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6600000006

第6章 党报集团十三年发展回顾(2)

四、研究学者对报业集团组建动因的分析

其实,在学术理论界,报业集团现象一出现,便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其中关于报业集团组建动因的研究更是从各种角度进行了分析和注解:

学者杨文增在《试论我国报业集团化趋势》中认为,报业集团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纵观西方报业集团进程,多出现于资本主义发展的较高阶段,通过兼并、收购报纸,削弱竞争对手的方式来加强自己的产业,实现报业集团化。我国的报业集团是在公有制基础上出现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报业自身的发展,已经把报业推到了集团化的十字路口上。

学者桑荫在《关于报团现象的思考——市场经济与报团现象》中认为,经济越是现代化,手段越是高科技化,新闻事业的集约型、一体性越强,功能越齐全,这是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共同规律。因此,我国报团同西方报团都是经济现代化的反映,区别是,西方报团是私有制的集团垄断经济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是适应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我国报团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经济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是我国新闻事业由计划经济时期的单一机关报体制,向多品种、多功能的市场经济新闻体制转变的结果。

学者陶鹤山在《中国传媒集团化中政府行为的经济学分析》中认为:“传媒集团化是改革开放以来媒介体制改革的延续,是在传播全球化的新的形势和背景下所采取的主要改革措施之一。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的传媒集团化仅仅是美国和欧洲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所出现的传媒企业并购的余波,也是中国为了适应全球化以及加入WTO给中国带来的冲击所提出的对策。”

据学者曹鹏在《中国报业集团发展研究》一书中叙述,“中国的报业集团组建热潮,是行政推动与市场推动兼有。其中,行政推动对于试点的决定性作用格外突出。从整体上分析,政府及主管部门希望在报刊市场治散治滥、优化报业结构,建立对报业进行宏观调控的中介层次,减轻宏观管理的难度,缩小宏观管理的幅度,把较多的调控对象集中整合为一个报业集团;同时,一些办报条件差、水平低、经营不善、步履维艰的报纸也希望被‘招安’,以便有可能改善生存环境,而实力雄厚的大报恰好愿意在低成本扩张中迅速壮大,三力合一,报业集团很自然就热起来了。”

海外学者、南华大学张裕亮则从制度变迁角度分析报业集团的组建。他在《大陆报业经营制度改革——制度变迁理论的观点》一文中谈到,单位个体是否采行某项制度变革,是在评估此项变革潜藏外在利润,或者担负某些风险情况下带头推动。作为所有者的国家,是在评估单位个体采行的制度变革对其带来的收益大于所需成本后,从而加以同意、承认甚至鼓励。单位个体采行每项制度变革,事实上都是在获得国家的同意后,从而取得重大的进展。报业集团的组建更具典型性。“省、市、自治区以及各地市级党委机关报兼办子报,为其带来丰富的广告营收,在预期制度变迁带来外在利润大于预期成本后,这些党委机关报开始积极组建报业集团。因为组建报业集团,对报业本身来说除了可以享受税收、人力资源、基本建设、高新科技产业等政策优惠,收编或兼并、创办新报刊时不必支付高额‘刊号费’,还可以跨行业经营。对官方来说,组建报业集团目的是希望借此整顿报业条块分割、缺乏规模效益、违规层出不穷等情形,以及强化统一报业宣传口径,也就是希望以财厚势大的地方党报为龙头,利用其实力收购所属地区中政治失误多和经济效益差的报刊。在报业自身与作为报业所有者的国家,两者都具备强烈的组建报业集团动机的情况下,大陆报业集团组建速度相当快速。”

