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22300000030

第30章 重回美国(1)

如果把舞蹈仅仅看成是一个人的独舞,那我的人生道路就太容易了。我已经有了名气,来自各地的邀约不断,只要继续下去就可以功成名就。可是,我还有创办学校的梦想,我渴望有这样一个团体,能用舞蹈演绎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晚上,只要闭上双眼,这些形象就在我脑海里翩翩起舞,激发我实现这个梦想。就像《欢乐颂》里的一样:“我们就在这儿,只有您能让我们变为现实。”

我终日沉浸在普罗米修斯创造生命的梦想里,好像只要我一声召唤,世界上从未有过的这些舞蹈形象就会从天上地下冒出来。啊,这真让人满心神往。因为这个梦想,我的生活充满磨难,但我坚信它会指引我进入一个光明的世界,引领我实现最终的梦想,所以尽管艰难,我还是坚定不移。

带着这个梦想,我再次回到格林瓦尔德学校去教舞蹈。孩子们已经跳得相当不错,这更加坚定了我建立一个舞蹈团的信念,这个舞蹈团的表演,一定要配得上伟大的交响乐团演奏。

我时而模仿庞贝古城遗迹中的爱的精灵,时而扮成多那太罗雕塑中那青春勃发的女神,时而做出泰坦尼亚仙女的舞姿,教学生们如何绕圈、分合及不断变换队形。她们一天比一天有所进步。灵感和神圣的音乐的光辉,闪耀在她们青春靓丽的体态和面孔上。孩子们的舞蹈非常美丽,所有的艺术家和诗人都对她们赞叹不已。

可是学校的开支越来越大,财政陷入困境。因此我决定把孩子们带到不同的国家去巡演,看看哪一个国家的政府能够支持这种儿童教育,让我有机会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这种教育实验。

每场演出结束后,我都向公众宣扬我们的艺术,因为我认为它可以给世人以光明和自由。

我终于发现,我在德国难以找到支持者了。德国皇后完全奉行禁欲主义。比如她每次去参观雕塑家的工作室,都要先派侍卫去把那些裸体雕塑用布围起来。这种普鲁士强权政治让我在德国寻求支持者的幻想彻底破灭。于是,我想到了俄国,因为我在那里广受欢迎,而且经济收入可观。带着我的梦想,1907年1月,我再一次踏上了俄国的土地。伊丽莎白陪我一同前往,我们还带去了20个学生。而这次尝试也不成功。尽管观众支持我复兴舞蹈艺术的理想,可是俄国皇家芭蕾舞团的影响在俄国根深蒂固,任何艺术改革都举步维艰。

我带学生参观了芭蕾学校。芭蕾舞学校的学生们看着我的那些学生,就像笼中鸟看着天空中自在飞翔的燕子一样。看来要想在俄国实现我的梦想,时机还未到。芭蕾舞在俄国的地位,依然坚不可摧,真是可悲可叹。要在俄国办一所我的学校,教授自由舞蹈艺术,唯一的希望就寄托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努力上了。可尽管他竭尽全力,还是没有办法把我们的学校安排在他伟大的艺术剧院里,那可是我梦寐以求的。

就这样,在德国和俄国寻找办学支持者的努力失败后,我决定去英国试试。1908年夏天,我带着全部人马去了伦敦。在著名的演出经纪人约瑟夫·舒曼和查尔斯·弗罗曼的安排下,我们在约克公爵剧院表演了舞蹈。几周下来,尽管我和学校的孩子给伦敦观众带来了欢娱,可对我办学的梦想还是于事无补。从我第一次在新美术馆表演舞蹈到现在,已经7年了。我很高兴有机会与老朋友查尔斯·哈利和诗人道格拉斯·安斯利叙旧。美丽而伟大的埃伦·特里经常来剧院。她很喜欢孩子们,带她们去动物园玩。慈祥的亚历山德拉王后陛下也两次赏光来包厢看我们的演出。英国的许多贵妇人也曾来观看我们的演出。

