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3300000037

第37章 名辩之辩与逻辑学论证理论(3)

第一个“两”字原无,据沈有鼎增。“彼”是一对矛盾判断的争论。其结果“不两可”(“可”训正确),即不可能两个都正确。也不能“两不可”,即也不能两个都不正确。第一个“不”字既管“两可”,也管“两不可”。对两个具有矛盾关系的判断都加以肯定,违反矛盾律,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对两个具有矛盾关系的判断都不加以肯定,违反排中律,犯了模棱两不可的错误。我们不能不由衷佩服古代思想家们的智慧。

“矛盾之说”:

先秦除后期墨家外,韩非提出的“矛盾之说”也揭示了名辩学的辩说原则之一:“为名不可两立”。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日:“吾盾之坚,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日:“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日:“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这则故事见于《韩非子·难一》及《难势》两篇。韩非子的评论是: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两个判断不可同时是真的,却可能同时都是假的。因而二者之间是反对关系。卖盾与矛的人在“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的追问下,陷入了尴尬之中,“弗能应也”。因为这里面显然包含着如下的矛盾:

吾矛可以陷吾盾;

吾矛不可以陷吾盾;

这两个判断具有相同的关系项,且质相反,其关系是自相矛盾的。

韩非将人的思维中出现的这种情况称为“矛盾之说”。

他的结论是:

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为名不可两立也。

这一结论所揭示的正是矛盾律的内容,互相否定的两个判断(或是矛盾关系或是反对关系)不能同时都是真的。

若对二者都加以肯定,必将如卖盾与矛的人一样陷于自相矛盾之中。

五、辩胜(当)的标准

辩是关于一对矛盾判断的争论。辩必有胜者,无胜者就不能称之为辩。辩论双方谁胜呢?“当者,胜也”。所谓“当”就是论断符合客观实际。墨家认为立辞正确与否,有一定的标准来衡量。这个标准,墨家称为“表”、“仪”、“法”。

子墨子日:“言必立仪。言而毋仪,譬犹运钧之上而立朝夕者也。是非利害之辩不可得而明知也。”

立辞一定要规定一个标准。如果没有标准,就像在旋转的制陶模的轮子上立个表去测量日影的早晚一样,那是搞不清楚是非利害的区别的。

什么是立言之仪、立言之表呢?

言必有三表。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日:“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

“法,所若而然也。”表即法。乙依照甲而成。甲即为乙之法。铸硬币的模子也是法。使用同一个模子铸出的钱,都是一样的,这就是“所若而然也”。

墨家提出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必须以“三表”作为判别是非、真假的标准或依据。第一,要以前人的经验为依据,“上本之于古圣王之事”。为了使所立之辞有根据,必须在历史记载中寻找前人(古圣王)的经验。其次,要根据当前人民大众的亲身经验,即根据“百姓耳目之实”。

第三,判别立辞之是非、真假要看它实行后是否符合国家、百姓人民的利益。要看在社会政治实践中的效用如何。

“三表”作为立辞之“法”是有局限性的。第二条有经验主义的倾向,第三条,墨子不可能了解在阶级对立的社会里,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国家从根本上说不可能与人民利益是一致的。

六、辩的客观基础与道德原则

《墨子·小取》在指出了辩的六个功用之后,紧接着写道:

焉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以类取,以类予。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已,不求诸人。

人类思维的逻辑是以客观事物的逻辑为基础的。列宁早就指出:“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不是空洞的外壳,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没有客观事物的规律就没有主观思维的逻辑。而客观事物不是别的而是存在于我们思维之外的自然的一切。用《墨子·小取》的话就是“万物之然”。万物之然是独立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万物之然”不仅是指其呈现的自然状态,不仅有“其然”,还包括其“所以然”。万物之然有其一定的表现形式,其“所以然”又有其一定的发展变化规律。对这些形式与规律,人们只有不断地去探索,如实地反映到意识中来,然后才能获得关于外界的知识。“摹略”就是摹拟、摹写。“摹略”的过程就是抓住“万物之然”的本质、内部联系,加以抽象、概括,形成“名”的过程。可见,对万物之然的摹略过程,实则是对万物之然的反映过程。第一步,形成相关事物的“名”。“摹略万物之然”就是对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加以摹写(反映)。这是一种在实践过程中主观思维的理性活动。“摹略万物之然”说明了名辩学说的唯物主义基础。