党报集团从组建至今已经发展十三年,再回顾党报集团组建的动机和成因,是为了更好地分析当前党报集团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从源头寻找今天党报集团发展陷入困境的诱因。通过党报集团组建之前三个层面状况的分析和学者观点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党报集团的诞生是三方合力的结果,市场经济环境是报业集团诞生的土壤和根基,报纸的产业属性决定了报业必然遵从市场经济的规律,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当报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走集约化和集团化的道路是规模经济在报业的必然反映。由于报业经营管理从改革开放伊始就是双轨制的运行模式,因此在报业没有完全走向市场的情况下,政府运用行政的力量为党报集团的创建推波助澜,也冀望通过党报集团化改革优化报业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实现报业的规模发展。而报社作为市场经济的竞争主体,面对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生存环境,做大做强自身是题中应有之义,但不可否认的是,也希望借助行政的力量组建而成的党报集团获得更优惠的政策待遇,获取更大范围的政策扶持,以期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

第二节 党报集团的发展进程

按照党报集团发展的时间和期间的标志性事件,党报集团十三年可划分为四个时期。每一时期的标志性事件或者是国家对报业集团发展制定的政策文件,或者是政府主导召开的重要会议,由此可以看到党报集团从组建到形成今天的规模和实力,政府主导的色彩浓于市场主导,政府政策的调控多于市场调控。

一、党报集团的萌芽与酝酿

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一批有实力的党委机关报意识到单一机关报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改革开放后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为报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而党报的权威地位使之能非常便利地获取刊号资源,创办新报刊。1980年,《人民日报》率先创办为市场服务的《市场报》,从而拉开了母报“生”子报的序幕。在此之后,全国各地的许多综合性大报纷纷创办子报,前期集中在文摘、晚报和专业报类,如《解放日报》办的《报刊文摘》,《大众日报》办的《齐鲁晚报》,《经济日报》办的《中国花卉报》,《广州日报》办的《足球》报。后期集中在面向大都市市民的市场、消费类报纸,如《天津日报》推出的《北方市场导报》,《解放日报》推出的《申江服务导报》,《新华日报》推出的《服务导报》。“这些由党报所办的子报,都是以补党报之不足、为党报事业开拓更广阔天地、占领更大市场份额为办报原则”。

子报子刊的创办不仅丰富着报社的报纸品种,而且因为这些报纸大部分是面向市场、贴近读者的软新闻报纸,广告经营收益良好,报社经济实力增强。与此同时,新闻出版署和国家工商局联合颁发了《关于报社、期刊社、出版社开展有偿服务和经营活动的暂行办法》,解决了报社开展多种经营合法地位问题,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报社在经营报纸之外还开办公司实体,试图走多元化发展道路。至此,“母报+子报+经营实体”的报业集团雏形初步形成。

报业集团诞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公有制下能否组建报业集团、如何组建报业集团并无规章可循,也无法借鉴西方经验。于是,一些报纸干脆自行挂上报业集团的牌子,如《北京青年报》1994年挂出“北京青年报业集团”的牌子,《厂长经理报》和《信息快报》也在社会上宣称成立报业集团。

鉴于此,国家新闻出版署为保证报业集团的规范和健康发展,发出《关于书报刊音像出版单位成立集团问题的通知》,对报业集团组建作出四点规定:一是组建集团是改革的尝试,目前只做少量试点;二是不组建跨省区和股份制集团;三是不吸收新闻出版企业外的企业、商业参加;四是组建报业集团要写出可行性报告,进行充分论证,报新闻出版署批准。随后,又组织召开“全国首次报业集团问题研讨会”,就组建报业集团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组建报业集团的条件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会议纪要。会议认为,建立报业集团是加强正确舆论导向的需要,是壮大报业经济实力的需要,是强化报业管理的需要,也是推进报社内部体制改革的需要。会议提出了以党报为龙头组建报业集团的设想,初步拟定了组建报业集团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1.传媒实力:除了一张有影响力的主报之外,至少应有四个子报子刊,可组成系列报刊。

2.经济实力: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沿海地区报社年利税在5000万以上,中西部地区报社年利税在3000万以上。

3.人才实力:报社在职采编人员中,具有高级新闻职称(包括副高职称)者,占20%以上;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中,有各类专业中级职称以上者,占总数的15%以上,并要有高级职称者。

