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6100000082

第82章 书程

图书馆梁洪玲

2004年7月,我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来到南京市江宁区,经过严格的面试后,受聘成为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图书馆的一名员工。

在高校工作是我学生时代最美好的梦想,想到终于梦圆,当时的兴奋程度可想而知。然而工作正式启动之后,心情却不禁有些失落:面对尚在筹备之中、一切几近空白的南广校区,面对仍在蓝图上的南广图书馆大楼,感觉原本近在眼前的梦想瞬间被打得粉碎,头脑中开始飘荡起一句几位老师都曾提到过的话,心想:现实与理想咋就真的会有这么大的差距!

失落归失落,工作绝对不能耽误。南广的前期筹备工作时间十分紧张,为了迎接南广首届新生,为了奠定南广图书馆的良好开端,我和全体同事连日加班、共同努力,前后历经两个多月,终于赶在首届新生报到时顺利开馆,至此,南广图书馆开始为广大师生全力服务。

转眼间,4年多的时间仿佛流星一般在天空一划而过,图书馆现在的发展有目共睹,对我们这些馆员来说更仿佛历经天地变化。4年多以来,图书馆成就了并成就着数以万计的学子们的求知路,也成就了我——一个经历了图书馆完整发展历程的见证者。回顾图书馆4年多的发展历程,书程中的个中滋味在心中时刻回想。

2004年8月初南广学院进入最后准备阶段。因为当时新校区还未开始建设,学校只能租用江宁高级中学的实验楼作为教学楼。为了达到教学要求,学校其他员工都在全力进行租用教学楼的改造,而图书馆只有3人,全员投入配合总务部门进行临时图书馆的建设。“迎新顺利开学”,这在当时成了最后攻坚战斗的冲锋号,时刻吹响在每个人的心里,让大家丝毫不敢放松,唯恐因为自己的原因耽误了胜利的到来。图书馆员工同其他部门一样,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无一人要求休息,为了安装设备、仪器,很多日子大家甚至加班到夜里十点多,直到9月底,临时图书馆得以完工,并于10月8日正式向读者开放。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南广新校区全新图书馆大楼的前身,这就是靠着全体南广人共同努力、共同拼搏而打造出的成果。虽然这段日子大家都流了许多汗水,吃了不少苦头,但看到图书馆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我们图书馆人都把这段日子看做是快乐的创业时光。现在,每当我们几个最初的图书馆成员一起聊天谈及那段日子时,大家还会说:“那段日子累惨了”,但在脸上,任何人都会流露出无法抑制的骄傲和幸福感。

记得在建校初期,南广学院在时间、资金、人员等各方面条件都不充分的情况下,能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完成新校区建设,迅速从临时校区过渡到新校区,并顺利实现正常教学秩序,这一成就获得了兄弟院校、各政府机构等多方面的好评。为此,外界在评价江宁大学城各高校建校史的时候还经常用到一个词汇——“南广速度”,用来形容南广学院的建设速度之快,后来,“南广速度”一时间成为了高速度、高效率的代名词。图书馆的发展在南广速度的带动下也实现了高速而稳定的发展:最初的图书馆虽然只是临时设施,但组织机构健全,设有报刊阅览室、文理科阅览室、流通部、自习室、办公室共5个部门,并且至2004年12月底,在南广即将迎来首个寒假之前,图书馆的藏书量已达到4万余册,员工由最初的3人增加到8人,各种大型设备24套,同以往民办大学的发展速度相比名列前茅。在有限的时间和条件下能够成立这种规模的图书馆,这在当时得到北广图书馆老师的高度评价。同时,图书馆各项工作时刻与学校整体保持同步,为避免学校财产流失,图书馆也于2005年1月前将馆藏4万余册图书全部加盖财产号。其中要特别感谢来自北广图书馆的老师,当时南广图书馆虽然已步入正轨,但在技术和经验方面尚有不足,假如没有几位老师的帮助,加盖财产号这项工作可能还要延迟半个月,事倍功半!

