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100000014

第14章 收入与贡献等值,和公司一起成长(1)

如果把员工比喻为一粒种子,那么公司则是培养这粒种子的厚土。不论是为了生存,还是为了实现人生的最高理想与价值,生命的成熟与成长,都会在工作中得以完成。员工为企业作出贡献,企业为员工提供薪酬,这就是 “收入与贡献等值”的关系。无论是员工还是企业,都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脚踏实地创业绩,将“知本”转化为“资本”

做好一份工作不仅需要各类知识,而且还需要能将这种知识转化为创造价值的资本的能力。说白了,知本是一种原始积累,资本才是真正的业绩之源。

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对于整日处于纷繁复杂的职场中的员工来讲,有两个概念必须弄清:“知本”和“资本”。

简单地说,“知本”就是掌握的知识本身,包括各种专业理论和价值体系等,是以知识和所接受的文化教育为行动基础的一种原始积累;“资本”则是赚钱的能力,包括各种经验和技能,这是对知识的运用,将书面知识资本化,是一种能力型的再创造。

社会发展到如今的程度,单靠简单的知识积累,已经很难有所作为了,而那些将知识资本化,为企业创造大量财富的人才更会受到社会的欢迎。

现代企业更为注重员工的“资本”,因为它实际、管用,能让老板看到最想得到的结果,从这方面来说,如果不能把“知识本身”迅速转化为“赚钱的能力”,那么知识永远只能停留在“初级阶段”,无法在工作中创造业绩。你本身的价值就不能真正得以体现。

李铭在大学学的是平面设计,在校期间经常参加各种学校和社会上的比赛,每次都能取得好成绩,可以说是“得奖专业户”。大学毕业后,李铭非常轻松地找到了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在一家装饰公司做设计。他认为自己大干一场的时候终于到了,功成名就的日子也为时不远了。

但没过多久,公司老板就对他的工作表现出了不满。因为近一段时间,老板收到了多起客户投诉,说李铭没有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设计,加入了过多的个人想法,破坏了设计的整体性。

面对老板的指责,李铭辩解道:“一个好的设计就应该是一个好的艺术作品,我大学里都是这么做的,老师也是这么教的,这有什么错?要说有错,也是那些客户的错,他们根本不懂艺术。”

老板一听,越发生气,对李铭严肃指出,要谈艺术回学校去谈,这里是公司,要么走人,要么踏踏实实地做出客户真正想要的东西来。李铭年轻气盛,一听这话,立即转身走了。

离开装饰公司后,李铭陆续找过几份工作,但都没干多长时间就被企业辞退了。

在职场中,或者就在我们身边,类似李铭这样的人有很多。他们自持才高,但进入社会,却处处碰壁,不仅得不到老板的认可,还随时有被解雇的危险。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虽有才华,但没有把理论与实际很多地结合,即没有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也就无法帮助企业赚取利润。很多职场人士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这样一个困境,那就是自己有足够多的知识本钱,但自己的事业依然没有达到期望中的高度。

这点毫不奇怪,因为他们虽然拥有知识本钱,即“知本”,却不能将自己的知识资本化,即“资本”。“知本”不能得到有效扩张,形成不了卓越的创造力,就无法转化为“产品价值”,这个“产品价值”就是你“知识资本化”的结果,有了“产品价值”,我们才能为企业创造出业绩。由此我们可以推导出这样一个公式:

正如一位企业家曾经说过的那样,企业是营利机构,而非慈善组织,所以在选人上只选最好的,而不是最高的,一个人就算本事再大,他不能为企业带来效益,只能“出局”。

博士失业了,怎么可能!三天前,当于洋被公司辞退的消息传到他的同学耳朵里时,所有的人都异口同声地发出了上述的惊叹。在他们看来,如此优秀的于洋怎么可能和“失业”联系在一起呢!

于洋到底是何许人?为什么他的同学会有那样的想法?

