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6800000022

第22章 明清之际的书坊业与小说作家(3)

萧震说张缙彦在明朝官至尚书,却于李自成入京时开门投降,已是气节丧尽,只因明朝已亡,清朝皇帝才施恩宽恕他的重罪;而侧身清廷的张缙彦仍不知洗心革面,官至浙江左布政使时,竟“编刊无声戏二集”,在作品中宣称自己曾于李自成入都之时自杀殉国(为隔壁人救活),可以说是保全节义、忠于明朝的“不死英雄”。萧震认为张缙彦此举一方面假称“殉节”,粉饰自己开城迎贼之罪,已属“病狂丧心”,厚颜无耻之极;另一方面,当时清朝定鼎未久,前明遗臣入清为官或散落人间者尚多,若对张缙彦此举不加重裁,则不足以平定人心,甚至会引起“乱臣贼子相慕效”的严重恶果。在政局动荡的清初,萧震的这项指责具有很大杀伤力,名正言顺地导致了张缙彦集团的迅速倒台。张被褫职流徙宁古塔,不久死去。在张缙彦被弹劾并被免职的第二年(顺治十八年,1661),李渔也离开杭州,移家金陵,开始了他乔居金陵二十年的漫长生涯。

萧震的这段话,为后世研究者留下了重重谜团。“吊死朝房、为隔壁人救活”这些情节并不见于现存的《无声戏》诸版本。说张缙彦借小说“冀以假死涂饰其献城之罪,又以不死神奇其未死之身”,不知所指为何故事。

但正如第六章中所述,《十二楼》中《奉先楼》一篇颇耐人寻味。小说的字里行间,真替“失节”的舒娘子留足了面子。并且因她曾自裁过,还要为她“起个节妇牌坊,留名后世”。可见这篇小说的主旨确实不以“失节”为辱,而以“曾死”为荣。“失节”与“死节”,在明清易代之际是一个异常敏感的话题。李渔选取这一敏感题材,又大力宣扬如此特异的见解,除了出于他一以贯之的好“奇”作风之外,是否真有以此作品“阿谀”自称“不死英雄”的张缙彦之意?

《奉先楼》出自《十二楼》,《十二楼》与《无声戏》有流和源的关系。谭正璧认为“《无声戏》二集或续集或后集,就是现在还很流传的《十二楼》”。理由有二:其一,《十二楼》卷六《萃雅楼》篇后杜浚评语中有“初集之尤瑞郎”之句,而《无声戏》中有尤瑞郎的故事(第六回《男孟母教合三迁》),故“初集”当指《无声戏》。其二,《十二楼》第七篇《拂云楼》第四回的结末有“各洗尊眸,看演这出《无声戏》”之句。说明《十二楼》源出于《无声戏》。

谭先生的第二个论据不很可靠。《拂云楼》第四回结末这句话,并不就能说明《十二楼》源出于《无声戏》。若标点为“各洗尊眸,看演这出无声戏”,则涉及李渔的小说概念,有将小说比喻为“不出声的戏曲”之意。目前一般研究者都取此意。但谭先生的第一个论据值得重视。既有“初集之尤瑞郎”之说,则《萃雅楼》故事应出于“《无声戏》二集或续集或后集”。不管“《无声戏》二集或续集或后集”是否就是《十二楼》,但其中的故事尚且保存在《十二楼》中则无可置疑。

既然《萃雅楼》是“《无声戏》二集或续集或后集”中的一篇,《奉先楼》会不会也是其中改头换面得以保存的一篇呢?抑或就是被萧震夸大曲解为“缙彦乃笔之于书”的那一篇?未敢妄断。

针对萧震的指控,我们还可以找到一个反证。尊经阁本《无声戏》第四十四回《妻妾抱琵琶梅香守节》篇后有杜浚评语:

碧莲守节,虽是梅香的奇事,尤可敬者,是在丈夫面前,以淫污自处,而以贞洁让人。罗、莫再醮,也是妇人的常事,最可恨者,是在丈夫面前,以贞洁自处,而以淫污料人。迹此推之,但凡无事之时,哓哓然自号于人曰“我忠臣孝子义夫节妇”,其人者,皆有事之时之乱臣贼子奸夫淫妇之流也。