上学的时候总感觉忙碌的日子过得飞快,工作忙碌起来感觉更是如此。很快,我在南广工作将近一年了,南广在大学城的新校区此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建成。2005年9月随着新校区的建成,全校开始准备从江宁高级中学搬迁至江宁大学城。当时图书馆早就已经开始提前准备,全体馆员在7月初就已经利用工作之余将库本图书打包。尽管如此,时间对图书馆的工作来说仍然十分紧张。9月开始将其他各馆室的书刊、仪器、设备等打包,学校下达搬迁最后动员当日,图书馆的全体员工就再次开始连日加班了。假如单纯地加班至深夜,这样其实也不算什么,可天气的不配合却着实让人头疼了一阵子——当时南京已经进入夏季,图书馆封闭的馆室更加让人感觉炎热异常,特别是在设备拆卸完毕后,上下只有几台风扇供使用,而且数量有限,我和同事们往往汗流满面才轮番对着风扇直接吹风降温,有的顾不上吹风扇,汗滴下来干脆用胳膊一抹,汗擦掉了却抹了一脸灰尘,样子十分滑稽。图书馆同仁们工作的痴狂如同学校其他部门一样,有着一种拼命三郎的精神,但如果没有学校其他各部门的配合、协助,图书馆搬迁前的准备若想如期完成难度也非常大。就在全校忙成一片、各部门人手紧缺的情况下,总务部和体育组的同事还在百忙中抽调人力物力,为我们工作的顺利完成立下了汗马功劳。搬书的搬书,扛设备的扛设备,看着让人打心眼里感动,也让我们这些第一次参加大型集体突击活动的年轻人,真切体会到了集体配合、团队协作的力量之巨大!

2005年10月初,全校开始正式搬迁。搬迁工作在实施前,学校曾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进行论证与讨论,力求得到一个省时省力的最佳方案。为了节省搬迁经费,学校邀请南京武警大队的数百名官兵战士协助搬迁;为了缩短搬迁时限,全校放弃十一七天长假,无一例外地坚守工作第一线。搬家公司与部队官兵双管齐下,军车和民用卡车并肩投入战斗,一车接着一车地将学校资产源源不断地运向新校区,其中仅我们图书馆一个部门就花费了3天时间才将全部图书、设备搬迁完毕。三天中,图书馆员工负责跟车指挥搬迁车辆到达指定教室,然后指挥负责搬迁的战士将图书、设备放置到指定位置。只要战士们没有停止搬运,我们的员工就不能停止指挥,为此有的人甚至保证不了正常的三餐次数。更有甚者,因为存放图书、设备的教室尚未安装门锁,为了防止学校资产流失,罗仁杰、郑静、郑耀东、薛鹏四位男同事晚上就留在教室守夜,守夜时没有床,蚊子还特别多,四个人无法入睡,第二天经常带着黑眼圈继续上班,直到10月中旬开馆前,四人无一提出休息。图书馆人工作中吃苦耐劳的精神与痴狂的特质在四个人身上再次体现出来。

2005年10月中旬,图书馆在经历了第一次重大搬迁之后,再次向全校师生开放,位置就在现在的教学楼一区的一层。那时因为工程建设尚未完全结束,教室仍然紧张,所以图书馆仅保留了流通部、期刊部、办公室三个部门,部门数量较江宁高级中学校区有所缩减。2006年3月,教学楼一区、二区、三区全面竣工,教室数量大大增加,学校便将一区一层全部划拨给图书馆使用,这样图书馆便在最初几个部门的基础上重新设置机构,变为流通部、期刊部、采编部、办公室,并将流通部扩张为流通部借阅室一、流通部阅览室二,取消文理科阅览室和自习室。至2006年7月,图书馆藏书量达到8万余册,员工15人,各种设备36套,5个部门,7个馆室,占地约1191平方米。

2006年11月,图书馆还经历了一次大的管理改革。图书馆的图书索书号原本是按照著者号进行排序的,但图书数量大量增加,两年的时间内由最初的4万余册剧增至10万余册,此时如果继续使用著者号排序,不仅图书排架混乱,对读者来说也不利于查找图书。两方面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之后,图书馆在馆领导的带领下,开始将全部图书由著者号排序改为种次号排序。这项工作的工作量也是十分巨大的,并且十分繁琐,首先要将图书下架除去旧的书标,再粘贴新书标,书标粘贴完毕后才能按照新的序列将全部图书重新上架,其过程要求较高的耐心、细心与责任心,否则一个细小的错误就可能导致大范围的混乱,使一些工作作废,还要重新来做。索书号的变更前后历时近3个月。该项工程结束后,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更重要的是极大地方便了读者借阅图书,为读者节省了大量的宝贵时间。

就南广全校而言,图书馆绝对是历经整体搬迁、局部搬迁次数最多的部门:2005年10月是第一次大规模整体搬迁;2006年3月学校将教学楼一区一层全部划拨给图书馆后,图书馆进行内部机构调整,将部分图书局部转移,这是第二次搬迁;2007年7月,新校区图书馆大楼50%工程竣工后,图书馆又迎来了第三次,也是南广图书馆成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整体搬迁;至2008年11月图书馆大楼其余50%的工程也已完工,大楼全面交付使用,目前图书馆正在积极准备,在2009年寒假将开始第四次最后的搬迁。

