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6600000018

第18章 国外传媒集团的资本运营(1)

资本运营的方式很多,但就其主要方式来说,资产兼并、收购与重组是资本运营的核心方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从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到自由竞争阶段进而形成竞争垄断这一过程中,企业间、企业集团间并购是其规模扩张、资本聚合与裂变的主要手段,并伴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过程始终。从19世纪末至今,西方国家已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企业并购浪潮,其范围和影响辐射到经济领域的每一个产业,自然也包括自19世纪中后期就已初具雏形的报业集团和报纸产业。1878年,美国斯克利普斯家族组建了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报业集团。在其后的100多年间,报业集团从单一媒介集团发展到多媒体集团,从地域报业集团发展到跨国媒体集团,从媒体集团发展到跨行业企业集团,其形成、发展和壮大无不是在以并购为主要特征的资本运营中完成的。

尽管国外传媒集团的运行体制、机制和所有制与中国不尽相同,但其政府管理、资本运营战略和经营管理对我们发展报业集团、传媒集团有一定的启示。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外大型传媒集团已先后进入中国传媒市场,中外传媒集团将在同一个舞台上竞争,国外传媒集团充分运用现代经营手段的战略与策略尤其值得中国传媒集团研究和借鉴。

第一节 以并购为特征的国外报业集团的扩张

20世纪伊始,传媒产业发生了一个重要的变化,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两个报业集团:英国的北岩报团和美国的斯克利普斯报团。在这一时期出现报业集团不是偶然的。从19世纪末开始,西方国家出现了五次企业并购浪潮。报业作为西方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现报业集团是外部环境作用于报业的自然反应。

一、西方国家五次大规模企业并购浪潮

企业并购(Merger & Acquistion,M&A),是指企业兼并和企业收购。所谓企业兼并,是指一个或多个独立企业法人并入另一个企业的法律行为;企业收购,是指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一家企业通过收买另一家企业部分或全部资本或股份,从而取得另一家企业控制权的产权交易行为。企业并购发源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实现资本低成本、高效率扩张,形成强大的规模效应的重要手段。在过去的100多年间,西方国家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企业并购浪潮。

(一)第一次企业并购浪潮

第一次企业并购浪潮发生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其高峰时期为1898~1903年。这一阶段的并购浪潮被认为是历次并购浪潮中最重要的一次,不仅是由于企业垄断现象在这一阶段首次出现,而且正是这一次的并购浪潮使得西方国家的工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现代工业结构,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在这次兼并高潮中,美国被兼并的企业总数达到2600家,涉及的兼并资产总额为63亿美元。这同目前的兼并规模相比,可谓是天壤之别,但在当时却是一个巨大的数字。经历过这次并购浪潮,美国的工业结构发生了变化,100家最大的公司的规模扩大了四倍,并控制了全美40%的工业资本。在这一时期,英国通过众多并购活动形成了众多垄断组织,1880~1918年间,共有655家中小型公司通过并购组成了74家大型公司,垄断着各主要工业部门;德国产生了包括著名的西门子公司在内的600个卡特尔,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德国工业的集中度。

从第一次企业并购浪潮的成因可以看到,人类社会在经历过18世纪的工业革命和19世纪下半叶的第二次产业革命后已经跨入电气时代。在这种情况下,单靠个别企业内部的资本积累已经不能满足当时社会化生产发展的要求,先进的机器设备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资本集中,资本间的相互并购就成了适应生产社会化的必然产物;同时,1863年成立的纽约股票交易所以及后来成立的几大交易所,为工业股票的上市提供了便利条件,使并购有了活动场所。可以说,美国证券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为第一次并购浪潮的形成起到了很强的促进作用。

第一次企业并购浪潮表现出的特点是:以企业横向并购为主。横向并购是指同一产业部门或行业的企业相互并购。在首次并购浪潮形成前,没有大规模的垄断组织,企业规模小,数量多,资本实力有限。通过同行业优势企业对劣势企业的并购,组成横向托拉斯,集中同行业的资本,使企业在市场上获得了一定的市场势力,形成了在某一产业部门占据垄断地位的大企业。大企业的实力日益强大,推动了生产专业化、系列化和规模生产的发展,完成了企业组织由传统结构向现代结构的转变。