“论求群言之比”是在“摹略万物之然”的基础上把对客观对象之然(形式)、之所以然(规律)反映在思维中所形成的名、辞、说用语言文字表示出来,详加比较研究。这包括如何用语词准确地表达名(概念),如何用恰当的语句表达辞(判断),用正确的语句形式恰当地表述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需要遵守的规则、规律是什么等。这些全是古代名辩学研究的内容。

“摹略万物之然”与“论求群言之比”二者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后者,理论思维就不可能产生、成长、壮大。后者是前者的必然归宿。有了“摹略万物之然”这个基础,人的思维再要前进,使思维上升为理论的高度就不能不对思维本身的形式及其规律进行研究。正是在提出了“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这一名辩基础之后,紧接着提出了“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以类取,以类予。

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这些论断。

“以类取,以类予”讲的是在运用名、辞、说进行论辩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原则。具体说来,运用譬、侔、援、推这些“说”的形式时,“举他物”进行“譬”式推论时,援引论敌的观点进行“援”式推论时,以“其所不取之同于其所取者,予之也”,进行“推”式推论时,必须遵循着“以类取,以类予”的原则,这样,才可以保证思维的顺利进行。

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

自己所承认的,就不能非难别人承认;自己所不承认的,就不能要求别人承认。这可说是论辩中的道德原则。

论辩双方论争必须依据类同、类异原则,论争是对同类事物或论断而言:我承认其中之一,不反对别人承认同类的另一事物或论断。我不承认其中之一,也不能要求别人承认同类的另一事物或论断。如此,辩论双方自’己承认的论题,不能反对别人承认。这个论题不一定是同一个但必须是同类的。

同类推荐
  •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本书为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小结,书中涵括了1984到2011年流传于湖北的黄梅戏剧目。
  • 历史的人质

    历史的人质

    本卷影片涉及一战、二战和纳粹大屠杀。笔者意在探讨个体于特定的历史情境之中,进行选择的空间和能力到底有多大,以及孤独无援的个体在做出选择时,所经历的种种身不由己的矛盾和痛楚,藉此思考这样的一些问题:人作为历史的创造者,缘何又被历史所绑架,所囚困,所遮蔽,所压制,所蹂躏,所牺牲,个体的人如何被成功地分子化、碎片化,如何“在有助于团体的名义下被除掉”,如何不约而同地走向“通往奴役之路”,如何沦为统计学意义上的一个数字,当然,还有如何“尽人性的本分”,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
  • 昆曲

    昆曲

    这本《昆曲》由金开诚主编,吴风华、张海新编著,适合大众阅读: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主要以中州官话为唱说语言。昆曲是发源于14、15世纪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糅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等表演艺术。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明朝汉族音乐以戏曲音乐为主。明代人称南戏为《传奇》。明以后,杂剧渐渐衰落,《传奇》音乐独主剧坛,兼收杂剧音乐,改名昆曲。
  • 杨宪益中译作品集:凯撒和克莉奥佩特拉·卖花女

    杨宪益中译作品集:凯撒和克莉奥佩特拉·卖花女

    历史戏剧《凯撒和克莉奥佩特拉》讲述了罗马帝国时期凯撒征伐过程中与埃及女王克莉奥佩特拉发生的种种故事,杰出的剧作家萧伯纳在《凯撒和克莉奥佩特拉》里塑造了鲜明复杂的人物形象,描绘了他们妙语连珠的对话,以寄托萧伯纳的政治理想,讽刺当时欧洲帝国主义蔓延全球的动荡现实。《卖花女》里,伊莉莎应允了语音学家息金斯的实验,摇身一变,如出名门。萧伯纳借《卖花女》抨击了当时英国社会腐朽保守的等级意识。《卖花女》在1912年出版发行之后,立即获得成功,于1956年改编为舞台剧在百老汇上演,于1964年改编为奥黛丽·赫本主演的电影《窈窕淑女》,并获得八项奥斯卡大奖,包括最佳影片奖。杨宪益译本充分还原了萧伯纳犀利而诙谐的语言风格,表现力极强。
  • 民国曲艺史(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民国曲艺史(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该书系作者长期研究中国曲艺的成果精选,共收录文章35篇,其中大部分篇章是对民国期间繁荣的城市曲艺活动的观照,从艺人、艺术、作品这些代表性的方面入手,描绘了该时期曲艺的兴旺与发展的历史过程。全书共分七个章节,分别涉及弹词与评话、鼓书与评书、相声的发展与传播、各地曲种的进一步发展、曲艺的战斗传统、少数民族曲艺的生存状态、新文化运动对曲艺艺术发展的影响等。附录部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撰写的部分论文,内容涉及20世纪的鼓词研究、20世纪的弹词研究、曲艺传承中方言保护问题、曲艺音乐的腔词关系与叙事性特征的美学表现、曲种的音乐分类等,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
热门推荐
  • 暖婚蜜爱:陆少宠妻有道