这段话与萧震的指控是矛盾的。如果张缙彦真的自称“不死英雄”,这段话正是对张缙彦的辛辣讽刺,而且针对性很强。尊经阁藏本《无声戏》即《无声戏》初集,如果是张缙彦出资编刊,李渔选如此篇目、杜浚下如此评语就很不合情理。那么可以有两种推断:一是张缙彦只出资编刊《无声戏》第二集,并且第一集他没有读过。这种情况可能性较小,但也不是绝对没有。二是萧震的这条指控,与张缙彦为刘正宗诗集所作序中的“将明之才”一语一样,是政敌罗织的莫须有罪名。《清世宗实录》:“缙彦序正宗诗曰‘将明之才’,其诡谲尤不可解。”《诗经·大雅· 民》:“肃肃王命,仲山甫将之。邦国若否,仲山甫明之。”“将明之才”恭维诗主有执行王命、辨明法制的才干。清廷理解为扶持故明王朝,曲解文意,罗织罪名。

《奉先楼》中李渔的意旨,与《妻妾抱琵琶梅香守节》篇后杜浚的评语,如果都与张缙彦事件联系起来,正是针锋相对,不知孰是?

二、尊经阁藏本和“伪斋主人”

刘正宗、张缙彦案之后,《无声戏》很有可能牵连被禁。李渔则有可能删去涉嫌惹祸的篇章,将《无声戏》中的其他篇目与另外一些故事重新组合,改名《连城璧》行世(并进而有《十二楼》),可以在看不出违禁的情况下继续鬻书求利。这样就造成了比较复杂的《无声戏》、《连城璧》、《十二楼》的版本嬗变过程。终清一代,古典小说的研究尚未学术化,《无声戏》版本的嬗变尚未引人注目。

20世纪初,尤其是“五四”前后,学术界开始重视对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鲁迅、胡适、郑振铎、孙楷第等人是此领域的第一批拓荒者。孙楷第先生是国内最早对李渔进行系统研究的。他在1935年为亚东图书馆重印《十二楼》所作的代序《李笠翁与十二楼》中,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李渔的生平事迹、社会交游、思想品格和创作生涯,虽然比较简略,但可谓是现代中国研究李渔的奠基之作。

孙楷第拉开了《无声戏》版本研究的序幕,此后却由于时代、战争等诸多原因后继乏人,整个李渔研究处于极度零落状态。直到70年代末,在新的思想解放浪潮的推动下,李渔研究才重新受到学人的重视,对《无声戏》版本的研究也旧话重提,逐渐热闹起来。

孙楷第也是最早注意到《无声戏》版本复杂性的学者。1931年秋天,孙楷第前往日本东京及大连等地访书。在日本他见到尊经阁藏伪斋主人序本《无声戏》,感到此版本意义重大,是李渔白话短篇小说集版本嬗变的重要链环。第二年,他出版了《日本东京、大连图书馆所见中国小说书目提要》,同时写了《李笠翁著〈无声戏〉即〈连城璧〉解题》,对尊经阁本《无声戏》作了公开介绍。

尊经阁藏本《无声戏》全书十二回,题“觉世稗官编次”,“睡乡祭酒批评”。卷首有伪斋主人序。序末有两个印章,分别是“伪斋主人”和“掌华阳兵”。插图精美,丁锡根认为此版本“插图精致典雅,人物造型夸张,笔触清奇,衣纹细圆劲硬,勾勒有气势,与陈洪绶的人物插图《水浒叶子》比较,风格非常接近。这些都是尊经阁本的重要价值,也是以此为底本的根据”。孙楷第认为这些插图“仿陈老莲笔意”。

尊经阁本《无声戏》的目次排列很有特点。李渔学习冯梦龙“三言”回目的排列方法,将相临两回的回目组成一联对句,每两回的回目为一组,上下对偶十分工整。回目如下:

第四十五回《丑郎君怕娇偏得艳》;第二回《美男子避惑反生疑》

第四十六回《改八字苦尽甜来》;第四回《失千金祸因福生》

第四十七回《女陈平计生七出》;第六回《男孟母教合三迁》

第四十八回《人宿妓穷鬼诉嫖冤》;第八回《鬼输钱活人还赌债》

第四十九回《变女为儿菩萨巧》;第十回《移妻换妾鬼神奇》

第五十回《儿孙弃骸骨童仆奔丧》;第十二回《妻妾抱琵琶梅香守节》

整本书十二回的回目,明显有一个整体上的考虑。目次的排列,其实也就是内容的排列。书中讲述的十二个故事各自独立成篇,内容上没有前后联系。然而,有趣的是,这十二个故事仿佛分成六个小组,每一组两个故事,这两个故事的主题颇有关联,意思或者相反相成,或者相辅相成。比如第一回和第二回,“丑郎君”和“美男子”是美丑相对,“怕艳偏得福”和“避惑反生疑”,都富于辩证的机趣。这两个回目字面对仗工整,内容也相辅相成。第三回和第四回、第五回和第六回、第七回和第八回、第九回和第十回,第十一回和第十二回之间,都是如此。