有两个因素导致了这次并购浪潮的结束,一是美国经济从1903年起再次出现衰退,股票价格大跌,资金来源枯竭;二是美国国内兴起了反托拉斯运动,垄断价格的形成危害了大众福利,激起了舆论的强烈反响,促使政府采取了一些反垄断措施。

(二)第二次企业并购浪潮

第二次兼并浪潮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主要是一些已经形成的垄断公司并购大量企业,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要大大超过第一次并购浪潮。1919~1930年期间,有将近12000家公司被并购,遍及银行业、工业企业、公用事业企业、零售业企业,平均每年并购数比第一次企业并购多一倍以上。

第二次企业并购浪潮发生在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一方面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欧洲一些国家经历过战争的创伤,对先进高效的生产技术有强烈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在这一时期科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产生了许多新的工业技术,如汽车工业、化学工业等,这些新兴的资本密集型行业需要企业间并购解决大量资本的供给问题。

与第一次并购浪潮相比,第二次企业并购方式发生了变化,由横向并购向纵向并购转变。纵向并购是指并购的目标公司的产品处在并购公司的上游或下游,是前后生产工序或生产与销售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把一个部门的各个生产环节整合在一个企业里,减少商品流转的中间环节,节约销售费用,实现交易内部化。纵向并购成为企业并购的主要形式是因为反垄断法的出台,以扩大公司规模为主要目的的横向兼并受到反垄断法的限制。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的相互结合和渗透,产生一种新的资本,即金融资本。比如,洛克菲勒公司控制了美国花旗银行,摩根银行创办了美国钢铁公司。产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的相互融合,产生了一些所谓的金融寡头。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第二次企业并购浪潮中,出现了国家干预下的企业并购,即出于某种目的,由国家出面并购一些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或投资控制、参股控制一些企业,形成国家垄断资本,提高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和调控能力。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开始时,第二次企业并购浪潮随之停止。

(三)第三次企业并购浪潮

第三次企业并购浪潮发生在20世纪中叶,主要发生在大型企业之间,规模之大是空前的,席卷了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在美国,1960~1970年间所发生的企业兼并数达到25000多起,资产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被并购公司在1968年达到173家,被并购资产总额从1960年的15.3亿美元增至125.5亿美元,增长了七倍多。在英国,并购也大多发生在大企业之间,1972年发生的并购数达1210起,并购资产额达25.3亿英镑。

20世纪50年代后,一些新兴工业部门兴起,如电子计算机、激光、宇航、核能和合成材料等。这些新兴部门,一方面需要有大型企业投入巨额资金从事科学研究,一方面也只有大型企业才能集中大量原材料、劳动力和资金等生产要素进行大规模生产。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形成了第三次企业并购浪潮。

混合并购成为第三次企业并购浪潮的主流。所谓混合并购,是指并购与被并购企业分属不同的产业部门,并且这些部门间没有特别的生产技术联系。1941年和1950年,美国分别通过了《克莱顿法》和《塞勒-凯佛维尔法》,对因并购活动而导致的行业垄断、竞争削弱问题加以严格限制,因此混合并购活动迅速上升。在第三次企业并购浪潮中,横向并购只占全部并购活动的7.7%,混合并购则占到81.6%,企业出现了跨行业、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如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A),在1945年以后并购了270多家公司,成为一家大型的混合公司,经营范围不仅包括电话业务,还包括金融、保险、食品和药品专卖业务等。

第三次企业并购浪潮因石油危机而平息下来。

(四)第四次企业并购浪潮

第四次企业并购浪潮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其中以1985年为最高峰。1989年,全世界共发生企业并购7700起,并购价值达3550亿美元。1983~1985年间,十亿美元以上的大型并购共发生61起。这次并购浪潮持续时间长,规模大,方式多样化,并购活动遍及所有西方发达国家。