原来于洋是一个集文学学士、经济学硕士、教育学博士于一身的“超级人才”,在校园里和学术界里有很大的名气。但是,在“象牙塔”里的名气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实际的好处。

拿到博士学位后,于洋虽然很快就找到了一份人人羡慕的好工作,但也很快失去了这份工作。他又找了几家单位,他以前的导师也给他推荐了几个好去处,但结果都跟第一次一样。这让这位同学眼里的“高级知识分子”颇为苦恼,他想不通自己一个堂堂的博士,工作上怎么会这么不顺。

实际上,这一切都是有预兆的。原来,当他刚开始找工作的时候,一亮他的学位证书,招聘单位二话没说就聘用了他。上班后,他觉得自己在各方面都那么优秀,因此做事眼高手低,不能将自己的知识储备转化为工作资本,几个月过去了,他没有做出任何的业绩,领导也开始对他的能力产生了怀疑。最后,他被公司辞退了。

很显然,这个自称优秀的博士,头脑里有一般人所不及的知识储备和文化优势,但我们看到,他并没有将他的“知本”转化为企业需要的“资本”,更没有创造出业绩,如此一来,他只能选择离开。在企业看来,一个不能创造业绩的员工,没有任何价值。企业需要那些不仅具有工作所需的各类知识,而且还能将这种知识转化为创造价值的资本的员工。说白了,知本是一种原始积累,资本才是真正的业绩之源。

岗位股份制理论——人人都是股东

人人都是股东,人人都将自己和企业视作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人都去为企业考虑“明天的出路”,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只有这样,你才能做出更大的成就,获得更大的“股份回报”,而且你将比那些“只知打工,不管其余”的人更容易走向成功。

所谓岗位股份制,按照人力资源专家高贤峰教授在他的《新主人翁精神》一书中提出的说法,概括起来就是:每个岗位就是一个股份公司——因为老板向岗位投入了货币资本,并希望得到丰厚的利润;员工向岗位投入了人力资本,希望回报的则是丰厚的薪水。

从这个定义中,我们能非常容易看清老板与员工两者之间的关系,即老板不是企业唯一的权利人,员工也不是什么卑微的打工者,而是企业发展的投资者、参与者和获利者。员工投入人力资本,这个资本让员工成为企业股东,成为公司的主人。

既然是股东,既然是主人,员工就应该摈弃打工心态,以主人翁精神去为企业付出努力、作出贡献、创造价值——不仅是为企业,其实也是为你自己,因为你做得越多,收获得也就越多。但是非常遗憾,我们看到的现实是,很多企业员工认为,公司是老板的,自己只是过来干活,企业能发展到什么程度于己无关。在他们的观念中,既然公司是老板的,老板就理应比别人更用心、更积极,更应该承受风险,迎接挑战,克服困难。这些都是老板的本分,而自己不过是被雇用过来干活的普通打工者,像自己这样的人那么多,自己又何必去为公司操心。

不用说,这些观念都是错误的,从中也折射出当下职场中存在的一些影响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我为老板打工,老板付我工钱”这是持有打工心态的员工的惯有想法,依着这样的心态,他们不去进取、不去创造,更不会为企业负责,从而使自己得不到任何的职业满足感,也就无法获得自己想要的那份高薪。而秉持主人翁心态,以“股东身份”看待自己,他们知道,自己的生命与企业是一体的,自己做得少,企业得到就少,自己贡献大,企业才能有一个好的前景。这样的员工不惧怕困难、不会逃避责任,他们知道工作是给自己干的,只要是企业的事,不管分内分外都全力去做,而且会做到最好。 

张光辉是华阳公司负责原料采购的贸易总监。这家公司三年前刚成立时,张光辉就加入了公司。当时他还是个普通的采购员,由于缺少原料采购方面的工作经验,初进公司的张光辉工作开展得非常困难,但是自从他跨进公司大门的第一天起,他就告诉自己,自己是公司的一员,要尽全力把工作做好,为公司创造最大利益。