同类推荐
  • 蜜蜂手记

    蜜蜂手记

    据我所知,没有人见过蜜蜂在树林中搜寻居所。然而,它们无疑在分群之前或者分群当天便开始寻找新的居所。所有蜜蜂都是野蜜蜂,无法驯养,意思是说,回归自然和再次占据它们在树林中的野外住宅的本能,从来也不曾消退。养蜂场上年复一年的生活,对于它们永久的最后的驯化,似乎没有可观效果。每个新蜂群都打算迁移到树林中去,这似乎是以下事实确定了的:它们只会在有利于它们这样一个群体的好天气里才出来,并且,在蜜蜂升空之后,一片驰过的云或一阵骤然的风,都通常会把它们赶回那作为母体的巢穴。
  • X字

    X字

    周亚平是我们这个时代少有的伟大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一直到今天,依然引领着我们时代最为“另类”的写作。作为曾经第三代的主将、中国语言诗派的创始人,他的诗歌性感,迷离,突然而又趣味万千。一句话,在周亚平那里,写诗是一种“开天辟地”、开端启新的语言能力,这样的能力正是我们这个吃喝拉撒睡的神经衰弱的世界所匮乏的,也是它所需要的。
  • 远去的故乡(高平作家丛书)

    远去的故乡(高平作家丛书)

    路遥之后的农村,经过了百年的喧哗,最终沉寂下来。这种变化很让人伤感,但也给后世留下了许许多多可供思索的空间。这时候,在城市的某一个角落,有一批人在思念楼层下覆盖的麦田和田野上刮过的爽风。韩慧就是其中之一。迅速逝去的东西似乎唤醒了身体里沉睡已久的某些东西,这些东西非常熟悉,比方承担、责任、修平治齐这些非常非常传统的意识,同时又是如此陌生。爆炸式汹涌而来的信息,令人眼花缭乱俗世风景,在内心形成的冲突不言而喻。但是,唤醒的东西无疑是急迫的,那就是表达的欲望。
  • 爱你,是最美的修行:仓央嘉措的诗与情

    爱你,是最美的修行:仓央嘉措的诗与情

    本书通过对仓央嘉措诗与情的解读,将一个最真实、最纯真、最多情的仓央嘉措呈现在读者面前。在本书中,读者可以领略到仓央嘉措诗歌之美,身世之传奇,情感之真挚。
  • 鲁迅全集(全20卷)

    鲁迅全集(全20卷)

    唯一无删改、原汁原味鲁迅的文字,市面上最通俗好读的鲁迅版本!1936年10月,鲁迅先生在上海逝世。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为"扩大鲁迅精神的影响,以唤醒国魂,争取光明"编印了鲁迅逝后第一版《鲁迅全集》。《全集》由蔡元培任主席的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负责编校,编辑委员有蔡元培、马裕藻、沈兼士、茅盾、周作人诸先生。《全集》总目以鲁迅亲定的著述目录为基础,增加了译作部分,并力求各册字数大致相当。全书大致分创作、古籍校辑、译作三大部分。各部分内容按时间先后排序。全书总计六百余万字,共分二十卷。于1938年6月正式出版并发行。鲁迅全集(第一卷)-坟、呐喊、野草;鲁迅全集(第二卷)-热风、彷徨、朝花夕拾、故事新编;鲁迅全集(第三卷)-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华盖集续编的续编、而已集;鲁迅全集(第四卷)-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鲁迅全集(第五卷)-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花边文学;鲁迅全集(第六卷)-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续编;鲁迅全集(第七卷)-致许广平书信集、集外集、集外集拾遗;鲁迅全集(第八卷)-会稽郡故书杂集、古小说钩沉;鲁迅全集(第九卷)-嵇康集、中国小说史略、后记;鲁迅全集(第十卷)-小说旧闻钞、唐宋传奇集、汉文学史纲要;鲁迅全集(第十一卷)-月界旅行、地底旅行、域外小说集、现代小说译丛、现代日本小说集、工人绥惠略夫;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一个青年的梦、爱罗先珂童话集、桃色的云;鲁迅全集(第十三卷)-苦闷的象征、出了象牙之塔、思想·山水·人物;鲁迅全集(第十四卷)-小约翰、表、俄罗斯的童话、药用植物;鲁迅全集(第十五卷)-近代美术史潮论、艺术论;鲁迅全集(第十六卷)-壁下译丛、译丛补;鲁迅全集(第十七卷)-艺术论、现代新兴文学的诸问题、文艺与批评、文艺政策;鲁迅全集(第十八卷)-十月、毁灭、山民牧唱、坏孩子和别的奇闻;鲁迅全集(第十九卷)-竖琴、一天的工作;鲁迅全集(第二十卷)-死魂灵。
热门推荐
  • 遮天之后镇压世间一切乱

