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0000000028

第28章 功夫在平常(1)

1996年4月,在而立之年赴瑞典任《人民日报》与《环球时报》常驻北欧记者,近4年半时间里,去过不少中国记者难以抵达的地方。曾前往世界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采访,领略那奇丽的风光,亲眼目睹因纽特人(又称爱斯基摩人)的今日生活;曾几度踏上“冰与火之国”冰岛,听冰岛人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体味那“冰与火”的激烈冲撞,感触冰岛人那“依依家园情”对我带来的心灵冲击;曾几次走进瑞典、挪威和芬兰北部的北极圈地区,体验欧洲大陆最北端别样的自然风光,眺望大西洋,拜访孩子们最向往的圣诞老人,感知今日萨米人的精湛手工艺;曾驾车穿越挪威,踏访**的重水基地,登临海上卫星发射平台,认识峡湾、瀑布、白云深处人家;也曾有机会采访北欧的一些平民政治家,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2005年2月,我来到“欧洲之都”布鲁塞尔,任《人民日报》与《环球时报》驻欧盟、北约及荷比卢记者,得以近距离感知欧盟与北约这两大机构,了解它们的运作机制,见证它们的变迁;也得以感触欧洲大陆国家的历史风貌、文化底蕴与社会风情。驻外生活的那份辛苦只有经历过之后才能知晓,远离故乡亲友,深夜赶稿,长途驾车,饿着肚子采访,这些都是常有的事。但在这份辛苦的背后,也有不少值得回忆之处。细想起来,最令人难忘的还是在瑞典期间抢到了一条独家新闻,首次在中国详细报道了最早救助犹太人的中国外交官何凤山的故事。何凤山博士在世时对自己轰轰烈烈的事迹几乎只字未提,如今,何凤山的故事已广为传播,他已成为中国乃至国际上家喻户晓的人物,成为中国人引以为豪的英雄。

一、“发现中国‘辛德勒’”

许多人都看过《辛德勒的名单》这部电影,辛德勒在二战期间营救犹太人的故事已是家喻户晓。其实,中国也有个“辛德勒”,他在常驻维也纳期间救了成千上万犹太人的生命。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在此后60年中对这一壮举只字未提。他的事迹,直到他走完人生历程的时候才为世人所知。这位中国人名叫何凤山,1938年至1940年期间任中国驻奥地利维也纳总领事。史料表明,他是最早帮助犹太难民逃脱**大屠杀的外交官。

2000年1月26日至28日,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一次专门反思20世纪大屠杀的国际会议,德、法、英、以等四十多个国家的头头脑脑们专程前来赴会。会议期间,世界犹太人组织举行了一个展览,名叫“生命签证”,介绍二战期间救助犹太人的各国外交官。

名列展览榜首的就是已故中国外交官何凤山博士。在参观展览的时候,我见到了何博士的女儿何曼礼,听她讲起了这个鲜为人知的故事。根据从她那里挖掘的大量一手素材,我写成“发现中国‘辛德勒’”一文发给《环球时报》。该报编辑拿到文章后,当即决定在“国门内外”版整版刊登此稿,并将原先已经上版的其他稿子后延。

2000年2月4日,此文在《环球时报》见报,全文约4000字。

20世纪30年代中叶的奥地利,是欧洲第三大犹太人居住国,那里居住着约18万犹太人,其中90%集中在维也纳。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奥地利的犹太人从此遭了厄运。商店被砸,家产被抄,不到一个月,第一批犹太人就被送进了集中营。**当局发出指令,只要犹太人马上离开奥国即可被释放。许多犹太人想去美国,但美国对奥移民名额已满,而且还要求申请人必须出具经济担保;英国政府迫于阿拉伯国家的压力,严格限制犹太人前往英控巴勒斯坦;尤其是1938年7月13日,参加法国艾维洋(EVIAN)会议的32个国家一律决定拒绝收容犹太难民,使得奥国犹太人的处境雪上加霜。他们每天都心急如焚地前往各国驻维也纳领事馆申请移民。然而,多数国家都拒绝伸出援手。

