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3800000016

第16章 道德观(1)

笔者许多年前曾于海外遇到一人,此人问:“你生于哪儿?”

笔者回日:“××地。”此人接着问:“××地在哪里?”笔者又答:“在山西。”“山西在哪里?”“在中国。”“中国又在哪里?”原以为此人是出于好奇,谁知问题渐渐开始离谱,笔者有些疑惑,怎么会连中国在哪里也不知道呢?就对日:“在亚洲。”“亚洲又在哪里?”“在地球上。”“地球在哪里?”“在银河系啊!”“银河系又在哪里?”“在宇宙啊!”“那么,宇宙又在哪里呢?”笔者一时无言以对,但是却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当中,以前从未思考过这样的问题,是什么包含了宇宙万物?它的奥妙究竟在哪里?

一次偶然,笔者接触到了老子的《道德经》,终于找到了答案,将多年的疑惑一扫而光。

老子开宗明义章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973年从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老子》帛书,原文是“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后人为了避开汉文帝刘恒的名讳,而找一同义之字代替“恒”字,所以被改为“道,可道,非常道”。

后唐宰相冯道,有一次让门人读《老子》,自己卧而听之。

其人开卷,便犯难了。因为第一句中“道”字触犯宰相的公讳,于是灵机一动就读成:“不可说,可不可说,非常不可说。”

不料被他歪打正着,点中要害,道是不可说的,一旦讲出来,早已经不是那恒久不变的真道了。所以,老子不得已而强名日道。名是不可称的,一旦命名出来,早已经不是那恒久不变的真名了。

有一学生十分淘气,每每班级大扫除,他都偷懒,以不带抹布为由,推脱责任。一次,班主任要惩罚他,便责问道:“明知今天要劳动,为何不带抹布?”他灵机一动回答道:“老师,我带抹布了。”说着便从桌斗里拿出运动服摆在老师面前。老师见他是在狡辩,便道:“胡说!这明明是上节体育课刚穿过的运动服,怎么会是抹布?”只见其不慌不忙辩解道:“是啊!上节课它还是运动服,只因不小心穿破,漏有一洞,故此时已被我降为抹布了。”老师听后无言以对,觉得学生虽然调皮但却言之有理,所以一笑而过了。

仔细想来,其中自有妙意。试想这运动服之前,名为布;布之前,名为纱;纱之前,名为棉;棉之前,名为种。而如今又名为抹布,将来又可能名为垃圾。的确是名,可名,非恒名啊!究竟道是什么?它又有何特征呢?《道德经》给了我们答案。

一、道之特征

1.不生不灭

老子日:“吾不知其谁之子也,象帝之先。”我不知道是谁生了道,但是我了悟其在天地未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此处与《道德经》的守母章遥相呼应,被生者为子,没有谁生育了道,但是道却化育了万物,所以其为万物之母,故有“守母”之说。庄子也说:“道自己是自己的本,自己是自己的根,在没有天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凡侯和楚王坐着聊天。一会儿,有三个人连续慌慌张张地来报告说:“凡国灭亡了。”凡侯坐着,漠然不动。楚王问说:“你心里不急吗?”凡侯说:“我何必着急呢?凡国的存在,不能保障真我的存在。凡国的灭亡,也不会丧失真我的存在。那么,楚国不也是这样吗?所以,我们不妨说凡国不会灭亡,楚国不曾存在。”

老子日:“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它独一无二,恒久不变。这就是道,世人不明其始,不见其终。它先于万物而生,又穷之无有尽处。“自今及古,其名不去”,“谷神不死”,皆是说从古至今,道一直存在着,并且一直运转,不会消失。

2.无形无象

老子云:“视之而弗见,名之日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日希。指之而弗得,名之日夷。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道本无形,视之而不可见;道本无声,听之而不可闻;道本无体,触之而不可得。此“无形、无声、无象”三者归于一体,这个“一”即是大道的正体。所谓“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宏大的方正一般看不出棱角,宏大的人才、器物一般成熟较晚,宏大的音律听上去往往声响稀薄,宏大的气势景象似乎没有一定之形。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无有人于无间。”“无有”则指不见形、象的东西,这里指道。“无间”即是没有间隙,以物人物必有间隙,但是道却可以贯入而无缝无隙,此乃道之无形、细微力量。

