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3300000027

第27章 名辩学之辞与逻辑学判断理论(3)

1.“以言为尽悖”

《墨辩》中许多论述都是有针对性的,是与各家各派辩论的结晶。大约古代有人主张:“言尽悖”,即“一切言论都是错误的”,所以后期墨家加以反驳:

以言为尽悖,悖。说在其言。

悖,不可也。之人之言可,是不悖,则是有可也。之人之言不可,以当,必不当。

认为一切言论都是错误的,这是不正确的。其原因就在于这句话自身。

自相矛盾是不正确的。如果你的这个言论(言尽悖)是正确的、不错,那么就是有的言论是正确的。如果你的这个说法(言尽悖)是错误的,而你认为它是恰当的,就一定不正确。

“言尽悖”本身是一句话,它是对还是错,是真还是假?如果这句话是真的,则世界上至少有一句话(言尽悖)不是假的,而是真的,这与“一切言论都是错”显然是相矛盾的。“世上有的话不是错的”(sOP)为真,则“世上所有的话都是错的”(sAP)必假。我们由“言尽悖”这句话真,则导致“言尽悖”这句话假。

反之,如果“言尽悖”这句话是错的,那就是说并非(言尽悖),这等于说有些话不是错的。因为依据传统逻辑“并非sAP”等值于“sOP”。这样,我们从“一切言论都是错的”为假出发,结果推出了“有些言论不是错的”为真。

从以上分析,我们发现:由“言尽悖”真,可推出“言尽悖”为假;由“言尽悖”假,却只能推出“有些言不悖”为真,而不能推出“言尽悖”为真。这与严格意义下的悖论还是有区别的。

2.“非诽者,悖”

何为“诽”?

诽,明恶也。

揭露他人的缺点与错误即为明恶,即为诽。可见“诽”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批评,而不是恶意地对他人进行诋毁、攻击与诽谤。墨家是主张批评的,儒家却有“隐恶而扬善”的主张。《墨子·经说上》中有“圣人有非而不非”

的句子,意为圣人虽见他人有错误却不去揭露。孔子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父子犯了错误,互相包庇,这才是孝。墨家与此相反,主张批评、揭露错误,包括认识上的偏颇。

非诽者,悖,说在弗非。

非诽,非己之诽也。不非诽,非可非也。不可非也,是不非诽也。

“反对批评”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原因在于不能反对批评。

假若反对(一切)批评,那么,你就把自己“反对(一切)批评”这个批评也否定了。你如果不反对批评,那就是说,人有错误是可以批评的。这才无可非议。所以,应肯定不反对批评这个正确态度。

这段论述,与“言尽悖”相类似,因涉及自身,因此,也蕴涵着逻辑矛盾。主张“反对(一切)批评”的人,他的“反对(一切)批评”本身就是一个批评。如果“反对(一切)批评”是真,则可推出“反对(一切)批评”为假;相反,如果“反对(一切)批评”为假,即并非[反对(一切)批评],则只可推出“允许有的批评”真。当然,二者仍是矛盾关系。

3.“学之无益”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先秦居然有人主张“学之无益”,即学习没有用处。《左传·昭公十八年》记有原伯鲁其人“不悦学”。不喜欢学习,还有理论“可以无学,无学不害”,这是典型的“学之无益”论。后期墨家主张:

学有益。《墨辩》对“学之无益”的批评也是抓住这种主张自身蕴涵着的矛盾。

学之益也,说在诽者。

以为不知学之无益也,故告之也。是使知学之无益也,是教也。以学为无益也教,悖。

学习于己、于国都是有益的。这一点可以从对“学之无益”的批评中看到。

主张“学无益”的人认为别人不知道学习是没有益处的,所以才告诉别人“学无益”。这是使别人知道学习是无益处的,这件事就是“教”,也就是叫他人学习、同意你的“学无益”的主张。主张“学无益”,又去教导他人学习你的主张,显然是自相矛盾的。

