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00100000009

第9章 中国广播电视媒体语言变化(2)

口语词汇增加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首先,这些口语词汇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有些词汇只有本地人能够听懂,适用的范围比较窄,在一些较小的区域内可以使用,超过范围会造成理解的困难。因此,口语词汇过度使用,会影响传播效果。另外,口语词汇往往带有地方土语色彩,通常这些词汇并不是人们认可的普通话词汇,能否在广播电视中使用,一直受到置疑。从实践角度来看,现代汉语的词汇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的内容是在不断发展补充的,它的补充来源应当也包括汉语各地方言词汇,一旦这些词汇能够被大多数人接受,就可以进入普通话的词汇系统,成为普通话词汇。在这一方面,广播电视媒体倚仗自己强大的传播能力,不仅被动接受这一原则,吸收已经被人们认可的带有地域色彩的口语词汇进入普通话系统,而且可以主动散播,促进某些使用范围有限的口语词汇被大多数人接受,加速词汇的发展。例如,东北话的“忽悠”一词,就是在收视率极高的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借助小品演员赵本山之口,一夜之间传遍全国,成为流行词汇。

广播电视使用的语言不同于其他文字媒体,播音员和主持人在没有文稿约束的情况下,语言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口语词汇中哪些词汇可以在广播电视中使用,在哪些节目中使用,都是重要的问题。语言使用不当,轻者关系到是否得体,重者可能会造成不良影响,有损媒体声誉。对于这个问题,媒体不可能从微观角度把握,限定播音员和主持人使用哪些词汇。但实际上,对于熟悉社会、有经验的播音员和主持人,他们了解在社会道德规范制约下存在的社会语言“潜规则”,知道哪些词汇在什么时候、什么范围可以使用,通常不会越过约定俗成的不成文界限。因此,尽管广播电视媒体播音员和主持人有自我决定的话语权,口语词汇也越来越多进入广播电视节目,但目前国内的广播电视语言在词汇使用上并没有出现过于粗俗的情况。不过,情况会不断变化,如果片面追求收听收视率,过分迎合一般人的低俗兴趣,伴随节目内容格调的降低,各种方言俚语词汇会更多出现在广播电视节目中,这种语言粗俗现象从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产生的可能。

由说带来的另一个特点是语言的个人特征更加明显,这种个人特征表现在语音语调、声音特征、词汇特点、语句结构等各个方面。这种反映在语言上的个人特征,实际上是每个播音员或主持人受社会环境、心理素质、生理条件、文化水平、思想理念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综合反映。在以文稿播读为主的时代,传播方式使这些个人特征被掩盖,得不到释放的机会,那时的播音语言观是反对自我表现,尽可能克制自己独特的个人特征,播音员之间的声音区别小,说话腔调差不多。由此产生了“电台只有一男一女两个播音员”这样辛辣的民间讥讽。

个人特征的逐渐突出与脱离文稿有密切的关系,在脱离文稿的状态下,说话人更倾向于采用与口语习惯接近的说话方式,这样就使口语状态的个人特征有了表现的机会。不过,仅仅将个人特征归咎于脱离文稿的表达状态是不全面的。因为人们的语言活动受到心理状态的制约,如果你出言谨慎,努力克制自己,在没有文稿的状态下,你仍然可以掩盖自己的语言个性,使之与口语状态有所区别。从这一点看,语言个性的突出,还与广播电视传播理念的变化有关。近年来,传播理念在媒体的竞争中逐渐改变,从都开设同样节目的同质竞争转向开设不同节目的非同质竞争。对于播音员和主持人,也从统一标准的共性化选择逐渐走向非统一标准的个性化选择。其结果是个性鲜明,与众不同的播音员和主持人更受电台和电视台的欢迎。

由说带来的语言变化是多方面的,它使语言变得更生动,更具有个性。在这一趋势的作用下,文稿播读的语气也逐渐“软化”,朝着口语化的方向发展。国内广播电视语言的这种变化是与改革开放的政治方针直接相关的。从读到说,看起来是播讲方式的简单变化,但在这一变化的背后,还包含着对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性质作用的认识变化。

三、由说到聊的发展

由读到说的转变是语言表达方式的变化,所涉及的主体是说话者个人,即使是一个人表达,也可以有读与说的不同。在广播电视中,播音员和主持人的交流对象是收音机或电视机前的听众和观众,实际的收听对象是不具体的,说话得不到即时反馈,因此并不适合随机应变地“说”。有实在的对象才能有对话,才能说起来。在脱离文稿的说产生之后,有实际交流对象,更适合说的节目形式随之产生,并逐渐流行起来。现在的广播电视,各种有实在交流对象的节目越来越多,广播中是嘉宾或打入电话的听众,电视中是各种访谈节目约请的专家名人。播音员和主持人面对自己的交流对象侃侃而谈,听众和观众反倒成了旁听和看客。

