用来写字的方桌,窗台上放着一两盆花。就只有这些东西,好像主人只是临时的房客。

然而,在常人眼中:他不拘小节,引起了一些同事的反感;他在学院饭厅里没打领带,受到了副院长的责备;竟还有人说,看见他在课堂上躺着给学生讲课……这些传言多少给维特根斯坦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他的思想属于另一种文化,而他那怪异的性情倒往往成为解释他思想的一个重要脚注。

当维特根斯坦对某个解答不满时,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把情绪发泄到学生身上。所以,他常常在讲课当中突然说,“我真傻”、“你们的老师糟糕透了”、“我今天实在太笨了”之类的话。有时,他的粗暴态度确实让人非常难堪,可谁也不会去计较他,因为他正在与他自己的思想搏斗。

有一次,由他主持欢迎卡尔·波普尔做关于哲学的困惑的报告会。

当波普尔讲到道德问题时,维特根斯坦打断了他的话,说哲学问题远比波普尔想象的复杂得多,因此这个报告并没有解决困惑,相反倒使大家更糊涂了。

波普尔反击道,他不过是用维特根斯坦和学生们写的一些东西做例子罢了。

听了这话,维特根斯坦的反应异常激烈。他挥舞着正好拿在手上的拨火棍向波普尔质问:“那么,请你给我一个关于人们公认的道德规范的例子!”

波普尔也不示弱,反唇相讥:“比如,不要用拨火棍威胁一位做客的演讲人!”

维特根斯坦勃然大怒,摔门而去。

当时也在场的罗素马上把他拉回来。

还有一次,那是1939年的冬天,摩尔在伦理学学会上宣读了一篇论文。

在讨论中,维特根斯坦对摩尔的观点进行了批评。

而维特根斯坦的好友马尔康姆认为,维特根斯坦的批评忽略了摩尔论文中的某些重要看法,所以他插话说,维特根斯坦对摩尔的批评是不公平的。

会议刚一结束,维特根斯坦立即走到马尔康姆面前,眼里闪着愤怒的火花,说:“如果你还懂事,你就应该知道我从没有对任何人不公平过。这表明你根本没有听懂我的话。”说完,扬长而去。

当时,英国很少有人不怕维特根斯坦的,只有罗素、赖尔、斯拉法和莱姆塞可以与他作对,而被邀请到剑桥的知名学者似乎都领教过他的“主人”态度。

其实,维特根斯坦绝非世故之人。二战期间,他主动离开讲坛到医院服务。在剑桥的大部分时间里,维特根斯坦要么开设讲座,要么为讲座做准备,他努力认真地履行着教授的职责。尽管他总是怀疑别人无法理解或者误解甚至歪曲了他的思想,但他还是非常愿意把自己思考的结果传达给学生。

应该说,维特根斯坦是少有的言行如一的哲学家,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对哲学的兴趣源于对数学基础问题的思考,而关心数学问题的起点又是试图解决飞机发动机的设计。他在《哲学研究》的序言中把这本书称为风景画册,它记录着作者思索人生的每一步历程。

他还说,哲学就像一位无能的经理,他不去干自己的工作,而是眼睛盯着雇员,想要接替他们的工作,结果有一天却发现自己过分承担了别人的工作。

做了近20年的职业教授,1947年末,维特根斯坦主动辞去教授职务。此后,他在爱尔兰乡村专门从事哲学研究,基本上过着一种隐居式的生活。1951年4月29日,他在剑桥死于癌症。

非常之人,非常之爱

——海德格尔(1889-1976)

1924年的深秋,在德国马堡大学海德格尔副教授的班上,出现了一位短头发、大眼睛的犹太少女阿伦特。他35岁,她18岁。他后来告诉她:从在教室里见到她的最初一刻,他就爱上了她。

1925年2月初,海德格尔把阿伦特请到自己的办公室。这是一个阴沉的雨天,她进来了,脱下雨衣,取下深深遮住脸庞的帽子,流露出的是与往常不同的羞怯和腼腆,连嗓音也不那么明亮清脆。海德格尔就哲学、宗教、家庭、社会、兴趣、爱好等问题,和她进行了提问式的交谈。她似乎是靠着呼吸才飘出几乎听不到的“是”与“不是”。老师发现了她灵魂和精神的极高素质,她也体验到老师那不可抗拒的巫师般的魔力。