4.技术实力:拥有独立的印刷厂,拥有现代化的照排、胶印设备,具有彩色胶印能力。除保证本报社所属报刊正常印刷装订外,能承接一定数量的代印业务,每日总印刷能力在对开200万份以上。

5.发行实力:主报和子报刊期发行总量在60万份以上,或在本地区每150人以下拥有一份报纸,有畅通的发行渠道,有逐步建立自办发行网的可能。

会议还对报业集团的性质和组织结构提出了建议。认为目前大多数报社作为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组织报业集团,应积极向企业化目标迈进。报业集团的性质应该为:以引导舆论和传播信息为目的,以报纸、杂志等出版物的出版发行为经营主体的企业集团。设定“××日报报业集团管理委员会”为集团的决策领导机构,下设两大组织:一是办报管理系统,负责办报业务指挥,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抓好新闻队伍建设;二是经营管理系统,负责抓好集团系列报刊出版的生产技术和发行、广告及其他经营管理业务。这也就是报业集团的组织结构雏形。

纵观报业集团的萌芽与酝酿阶段,可以看到以下几个特点:

1.报业集团的萌芽是自发的、无意识的,对于报业集团的现代性和规模经济特征还没有清晰的认识,以致出现自行宣布为“××报业集团”的非市场化行为。

2.政府在酝酿组建报业集团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不仅颁布具体政策明确报业集团组建需报经批准,而且为了规范报业集团的挂牌,制订了量化的标准和可操作的条件基准,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报业集团的建设,但也导致了报业集团从组建之始就行政色彩过浓,政府干预过多。

3.从“全国首次报业集团问题研讨会”的会议纪要中我们看到,对于报业集团最初是定性为“企业集团”,报业集团的目标也是向企业化迈进,这应该说是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的,也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

二、第一家党报报业集团的试点探索

《广州日报》是在前《联合报》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共广州市委机关报,1952年12月1日创刊,为对开四版综合性日报。1972年,该报创办了《广州青少年报》,1980年与广州市体委合办《足球》报,1984年与市委宣传部创办《广州文摘报》,1985年与广州市计委等单位合办《信息时报》。

在经济实力方面,该报自1988年以来,每年实现广告收入翻一番,1988年为500万,1989年1000万,1990年2000万,1991年5000万,1992年8000万,1993年达至2亿。到报业集团成立的1996年,《广州日报》每天出对开20版,发行量61万份,广告收入为5.3亿元,拥有六报一刊,总收入达12.1亿元,利润3.6亿元。

在人才实力方面,到20世纪90年代,《广州日报》已经拥有一支由300多人组成的高素质采编队伍,正、副高职称83人,占总数的25%多,中级职称107人,占总数的30%多。

同类推荐
  • 公民意识研究

    公民意识研究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公民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公民意识内涵、公民教育课程、民主与公民意识、公民教育实践、其他。
  •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

    编者在“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五届(2008)年会收到的大量文稿中,经作者同意在部分新闻学期刊2008年发表的有关文稿中,共选取111篇稿件,辑成《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以飨读者,并恳请各方指正。
  •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袁益民先生在教育评估体制创新方面所做的这一研究是一项有益的尝试。《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从我国教育评估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问题出发,以比较开阔的视野,分析描述了教育评估体制的一种新的愿景。论述中既有一般性的介绍,也有深入的分析;既有心得体会,也有理论反思;既有现实感言,也有真知灼见;既有问题的探讨,也有具体的建议,相信该项研究将能引发更多对于教育评估方面的思考。
  • 中国都市卫生风险与社会治理

    中国都市卫生风险与社会治理

    现代化、全球化的迅速推进加快了“高风险社会”的来临,市场失灵、社会道德缺失等则令形势更加严峻。作为后发展国家,中国都市所遭遇的治理危机的挑战更为复杂和严峻。构建高效型城市和维护城市生态文明必须强化卫生风险的监测预警,推进卫生危机的事中处置和善后修复,需要各级政府从国家安全的高度共同重视卫生风险的防范和危机的治理,强化危机治理过程中的国家、市场和社会的良性互动,从而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
  • 北大社科经典讲座(套装共3册)

