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3800000018

第18章 宇宙观(1)

人类生活在宇宙时空当中,很少去探讨宇宙的来龙去脉,也很少有人去追寻宇宙的奥妙。那么,天、地、人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天、地、人三者之间又有什么关系?老子作为一个大智慧者,对宇宙人生有何体悟?他的宇宙观又是什么呢?

在众多“宇宙形成”说中,最为熟知的就是“盘古开天地”的传说。据说天和地还没有分开时,宇宙的景象只是混沌的一团,人类的老祖宗盘古,这个其大无比的巨人就孕育在这混沌之中。他在混沌中孕育着,成长着,呼呼地睡着觉。一直经过了十万八千年,有一天,他忽然醒过来,睁开眼睛一看,什么也看不见,只是一片模糊。他闷得心慌,觉得这种状况非常可恼,心里一生气,不知道从哪里抓过来一把大板斧,朝着眼前的混沌用力一挥,只听得一声霹雳巨响,大混沌突然破裂开来。其中,有些轻而轻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天,另外,有些重而浊的东西沉沉下降,变成地。当初是混沌不分的天地就这样给盘古板斧一挥,化分开来。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要合拢,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的当中,随着他们的变化而变化。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子也每天增长一丈。这样又过了十万八千年,天升得极高了,地变得极厚了,盘古的身子也长得极长了。盘古的身子究竟有多长,有人说是有九万里那么长,这巍峨的巨人,一根长柱子似的,直挺挺地撑在天和地的当中,不让它们有重归于混沌的机会。他孤独地站在那里做这种非常吃力的工作,又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年。到后来,天和地的构造,似乎已经逐渐成形了,他不必再担心它们会合拢了,他实在也需要休息休息了,终于倒下了。就在这时候,他周身突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口里呼出的气,变成风和云,他的声音变成轰隆的雷霆,他的一只眼睛变成太阳,另一只眼睛变成月亮,他的手足和身躯变成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江河,他的筋脉变成道路,他的肌肉变成田土,他的头发变成天上的星星,他浑身的汗毛变成花草树木,他的牙齿、骨头、骨髓等也都变成闪光的金属、坚硬的石头、温润的宝玉,就是那最没用处的身上出的汗也变成了清露和甘霖。总之一句话,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了他整个的身体使这新诞生的宇宙丰富而美丽。

老子于《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宇宙之间有一样东西,浑然成长,在未有天地之前,它已经存在了。此物无形无象,不生不灭,是天地万物的源头。天地坏而此体不坏,人身死而此性长存。

有个老爷爷,每天晚上都睡得很香。有一天,邻居家的小孩突然向他提了个问题:“老爷爷,您的胡子这么长,睡觉时,你把它放在被子里面,还是放在被子外面呢?”“啊——”老爷爷闻后一脸的惊讶,说,“这个问题,我还真没注意过!”晚上,老爷爷躺在床上,想起胡子的事,他先把胡子放在被子里,咦,怎么不大对劲?放在被子外边,呦,也不合适……就这样,老爷爷一会儿把胡子放在被子里,一会儿又把胡子放在被子外边,折腾了整整一宿,也没睡着。第二天,老爷爷不去理会胡子的问题,这样才恢复了往日的睡眠。其实,天冷的时候,老爷爷自然就把胡子放进被子里,天热的时候就自然地把胡子从被子里拿出来,一切都是自然的,加以追寻反而失去了其自然的本质。以其来譬喻道,老子告诉世人:不要去追寻宇宙的本源,因为它是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的。

老子指出天地宇宙由道所化,道创生宇宙的念头刚一萌发而还未产生宇宙的形体之时,则称之为“一”,由“一”再生“二”,“二”指阴阳,阴阳透过五行,又化育天、地、人三才,天地人三才再共生万物。故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邵子日:“天开于子消于亥,地辟于丑消于戌,人生于寅而消于酉。”混沌开天,子会开天,轻者上升为天,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丑会辟地,浊者下降,山河大地凝之,万物载焉;寅会生人,地之阴气上升,天之阳气下降,天地氤氲,阴阳媾和,人类生焉。

宋朝著名的哲学家邵康节先生认为,大至天地的成住坏空,中至历代的兴亡治乱,小到个人的生老病死,均在卦气的运转中,运转均有周期。

邵先生用“四象”的自然规律,以日月星辰为标志,以历法上的一年十二个月和每月三十天为两个重要依据,并以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循环为一元会,根据《易经》先天八卦推算出:一元有十二会,一会有三十运,一运有十二世,一世有三十年。依此计算,一元则有十二会,三百六十运,四千三百二十世,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一元即是一个混沌。宇宙的生命正好是十二万九千六百元,天地成住坏空应是十二万九千六百的二次方,计一百六十七亿九千六百一十六万年。依邵先生的理论,目前我们正值午未交替之时,迄今已有六万年之久。每个元会都是十二万九千六百年,那么天地就这样生生不息,循环往复,以至于无穷。