诱发这次并购浪潮的依然是科技革命的推动和新兴技术产业化。整个世界经济进入产业结构大调整时期,社会分工逐渐细化,需要各个部门之间进行新的调整。同时,经历过第三次企业并购浪潮形成的混合公司,企业结构复杂,内部管理混乱,经营者无法进行有效控制,其内部结构亟待调整。

在这次并购浪潮中,混合并购所占的比重急剧下降,并购的对象主要转向与本行业有关的行业;多元化发展的公司将非主导产业分割转让,以提高主导产业资产质量。由于这一时期金融市场的发展日益完善,并购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出现了杠杆收购,即举债收购,“以债权换权益”,发行一种高风险、高回报的债券,使得小企业得以收购大企业,出现了“小鱼吃大鱼”的现象。

投资银行在企业并购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们一方面提供并购所需要的资金,另一方面充当并购媒介人的角色。负债式的杠杆收购在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金融媒介的支持。

到1990年,随着经济的再次衰退,证券市场价格大幅下挫,第四次并购浪潮略微平息。

(五)第五次并购浪潮

第五次并购浪潮始于1994年,一直延续至今,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并购的企业数量最多、跨国并购最为盛行、“强强联合”型的一次并购浪潮。以1996年为例,发生并购案22729起,涉及资产额达11400亿美元,其中全球跨国并购活动就达5540起,交易额达2700亿美元,分别占该年度全球全部并购数和交易额的四分之一左右。“强强联合”的案例更是比比皆是:2000年英国沃达丰收购曼内斯曼交易额1850亿美元,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组成传媒业“超级航母”交易规模1830亿美元,2001年惠普与康柏合并564亿美元,2003年美国通用电气收购维旺迪娱乐资产420亿美元。

之所以出现如此大规模的并购浪潮,一方面源于新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推动,另一方面则归功于各国在公共政策,特别是对垄断管制的变化。在此之前,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家对不同行业、不同市场结构中企业的并购活动都有过非常严格的规定。但近几年,各国纷纷放宽限制,打破行业内部市场限制,并允许相关行业内有相同业务的企业进行合并。这为企业并购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与此同时,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跨国公司转移生产场所,资本的国际化、跨国经营成为趋势,企业并购高潮风云再起。

与以往几次并购浪潮相比,此次并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参与并购的企业规模都非常大,大多数企业本身就是一个优秀的大公司,有着优良的业绩。并购中也并非以谁吃掉谁为目的,而是通过大规模的功能互补重组,共同合作,共同发展。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时代,“强强联合”可以通过规模生产,降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成本,扩大企业规模,参与全球市场竞争。

这次并购的另一个特点是横向并购与剥离并存。大量企业把无关联业务剥离出去,并相应地并购同类业务企业,使生产经营范围更加集中,扩张型资本运营和收缩型资本运营同时进行。如跨国公司联合利华为实现产业优化组合,出售了产业中的化工部门,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公司利润增长更快的行业中;韩国的双龙集团将双龙汽车制造公司出售给三星公司,主要集中在水泥和石油等专业领域发展。

透过世界范围内的五次企业并购浪潮我们可以看到,第一次浪潮的出现源于第二次产业革命,并购集中在重型制造业;第二次浪潮与汽车工业的突飞猛进密不可分;第三次则与航空航天、核技术等新技术革命关系密切;第四、第五次浪潮中间间隔时间短,与这一时期新信息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相一致,并购由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并产生了大量的跨国并购。每次并购浪潮都处在经济快速增长期;每次并购浪潮都伴随着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诸如科学技术水平、产业演变阶段、相应法律及政策等因素的剧烈变化。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强烈刺激了企业并购行为的产生,在这种外因与内因的共同作用下,企业并购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同类推荐
  • 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