教导他人说:学习没有益处,这恰好是让别人了解“学无益”这一道理,也就是让别人学习,认为“学有益”,这恰恰与立论者的“学无益”是互相矛盾的。换句话说,从“学无益”为真,推出了“学无益”为假。“学之无益”之辞自身确实是蕴涵着逻辑矛盾。

4.“知知之否之足用也。悖”

《论语·为政》中说: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认为: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对待知识的正确态度。孔子对此没再多说。我们设想,知道的固然好,对待不知道的如何对待呢?暂时不了解是可以的,但如果不去学习,变不了解为了解,反而认为自己不知道也无碍于事或已足用于事,这个态度就不是对待知识的正确态度。《墨辩》

中此条经文,大约是针对孔子的观点而_发:

知知之、否之足用也,悖。说在无以也。

论之,非知,无以也。

有人说,—个^对于某事物只要满足于知道自己了解、还是不了解就够了。这是错误的,原因在于此说法没有什么用。

推理论事,没有知识是无法进行的。

“知知之、否之足用也,悖”,悖在何处?因这句话自身蕴涵着逻辑矛盾。如果真如所言,对某事物只知道自己了解与否就足够了,那么,你为什么还要宣传,让别人知道你的这个道理呢?你的宣传岂不是无用吗?提出“知知之、否之足用”这个主张自身,恰好表明持此观点的人认为:仅仅知道自己了解与不了解并非“足用”,还要了解你的这个主张。我们发现,又是由肯定“知知之、否之足用也”这个辞,而导致否定这个辞。该辞自身就蕴涵着矛盾。

由以上介绍可知,《墨辩》中提出的“言尽悖”、“非诽者、悖”、“学无益”及“知知之、否之足用也”四个辞,尽管其自身都蕴涵着逻辑矛盾,但用公认的悖论定义衡量,它们都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下的悖论。它们只是类似悖论的辞。

五辞的词项“一周而一不周”问题

传统逻辑中性质判断主、谓项的周延性至关重要,它是亚氏三段论的理论基石。不了解周延性理论,就无法理解直接推理中的判断变形法,也就无法理解三段论的规则及其证明。

《墨子·小取》中对于辞的词项是否涉及了名的范围的全体对象有论述:

爱人,待周爱人而后为爱人;

不爱人,不待周不爱人;不周爱,因为不爱人也。

乘马,不待周乘马然后为乘马也;有乘于马,因为乘马矣。

墨家主张“兼爱”,即爱一切人。如果不是爱一切人,而是爱有差等,则为不爱人。以此为前提,分析《墨子·小取》中的爱人与不爱人。

所谓爱人,必须遍爱所有的人才可以说是爱人。所谓不爱人,只要不爱一个人,就可以说不爱人。

所谓乘马,不需要乘遍所有的马才叫乘马,只要乘过一匹马,就算乘马了。说到不乘马,那一定是一匹马也没有乘才算不乘马。这就是辞的词项一个涉及名的范围的全部,而一个可以不涉及名的范围的全部。

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在一个确定的辞中,构成辞的词项,即名到底在辞中它的范围是断定了全部,还是只断定了部分,依据的是这个名的具体内容、社会约定俗成所承认的意义,而不是如传统逻辑那样依据判断形式(全称、特称、肯定、否定)决定判断主谓项的周延与否。具体地说“爱人”中的“人”必须涉及这个名的全部范围,而不爱人中的“人”则不必涉及这个名的全部范围。“乘马”中的“马”不必涉及这个名的全部范围,而“不乘马”中的“马”必须涉及这个名的全部范围。由此看来,把《墨辩》中的“一周而一不周”

等同于传统逻辑中的周延性理论是十分不妥的。“一周而一不周”远没有达到周延性理论的系统、全面、一贯,特别是从形式上加以判断这一特点。而这一点才是区分二者的关键所在。