《易经》日:“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

宇宙的运转是自然的,无极动太极现阴阳评定,生三才分四象又化五行,判六候列七政九宫八卦,分顺逆现盈虚万类尽生,无阴阳无对待不增不减,又无形又无象又非顽空,非青红非寒暑非静非动,其间隐无色相至玄至妙。

老子日:“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反”者,其意较多:一指道之运行规律乃反复循环;二指道之运行与世人行事恰好相反,道对万事万物不住不离,顺其自然,而世人却是有住不离,执著不停。“道法自然”,而人心造作,失去自然,其为苦之根源。道无强弱,至柔驰骋天下,宇宙星体虽大,但却在道的作用下公转自转,各行其道。

天下万物皆是由太极所生化的,而太极却又源于无极。由此可见,人也是由道所化而成。没有人类的时候,是道生人,有了人类的时候,是人生人。男女结合,而又生子,但父精母血的结晶必须在道的作用下,才可成形。道无在,无不在。老子日:

“无有人于无间。”道于万物中均有所体现,它可穿山入地,浸润草木,参配阴阳,贯穿人身。道无象不显,象无道不生。道虽无形无象,但一切象均为其造化,它非一切法,但一切法均为其所生发。道,放之弥满六合,卷之退藏于密。

老子日:“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万物都禀赋着阴阳二气,此二气属极端之气,孤阴不长,独阳不生,太过不及皆不合中道,故须用道来调和。常言道:“中和为贵。”

有个笑话,说上帝造化万物时,都是放在天地阴阳的八卦炉中炼就的,在其中炼就七七四十九天,方可成形。在造化人类之初,上帝急于求成,时间还未到就将炉盖打开,结果发现造出的人皮肤发白,欠缺火候,于是就将他们放到欧洲,这就是白种人。上帝在造第二批人时,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他想这一次我宁过也不能不及。所以,等到时辰过了,才去打开炉盖,不料这次所造之人,皮肤发黑,火候过了,于是又将他们放在非洲,这就是黑种人。上帝很不满意,于是第三次造人时,他掐算时辰到了,立刻把炉盖打开,这一次所造之人,火候恰当,皮肤呈黄色,于是放到亚洲,这就是黄种人。

表象上看,中庸似乎是在告诉世人,在应事接物当中,不可太过、不及,执其两端,应把握分寸,择中而行。其实不然,黄在五行中属土,居中,代表人之信。信者性也,《易经》云:“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其实,中乃道之体,庸乃道之用,中庸也并非是世人所想象的行事的法则,而是自然而然依道而行德,即是中庸之道。就人而言,由自性流露而出的一切行为、言语,才是中庸之道。故《中庸》云:“率性之谓道。”

人身有个小周天,宇宙是个大周天,人与宇宙是息息相关的,因为人来源于自然。

天有八万四千星宿,人有八万四千毫毛孔窍;天有日月,人有二目;天有一年,人有一生;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太阴太阳,人有精气二神;天有三百六十日为一年,人有三百六十骨节为一周天;天有二十四节气为十二个月,人有大肠二十四折合一丈二尺;天有十八度,人有小肠十八折;天有十二元,人有咽喉十二条;天有五斗六星,人有五脏六腑;天有金木水火土五方,人有大肠小肠膀胱胆肾五侯;天有天河接黄河,人有天根接地根;天有阴阳,人有男女;天有风云雷雨,人有喜怒哀乐;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东南西北四方,人有耳鼻眼口四门;天有沙石水土,人有皮肉筋骨;天有云雾交感能生万物,人有男女会合能生儿女。

“易”有三易,即不易,变易,简易。不易即是无极,真常不变之理;变易即是太极,变而有常之理;简易即是皇极,变而无常之理。不易是体,变易是用,简易是象。佛家云:“体用象一也。”这与老子“一、二、三”的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宇宙的真实相,也就在于此。依体而用,摄用归体,用之时,体在用,体之际,用在体,体用一如也。

就人身而言,性是体,心是用,身是象。性乃心之主,心乃身之主,身乃心之器。性心身三者合一,犹如植物,其根、枝、叶不可分矣。

心性合一即佛,心象合一即魔。世人每日起心动念,妄念丛生,念就是当下之心,心就是象,象就是心中记忆含藏的种子符号,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取象分别,心随象转,牵缠不断,着入魔境,不能自拔。圣人明白此理,故前念不断,今念不住,后念不绝,念念无滞,心不离性,妙用万象,自在洒脱,即是佛境。