带着这种坚定的主人翁意识,张光辉以强于别人几倍的精力学习、吸收和积累经验,以最快的速度掌握了原料检测、道路运输、仓库储存等各种与原料采购有关的技术。而且在与客户的沟通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几个月过去了,张光辉的工作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他总能为企业购进质量又好,价格又便宜的原料,而且很多客户都愿意和他打交道,这为企业进货渠道的扩展奠定了基础。

半年后,张光辉已经从基层的采购员成长为优秀的采购主管,又过了两个月,他从采购主管变成了贸易总监,而公司也在他不断创造出的效益的推动下,稳步发展、逐渐壮大,现在已经成了年收入超4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

心态决定生活,假如张光辉毫无主人翁意识,带着打工者心态来做事,那么他可能永远只停留在采购员的岗位上,而无法快速成长,自然也就得不到一个圆满的结果,无论对于自己还是企业都是一种伤害。人人都是股东,人人都将自己和企业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人都去为企业考虑“明天的出路”,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只有这样,你才能做出更大的成就,获得更大的“股份回报”,而且你将比那些“只知打工,不管其余”的人更容易走向成功。

成本飙升,节约也是一种贡献

节约不仅能使员工认识到自己的职责所在,也能让老板时刻有一种市场危机感,并保持其清醒的头脑和判断力。我们每一项工作都是为了公司的利益最大化,而节约作为一个直观有效的方式,是实现这一理念的最佳方式。 

据2007年5月某调查机构发起了关于公司运营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许多老板对公司这几年的运营非常不乐观。在调查过程中,很多公司老板都发出了这样的喟叹:

“现在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成本上涨,费用增加,员工还要求加工资,现在我们这个厂几乎处于半停产状态。”

“年前全球原油价格飙升,虽然没有直接给我们造成冲击,但也但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因为原材料涨价,亏损了一百多万,这样下去的话……”

……

面对“闹哄哄”闯到我们面前的高成本时代,我们能做的就是杜绝一切可耻的浪费行为,节约一切能节约的成本。企业的钱是老板和员工辛苦挣回来的,来之不易,所以能省则省,甚至一分钱掰成两半花,这才是一个想要所作为的员工的明智之选。员工多为企业节约资源,就等于在为企业创造利润,也就等于为企业作出了贡献。

但很多人并不明白这个道理,以至于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下班后不关电脑,天气稍热就开空调,诸如此类的浪费现象层出不穷。这样就增加了企业原本不应增加的成本开支,成本增加,收入就被压缩,收入压缩,企业利润就会下降,这样就会导致企业发展脚步放缓,丧失竞争力,从而产生一系列的恶果。 

同类推荐
  • 做事与做人

    做事与做人

    做事与做人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了我们的人生。如何做好事、做好人,以及如何处理好做事与做人之间的关系,是人们获得成功人生无法回避的根本性问题。做人是做事的根本,做好了人,做事才不误入歧途,才能为做事赢得良好的人际支持。做事是我们立身成人的必要技能,不做事,做人就没有内涵,我们生活资料的获得、能力与价值的体现等都要通过做事来实现。本书详尽阐述了关于做事与做人的重要规则,帮助读者掌握做人的准则和做事的艺术,把“能做事”与“会做人”有机统一起来,凭借人格魅力为事业创造左右逢源的环境,从而成就事业,成就人生。
  • 每天一堂口才课

    每天一堂口才课

    本书结合丰富翔实的案例资料介绍了与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口才知识,从日常口才到职场口才,从演讲技巧到语言艺术等,使读者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不同场合与不同人说话的艺术,练就娴熟的交谈技巧,从而在激烈的社交竞争中拔得头筹。
  • 开放你的心态(全集)

    开放你的心态(全集)