    遮天之后镇压世间一切乱

    遮天之后,圣墟断更,万粉哀号,就是乱写,希望不要被告侵权,如果是不同意也不要告我啊,就算将内裤都陪给你也没两毛钱
  • 智力快车冲冲冲(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智力快车冲冲冲(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 邪帝追妻:爱妃,别跑!

    邪帝追妻:爱妃,别跑!

    堕落的网瘾少女,也就是排名一百倒数第一的特工,在一次电脑炸了给炸穿越了。原主委托复仇,恩......那就把他们搞一波团灭吧。劳资可是巫女。不过,和自己同生共死的姐妹竟然......齐月,你休怪我无情。某夜,乘凉的钟离霏看了眼天上的星星,我擦不好!“媳妇别跑了,你看小包子都那么大了,是不是可以跟朕回宫了。
  • 处世的艺术

    处世的艺术

    本书作者巴尔塔莎·格拉西安是一位充满智慧和深邃判断力的西班牙耶稣会教士。其经典之作《智慧书》以300则简洁的格言警句征服读者,该书是作者作品中被译次数最多、影响最大的著作,且流传至今,经久不衰,对历史上一些著名哲学家如叔本华、尼采、拉罗什福科等产生过重要影响。它以简洁精辟的语言,与读者探讨如何以一种智慧的方式生存于世。国王读过《处世的艺术》之后评价说:“《处世的艺术》犹如一块精致的宝石,我可以告诉你,里面包含了很多伟大的思想!”国王称,《处世的艺术》是精品中的精品,是他的必备读物。为了方便读者,我们将作者的这两部经典合成一本,称为《处世的艺术》。
  • 抱定金主:爹地快来娶妈咪

    抱定金主:爹地快来娶妈咪

    聂长欢带着四岁拖油瓶嫁给蓉城无冕之王江少勋,她力求低调低调再低调不愿公开婚讯,那个男人却公然对娱乐圈最顶级的一群大佬道:“我老婆拍戏现场三百米之内不能有任何雄性出现——公蚊子都不行!”人人都知道江少勋的软肋是聂长欢,她曾经也偷偷欢喜,她怎么会有这样好的运气。直到后来,宋绵绵回来了。江少勋只要儿子不要她,可她,宁愿净身出户失去一切,都不能放弃儿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少,能不撩吗?

    大少,能不撩吗?

    一夜之间,却换来他的步步纠缠。纸醉金迷的夜场,他将她堵在了沙发一角,“上了我的船,是不是也该负起该负的责?”女人眼眸微转,“吃亏的是我好不好?”他笑得祸国殃民,“大男人从不欺负女人,这次,换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Hunting猎杀游戏

    Hunting猎杀游戏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原来我?是为了这一刻而诞生的。
  • 墨上人如苏

    墨上人如苏

    “确定了吗”“确定了”“为什么最终的选择是我”“这个答案很长,需要我用一生来回答”那天微风吹动她的头发,她微笑的回答着,那是我一辈子都不会忘掉的瞬间。
  • 我真的好想做个老实人

    我真的好想做个老实人

    第一人称。一个总想着撂挑子不干的快穿女主。一个什么都不会的纨绔系统。轻松向。结尾he女主与系统的斗智斗勇,大家都一样嘛,都是,死了,绑定,以及各种穿。丧逼想死却要赖着活的神经质菜鸡girl×嘴贱脾气差不做坏事却喜欢整女主的少年系统女主不滥情,女主不滥情,女主不滥情。但是。前男友多。由于作者是单身狗,所以不太想写男主。大家随意。一句话简介:阿梨今天逃跑成功了吗?
  • 走马传奇

    走马传奇

    看一段跌宕起伏的故事,诉一诉成渝古道、慈云寺、街心石、六尺巷、三块碑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