六、“言意相离”谬误种种

中国古代名辩学中“辞”的使用不当而产生种种谬误的情况,各家虽有论述,但从理论上概括的却不多。

同类推荐
  • 黑白之外

    黑白之外

    《黑白之外: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叙事与意识形态》从本体的语言学诗学与外国的文化研究两个视角剖析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叙事与意识形态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本书第一、二两章以本体研究为主,从语言学诗学角度出发,探讨民族化的意识形态对中国电影的叙事形态、叙事方式、叙事图景(时间意识与空间意识)乃至叙事类型的变迁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发挥了怎样的影响;第三章则开始从本体研究转向文化研究,探讨电影叙事的话语权争夺,揭示各个意识形态团体如何通过电影实现自己的意识形态利益,而意识形态话语又是如何渗透到电影的叙事话语之中。
  • 胡考必胜:影视高考速成攻略

    胡考必胜:影视高考速成攻略

    本书从考试的实战需要出发,从考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对考试过程中将要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都进行了坦诚的、直言不讳的、一针见血的分析,对广大考生调整考前心态具有耳目一新的启迪作用和益智效果。本书是一部不循常规的备考战略和战术的总汇,也是一部对考生进行短期强化训练使之成功考入高等艺术学院实际过程的深度纪录。本书提供的成功经验与应变智慧,对于广大考生在时间紧、压力大的条件下“临阵磨枪”,具有不可替代的实用价值。本书所阐述的独具一格的影视评论与影视故事的写作理念与技巧,对于高等艺术院校影视专业的在校学生以及专业影视工作者或业余影视爱好者,也富于参考价值。
  • 杂剧艺术上(生命百科)

    杂剧艺术上(生命百科)

    白朴杂剧杂剧艺术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楔子(冲末扮张守珪引卒子上,诗云)坐拥貔貅镇朔方,每临塞下受降王。太平时世辕门静,自把雕弓数雁行。某姓张,名守珪,见任幽州节度使。幼读儒书,兼通韬略,为藩镇之名臣,受心膂之重寄。
  • 行走与歌唱

    行走与歌唱

    我出生在上海,父亲是中学教师,母亲是磨床工人。父亲很希望我有一技之长,所以,我岁数还小的时候,就想让我学乐器。快上小学的时候,我随他们去了贵州遵义,那里有一个工业基地,许多上海人到那里支援建设。环境极为艰苦,粮食不够,副食匮缺,一个月只能吃一次肉,两次豆制品。文化生活就更贫乏了,学习音乐几乎是奢望。孩子们的玩具多是报废的螺丝钉、轴承和打磨的鹅卵石。即使在这样的环境里,父亲也不放过任何可以让我接触音乐的机会。我们楼下住着民兵连长小王,他的京胡拉得不错。
  • 收藏指南(现代生活百科)

    收藏指南(现代生活百科)

    礼仪玉器人类在采集打制石器的过程中,发现了各色“彩石”之美。按照万物有灵观念认为美石--玉是山川的精华,上天恩赐的宝物,具有沟通天地,鬼神的灵性。被用来作为氏族图腾物,氏族首领的标志和祭祀祖先、鬼神的仪礼用品。
热门推荐
  • 影主归来

    影主归来

    毁灭世界,吞噬一切,为追求更进一步……海岛之旅,都市潜伏,地球本能进化,万灵复苏,外界入侵,浩劫降临,……心善莫看,心恶自制,可能会玩坏掉的!!!
  • 毒医冷妃

    毒医冷妃

    “我是棋子,不是妻子。也请王爷记住这一点。”满室氤氲的烛光里,她一袭火红嫁衣,姿态冷傲犹如猝着薄冰的寒梅……她深知他娶她不过是另有所图,而她不知道的是当真相浮出水面时,她的心会那么的痛,她的恨会那么的烈!最后的最后在漫天烽火里,她手里的弯刀扎在了他的心口之上……霍水净,21世纪的天才制药专家,一场爆炸重生为水雾山庄大小姐,从此抛开绣针换银针,炼药研毒惬意潇洒,却不曾想,一夕之间,一切皆变……
  • 雨,活埋与飞缘魔