    北大社科经典讲座(套装共3册)

    《北大社科经典讲座(套装共3册)》精心遴选了北大名师的经典作品,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编校成书,目前已有《北大国学讲座》《北大历史讲座》《北大哲学讲座》三本。《北大社科经典讲座(套装共3册)》所选文章,皆为名师名作,如胡适、朱自清、梁启超、张荫麟、章太炎、辜鸿铭、蔡元培、闻一多、王国维等大师关于国学、历史、哲学的精妙论道。北京大学百年传承,中华文脉千载积淀,一卷在握,了解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知道的国学常识。
热门推荐
  • 刘胡兰

    刘胡兰

    刘胡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现已更名为刘胡兰村)。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1946年12月21日,刘胡兰参与暗杀云周西村村长石佩怀的行动。当时的山西省国民政府主席阎锡山派军于1947年1月12日将刘胡兰逮捕,因为拒绝投降,被铡死在铡刀之下,时年15岁。随后,刘胡兰被中共晋绥分局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毛泽东当年为其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朱强编著的《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讲述了刘胡兰生平事迹。
  • 步步风华之神君请入局

    步步风华之神君请入局

    初见时,她无魂无魄,非妖非鬼,卑微如艾草,就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他风华潋滟,飘渺而至,神秘的让人无法分辨,因着那株还魂草,原本两个世界的人却意外的纠缠不断。再次相见,她成了华滟天下的神界公主,风华初绽,步步惊莲,她注定是要站在巅峰俯视苍穹的。而他身为至高无上的神君,在她面前隐了神袛的高贵,低下高傲的头颅,只为博她一笑,换她一世深情。白衣艳绝,神姿天成,回眸一笑沧海覆,惊鸿一现天地灭。这是他!紫衣华贵,风采濯濯,云端女子世无双,惊华潋滟千古知。这是她!当阴谋初现,当魔界蠢蠢欲动,当她一朝成魔,他们又该何去何从,是袖手天下,亦或是还天下一个锦绣山河。【一句话简介】总之,这是一个逆袭女和一个腹黑男携手共创清明天上人间的故事,其中男主不断的长桃花掐桃花的悲催史,更是一个相互信任无小三无小四的一对一宠文~(PS:小三小四都被掐断了)————————●分割线●————————她说:成魔成神,皆是一念之间,这是我的选择,即使烈焰焚身,自不后悔。他说:萱儿,无论你是魔是神,我要的,只有一个你罢了,即使倾尽天下,亦不会放手。
  • 我是你的宠物

    我是你的宠物

    四年前突然出现的少年,,失去的三年记忆,怪异的能力,神秘组织......
  • 虚拟融合

    虚拟融合

    虚拟和现实融合,各种各样的幻想生物都出现在了现实世界中,只要杀死这些生物,就能开启虚拟面板,在游戏一样的世界中活下来。
  • 怀孕分娩育儿一点通

    怀孕分娩育儿一点通

    本书是为新手父母准备的孕产婴护理实用百科全书,为即将成为父母的读者提供关于宝宝孕育方面的各种问题及解决方案,包含:优生优育方案、孕期保健护理、养胎保胎与胎教、分娩期保健护理、新妈妈和婴儿护理等,为新手父母提供全面有效的指导。本书全面详实地分析了妊娠前、妊娠期、产后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并提出了这些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为孕育优秀的新生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书科学易懂,可操作性强,是众多年轻夫妻学习孕产婴护理经验的绝佳选择。
  • 希腊神话和传说

    希腊神话和传说

    世界上有许多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话。然而,若论内容的丰富,表现手法的艺术性,以及流传范围的广泛,那就要数希腊神话了。希腊神话是希腊民族关于神和英雄的故事的总汇。几千年来,希腊神话已经渗透到古希腊的文学艺术乃至西方文化的各个方面,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因此,要想了解西方的文明进程,就有必要读一读这本《希腊神话和传说》了。
  • 春风不及尽上你

