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7200000001

第1章 序言

张颂

应天常、王婷教授合著《主持人即兴口语训练》即将出版,我应约撰写这篇序言,只是表达我的一片心意:感谢和祝贺。

我同应天常教授相交甚早,他1993年出版第一本著作《CCTV主持人艺术风采》是我写的序言。我们在不同的场合多次见面,相谈甚欢,十分融洽。我对他是很敬佩的,因为他为主持人和主持人节目出版过数本专著,在这个领域研究相当深入,学术水平很高。他数十年的执著追求和埋头写作,成果丰硕,受到了业界的推崇和尊重。他的学术品格、学术态度,是摒弃了当下的浮躁和低俗、蔑视着那些趋炎附势之徒和利欲熏心之辈的。他的学术主张坚持了“厚积薄发”、“勤学苦练”,凸显了“话语活力”、“言为心声”。总体上说,应天常的著述对于主持人的学习和引导,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当然,毋庸讳言,我们之间也存在着学术观点上的差异,我认为这是很正常的。在学术观点上“各抒己见”又“畅所欲言”,恰恰说明学术氛围的宽松活跃,学术自由的平等愉悦,学术态度的认真负责,学术作风的率真质朴。因为我们相信,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永远处于相对真理的进程之中,是非曲直要由历史和实践去澄清,即使表述不够准确,也并非怀有背离真理的目的。这样的交往,确实感到真挚而欢快。当然,遇到另外的情况就不同了。出于某种个人目的,采取“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做法,断章取义,恶语伤人,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对此,就应该毫不留情,“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揭破到让世人认清其哗众取宠的“泡沫”。否则,难以继承发扬老一辈的优良传统,难以使后来者少走弯路。

应天常教授的著述,成为我们学科理论宝库的一个亮点,是同他的学术视野宽阔、理论造诣深厚分不开的。值此新著《主持人即兴口语训练》出版之际,我向他表示深深的谢意!

在我们的播音理论中,饱含着多少人的呕心沥血、多少人的辛苦劳作和提炼升华。我自己就见证过,亲历过。

1984年在中央电视台的研讨会上我提出的“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就不是心血来潮。面对文字稿件,通过有声语言表达,就应该使原文增色,叫做“把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而面对即兴话题,就应积极敏锐地反应,调动所有的知识储备,组织好词语序列,说出话来头头是道、言简意赅、辞约义丰,那就叫做“把内部语言外化为有声语言”。我们认为,播音是一种创作,迥异于日常生活中的谈话,所以不能称之为“有稿说话”、“无稿交谈”。

所以,播音必然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有稿和无稿。将来广播电视发展到任何时候,这两种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只要具备了这两种能力,就会“无往而不适”,甚至“无往而不胜”。

在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功力训练中,我一直坚持恩格斯的“非说不可”、毛泽东的“非下苦功不可”这两条根本原则。就是说,首先要有“说”的愿望和要求,而不能僵冷和勉强,而“说”的样式、体式、风格、形态也绝不局限在“自然谈话”;其次,要刻苦锤炼语言功力,语言的功力包括:观察力、理解力、思辨力、感受力、表现力、鉴赏力、调检力、回馈力,而不应懈怠和敷衍。因为我们播音专业的教学,特别重视训练,要求“从难、从严,科学地大运动量地训练”,不能找窍门、走捷径。

在有声语言表达的过程中,思维方法、词语序列和语言技巧是不可能分开、割裂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血脉贯通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互补互动的。而那基础,正是“成于内而形于外”的畅达引发。所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情动于衷”、“有的放矢”,都是涵化在“声情并茂”、“形神兼备”的表现力之内的。

正因为如此,我们尤其注重话语主体的人文修养和知识储备。阅读名篇佳作、当众朗读朗诵一定要“积铢累寸”、“集腋成裘”;捕捉新鲜话题、提高写作能力一定要“眼观六路”、“下笔千言”。

在培养即兴口语能力时,不能轻视朗读在播音主持创作中“潜移默化”、“视阈融合”的巨大功能,不要以为“口语至上”是唯一态势。“大声朗读文稿可让你看出哪些词可以省略、哪些应该强调、句子有没有表达清楚、句与句之间连接得是否顺畅。……广播电视新闻稿的最佳评判者是耳朵而不是眼睛。”[1]因此,只有提高朗读水平,才能够准确、鲜明、生动地播报新闻,也才能够清晰、流畅、灵动地主持好节目。