    雨,活埋与飞缘魔

    咦,什么是飞缘魔,是飞头蛮吗?飞头蛮和飞缘魔,名字虽然很像,但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妖怪哦,前者是能头身分离的怪物,后者可是美人,绝世美人!【活埋】金六郎睁开了眼睛,然而眼前还是一片漆黑,耳内的嗡嗡声越发聒噪,急速升高,如鹞子似的掠过脑海。是毒!毒的效力还在。胸口、腰上的伤火辣辣得疼,让他的眼角也一阵阵的抽动。
  • 与焦虑者对话

    与焦虑者对话

    最实用的焦虑操控术;传统文化中”不焦虑”的智慧;摆脱焦虑、走进心灵春天的入口;走出焦虑的心理定律;九型人格中的焦虑调控;最神奇的心灵瑜珈;调治焦虑最有效的中医疗法;一生中,必须避开的焦虑误区……这是一本让焦虑者“自愈”的书,希望它能够帮助大家走出焦虑阴霾,过上健康、阳光的生活。
  • 仙炼永生

    仙炼永生

    与林家的关系逐渐融洽,然而,在林云刚刚体会到家的感觉时,灭门惨案发生了。众多与林云兄妹交好的兄弟姐妹以及长者尽皆惨死!
  • 婚前试爱:绯闻萌妻嫁给我

    婚前试爱:绯闻萌妻嫁给我

    十八线的周晓晓对于拿下顾总这位大BOSS,周晓晓内流满面。“顾总,请问你看上我哪点了,我下次一定改......”某女委屈得眼红红,像只小兔子。“小巧?”顾总邪气地挑眉。某女沉默,突然眼前一亮,“下部剧我是女二,片酬应该不少,塞不了硅胶塞个水袋应该没问题。”“我正式通知你,下部剧你没戏了。”
  • 寂寂如风夜雨默

    寂寂如风夜雨默

    双世爱恋,男女主人公无意间发现共同在另一个时空的身份是那么……男主穿越好歹是个王爷,女主是被人命定的煞神,让他们结合就是个”坑”
  • 我能看到刮刮卡

    我能看到刮刮卡

    灵气复苏,林成得到刮刮卡系统。当别人努力修炼时,他有经验盗取卡……当他天赋不佳时,他有天赋提升卡……当别人苦修秘技时,他有秘技学习卡……系统在手,天下我有!书友集合地:645498927
  • 弃女谋权

    弃女谋权

    钟静和出生在公爵世家,从小天真浪漫心地纯良,从不害人也从不算计人,可因为这份善良她吃尽家族的苦头,更是被位高权重的父亲所瞧不起,认为她无才无谋,没什么用。她与白家公子情投意合,却被利欲熏心的父亲送给了残暴的皇上做玩物,以换取更过的家族利益。皇宫里她受尽凌辱和折磨,终于在冷宫里香消玉殒。这次她重生归来,她要讨回本来属于她的一切。陷害她的四妹,逼杀她母亲的嫡母,还有就是那个残暴的皇上,她一个都不会放过.....
  • 总裁老公,超给力!

    总裁老公,超给力!

    总统套房里,K市财权在握的男人用视线一寸寸描摹着她的身体。“签了它,给你十亿。”男人低沉的嗓音宛如魔魅。从此后,身为四线小演员的她,成为他的心尖宠。“小星星,我饿了。”“我明天有通告。”一分钟后,她被告知通告取消。“小星星,过来。”“我在背台词。”下一秒,剧本飞出了窗外。都说靳家三少狠辣、冷酷还禁欲。只有她扶额感叹,传闻都是骗人的。(《独家密爱:风少的亿万新娘》《甜心来袭:大叔,结婚吧》系列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