    本书告诉大家如何获得做人的积极心态,以道理服人,以事实说话。愿每位有志于自己成大事者,能从中获得积极力量,并改变自己人生的方向。
  • 成为“最后一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成为“最后一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作者是世界500强企业、日立制作所的前董事长。他所提倡的成为“最后一人”精神,实际上是一种责任意识,是一种关键时刻舍我其谁的气质。“最后一人”是关键时候敢于站出来承担责任,做出决定的那个人。最后一人的身后没有别人,只能靠自己用智慧解决一切问题。最后一人是对自己负责、对员工负责的践行者。
  • 读故事练口才

    读故事练口才

    美国人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把“口才、金钱、原子弹”看做是在世界上生存和发展的三大法宝;60年代以后,又把“口才、金钱、电脑”看成是影响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最有力量的三大法宝。而“口才”一直独冠三大法宝之首,足见其作用和价值。成功学大师卡耐基先生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成功,约有15%取决于知识和技能,85%取决于沟通——发表自己意见的能力和激发他人热忱的能力。的确如此,无论是古今还是中外,口才都是决定一个人成败的关键因素。
热门推荐
  • 仙府道途

    仙府道途

    破剑烂宝,原石废料,有多少要多少!在仙府里,这些都可以转化成昂贵的炼器材料。
  • 夏未良辰爱未晚

    夏未良辰爱未晚

    死了四年的人,怎么又活过来了?殷良辰的幸福瞬间土崩瓦解。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锦色无忧

    锦色无忧

    女主:我是男装闯天下,创建雪记富可敌国,又是金乌血脉,真乃主角光环,耀瞎一众男主男配的眼,哦哈哈哈!男主:早就知道你是女扮男装,只笑看你逍遥,随你开心,奈何你却怎么样都逃不出我的手掌心。(宠溺一笑)女主:那我就生两个娃,让你干着急,你却不知道孩子是你的,哦吼吼!男主:那我就让你的娃当这个吃力不好的皇帝,哼。女主:卑鄙,下流,无耻。男主:多谢夸奖。
  • 谍鸾

    谍鸾

    前一世,被内定为太子妃的叶姜一夜之间家破人亡,自己也死在了联姻外族的边陲沙场。这一世,手带神秘指环,意外重生边陲沙场。
  • 影剑刀帝

    影剑刀帝

    新作,第一次写,求喷,不要人身攻击,谢谢。
  • 兰越君的小尾巴

    兰越君的小尾巴

    一个是重归生地的穿越女子,一个是杀伐果断的高冷储君。身世之谜,一统河山?然而在她的眼里,这些在兰越君的盛世美颜面前都得往后排!“sorry,颜好真的可以为所欲为,兰越君的笑容由我守护!”-九乐内心独白
  • 魔鬼心理学:你确定你是个正常人?

    魔鬼心理学:你确定你是个正常人?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在自己或其他人身上出现一些奇怪的症状,比如:有的人经常会没来由地感到害怕;有时候会莫名其妙地感到伤心;对某些图案、物品感到恐惧;有些人则特别迷恋某个人或者某种东西;经常强迫性地做一些已经做过的事情;有时候会不断产生幻想和妄想……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呢?为什么我们会经常出现一些令人感到咋舌又有趣的行为呢?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控制不住自己而表现出这些反常的症状呢?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这些症状背后是否隐藏了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我们的身体中是否住着一个操纵一切的恶魔?
  • 点燃黑夜

    点燃黑夜

    您知道美国有嬉皮士,可您知道还有黑豹党、易皮士、SDS、花儿之子、气象员、五四惨案、门户乐队、NAACP、青年洛德党、黑石流浪者、愤怒的日子、法官与被告双输的七君子审判案……?《点燃黑夜》带您回到五彩斑斓的美国六七十年代之交,欣赏一曲美国版的《青春之歌》;请您猜猜蒙冤40载的学生领袖出狱归来,将如何报复内奸报复社会……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