3.无量清虚

老子日:“天下皆谓我大,大而不肖。夫唯不肖,故能大。”

世人都认为道太大了。道,没有边际,无内外,无东西南北之分,无四维上下之别,其道无极,其方无方,包裹太虚,涵容天地。道,令人捉摸不透,也似乎没有一物可以比拟,又好像是什么都不像。道体至虚,虚则大,至大无外,大象无象,正是大道微妙的法相,乃无状之状,目不能见,唯靠心领神会。

河伯问海神说:“最小的东西是没有形体的,最大的东西是没有外围的,可以这样讲吗?”海神说:“不可以。所谓最大、最小,都是指有迹可寻的物质而言。没有形迹的东西,哪能用大、小去分别呢?哪能用言语去表达呢?所以,道是数量不可测,言语不能说的。”

“道汜呵,其可左右也”,“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这里指道贯十方,可左、可右,亦是指道没有边际。想跟随着道,却看不见它的尾;想迎着道,又看不见它的头。

4.至明

《道德经》第十四章云:“一者,其上不嗷,其下不昧。”一者,道也。其在上不明,在下不暗,超越阴阳、相对,进入绝对之境界,故称至明。

太阳被乌云遮盖的时候,难道太阳就不存在了吗?乌云散去,日又复出,难道太阳又存在了吗?太阳一直在发着光,并未因为乌云的遮挡而有所变化,只是人的感觉而已。

道,无形、无象、无色、无臭、无大、无小、无内、无外、无名、无法、无量、无限,乃至于无念,真无之妙相;它不可眼视、不可耳闻、不可触摸、不可口述、不可笔写、不可臆测、不可量化、不可比拟、不可外求,乃至不可说。

二、道之德用

道,具足了万德庄严,它有无边无量的造化与运作功能,此乃道之德用。道非死寂,其因德而生机盎然。

道乃体,德乃用。道是先天,德是后天。道德一体两面,本不可分,今为世人方便了解,故勉强将其分开做解。“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在万物尚未形成的混沌之时,叫做“无”,这个“无”即是道之本体,它是创生万物的本源;在万物创生还未有实体之际,称为“有”,这个“有”就是德用。

故日:“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的“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则表示道体虽虚无,却能生万物,其作用无穷无尽。故日:“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中庸》日:“诚者,天之道也。”道,至诚无息。诚者信也,道以信为本,太阳东升西坠,春夏秋冬四时更替、循环往复等,都是道法自然,从不失时、错位,这就是道之信德。仁、义、礼、智、信,若以信为本,则乃真德。

1.无私

老子日:“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天地的阴阳二气相合,就降下了甘露,这都仰仗于道的作用,但是它却没有任何偏颇,没有谁能指使与控制,它会以其自然的法则,平均施与。日月普照,人人皆可沐浴,空气充盈,人人均可仰赖,道从未有分别对待。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长而弗宰,是谓玄德。”道创生了万物,德养育了万物,但却不占为己有,也不夸耀其能,更没有主宰万物之心,这是玄妙之德。

同类推荐
  • 方法论·情志论(译林人文精选)

    方法论·情志论(译林人文精选)

    《方法论·情志论(译林人文精选)》是笛卡尔的经典哲学论著,对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科学研究方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方法论·情志论(译林人文精选)》中笛卡尔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四个基本步骤:怀疑一切、拆分问题、从易到难、综合解决;他所倡导的理性思维开创了近代哲学史的先河;《情志论》探讨了人类的情绪及心理问题,其精神物质二元论深刻影响了后世。
  •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历程回忆·马克思主义卷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历程回忆·马克思主义卷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历程回忆·马克思主义卷》内容包括:改革开放30年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最具影响力的30件大事、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60年、在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上探索前进、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深化历史唯物主义、新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研究和批判新自由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研究批判新自由主义的对话、拓展与深化当代资本主义理论研究等。
  •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中庸》通解