曼彻斯特公爵夫人提出建议,说我的愿望有可能在伦敦实现,我的学校有可能得到那里的支持。为此她把我们所有的人都邀到她在泰晤士河畔的乡间别墅,在那里我们又一次给亚历山德拉王后和爱德华国王表演了舞蹈。起初,我满怀希望,以为建立舞蹈学校的愿望就要在英国实现了。可结果还是空欢喜一场。要实现梦想,现在既没有场地也没有资金。

和往常一样,我们花销巨大。银行存款很快告竭,我们的学校又被迫搬回了格林瓦尔德。与此同时,我与查尔斯·弗罗曼签订了一份到美国各地巡回演出的合同。

为此我不得不又与大家分开了,我的学生、伊丽莎白、克雷格以及我的孩子,这对我来说是很大的牺牲。我的女儿迪尔德丽快一岁了,她金发碧眼,脸蛋儿红润,非常招人喜欢。

7月的一天,我终于独自乘上一艘巨轮去了纽约——自从我们搭乘一艘运牲口的船离开那儿,至今已经8年。现在,我已闻名欧洲了,创建了一门艺术,建立了自己的学校,还生了孩子,也算功成名就。可是从经济方面来说我还跟以前差不多。

查尔斯·弗罗曼是个了不起的经纪人,但他没有认识到,我的艺术从本质上讲不适于商业演出,它的吸引力是有针对性的。他让我在炎热的八月天登台表演,企图在百老汇一炮打响,但结果却彻头彻尾地失败了。那几天晚上天气酷热(温度有华氏90多度),来的观众很少,而他们对我的表演不知所以,并不喜欢我的演出,连评论也少之又少。总之,我感觉回祖国演出是个大败笔。

有一天晚上,当我灰心丧气地坐在化妆室里的时候,突然听到一声亲切悦耳的问候。抬头一看,只见在门口站着一个人,他个头不高可身材很好,一头棕色的卷发,满脸迷人的微笑。他诚恳地向我伸出手,对我的表演大加赞扬,并说我的艺术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顿时感到不虚此行。这人就是美国伟大的雕塑家乔治·格雷·巴纳德。从那以后,他每天晚上都来看我演出,而且还常邀集一帮画家、诗人和其他朋友同来。其中有和蔼可亲的主持人、剧作家大卫·贝拉斯科、画家罗伯特·亨利和乔治·贝洛斯、派西·麦凯、马克斯·伊斯曼等等,简直可以说纽约格林威治村所有的青年革新派都来过。至今我还记得住在华盛顿广场南面一个塔形建筑里的好得形影不离的三位诗人:罗宾逊、托伦斯和穆迪。

他们的到来极大地振奋了我的精神,也抵消了纽约观众的冷漠无知对我造成的伤害。就在那时,巴纳德想给我塑一座舞蹈的雕像,取名叫《美国在舞蹈》。沃尔特·惠特曼曾说过:“我听见美国在歌唱。”

10月的一天,在一个纽约特有的秋高气爽的晴朗的日子,我和巴纳德一起站在他位于华盛顿高地的工作室外的一座小山岗上,俯视着乡村的景色,我伸开双臂喊道:“我看见美国在跳舞。”这就成了巴纳德对塑像的基本构思。

我常在早晨去他的工作室,带着一个装有午餐的小篮。我们一起畅谈在美国复兴文艺的设想,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

我们之间渐渐擦出了火花。对于我自己来说,是愿意把全部身心献给塑造《美国在舞蹈》这一伟大雕塑的任务的,可是巴纳德则是那种把美德看得至高无上的人。任我激情澎湃也丝毫不能改变他那执著的宗教虔诚。因此,他的大理石雕像既不冷漠,也不严峻。我只是瞬间的过客,而他才是永恒的,所以我渴望通过他的天才塑像而不朽。我和我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渴望成为这位雕塑家手中任其摆布的黏土。