这种有实在对象的交流方式与生活中的聊天相似。本来广播电视的受众不是眼前具体的对象,用说的方式与之交流,最大的困难是无法得到回应,不能形成问答式的交流,而说本身就是与对象的交流。在播出中确立一个相互交流的对象,与之形成对话环境,可以使话语形成对流,使形式更生动,内容更丰富。况且,对话聊天式的节目形式,制作简单,成本低廉。这也是许多节目选择聊天谈话形式的原因。

采用对话聊天的谈话类节目最容易发挥说的长处。播讲方式的变化,带动了新的节目形式。仔细想一想,从读到说,再从说到聊,实际上是还原了本已存在于生活中的交流方式,这里的种种变化,实际上是在向更自然的生活化靠近。广播电视节目的这种变化,与国内通俗化的文化思潮是一致的。

与文稿播读相比,说和聊的表达方式并不是很经济的,话语的简约性和准确性相对较差,人们从中获得的信息量并不很大,有些谈话节目让人感到废话太多。但是人们似乎对这一形式还没有厌烦,有令人感兴趣的主题的谈话节目总会吸引许多听众或观众,人们从这些聊天节目中获知信息,认识新人,从对话中获得乐趣。尽管受众实际上处于旁观位置,但旁观者地位比过去听众被作为虚拟对象,直接感受话语刺激更轻松。

在20年前,这种类似聊天的谈话节目还不多见。原因除了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还没有相对宽松的话语权,当时的广播电视节目容量也不允许这种耗费大量时间的节目形式大量存在。今天,各个电台和电视台已经获得了较为充裕的频道资源,以中央电视台为例,由20年前的两三套节目,发展到现在有十几套节目。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由一套节目,发展到新闻广播、音乐广播、交通广播、文艺广播、生活广播等多套节目。节目时间的扩大,为新的节目形式提供了时间保证。

四、语言的本地化倾向

一些学者在评论现在的广播电视语言时,常常抱怨语言不够规范。确实,与过去的文稿播读相比,现在的播音员和主持人语言的规范性减弱了,主要表现在声音、语音、词汇等各个方面。怎样看待这一问题和理解这一变化呢?

广播电视语言的变化主要是语言个性化和语言本地化。变化的根源是由读到说的改变。

广播电视语言由读到说的变化,会造成与说相联系的语言个性化和语言本地化倾向。普通话作为通行的语言,多少带有一些凌驾于各种方言的“超方言”性质。也就是说,在生活中的一般场合,本地方言还是主要的交流工具。而生活语言中采用的交流方式,如果使用普通话,采用说的方式,也会受到当地方言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语音中发音部位不够准确,如一些方言n、l部分,南说成蓝;有些方言声调不同,普通话的阴平变成了阳平;词汇的使用也带有本地色彩,因为有些词是本地特有的,普通话中没有相对应的词汇;有些词虽然普通话中有对应的词,但当地人有自己的说法,为了交流方便,只能顺应对方。这些不够准确的所谓“地方普通话”不可避免地会对广播电视播音员和主持人产生影响。尤其是在节目中与交流对象进行交谈时,为了接近对方,顺同交流对象的传播原则会不自觉地发生作用,迫使播音员和主持人的发音产生变化,其结果可能是脱离普通话规范,向交流对象的发音方式靠拢。不这样做,你可能很难与对方进行亲密的交谈。如果将传播效果放在第一位,迁就对方显然是最容易做出的选择。

采用文稿播读的方式,播音员和主持人不会受到交流对象的直接干扰,很容易保持发音的规范。另外,文稿播读使用的语法规则和词汇也受到写作的制约,不会像口语那样随便,语言的地方味道会大大降低。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播音员掌握普通话,在文稿播读时发音十分规范,到了“说”的场合发音就改变味道的重要原因。

普通话在发音上有严格的规范,但是这种规范主要体现在单字的发音上,对于贯穿于语句中的语调,并没有严格的规定。至于词汇和语法,也只是做了原则性的规定。本来,普通话的发音是以北京音为标准,但是许多学者在解释普通话时,都认为北京音是指北京音的语音系统,即北京音所包含的声母、韵母和声调类型,而不一定是北京人的实际发音。尤其是北京人日常口语的发音,更被认为是北京土话的发音方式,而不是普通话。这样就使普通话脱离了具体地方的发音,尤其是脱离了具体地方的日常口语发音。

同类推荐
  • 每天读点社会学

    每天读点社会学

    最近,社会学被越来越频繁地提及,社会学家的身影也总是出现在公众面前。虽然社会学现在备受关注,然而很多人却并不了解它。人们第一次听到“社会学”这个名词可能会觉得很“玄”,不知道它是研究什么的。即使有不少自认为了解社会学的人也对它充满了误解。
  • 师之道:优秀教师成长的方法与艺术