    春风不及尽上你

    灼华仙人之姿,浅淡凉薄,七八个星天外的隐世高人,九曲的第一位突破还魂境界的君上。等等,剧情好像不太对!那个下水被呛上树会摔的是那九曲第一人?!那可是华容君最宝贝的烈酒啊!等等,祖宗您放下剑,咱们有话好好说!
  • 女人,非婚不可

    女人,非婚不可

    一组照片流传,宣声哗然,年纪轻轻的女市长竟是地产商的入幕之宾!她的这个市长之位当的风雨飘摇,水深火热,受尽讥嘲和讽刺!他慵懒的坐在她的办公桌前,淡淡说道:“那晚为什么没来?”“我们早就没有关系了,你让我来,我就来?你当我程书敏是应召女吗?”她拍着桌子,火大的对他怒吼!“没关系,我能扶你起来,也能踩你下去,照片看了吗?我是不是该来几个特写?让人瞧瞧我们的女市长最神密的地方?”他无耻的笑起来,冷峻的脸上夹着冰冷的威胁。“你、敢!”她咬紧牙关,才能不拿椅子拍死这货。“怎么就不敢?”他探身过来,附在她的耳边暧昧的笑问。“如果你敢,我也让人瞧瞧博宛地产凌总的命根长什么样子!”她狞声笑着,毫不示弱。冷俊的脸瞬间阴沉,单手狠掐着她细小的脖子,怒色道:“程书敏,别逼我毁了你!”“是吗?要毁我,就不该来招惹我!”她无惧无畏,仰声笑着,她的人性,早就被他毁的一干二净了,别TM的跟她谈条件,你不配!
  • 律少追妻攻略

    律少追妻攻略

    【腹黑霸道情深不悔男主VS身娇体软假迷糊女主、甜宠、一对一、无虐】结婚只是一时冲动,本来就是一场意乱情迷的花事,可某人却认真了,从来没想过离。律言是一个腹黑的主,骗身、骗婚,附带赠送亿万家产,好不容易才将孟苇变成自己的老婆哄回家。孟苇只想说:“这个背景这么强大的男人,她真的不想要啊!啊!啊!”某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孟苇窝在沙发上刷微博。传闻,帝都律少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还能开挂撩妹追老婆,简直是新时代男性的楷模,新时代女性的梦中良配!孟苇从手机上抬头,瞥了一眼身旁的某人,不屑道:“这媒体的胡扯能力越来越强,简直毫无下限。”某人一脸坏笑抢过她手里的手机,摩挲下巴一脸认真,“我看说的挺真实的,像我这么好的男人,打着灯笼也难找!”孟苇翻个大大的白眼,说好的高冷腹黑的男神呢?她以前怎么就没发现,这人这么自恋。某人凑过来撒娇,“老婆,这么好的老公,不鼓励一下嘛?”孟苇看向律言湿漉漉的眼睛,好像一只大金毛,看着老实,实则奸诈。瞧,尾巴都快翘上天了。她勾起某人的下巴,笑的轻狂,“好呀,那让本姑娘好好宠宠你,嗯哼~”某人勾唇,一个反扑将她压进柔软的沙发内,笑的恣意,“老婆大人的命令,岂敢不从。”
  • 医学院

    医学院

    主人公杜斌是东州医学院的一名老师,当自己的父亲杜汶泽因精神错乱,把医学院的一名女生从教学楼上推下去而导致其死亡的那一刻,他便开始被迫在噩梦与现实中茫然的游走。而所有的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诡异,令他在很多时候分辨不清究竟什么时候是梦幻,什么时候又是现实。当迷雾渐渐退去,熹微的晨光开始从东方的天际洒向大地的时候,那些隐藏在阴暗中的罪恶,便再也无处藏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