我是一名舞蹈家,而巴纳德却堪称是一位魔术师,能通过流畅舒展的节奏捕捉到舞蹈本质,把稍纵即逝的闪电变成永恒的瞬间。

《美国在舞蹈》雕塑最初发展良好,可惜并没能走到最后。不久,因为他妻子突然病倒,雕塑工作不得不停止。我曾希望成为他的不朽之作,可是激励巴纳德为美国创作出不朽杰作的不是我,而是亚伯拉罕·林肯,他的塑像现在还庄严地耸立在西敏寺教堂前幽静的花园里。

在百老汇演出失败后,查尔斯·弗罗曼想去一些小城镇巡回演出。可这次巡回演出安排得非常糟糕,比在纽约的演出还要惨。最后我沉不住气了,就去找查尔斯·弗罗曼,发现他正为赔了那么多钱而心神不安。“美国不理解你的艺术,”他说,“你的艺术完全高出他们的欣赏能力,他们永远不会理解你的艺术。你还是回欧洲吧。”

本来我同弗罗曼曾签过巡回演出6个月的合同,合同上规定,不管盈利与否都要完成6个月的演出。但是,他这么说让我自尊心深受伤害,对于他的违约行为我十分鄙夷,便当着他的面撕毁了合同。我说:“这下你放心了,你一点责任都没有。”

巴纳德一直说我是美国艺术的骄傲,又说美国不能欣赏我的艺术,他很遗憾。在他的提议下,我决定留在纽约,在艺术大厦租了一间工作室,挂上蓝色幕帘,铺上地毯,每天晚上给诗人和艺术家们表演舞蹈,并创作了一些新作品。

同类推荐
  • 民国红伶往事

    民国红伶往事

    说是风流往事,然而更多的,只是红颜已逝的悲悯感怀,与不再纯净的现世现实所给予我们对于民国那质朴爱情的憧憬。佳人的爱情,沉淀于乱世。乱戢,收藏着佳人的泪与心情。看她们过往曾经的故事,就像在听一首老歌,品一杯好洒。眼前不自觉的掠过旧上海的歌舞升平,老北京的朴素大气。那些穿着旗袍的女子画着精致的妆容,慢条斯理的走卜民国的舞台。浅浅一笑,便笑得民国惊了天地,满眼满心,都是温柔的欢喜。
  • 刘大响自传

    刘大响自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刘大响自传》是作者刘大响院士的回忆录。作者在书中叙述了自己的童年、求学生涯以及为我国航空动力事业奋斗的历程,尤其是以亲身经历讲述了高空模拟试验台、高推预研、中推核心机和先进高性能发动机的预研和研制过程,以及呼吁国家重视航空发动机、国产大飞机和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经历。
  • 新中国刑法的拓荒者:马克昌传

    新中国刑法的拓荒者:马克昌传

    本书记述了马克昌先生风云坎坷以及光辉灿烂的一生。他在少年时代志向远大,考入武汉法律系后,在专业上刻苦专研。因成绩优异被留校,从此开始了他为武大、为中国刑法界奉献的一生。在为“四人帮”的辩护中,他体现了一位法律工作者应有素养和职业道德。他以深厚的学养、广阔的视野、不计得失的胸襟让业内人叹服。在对后辈的爱护、提携方面,也体现了一位老者的大公无私和不求回报的高尚品德。
  • 人与事(小经典系列)

    人与事(小经典系列)

    《人与事》是二十世纪俄罗斯著名诗人、作家帕斯捷尔纳克的自传体随笔。作者回顾了自童年起的个人生活和创作历程,以“白描式的描写人物性格”手法,记述了他接触过的文艺界人士,包括文学巨匠托尔斯泰,“白银时代”的代表作家勃洛克、叶赛宁、马雅可夫斯基、茨维塔耶娃等人,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作家卓越的创作成绩,以及作者当时的心态,为了解诗人后期思想状态提供了一些补充材料。
  • 人生若只如初见:纳兰容若词传