    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

    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之际,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秉承一贯的理性、思辨、前瞻的学术期许,遵循全面、新颖、敏锐的年集宗旨,凝聚学界、业界人士的最新探索和思考,《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即将付梓。2007年和2008年我国发生了很多大事,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汶川大地震、第29届奥运会成功举办。新闻传播学研究紧紧跟随这些正在发生和已经发生的事件,不断地从新的视角进行理性思考和总结。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同志考察人民日报时,就新媒体环境下舆论引导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这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 胡适论人生:立场

    胡适论人生:立场

    收录胡适先生平生多种著述,以片断体、语录体的形式全新编排,内容详尽充实,涉及文化、治学、时政、人生、文学等方方面面,胡适的重要著作、优秀著作均收录其中。本书尽量保持原作风貌,原汁原味地再现一代大师的风采。
  • 民生与社会调查:“子牛杯”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作品选

    民生与社会调查:“子牛杯”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作品选

    大学生短期支教效果调查——以西部阳光行动为例、北京市“非典”后遗症患者生活现状调查报告——以非因工病患为主、5.12地震灾区过渡安置点居民生存现状调查——以四川省第一个安置板房社区都江堰“幸福家园”为、北京市汽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调查报告、民工子弟小学学生心理状况调查报告——以朝阳区第一个流动儿童之家光明小学为例、近视手术安全吗?——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手术安全性调查、“高楼林立,何以为家”——高房价背景下北京无房户住房情况调查……
  • 现代新闻写作:框架与修辞

    现代新闻写作:框架与修辞

    《现代新闻写作:框架与修辞》出版以来,出人意料地获得了同行专家与广大读者的好评,一些专业性著述甚至将它视为重要参考,征引观点与部分论述。这些都让作者颇受鼓舞,深感人性的温馨。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称:“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
  • 中国近代“新民”思想研究

    中国近代“新民”思想研究

    “新民”一词,自其出现之日起,就有明确的伦理内涵,它奠定了新民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伦理基调。近代思想家们把新民作为拯救国家的出路,他们以进化论与功利主义为其世界观和价值观基础,以批判国民性为其现实选择,开始了着眼于人的重塑的近代伦理精神的重建过程。新民思想经历了由国家之新民到个体之新民的发展,自由、平等等价值理念终于具有了终极价值。研究新民思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热门推荐
  • 银色君王

    银色君王

    他们憎恨我是一个幻想家,因为我企图掌控巴托尼亚的王权。他们嘲弄我是一个残酷古怪无情傲慢的嗜血生物,因为我践踏万物,不可抗拒。他们的嘲笑很快消散,因为他们不过是在畏惧我。他们畏惧我如同畏惧洪水、烈火、雷霆、命运。我叫做夏洛克·布瑞顿,我的威名包含不限于:神圣不可侵犯的帝国皇帝、巴托尼亚的骑士王、不可抵抗的世界征服者、永恒君王、圣炎龙骑士团团长、人类统一者、邪龙驯服者、不可置疑的死亡领主、湖中仙女神选、时间庭院的掌控者、黑暗闪电的掌控者、精灵的解放者、狂怒铁锤、战士中的战士、吉勒斯的子孙、西格玛在大地之上的影子。通俗来说:穿越到战锤世界的少年,在骑砍系统的帮助下征伐世界。
  • 金沙古卷:虫咒 尸降 噬魂灯

    金沙古卷:虫咒 尸降 噬魂灯

    十几年前,四川深山里一座普通村子莫名的出现一起诡异的自然事件,深山里的数十万虫子诡异齐聚某户人家,想要吞噬一个普通的12岁男孩。经过此事后,男孩杜小康发现自己眼中的世界从此有些不同:自己总能见到历史上曾发生过的场景在眼前重现。成年后,杜小康卷入一起诡异的灵异伤人案,并震惊的发现凶手是现实世界意想不到的存在。奇诡事件越来越多,杜小康发现事情的关键直指十几年前的‘万虫吞噬’事件,但离奇的事,这段重要回忆的关键部分,却被人为的给封印起来了……
  • 希夷梦海国春秋