几天后,他以“亲爱的阿伦特小姐”抬头,写下了一篇充满激情的散文体书信,她对此回报了一种受宠若惊的敏感。

四天以后,在收到了以“亲爱的汉娜”抬头的第二封信后,她做出了心灵的回应。很快,位于大学附近一座阁楼上的阿伦特寝室里,这对师生开始让爱的欲火熊熊燃烧起来。

声望冉冉上升的海德格尔看重已有的家庭和事业,看重同事和学生对他的恭维与颂扬,他也不想开罪于小城的保守习俗和泡沫人物的流言蜚语。他始终掌握着他们关系的主动权,以不断变化的方法和手段控制着阿伦特,他送诗写信、山盟海誓、出谋划策、关切保护,与此同时混合着爱意细腻的感情与精神导师的优越。他为他们的交往制定了详细的规则:频繁的书信是用密码写成的;幽会的时间按分来计算;暗号更是挖空心思想出来的——开几下灯为无人,开几下灯为有人;敞开的窗表示有机会,打开的门表示有危险。有一年之久,阿伦特心甘情愿地、随叫随到地做他的红颜知己,完全听从他的安排,没有抱怨,没有要求。

没有不散的情人,即使是非常人的非常之爱。三年后的1928年6月,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出版,弗莱堡大学聘请他为正教授,他不愿因“作风问题”而贻误似锦的前程。海德格尔曾把《存在与时间》的写作归功于阿伦特的激情,而这本书带来的成功也终结了他与阿伦特的恋情。写作是第一位的,他不会把阿伦特的爱置于他的写作生涯和世俗成功之上。他以一封信打发了她。

阿伦特只能在如潮的激动中咀嚼苦果。

在**妖氛弥漫欧洲的悲惨时日,阿伦特在流亡中痛定思痛,反省德国事件,批判极权体制,成为民主政治的发言人。海德格尔却因其存在哲学的观点和自私的秉性与**合作,参与了文明人类的最大罪恶。岁月无情,政治无情,唯有人有情。1950年1月,名扬欧洲的阿伦特首次回到令她伤心的德国弗莱堡,他们在旅馆中相见了。虽然此时的海德格尔犹如一条失魂落魄的狗,但阿伦特仍然激动不已:

“当服务员说出你的名字时,当时好像时间突然停止不动了。”

时间确实没有动一一岁月与艰难,战争与政治,对于他们曾有的恋情,对于他们的爱,统统是没有力量的。因为那段“政治失节”,海德格尔差不多是坐在忏悔席上向阿伦特叙说自己内心的委屈、苦恼,阿伦特终于得到了她需要的东西:海格德尔对她的需要。从这一天起,阿伦特再次为了他没有什么不愿意做,而海德格尔仍然自私霸道。

时光又不是毫无意义的。如果说阿伦特在20年代中期的爱推动了海德格尔进入智慧高峰完成《存在与时间》的话,那么50年代后她的爱则帮助他走出了政治阴影,重新进入思考和写作的状态;如果说早期的爱主要出自一位少女对一位大师的崇拜的话,那么50年代她的爱则更多出于对一位处于困境中的大师的帮助。从1952年开始,阿伦特把自己想象为一个“更好的海德格尔”的守护天使,向整个世界修复海德格尔自己为自己所玷污的形象:她推动雅斯贝尔斯与他和好;她为出版他著作的美国版四处奔波;她亲自到耶鲁大学讲授他的哲学思想;她为他的一切行为辩护;她帮助他拍卖《存在与时间》的手稿……1969年,阿伦特以一篇《海德格尔80寿辰》的文章为他祝寿,在充满爱意之中以诗意的语言淡化了海德格尔的思想错误。

海德格尔是阿伦特后期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但他却从未留心这个爱他的女人所写的一切,包括那些其思想意义比他的著作更为重要的作品,更没有想到会从她那里学到什么。在海德格尔的心目中,阿伦特是永远离不开他的小学生,他需要的是阿伦特对他的依赖,而且不能比她18岁时差上毫厘。阿伦特不得不假装自己永远是一个小学生,她准备不承认自己的思想与成就,以此来保全海德格尔对她的爱。

同类推荐
  • 西方哲学简史

    西方哲学简史

    本书是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数学家伯特兰·罗素的代表作之一,记述了从西方哲学萌芽的古希腊哲学一直到二十世纪早期期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
  • 知行合一:国学大师讲透阳明心学

    知行合一:国学大师讲透阳明心学

    王阳明是明代“心学”集大成者,阳明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心即理”“致良知”的核心思想,是500年来中国人精妙的神奇智慧。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本书便是通过冯友兰,梁漱溟,梁启超,章太炎,吕思勉等八位国学大师的角度为您剖析“知行合一”的精华,使读者通过“知行合一”的口号抓住阳明心学的关键,探讨“知行合一”的心学内核。感悟“知行合一”的精神内涵,从而不断进步,提升自我,砥砺人生。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
  • 天堂的钥匙:《塔木德》精要解读(犹太智慧典藏书系 第二辑10)

    天堂的钥匙:《塔木德》精要解读(犹太智慧典藏书系 第二辑10)