一个17岁的犹太青年艾立克·哥特斯塔伯,连跑五十多个总领馆,都空手而归。几近绝望之时,他走进了中国总领馆。没想到在那里他一下子就为自己和家人办妥了20份前往中国上海的签证。那是1938年7月20日。然而,就在一家人买好去上海的船票,准备动身时,他与父亲被送进了集中营。情急之下,家人拿着前往上海的签证作为移民国外的佐证,与**当局交涉。果然,几天后父子俩即被释放,一家人顺利抵达上海。

格罗斯费尔德一家也是这样逃出来的。当时身为银行家的摩里斯已被关进集中营,所幸的是他妻子斯塔拉成功拿到了全家去中国上海的签证。在向**当局出示这张移民证明以后,摩里斯获得自由,他们一家平平安安到了上海。当时的中国上海已被日本侵占,前往那儿事实上不需要签证。主管发放前往中国上海签证的总领事何凤山博士,也知道这只是“名义上”的签证,但这名义上的签证却可作为犹太人移民国外的证明。有了这张护身符,他们就能离开奥地利,逃离死神。

任何人只要提出申请,就能在中国总领馆得到签证。这一消息迅速在犹太人当中不胫而走,于是,中国总领馆前每天都排起了长龙。这时,**分子寻机滋事,打骂羞辱排队的犹太人,情况变得越来越糟,每个人都想尽快得到前往上海的救命签证。有一位犹太人情急生智,回家翻箱倒柜,找出了一本中文书,他从书上剪了几个字贴在信封上,将申请材料装进信封,急匆匆地拿着这个信封来到中国总领馆前,对门口站岗的卫兵说,这是一封紧急挂号信,请马上转交总领事。卫兵不懂中文,信以为真,立刻将信递了进去。当然,这位聪明人比别人先拿到了签证。还有一位犹太人的做法更绝。由于队长人多,他在中国领事馆外一连排了几天都没轮上。一日忽见中国总领事的车从外面回来,刚好车窗留了一条缝,他就马上跑过去,将早已准备好的申请材料直接从车窗缝里塞了进去,也顺利拿到了签证……

自何凤山博士1938年5月任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至1940年5月离开,他到底给犹太人签发了多少张“生命签证”,由于资料不全,难以考证。但有几个数据可以说明问题,一位犹太幸存者提供的护照原件表明,当他1938年6月从中国驻维也纳总领馆得到上海的签证时,签证号为二百多号。另一本护照则显示,1938年7月20日时,签证号已超过1200号。也就是说在一个多月时间里,何博士就发放了1000份签证。1938年11月9日至10日,由于一位犹太青年刺杀了一名德国外交官,引来了**的疯狂报复。一夜之间,维也纳有许多犹太人的商店和工厂被砸、被抢,所有犹太人的住处被强行搜查,四千六百多人被关进了集中营,这就是著名的“玻璃碎晚”事件。“玻璃碎晚”事件发生后,前往中国总领馆申请签证的人就更多了,何凤山签发的签证也就更多了。如此算下来,他两年来给犹太人发放的签证应该成千上万。

据史料记载,上海当时聚集了大量来自欧洲的犹太难民,顶峰时期曾有3万余名犹太人在上海避难,现在上海虹口区就立有犹太人避难纪念碑。到1941年底,在上海逐渐形成了远东最大的犹太社团。事实上,不少目前在世界上最有权势的犹太人,其父母就是何凤山所救。比如,美国大名鼎鼎的亿万富翁伊斯雷尔·辛格,在全美各地拥有总床位达2.7万张的多家医院,现任全世界犹太人大会秘书长。维也纳爱乐乐团首席小提琴演奏家海因茨·格林伯格,当年跟随父母逃亡到上海。正是在上海,他学会了拉小提琴。后来得知,帮助他们一家来到上海的救命恩人正是何凤山。感慨万千的格林伯格,为此特意回到上海,追寻当年的足迹。他认为,他的生命和事业,都是何凤山的义举所赐……

战后,以色列议会曾通过一条法令,规定以色列政府应代表犹太人民,感谢所有在**大屠杀期间救助过犹太人的非犹太人或非犹太家庭,授予他们勋章和奖金,并在耶路撒冷大屠杀博物馆为每位义人栽树一棵,让后人铭记他们的名字和义举。这就是广为人知的以色列“国际正义人士奖”,又称“义人奖”。评奖标准有二,一是确实冒险帮助犹太人,二是未曾收受任何金钱报酬。“义人奖”的审定非常严格,除了证实文字资料的真实性外,还要拜访幸存者、目击者或他们的家人,只有所有证据都得到确认后,才能决定给某人授予“义人奖”。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可能需要几个月,也可能需要几年时间。审定时间之所以很长,是为了维护它的严肃性。这个奖项在犹太人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同时它又具有世界影响,每位访问以色列的外国国家元首都会去大屠杀纪念馆参观。