    师之道:优秀教师成长的方法与艺术

    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一位工作态度端正的人;优秀的教师,理应是道德的楷模;优衣的教师,不但要会教书,而且也要会育人,优秀的教师,更应是一位懂得如何与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人!
  • 教育:从自发走向自觉

    教育:从自发走向自觉

    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什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在哪里?只有搞清这些问题,我们工作的目标、价值和意义才能更明确。糊涂的校长办糊涂的教育,自觉的校长办自觉的教育。本书是“全国优秀中学校长高级研究版”的部分成果,展现了部分优秀中学校长对教育和办教育的理解与反思。
  • 中国人为什么看不起中国人

    中国人为什么看不起中国人

    全书按体例共分为五部分。“古今”部分剖析国人对男女情事的心理、批判清末民初的腐败统治、悲慨古今民告官的悲惨下场。“公器”部分认为,权力乃天下之公器,不是官员个人的财产,不可私相授受,揭露官场的症结、教育制度的不合理之处。“乡村”部分关注乡村的权力结构、乡村的变化、农民工和城市的关系以及工会如何援助农民工。“风气”部分批判社会上的冷漠风气、不正常的师生关系、现在读者的不正常阅读、社会机构的衙门化、文化界的造假。“世相”部分深刻揭示出当今社会的阶层已经出现固定化的趋势,个人机会的公平是社会健康发展的保障;尊重消费者权利、尊重公民的权利是社会的当务之急。
  • 陪孩子一起成长:与家长谈中小学教育

    陪孩子一起成长:与家长谈中小学教育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教育”一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报纸、刊物、书籍、文件上,出现在一般老百姓的话语中。如今,恐怕很难找到不知道“教育”或不懂得教育是什么的人了。然而若要给教育下个定义却并不那么简单。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每个人也很熟悉家庭的含义,然而,当我们给家庭这个词下定义时,却感到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简单。社会学、教育学和家庭教育学的专家学者是这样解读家庭的。家庭也是个人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地全面发展,我们精心编著了此书,意在为家长提供中小学教育的全面指导。
热门推荐
  • 当个半神也挺好

    当个半神也挺好

    文案一:程芮一直都知道男生追女孩子要脸皮够厚、长的够帅、人够温柔、足够体贴…可女孩子追男生,应该也可以吧!程芮:“阿辞,等下去听曲儿吗?”殷北辞:“你的案子查完了?”程芮:“……”如果想追的男人不解风情、毫无情趣怎么办?殷北辞:“咱们在一块儿吧。”程芮:“不行,我不配。”殷北辞“……”想追的女人不想谈恋爱怎么办?食用指南:1.殷北辞x程芮2.本文纯属虚构3.懒得想地名,所以古代的大部分地名,不喜误入。
  • 万岁功

    万岁功

    一本宝典,可练万古不朽的肉身,句句经文,讲的是枯荣的寂寞
  • 北大经济管理课

    北大经济管理课

    经济学和管理学本身都是研究人的学问,是世间最简单也最复杂的学科。经济学本质上是一种视角,一种方法,人们通过它观察现实、分析现实并生产出现实中所必须的种种观点、策略。管理学是典型的智慧积聚地,教人怎样利用团队的力量完成个人永远只能望洋兴叹的丰功伟业。学了经济学,你应该有自己的观点,而学了管理学,你应该再也不会对现实有所恐惧了。否则你就是还没学到家或者说根本就学错了。北大经济课、管理课实际上就是要达到这两个目的,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自己的观点”“不会对现实有所恐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乱世商女谋天下

    乱世商女谋天下

    没有超能力,也没有金手指,怎样才能在这个陌生的世界活着,美好的活着。
  • 水孩子(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水孩子(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重生后我成了大佬的妻子

    重生后我成了大佬的妻子

    重生前,失忆的华歆媱死了,商界大佬抱着她的骨灰活了一世。重生后,她不仅没死还成了大佬的妻子,大佬多了两个可爱的孩子,这究竟是重生带来的变化还是前世发生过的事实?……华歆媱:苏总,你看……孩子们亲妈不知道在哪,要不我们先离个婚?苏衍深:离婚是不可能离婚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离婚的。他费尽心思娶到了她,又怎能轻易放手,纵然万劫不复,也要她。
  • 限时重生之爱的计谋

    限时重生之爱的计谋

    一场背叛让她病发,一场陷害让她丧生,一颗跳动的心脏让两个相似的灵魂碰撞,是糅合还是分离?当她顺着心的指引与他相遇,相爱的灵魂要如何相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微风如你

    微风如你

    女主角罗微微单纯、善良,在平凡的生活里过得有滋有味,直到遇到了男主角陈约……她的单一世界从此被颠覆,更是走上了毁灭的复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