规范、鲜活、充满理趣和情趣的有声语言,当然也必须进行刻苦训练。但是,我们要分析如何进行训练的有效途径,而不是简单地给出一些规律。

应天常、王婷教授的这本著作,基本融合了实践中的经验与理论上的概括,把“即兴口语”的形成机制和练习方法条分缕析,并结合例证,打造成模块,既激发了兴趣,又导引了步骤,显得精细和通达。虽然,具体情况会比较复杂,可是如果坚持下去,总能在实践中找到适合自身特长和解决存在问题的方法,并且显现出应有的效果。

必须认清的是,对于自身的估计与判断往往进入某种误区,务必做到“自知之明”。例如:有的人“耳高口低”,听别人的,缺点很多,而自己却感觉良好;有的人“口高耳低”,自己说话相当不错,但听别人的也找不出问题。这样,训练就应该加强针对性,把最薄弱的环节作为重点,步步为营地加大训练力度。没有针对性,训练便空洞浮泛,会事倍功半。

当然,所谓即兴口语,绝非“信口雌黄”,更不是“口是心非”。我们仍然要坚持“真实的身份、真诚的态度、真挚的感情、真切的语气”,杜绝一切虚假和造作。如果我们只是训练“能说会道”,内心缺少文化底蕴,那样的即兴口语又会到哪里去发挥作用呢?广播电视的语言传播,是一种责任重大的引导和教化,必须把芜杂、混乱、零散、肮脏的词语过滤掉,必须精选明确、通俗、深刻、优美的词语加以组合,弘扬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中国气派,高质高效地传播信息,达到“信息共享、认知共识、愉悦共鸣”的目的。

人们从“牙牙学语”开始,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下使用语言,认识语言,以至研究语言。语言的社会性、人文性日益凸显,仅仅把它作为“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那就矮化、窄化了它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语言,不管是文字语言,还是有声语言,都属于人类精神的层面,是作为“社会结节点”的人抒发性灵、表达爱憎、由己达人、言志传神的“心灵的总书写”和“诗意的生存”。民族共同语沿着“书同文”的前进步伐,顺理成章地展现“语同音”的时代风貌,必将昭示作为一个民族发展史的精神写照和血脉传承。我们的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不但是走向全民语言规范的通衢大道,而且是催生民族语言典范的黄钟大吕。其中所包孕着的,正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内在原动力与和谐价值观。

因此,有声语言的功力锤炼,绝不只是“语言应用”的熟能生巧,更是对历史文化“去粗取精”的扬弃。这应该是我们毕生的追求。前贤已率先垂范,后生要奋起直追,一只新生力量组成的大军,正在争先恐后地向上攀登,一定能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主持人即兴口语训练》涵化了应天常、王婷教授对播音与主持的理解,也阐释了他们对主持人语言生态的观点,当然并非没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在学术上“虚怀若谷”、“海纳百川”恰是境界高远的表现。任何学术认识,都可以在探索中不断地深化,这是规律。观点的分歧,可以在多次讨论中、在各抒己见时,求同存异,这是进步。让我们都参加这种研讨,丰富理论宝库,促使我们的理论日臻完善。而在这个方面,应天常教授功不可没。

可为序。偏颇之处,就正于读者,是所切盼。

草于“三书屋”

2009 年2 月17 日

(张颂,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播音主持艺术教育委员会会长,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广播电视语言研究所所长)

同类推荐
  • 实用金融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金融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详细介绍了金融文书的种类及写作方法,实用客观,案例丰富,一书在手,别无所求!
  • 美国独行:西方世界的末日

    美国独行:西方世界的末日

    英国脱欧后,西方眼睁睁看着末日降临?本书是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以大量数据和事实指出,西方国家(尤其是欧洲)大包大揽的高福利民主制度已经不堪其累,人口生育率的下降导致内生动力不足和经济增长乏力,必须依靠移民来支持;移民(尤其是穆斯林)的到来和增加,因其文化和信仰的差异,不仅改变了欧洲的人口结构,而且凭借民主制度改变了政治版图,因而产生所谓欧洲伊斯兰化和欧洲人逃离欧洲的现象。西方世界的政治精英们也把此书作为处理复杂政治问题、社会问题的重要参考书。
  • 新闻发言人与媒体:沟通策略与技巧