    《塔木德》(Talmud)一书是犹太人继《圣经》之后最重要的一部典籍,又称犹太智慧羊皮卷,或犹太5000年文明的智慧基因库,是揭开犹太人超凡智慧之谜的一把金钥匙。与《圣经》、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和伊斯兰的《古兰经》,并称为影响人类文明的巨著,是真正的传世经典。本书是从国内最权威的羊皮卷《塔木德》和最新编译的《塔木德启蒙书》一书中精选出来的智慧格言,帮助青年读者树立真正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真正认识历史和现实社会。随身携带本书,就没有人能够伤害你,也没有任何事可以困扰你。真正的智慧是如此简单强大。
  • 挺经

    挺经

    《挺经》是曾国藩生前的一部“压案之作”,用李鸿章的话说,这部书是“精通造化、守身用世”的秘诀。所谓“挺”,即势不可用尽,功不可独享,大名要推让几分,盛时要做衰时想,刚柔相济,无为而无不为;百尺竿头,不能再进一步;欠缺本身就是完美。曾国藩以盖世之功而能于众说诋毁中安然保全自身,全赖这一“挺”字。主动、积极、谦虚,以出世之心来入世,在困厄中求出路,在苦斗中求挺直。如此方能不受困、不为他人左右.到达气定神闲地享受人生之至高境界。
  • 柏杨的智慧忠告

    柏杨的智慧忠告

    磨难是柏杨一生的主基调:周碧瑟为柏杨执笔写回忆录,在写作过程中常常情不自禁地停下笔来,看着柏杨叹息:您的灾难怎么没完没了!求真,是柏杨文章的大方向:杂文在柏杨的各种文体中成就最高,这里有深刻的剖析、幽默的谈吐、犀利的文风。求真,让他的文章具有了无与伦比的力量,令浊者惧,使清者快。
热门推荐
  • 一阴一阳之谓道

    一阴一阳之谓道

    繁华的三千世界,琳琅满目的法宝,威力绝伦的仙器,世俗尚有十八般武器,更别说神秘莫测的修仙界。但不知为何,纵然有更多更好的选择,我却独独钟情于剑!剑在手风云聚;剑出天地催。只要剑在人在,天下何人不能敌?
  • 凤惊鸿:一代女帝

    凤惊鸿:一代女帝

    踏雪惊魂,眉色染霜,清寒空渺如他;执玉扇,倚红楼,鲜衣怒马如他;挽清酒,贵如胄,神圣无俦如他;犹记那年初雪,嫁衣璇鸿似血,泪目泣红绡,她扬袖飞衣剑指苍天:他死了,你们谁也别想活,这天下,我替他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请把勇者召唤到正确的地方

    请把勇者召唤到正确的地方

    韩星离穿越到了异世界。异世界存在着强大且险恶的逢魔,人类需要用灵力去和逢魔战斗,可怜的是,星离作为被召唤的勇者,竟然无法使用灵力。并且,因为负责召唤星离的那个妹子的失误,星离直接传送到了逢魔的大本营。“能不能把我召唤到正确的地方啊?”初体验便是和大boss一起度过的,这样的故事你们喜欢吗?
  • 侯府后院是非多

    侯府后院是非多

    都说寡妇门前是非多,可颜苏却觉得侯府后院是非也不少。难缠的各路小妾,躲不开的是非阴谋,想要活下去,手段总是少不了。就在颜苏专心应对后院里的各种是非时,嗳,我说侯爷,您能松开搂着妾身的手吗?
  • 凰令萌妃

    凰令萌妃

    当将军的男神爹爹居然出征失踪?这边靠山刚刚倒下去,她立马就被腹黑王爷利用了,这也就罢了,还被民众当成妖女要火烧?真心想屎有木有!相公不疼,爹爹不爱,加之亲姐在旁处心积虑,姑奶奶不翻身,你们就不知道咸鱼也有春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寄张十七校书李仁行

    寄张十七校书李仁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笑时风很甜

    你笑时风很甜

    一路到头来才发现,每个人皆情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
  • 撒旦总裁

    撒旦总裁

    她说,“邵毅恒,我想我爱上你了!”“那就好好爱,永远都别再离开了!”◇当她还是另一个男人的未婚妻时,当他还深爱一个女人时,她和他,两颗原本运行在各自轨道上的行星,在不经意间,激烈的碰撞起漫天的火花。命运的轮盘转出这样的颜色,她惊慌失措,逃至纽约,然而,不知是缘分太挠人,还是爱太执著,她和他,终究还是遇到了。十五张人物素描,当真相浮出水面,当十五年的等待昭然若揭,那里,她未婚夫乘坐的飞机,坠落万尺高空。安小暖,不曾想,有一天,自己就成了那个自己最讨厌的女人。
  • 从实习世界之主开始

    从实习世界之主开始

    刚穿越就成为一个小小的土地,可这个世界实在是太可怕了,有天庭,有地府,有神庭,有法庭,有道庭,有儒教,有墨家,有兵家,有阴阳教……这些势力强大的让他这个小小的土地颤抖,还有…是的你没看错,他这个土地就跟西游记世界中的土地一个地位!甚至还有所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