    暖婚蜜爱:陆少宠妻有道

    他高贵如尊王,视女人为无物,却对她爱不释手。为了弥补对她的亏欠,他倾其所有,捧她如公主。“少爷,少奶奶她……跟着小鲜肉离家出走了。”佣人胆战心惊的汇报道。小鲜肉?他邪魅一笑,不到半个时辰,便将已经坐上了飞机,以为已经逃离的她,强行抱到了贵宾室。“宝贝,还想逃吗?”低沉的宛如千年美酒般醇厚的嗓音,飘落到她的耳边。她的凤目中闪烁着熊熊的烈焰,狠狠的瞪在他的身上。“你……滚。”
  • 离宫风华惊天下:娘娘万福

    离宫风华惊天下:娘娘万福

    大婚之夜,红鸾帐暖,他左拥右抱,凝望她许久,只眸华微漾道:“你是朕宫里最丑的女人!”淡淡一笑间,她颇为无奈道:“污了皇上的眼,是臣妾的罪过……”两年后,当着宫中妃嫔,她褪下凤袍,于他和太后面前裸露臂弯宫砂:“臣妾无德,愧居后位两载,恳请皇上废后!”只这一日,他才真正看了她第一眼!手执废后诏书,她以为与他之间的孽缘终将结束,却从不曾想,缘灭之时,潮起潮涌,那无忧花开的日子,才刚刚开始……
  • 我要带全世界一起修仙

    我要带全世界一起修仙

    乐色书,自己都看不下去,鸽了“世间百态,人道茫茫,仙途更是如漫漫长夜,老夫便是那长夜明灯,仙道引路人,少年,修仙吗?”
  • The Complete Plays

    The Complete Play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引你入怀

    引你入怀

    传闻,公良家的少爷不好女色。苏樱落看了看正在脱衣服的男人,问,“你觉得这个传闻是真的吗?”公良瑜璟瞥了她一眼,意味深长的笑,“你觉得呢?”“我觉得是假的。”次日,苏樱落揉着腰酸背痛的腰悲愤的去上班。混蛋,都说了是假的!……某日。“少爷,三小姐又回陆家了。”“哦。”公良瑜璟冷冷勾唇,打电话给她,“谁让你回去的?”“我很快就回来了。”“你不在乎我。”“我马上来公司看你。”公良瑜璟满意的挂断电话,炫耀的冲下属挑眉。下属卒,您这恩爱秀的。
  • 羁月山林

    羁月山林

    风变云幻仙难断,祸兮福兮总无端。脚下的路随意走,有可能通往康庄大道,有可能面临无尽深渊。许多人都很迷茫脚下的路,因为不知道何时面临选择,不知面临何种选择,有时甚至不知自己已经进行了选择。只愿不管脚下的路是一马平川还是荆棘密布,我都走在了你的前面,为你踩实脚下的每一步。每当我回头遥望,那个深入骨髓的身影不曾消失;惟愿你,永远不会孤单,不会失去目标,永远平安喜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长安问仙录

    长安问仙录

    “你所求为何”“我求的不是天下长安,而是此心长安”。。。。。。三丈红尘,此身本无怨。万千人事,最难是不悔。这是一个求长生,求逍遥,也求心安的故事。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毁灭之海

    毁灭之海

    这是一个现代科技与远古魔法冲撞的时代,这是一个即将被毁灭的世界。当人类即将被海洋吞噬,那又该何去何从?究竟是谁毁灭了谁?错的究竟是这个世界还是自己?未来已来,当人类面临生存的危机,那将遭受前所未有的孤独。宋佳泽,一个与世人抱有不同幻想的平凡人,能否凭借一己之力重新创造出未知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