    《中庸》通解

    本书是我国当代著名儒学家杨朝明教授对中国儒学经典著作《中庸》的通俗性解读作品。全书分为“中庸之为德”“人生难得中庸”“儒家,耕耘在社会中”“哀公问政”“至诚与至圣”等五章,从为人之德、为政之道、治世之法等方面对《中庸》中蕴含的儒学思想进行了详实的解读,能够帮助我们深刻理解儒家文化,为现代人修身正德和现代国家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熹是宋明理学研究中的重点,“曾点气象”则是理学中的重要话题。本书从朱熹关于“曾点气象”话题的讨论契入,直探朱子思想中的有无虚实之辨等关键问题,旁及历史上相关“曾点气象”的评论,进而引出中国哲学中关于精神境界、本体与功夫的讨论,以小见大、以一贯多,在诸多方面填补了以往朱子研究的空白。本书充满创新精神,将“曾点气象”的研究范围从《论语集注》扩展到朱子全部文本做全面分析,有《论语集注》稿本的发展及相关书信的考辨对朱子的观点做历史性的分析,都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意识。
热门推荐
  • 快穿男主太傲娇

    快穿男主太傲娇

    身为神界朱雀女判官焱月,她判一切生死,却不料正是因此,被蚩尤一党报复身死。"主人,我是你的系统敲甜,接下来你要完成任务收集灵魂碎片可以重生哦!"莫名其妙绑定系统,这系统不仅粘人,还要派她执行攻略男主收集灵魂碎片。焱月以为,只是一般自带光环的女主攻略任务,却不想她不仅不是女主,还得对付自带系统的女主,这些女主统统都是她笔下判死的蚩尤一党!焱月紧牙关,好!她妥协了!不就是集齐碎片吗!都是她判决的,还会怕她们不成!颤抖吧女主们!男主准备好接受我焱月的洗礼了吗!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农女的位面交易

    农女的位面交易

    王婷婷意外被雷劈死亡,结果穿越到了农家,直接缩水成了一个五岁的小女孩,面对贫困的生活环境,极品的亲戚,王婷婷只能依靠自己,好在王婷婷有一个只有自己知道的金手指,那就是一个位面交易空间。凭借着这样的金手指,王婷婷在困难的坏境中也混得如鱼得水,最后摆脱极品亲戚,在江湖上恣意人生。
  • 麻疹备要方论

    麻疹备要方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心理学中的智慧

    心理学中的智慧

    心理学是打开他人心理之门的一把钥匙,懂得心理学的人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能够察言观色、见机行事,而不会唐突地贸然触犯他人。心理学是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很多,大家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都有体会,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加以利用。当然,我们不要求自己成为专业的心理学家,但是掌握一些必要的心理学知识,能够使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更好地了解别人,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使自己获得成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晚安我的小宝贝

    晚安我的小宝贝

    重生之后,进娱乐圈,写词,作曲,唱歌,演戏……各项全能。林楚安:晚晚,我们结婚吧!婚后林楚安:以后拍戏只能和我一起!情歌只能和我唱!戚宁晚:??
  • 从诸天万界开始的佣兵之旅

    从诸天万界开始的佣兵之旅

    沈毅,一个本应身死之人。却因佣兵系统,起死回生!从此,现实世界中少了一个佣兵之王!而各种小说,影视位面,却多出了一个神秘的佣兵!佣兵爸爸!请留步啊!您缺不缺跟班?要是不缺的话,那您介不介意多一个腿部挂件?ps;简介无力,请看内容!本书暂定世界为:《美人鱼》《狐妖小红娘》....只有你想不到的世界,没有作者写不出的世界!
  • 追杀皇上

    追杀皇上

    主角是陈小岩,后进入钱家假冒钱茂盛。写的是陈小岩报仇的事情。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