    新闻发言人与媒体:沟通策略与技巧

    本书在广泛搜集资料、注重实用性和应用性的基础上,作者做了以下尝试:第一,研究定位上的突破。根据所能搜集到的资料,本书是目前为止第一本专门针对高等院校特别是新闻院校学生的教材,而其他学者所著多为培训教材。第二,研究视角和体系上的创新。本书以媒体与新闻发言人的互动为基本立足点,为此确立自己的研究视角和教材体系。第三,教材形式上的突破。本书充分考虑了现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阅读特点,注重文字流畅、形式新颖、图文并茂、体例生动,尽量引用最新的资料。本书设置了“知识导航”小板块,使读者对内容预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 移动互联环境下我国出版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移动互联环境下我国出版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移动互联网代表的信息获取方式如今已深度嵌入人们的生活,影响着人们的阅读习惯与需求。出版业转型乃大势所趋,未来发展依旧可观。
  • 重塑中国人文秩序

    重塑中国人文秩序

    作者比较了中西方各时期的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性后发现,中西方社会之间存在一种看不见的力量,相互较量并形成主导力,谁掌握了各历史阶段最先进的文化传播载体和技术,谁就获得了更强的文化渗透力,并逐步掌握了世界话语权,乃至决定权。基于此,作者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一整套顺应历史发展规律、符合中国社会特点的人文秩序理论,期望未来的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之路,能够实现掌握最先进的文化传播载体和技术。
热门推荐
  • 三十六计活学活用

    三十六计活学活用

    随着时间的流逝,《三十六计》早已超越了军事著作的范畴,已经深入民间而与大众生活紧密相连,每一计都成为一句琅琅上口的成语,上至朝堂,下至市井,广为传诵运用。军事家以它运筹帷幄,政治家以它捭阖纵横,商家以它争赢取利,平凡人以它为人处世……各行各业的人,都可以有各自的读法,并在其中汲取各自所需要的精华和养分,将它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 九元剑尊

    九元剑尊

    混元大陆中有九种元素,分别为金、木、水、火、土、风、雷、光、暗。九大皇族各掌控一种,从未出现过一身兼并多种元素之人。一天陆家一位身怀九种元素的妖孽出生。取名陆九元,从此开始了他的故事。
  • 许你山河万里

    许你山河万里

    封府里但凡稍有姿色的丫鬟,都曾领略过顾少英姿,只知争风吃醋,不愿伸手干活。原本以为是顾少瞧不上的丫头,去做个贴身伺候,最适宜不过,谁知最后却深得顾少的心。【寅肃篇】秋风萧瑟中,他拽着阿兮,目光沉沉,承诺将这天下万里山河都许她。
  • 灭神大师

    灭神大师

    我命由我不由天,天欲亡我我灭天!杀戮,只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活下去!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本教材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和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重点,以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怎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为主线,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适合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道路的伟大实践为背景,力图反映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 花费了一整个青春又怎样

    花费了一整个青春又怎样

    青春像一首诗,浪漫而温馨。陈静怡很幸运,她遇到了一个温暖如水的人。她又很无奈,喜欢上了一个她够也够不到的人。她用三年的时光也没能走进他的心里,就算花费了一整个青春,她觉得能遇见并喜欢都是最好的安排。
  • 钻石闪耀下的你

    钻石闪耀下的你

    “我爱你,不是一时兴起,我爱你,只是因为是你。爱你没有理由,请将你的一生交付与我......”
  • 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

    松赞干布第三次向大唐请婚,天子允了,消息传到后宫,适龄的公主们个个花容失色,哭哭啼啼……吐蕃苦寒无比,缺衣少药,茹毛饮血,到那儿去,基本是谁嫁谁死啊!不行,得找个替罪羊。江夏郡王府嫡长女李云彤,人比花娇,丽色无双,本该像其他贵女一般,嫁入门当户对的人家,过完富贵荣华的一生,然而一纸圣旨打破了她的人生轨迹……这一去就是千万里,思乡永不见,这一去,就是四十年,她再也没有回过长安。她从中原到西域,为西域带去了大唐顶尖的生产技术、医药建筑、历算艺文、法律和佛经典籍……她被吐蕃百姓称为“绿度母”。她被两个男人爱着,被万民敬仰,被百世传颂……文成公主这一生,可谓是跌宕起伏,波澜壮阔。
  • 系统不在的日子

    系统不在的日子

    “系统服务已到期。”身为传奇英雄被无情遗弃在大草原之上,过去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 绝对主角之灵傀

    绝对主角之灵傀

    穿越到能拥有强大力量的世界应该很兴奋吧?可当你发现处处是绝境而你无论如何都摆脱不了一死的命运时你会怎么办?当你又发现天下苍生需要你拼尽全力还要牺牲生命去保护时你又会怎么办?你会努力修炼打到boss以拯救苍生还是自暴自弃反正终究一死干脆趁早享乐呢?赵天弃就是这么一个倒霉蛋,或许就如同他的名字一样吧,他就是个天弃之人,所以才会这么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