    希夷梦海国春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欠K老公:只要宝宝不要妻

    欠K老公:只要宝宝不要妻

    江南西县县医院三楼产房内,两个护士一个接生的医生正在劝躺在产床上疼的满头是汗的女子。带着眼镜的妇产科医生非常严肃的说道:“苏小姐,你还是选择剖腹产吧,再这样下去,大人孩子非常的危险。”苏蔓疼的咬了咬牙:“医生,再等等吧,我想顺产。”说完后再次使了一下大力气,心里轻轻的对着那个也正努力往外拱的小婴儿说道:“宝宝,妈妈真疼啊,你别折腾妈妈了,快点出来吧!好不好?”她……
  • 爱你是尘封的光芒

    爱你是尘封的光芒

    一个原本就是天之娇女的曲攸梦,拥有过目不忘的能力,高考之后,似乎一切都应该是一帆风顺;可是,她偏偏喜欢上了厉云飞,从此迎来了不曾想过的生活。“如果梦飞,暗香自来。”——曲攸梦
  • 多元宇宙惩罚者

    多元宇宙惩罚者

    这是一个新近流传惩罚者的故事在怜悯凋零,怨恨旺盛之地在同情绝迹,残暴横行之地不需要圣母给予仁慈不需要上苍赐予希望所有的犯下的罪只配被彻底惩罚
  • 等一个人的南方

    等一个人的南方

    那年化学课上他捧着一个装有毒液的容器凑到她跟前,就种下了一颗相恋的种子在心田,从高中到大学,凌简与宿钰用真情虐了不止一个校园。然毕业前夕,两人却分道扬镳,含糊不清的决绝辞别,给所有人一个迷一般的结局,让人措手不及。每逢雨天,她都会想,不知你是否还喜欢在细雨中不撑伞,那个站在地狱看天堂的少年。每逢晴天,他都会想,不知你是否还喜欢在阳光下撒欢,那个处在冬夏盼春秋的女孩。他说,等老了,我带着你,退出红尘,远离冰冷的繁华,只做自己。他说,爱你爱了十几年,就爱不上别人了。她说,自从心里有了你,就再也住不进别人。她说,不管你在哪,我都在南方等你。
  • 一个永远的童话

    一个永远的童话

    展现当代艺术家的风采。郝敬堂,1981年发表作品,200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已出书目:《爱的金字塔》、《海南剿匪大捷》、《海盗洞》、《一个神秘的女人部落》、《一个永远的童话》、《天路迢迢》等十余部。《海南剿匪大捷》获中国作家“大鹏杯”报告文学奖;《一个神秘的女人部落》获全国人口文化奖;《爱的金字塔》获全军新作品奖。
  • 先婚后爱夫人别跑

    先婚后爱夫人别跑

    娇妻逃出国,五年后带娃回归,又落“魔掌”“滚啊!”娄瑾然脸上沾满了泪水,被逼的不停靠后挪动。“你为什么不能尝试喜欢我?”他脸上浮上一丝苦涩,捏着娄瑾然的肩膀愤怒问道,哪怕是一丝也好。她愣了愣“你是个变态!我需要的是自由!你滚开啊!”几秒钟后才从她嘴里蹦出这么句话。“自由?一切都是你咎由自取?我给过你机会,你不珍惜怪谁?”顾疾冷眼望着她,眼底透露出让人捉摸不透的深沉。“咎由自取?”娄瑾然轻声笑了笑,“对!一切都是你咎由自取,顾疾!我不爱你、恶心你都是你咎由自取的!”顾疾没听他把话说完,就直接将她拦腰抱起,任她怎么反抗,死死抱住,“把后面的男人一起带上!”说完直径走进了机舱。追妻路漫漫,五年后的时光截然不同…追获妻心
  • 黑魂传火到异界

    黑魂传火到异界

    我刘浪!就算再也不喝肥宅快乐水!渴死!死外面!也不会再传一次火!嘿嘿!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