老子日:“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此“王”者,自性也。孔子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天性是上天赋予每个人的,人人固有,个个不缺,能率性而为,即是以身示道。遗憾的是,世人有而不知其有,用而不知其用,迷失了生命的方向。

所以,圣人提出修身以德,恢复大道之自然。

老子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效法地的柔顺,地效法天的刚健,天效法道的无为,道效法自然,自然而然就是道之运行规律。

员外大人有两个女儿,大女儿的丈夫是个有学问的秀才,二女儿的丈夫却是个目不识丁的老实人,岳父一向认为大女婿聪明,二女婿呆傻。一天,岳父大人带着这二人到郊外散步。来到河边的小桥上,岳父大人灵机一动想要考考这两个女婿,于是指着岸边的柳树道:“你们看这柳树,它的枝条为什么是弯曲的呢?”秀才女婿答:“乃是因为人在过桥之时,小心翼翼,生怕坠入河中,所以用手拉这枝条,久而久之使得柳枝弯曲了。”岳父满意地点头,又转向傻女婿道:“你也说说看吧!”傻女婿说:

“自然的啊!”岳父听后很不高兴,但又不好发作,于是又继续前行。这时,岳父看到湖中鸭鹅成群,又问道:“你们再说说看,这鸭子为何会游泳呢?”大女婿马上说道:“这道理简单,因为鸭子的羽毛轻,所以可以浮在水面上。”二女婿又说:“也是自然的啊!”岳父大人摇头叹气,又继续向前走去。这时,见路旁有一果树,岳父大人又发问:“你们知道这苹果为什么是一半红一半绿呢?”秀才女婿说:“这其中还是有些学问的。太阳可以照见的地方属阳,故呈红色;太阳照不到的地方属阴,故泛青色。”岳父大人心中赞许道:“还是我大女婿有学问啊!”又瞟了一眼傻女婿:“你知道这其中的道理吗?”傻女婿委屈地说:“这本来就是自然的嘛!”又走了一段,岳父大人停下来,指着远处的山问:

“山为何会有裂缝呢?”大女婿得意地说:“这其中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据说沉香的母亲被压在山下,沉香得到仙人真传,携锋利无比的宝剑下山救母,沉香想试探这宝剑的灵性,便用其劈山一试,谁知这宝剑光芒一出,山由上裂开,沉香赶紧将宝剑收回,所以就有了这裂缝。”岳父大人拍手叫绝:“大女婿讲得真是太精彩了!”然后,看也不看傻女婿说:“你是不是又要说这是自然的啊?”傻女婿道:“这当然是自然的了!”接着他反问道:“柳枝弯曲是被人拉所致,那老人驼背又是谁拉的呢?”岳父大人道:“那是自然的啊!”傻女婿接着说:“鸭子的羽毛轻,所以会游泳。那企鹅没有羽毛,怎么也会游泳呢?”岳父大人尴尬地说:“这也是自然的啊!”傻女婿道:“苹果被照到的地方是红的,没有被照到的地方就是绿的。那么,为什么西瓜被照到的瓜皮是绿的,没有被照到的瓜瓤却是红的呢?”岳父大人不好意思地说:“这也是自然的!”傻女婿又说:“这山是沉香用剑劈开的,那么人的屁股,又是谁劈开的呢?”岳父大人低下了头,小声地说:“这还是自然的!”傻女婿不服气:“是啊!我刚才也说这是自然的。宇宙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哪有那么多为什么?”

附录:原文(以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老子》为底本)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同类推荐
  • 哲学问题

    哲学问题

    《哲学问题》为英国哲学家罗素的著作,本书较全面地阐述了他对许多哲学问题的论点,是他早期哲学思想的一个概括性的总结。本书是几代哲学学生的必读之物,影响了几代学者,也是想在哲学上有造诣的学生的入门读物。
  • 宇宙之问·《天问》新考

    宇宙之问·《天问》新考

    何新是名振中外的著名学者,其在政治、经济、国际关系方面的研究早已素为人知。他在中华古典方面的研究,更为独树一帜。“何新国学经典新解”收入近二十年来,何新研究古学的全部重要著作。何新认为:中华乃是“日华”贵胃。惊世之论,石破天惊,欲寻民族文化之根者,不可不读这一套千古奇书!
  • 微博论语

    微博论语

    本书精选了钱教授几年来微博中的精华,以微博语录的形式,将其原生态语言归纳在领导策略、市场竞争、科技制造、产品质量、人才培养、文化建设等若干个大主题之下,将其多年来积聚的睿智思维和思想火花展现在读者面前,是为经济运行的智慧总结、企业管理的实战经验汇总。
  • 道德经(修订版)

    道德经(修订版)