截止到1990年5月1日,总共有8611名获奖者接受了以色列政府授予的勋章和奖金,辛德勒就是其中之一。获奖者中还有两名华裔乌克兰人,他们冒险救助了一位犹太小女孩。

1999年,加拿大温哥华的华人组织提名何凤山角逐以色列“义人奖”。由以色列最高法院法官主持的专门委员会对此进行了严格审核。2000年10月24日,以色列犹太大屠杀纪念馆正式追认何凤山为“义人奖”得主。

2001年1月23日,以色列犹太大屠杀纪念馆举行隆重仪式,专门纪念中国外交官何凤山博士。在仪式上,以色列前最高法院大法官马尔茨向何凤山的家人何曼礼女士颁发了“义人奖”证书和奖章。何凤山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中国公民和中国外交官。

二、“发现中国‘辛德勒’”的背后

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国际大屠杀论坛会议,由瑞典政府与世界犹太人大会共同组织。1999年,由瑞典首相佩尔松、英国首相布莱尔和美国总统克林顿共同发起倡议,召开这次世纪末的重要会议,旨在警戒世人,别让20世纪的那段大屠杀历史重演。

瑞典平时政坛平静,时局稳定,很少有新闻事件,这次会议算是发生在瑞典的大事了。作为常驻记者,自然要积极参与这次会议报道。

会前,我拿到了一份关于会议的简单日程。在阅读中发现,会议期间将有一个名为“生命签证”的图片展览,主要介绍二战中各国外交官营救犹太人的事迹。扫一眼外交官名单,发现居然有个“DOCTOR H0”。当时脑子里就闪过了一个念头,难道这是一个姓何的中国人?记得1997年在瑞典外交部新闻中心等待诺贝尔物理学奖新闻稿时,看到获奖者名单中有“STEVAN CHU”,当时的直觉就是一个姓“朱”的华人。果不其然,那就是美籍华人朱棣文。这次看到“DOTOR HO"’,精神为之一振。遗憾的是再也没有更详细的介绍了。

论坛会议开幕式刚过,我就往展览图片的地方跑。会议的主会场在斯德哥尔摩国际会议中心的大会议厅,图片展在会议中心二楼的一条过道,原用来挂衣服,现临时改成展览厅。说是展览厅,其实就是用几块木板隔成了几个一米见方的小间。每一小间陈列着一位外交官营救犹太人的有关图片与说明。我从后往前,一小间一小间地找,找到最前头,果然找到了一张中国人照片。照片上的主人公西装笔挺,头发铮亮,长得十分帅气,一看就是一位很有涵养的外交官。仔细一看名字,“FENSHAN HO"’,1938年中国政府驻奥地利维也纳总领事。我连忙掏出笔记本,记下他的生平和有关材料。

就在我认真做笔记的时候,过来一位美国女士。

她问:“你会说英语吗?”

我说:“会啊!”

“你稍等片刻,这位主人公的女儿就在那里,我去给你叫过来。”听她这么一说,我喜出望外。过了一会儿,她果然领了一位女士过来。

这位女士个子不高,长长的头发,大大的眼睛,很注意修饰,一看就跟照片上的主人公十分相像。没想到她一张嘴就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几句寒暄之后,我便迫不及待地要打听照片主人公的情况。她介绍说,自己名叫何曼礼,父亲的中文名字为何凤山,是德国慕尼黑大学的政治经济学博士,这也就是“DOcTOR HO”(何博士)的来历。

何曼礼曾在美国《波士顿环球报》当过记者。由于既是同行又是同乡,我们谈得格外投缘。攀谈中得知,是美国的犹太人组织资助她来瑞典的。在展览期间,她父亲的事没引起西方国家驻瑞典记者的多少兴趣,因为他们的主要兴趣集中在瑞典人劳尔·瓦伦堡等西方外交官身上。第二天就要回美国了,想想这趟来得不太值。不想在沮丧之中遇到了中国记者,她因此兴奋不已。坐在走廊尽头的一张桌子上,我们一谈就是两个小时。两小时依然言犹未尽,我们相约第二天再谈。就这样,我们在会议期间几次见面,前后谈了四五个小时,因而得以积累“发现中国‘辛德勒’”一文的详细素材。