    人生若只如初见:纳兰容若词传

    清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大雪已经落了好几天,把整座北京城都给笼上了一层银白色的幕帏,千里冰封,连紫禁城金黄色的屋顶也都被雪白的雪给覆盖住了,宫殿变得像雪塑冰雕一般,褪去了往日的巍峨雄伟,带上了一些别样的晶莹洁白。覆雪的屋顶蜿蜒着,从紫禁城一直延伸到四周的寻常民居上、花木上,在寂静的夜里勾勒出连绵起伏的曲线。在这些被大雪覆盖住的屋顶下面,有一处寻常的宅子,和其他官员的宅子相比,并没什么特别之处,一样的青砖青瓦,一样三进三出的四合大院。
热门推荐
  • 骑士,黑夜之子

    骑士,黑夜之子

    相传,在绝对黑暗之中生长着一种魔力之花,它以追寻自己而死去的尸体为养料,以吸收绝对的黑暗而茁壮生长,它叫做极夜。得到它的人会获得无穷的力量。浩瀚的宇宙中平行的五大界域中除了相对较弱的人域之外,其他四大域神域,冥域,兽域,魔域都在寻找着极夜,故事便从这里开始。
  • 猎户相公太粘人

    猎户相公太粘人

    木棉村的人都说:“温馨那大龄姑娘,好吃懒做,又黑又丑,还带着一个父不详的拖油瓶儿子,肯定没人要,难怪会被退婚。”木棉村的人都说:“杨灏天这男人,人长得俊,钱赚得多,还洁身自好,大小姑娘见了都合不拢腿,妥妥的村草一枚!”只是,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居然在一起,还成亲了。呵,这村草插在牛粪上,肯定得分!!!后来他们发现,温馨不仅变美了,还养了鱼塘,出了书,开了茶楼,卖了果酒,成了神医……生意遍布整个离国,变成一个人人敬畏的小地主。后来他们发现,这两人不仅没分,还有了一对双胞胎儿女,天天秀恩爱,撒狗粮!吃狗粮指南:1,【精分白切黑杨灏天】VS【俏皮,励志当米虫温馨】2,【穿越+空间+萌宝】3,【双洁,1对1】
  • 笙歌债

    笙歌债

    笙歌四起,润泽万物。她这一生,都在用尽全力的去爱他。而他欠她的债,早已积下了一箩筐。下辈子,她只愿不再遇见他。
  • 女配修仙回来了

    女配修仙回来了

    女配回来了,带回满满的修仙物资。到底是谁,趁她不在,篡改了结局!
  • 帝宠,王妃有毒

    帝宠,王妃有毒

    沈瑶原本是一个人人敬仰的白衣天使,一朝穿越却变成了一个从小缺钙长大缺爱,姥姥不疼舅舅不爱,还有姨娘姐妹加害的沈府傻子大小姐。不怕,医毒在手,天下任走。某女:“夫君,虽然本妃没有武功,但可以帮你毒谋天下。”某男:“娘子,这天下苍生与我何干,如今我所谋者,也不过你一人而已。”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文韬

    文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极品横扫系统

    极品横扫系统

    “谁那么大的胆子?”
  • 花式作死的位面商人

    花式作死的位面商人

    想要成为一个大商人的叶俊文突然得到了一个跨位面的交易系统,突然间好像无敌了?然而事情没这么简单。这个系统有这三条使用原则:一、只有对你产生强烈恨意的人才能杀死你,死亡后进行位面跳跃。二、同一个人无法杀死你第二次。三、无法杀死你的攻击会使你更加强大。碰上这么一个麻烦的系统,叶俊文表示压力很大。为了自己的目标,他只能开始自己的作死之旅了。
  • 残阳剑帝

    残阳剑帝

    “三尺血剑横天下,唯我一人可独尊。”爱错一人,信错一人。大帝凄惨陨落,苦心人天不负,逆天归来成为九玄王国废物七皇子。
  • 股战

    股战

    《股战》本书是专门为中青年男性量身定制的一本“炒股圣经”。作者借“股神”魏军在资本市场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独家披露了不少资本市场的内幕,帮助读者更好的了解证券资本市场;同时,本书还与读者分享了许多决胜股市的“独家秘笈”,帮助读者更好的驾驭股市,决胜股市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