    《道德经》体现了唯物主义思想、辩证法思想和认识论的内容,是一本十分富有哲理的书。虽然有些思想受到时世的影响,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对于中国的文化发展、教育以及指导人民都具有积极且重要的意义。它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内容丰富,思想深邃,说理透彻,文笔优美。老子的一些语言,如“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天长地久”、“知足常乐”等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言。
  • 聆听大师胡适

    聆听大师胡适

    胡适一生,涉及了大量的学术文化、思想文化和政治文化的言论,其文字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朴实无华。兼具了可读性与思想性的统一。《聆听大师胡适》系列以独特的视角,从人生、治学、政治、社会等方面入手,在胡适作品中精选出能够代表胡适思想的篇章,收录图书:《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我们能做什么:胡适说中国》《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习惯重于方法:胡适谈读书治学》《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西洋文明的本质:胡适讲西学》《孤独与大胆:胡适自述》等七册。
热门推荐
  • 豹隐纪谈

    豹隐纪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冷无影

    冷无影

    慕前朝残影不降者,斩!趋叛匪而影从者,斩!蓄巫邪而影藏者,斩!言神异而影射者,斩!捕明风捉清影者,斩!
  • 一战成瘾:枭爷的神秘娇妻

    一战成瘾:枭爷的神秘娇妻

    传闻秦堇有双很可怕的手,无人敢触碰,犹如硫酸能腐蚀一切。传闻京城林二爷拥有帝国千年历史来最强大上精神力:导电、控电,无所不能。众所周知林晔喜怒无常、不近人情、嗜血成魔……然而有一天他却高调的宣布要娶一个“士兵”!自此所有人都知道:宁负林二爷,莫欺林夫人。
  • 三万年前的星空

    三万年前的星空

    这是谷川俊太郎在晚年时写给生命、自我、孤独和宇宙的唯美诗篇。这些诗篇穿越了语言、时间与空间,语言简练纯粹,禅意而空灵,透出一种感性的东方智慧。乘载了深厚丰饶的意义,在文字的轻与意义的重之间,悠游穿梭。诗集中,前半部有几首几乎是可以对号入座的写实作品,尤其是《自我介绍》一诗,简直就是诗人真实的自我写照。个人经验建立在想象之上,现实与虚拟交织其中,亦真亦幻,既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又有回味不尽的缭绕诗情。后半部的许多作品则是想象力编织出的产物,尤其是十二首“少年”组诗,虽都是虚构与想象,但丝毫没有乏味枯燥、空洞的抽象性,阅读时不仅使读者产生似有非有的复杂感受,且能激发读者更多的想象。
  • 医女狂后

    医女狂后

    她,将军府小小庶女,因智商着急被未婚夫一脚踹死!再睁眼,她医术惊人,狠辣腹黑!爹不疼娘死早?后妈阴毒,兄弟姐妹还来踩几脚?她红唇微挑,厉眸横扫,欠她的一个都逃不掉!他,权高位重,高冷绝情太子爷!竟沦为这个小女子报仇泄愤的垫脚石?!还是始乱终弃的那一块!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回忆法币、金圆券与黄金风潮

    回忆法币、金圆券与黄金风潮

    法币是国民党政府于1935年11月4日发行的货币。1948年8月18日,因恶性通货膨胀,法币急剧贬值,国民政府又下令实行币制改革,以金圆券取代法币。金圆券于1948年8月19日开始发行,至1949年7月停止流通,是金融史上最短命的货币。与此同时,还前后发生过两次黄金风潮案:第一次是1945年3月发生于重庆,第二次是1947年2月发生于上海,致使蒋政府内部引发了一场政潮,加速了蒋家王朝的彻底崩溃。本书所收均为当时的金融行业代表、银行总经理、财政厅厅长、金融管理局局长及法院检察官等根据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撰写的回忆性文章,详尽地记述了有关法币、金圆券与黄金风潮的相关事件、背景及前因后果,对研究中国近代货币史、金融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爱到深处,方得体会

    爱到深处,方得体会

    十年的共同生活,十年的感情,换回的只是心灵与身体的痛楚,你对我的折磨是无形的,你对我的伤害是无形的,这种痛,我宁愿你拿刀来捅我来得直接一点,这种痛,唯有爱到深处才能体会,当香烟爱上火柴的那一刻,就注定是被伤害的!“妈妈,我要爸爸!我要爸爸……”我已经忘了这是第几次女儿这样哭着向我要爸爸了,我紧紧的把女儿搂在怀中,心如刀割:“黎黎,乖,不哭,爸爸去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很久才会回来。”
  • 点心单

    点心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说话办事心计学

    说话办事心计学

    《说话办事心计学》,成功总是垂青于善于说话和巧于办事的人!可以说,会说话会办事是一个人在生存和竞争中获胜的必备本领。当你真正掌握了说话办事的“心计”学,你就拥有了成功人生的资本,就一定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在人生中找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