同类推荐
  • 我们的朋友胡适之

    我们的朋友胡适之

    这二十余篇回忆文章出自唐德刚、夏志清、周策纵等诸多大家,他们或为亲炙弟子,或为同事知交,或为异代知己,从“先生胡适之”“朋友胡适之”“知行者胡适之”三种视角,呈现一个立体鲜活,更为真实可信的胡适形象。对学子,他诱掖提携,爱才举才不遗余力;对朋友,他切磋砥砺,忠直相待;在新文化运动、教书治校以及抗战外交中,他的为学与治事,展示了自由的思想、宽宏的精神和过人的胆识。
  • 文化苦旅(修订本)

    文化苦旅(修订本)

    《文化苦旅》一书于1992年首次出版,是余秋雨先生在1989年起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全书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历史、文化散文,另一部分为回忆散文。他的散文别具一格,见常人所未见,思常人所未思,善于在美妙的文字中一步步将读者带入历史文化长河,启迪哲思,引发情致,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史学、文化价值。但由于此书的重大影响,在为余秋雨先生带来无数光环和拥趸的同时,也带来了数之不尽的麻烦和盗版。誉满天下,“谤”亦随身。余秋雨先生在身心俱疲之下,决定亲自修订、重编此书。《文化苦旅(修订本)》作为余秋雨先生30年历史文化散文修订自选集,新增文章18篇,其中入选教材的《道士塔》《莫高窟》《都江堰》等经典篇目全部经过改写、修订。新版内容与旧版相比,全新和改写的篇目达到三分之二以上,对新老读者都是一场全新的阅读体验和人文享受。堪称余秋雨30年来不懈的文化考察和人生思索的完美结晶。
  • 老子百句

    老子百句

    《老子百句》精心撷取《老子》中深富智慧的段落百句,以权威的释义、精当的解读,阐述老子五千言的核心思想。著名学者汪涌豪教授在本书中紧贴当下读者至为关心的内心话题,以深入浅出、意蕴悠长的文字,将人们已然忘却的老子精义从岁月的锈蚀中打磨出来,探寻老子哲学世界中的生命意义,传递经典所蕴含的深刻智慧。
  • 林徽因剧本集

    林徽因剧本集

    在民国时期的著名才女中,林徽因的才艺比萧红和张爱玲等显得更全面,她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绘画、翻译、建筑学等方面成就斐然。通过她,折射出一个时代的风华绝色和风花雪月,让后人追昔抚今,心生向往。
  • 亲情独白(读者精品)

    亲情独白(读者精品)

    我深深地知道:系念着漂泊天涯的我,只有母亲;然而同时感到凄楚黯然,对月挥泪,梦魂犹唤母亲的,也只有你的女儿!节前许久未接到你的信,我知道你并未忘记中秋;你不写的缘故,我知道了,只为规避你心幕底的悲哀。月儿的清光,揭露了的,是我们枕上的泪痕;她不能揭露的,确是我们一丝一缕的离恨。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太后这个将军有点香

    太后这个将军有点香

    冷眼看了看下座的那个穿着玄色锦衣的俊郎之人,明明那么温柔的人,怎么能如此绝情呢?为了那个好妹妹居然把我送给年近六十的老皇帝。为什么呢?我不也是你妹妹吗?不是说好要护着我的嘛?细腻的柔夷轻抚着男人俊郎的脸“哥哥,为何啊?这样吧哥哥你伺候我一天,我就让你那美娇娘多活一天,如何?”男人俊郎的脸有些涨红不知是羞的还是恼的“太后,何必跟我一个小小的将军过不去呢,还请太后放了内人。”“放了她,哈哈哈哈……”女人夹杂着痛苦的笑声有些刺耳,突然掐住了男人的脸“何必,我也想算了,可谁又能放过我,如果你不想明日看见你那美娇娘,毫无声息的躺在棺材里,就只有这一个机会,哦,也许你不在乎她,那你在乎谁呢?你那个恶毒的娘,还是你那个哭哭啼啼的妹妹。”女人用那双妩媚的眼睛看着男人,黝黑的眼睛让人移不开眼,竟有些想要陷进去。“明日我就让他们毫无声息的消失,你看怎么样?”人总是那么奇怪,总是那么多奇怪的理由。
  • 冥王独宠:魔医王妃

    冥王独宠:魔医王妃

    她身负重任,为了家族仇恨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游戏。而她遇见了他,男人微微一笑:“女人,以后我保护你。”女人看着他无奈的摇摇头:“真是没办法,还是我保护你吧。”她和他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开新书了,请大家支持《天降奇缘:萌妃戏寒王》)
  • 有灵自古不凡

    有灵自古不凡

    简而言之就是一只宅山百年的灵玩转人间喜得真爱的故事,大言山是个神秘的地方,其中的山大王虽然鲜有所闻,但是不碍着她霍霍的本事。哪里有事故,哪里就有她。洪荒百年到人世繁华,便都有了她的身影。转角之间,双眼对视,遇上了那个白切黑的少庄主。从此,天南海北,时空轮转,便成为彼此的唯一。男主状似身娇易推倒,是个需要女主护着的娇美人,但却是有着隐藏身份的大佬。女主状似御姐风范霸气侧漏,实际上……那么,两位大佬谈恋爱的感觉是什么?对他人——陆终:谋事之道,得其所困,以求其情,若他人用万年时间等一场机遇,我便以这几十年步步为营,毁了他的痴心妄想。苍姝:我说这位,你是不是傻了,还没看清楚就敢凑过来,这幸亏是个洞,里面还有我,要是个怪物不把你活吞喽!只要你存了那心思,即便不合作,你我亦可携手。对彼此——陆终:或许,我不该让她失望。那是我在深渊中的一抹光,足以伴此走过亘古岁月。苍姝:不必担心,你的未来会遇到一个极好的人,爱你如命。我从不骗你。人间数十载,风雪不归人。纵览五代三国,横看仙门百家,上天入地,唯有此情不灭。书中百位角色,百般人生,总会有戳动你心的一款。
  • 长安风行深

    长安风行深

    天下大乱,诸侯称王,而江湖同样风起云涌,前朝开国宝藏渐渐被人掀开,谢家山庄的覆灭,谢家儿郎又该何处何从?
  • 元斩

    元斩

    一切开始于结束之后,生与死重叠,终点与起点重叠.一切终归湮灭,如镜像倒影.当神已无能为力,那便是魔渡众生!
  • 名侦探柯南之黑色猎杀者

    名侦探柯南之黑色猎杀者

    辰青,原本只是个普通的高中生,可不知出了什么意外,他突然穿越到了名侦探柯南的世界,而且还附身在了一个变小的人身上。为了寻回回家的路,他只得偷偷摸摸地跟着主线行走。有他对动漫的记忆,剧情的发展应该会很顺利吧。可是,这个世界好像又有些不同……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巫世迹

    巫世迹

    小三闹婚礼只是脱胎换骨的开始,喜提巫能力才是逆转人生的摆渡。豪门巨星:“晓檀姐,做我女朋友!”霸道总裁:“做梦!宁晓檀是我的!”巫师师父:“檀子,别听他们的,为师带你去云游!”宁晓檀:“你们好吵!我要去捉鬼啦!”……本文极度贴近现实,拒绝浮夸,拒绝低智商,旨在带你领略神秘巫术,捕捉生活中的灵异事件。夜半时分,你,关灯了吗?轻度恐惧,重度喜剧,哇嘎嘎嘎……
  • 我的妹妹是龙

    我的妹妹是龙

    徐行前世斩破魔王堡,直面魔王的威压,在苦战后找到时机斩开魔王的面具,猛地发现她居然是自己的妹妹,来不及多想的他却又惊讶于胸膛的匕首,徐行这才发现随队的彭文杰已经持剑刺破他的心脏……当勇者不再抑制恶龙的出世,世界都毁于一旦!PS:可以把这本书看做我另外一本书《勇者哥哥和魔王妹妹》的推翻部分设定所写如果继续扑街,则彻底放弃写作,谢谢。保证不像之前那几本书太监了,相信我(?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