南广图书馆发展到现在,前后经历了4个多年头:从最初租用江宁高级中学的一层教学楼、占地不过1000多平方米,发展到现在的独立馆楼、占地46000平方米;藏书量从4万余册增加到现在的30余万册;员工从最初的3人发展到现在的28人;各种仪器设备从最初的24套增加到数百套。在我们图书馆人的心中,图书馆仿佛是一个孩子,经过了4年多的成长,她已从呱呱落地的婴儿变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姑娘,并且是一个正在为全体南广人的知识摄取作出巨大贡献的好姑娘。

这就是南广图书馆的发展历程,这就是我在图书馆工作、生活的书程,随着2009年南广建校五周年之日的到来,图书馆也将迎来她五周岁的生日。在此,我和图书馆全体同仁,预祝我们的学校发展更加辉煌,同时希望图书馆的未来更加美好,让图书馆的发展为全体图书馆人带来更多的骄傲,让南广的发展为全体南广人带来更多的自豪!

同类推荐
  • 传媒观察:危机与转机

    传媒观察:危机与转机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聚焦民生新常态

    聚焦民生新常态

    聚焦两会, 聚焦民生新常态。城镇化规模持续扩大对房价有何影响?高房价还能持续多久?看病难、看病贵能否缓解?实体经济持续衰退,哪些领域值得投资跟进?
  • 教出会生活懂生命的孩子

    教出会生活懂生命的孩子

    本书针对当代社会孩子成长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一套颇具科学性的教育方法。
  • 季羡林谈翻译(典藏本)

    季羡林谈翻译(典藏本)

    季羡林先生不仅是我国的著名学者,而且是大翻译家。他精通多种外语,译著丰富,在长期的翻译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很多独到而精辟的翻译理论和观点。《季羡林谈翻译(典藏本)》精选了季羡林先生谈翻译的文章,生动有趣,活泼精炼,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对学习外文和从事翻译工作的读者有所帮助。
  • 协同型政府

    协同型政府

    本书是李辉副教授在博士论文《论协同政府》的基础上修改而成,全书从协同政府提出的背景、协同政府的含义与特征、协同政府的兴起、协同政府的挑战与未来以及广东省广州佛山协同治理的案例,论证了协同政府在治理碎片化时代兴起的必然趋势和发展前景。全书视角新颖、紧贴学术前沿,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现实针对性。
热门推荐
  • 抗日英烈

    抗日英烈

    由于叛徒的出卖,蠡县抗日军民蒙受巨大损失,县委派出除奸队,决心除去叛徒刘家碧。除奸队长魏长景从抗日干部躲在地洞里,被敌人发现只能被害的现实,初步萌生了地道战的想法,在花园头村,地道战初步显示了威力。以后魏长景以他丰富的作战经验,赢得了民兵的拥护。埝子村的区小队终于成立起来了!在党的领导下智取李岗炮楼,取得了围奸日军军火运输队的重大胜利。
  • 都市灵书志

    都市灵书志

    张小宇,屌丝一枚,整天为了成为富豪而幻想(其实就是一二本大学还没念完的穷学生),一次偶然的冒险,他变了……
  • 我的妖孽女总监

    我的妖孽女总监

    没有人知道他从哪里来,但是见过他真面目的对他只有一个评价,那就是和魔鬼签订过契约的人。外人都称呼他为魔王,可是他自己却知道,他内心多么渴望一份宁静。接受了契约婚礼,奈何老婆冷如冰山,看一个佣兵战场上的王,如何在不和谐的家庭里面左右逢源……
  • 你点的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你点的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你点的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这本有趣的书终于上市了,这是飞象纪出版的第一本书!这本书收集了飞象纪点赞和阅读都较高的作品。作为一个致力于挖掘新一代年轻人精神文化需求的青年新媒体平台,飞象纪在努力地发现这个世界美好的一面,也奋力对抗黑暗,正和每一位关注飞象纪的人一起成长。正如飞象纪一直强调的那样:中二、懒癌、文艺、愤青、散漫、傲娇,你喜欢的样子我们都有。可能并不是什么时候都能懂你,但我们会陪着你啊。这个地球上有几十亿人口,两个人相遇的概率是千万分之一。真高兴,现在让我们遇到了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嫡女:指腹为婚

    重生嫡女:指腹为婚

    上一世,她是不谙世事的学士府嫡女,轻信她人;落得被姐妹陷害,相公背叛,众人欺辱!最后和自己的骨肉被沉塘而死……这一世,卷土重来,将一切汹涌暗潮尽收眼底。将一切异己,一网打尽,将一切恩仇,一次算清!弃渣男,觅良婿,许自己一世情深……
  • 琴符师

    琴符师

    生在乱世中,万般不由人。秦雨,一场阴谋之后的幸存者,阴差阳错的走上了符师这一不被人所理解的道路。
  • 经过

    经过

    岁月在经过,我亲爱的,很快就没人会知道你我知道的是什么。——纳博科夫。新华路在老城区,是这个城市一条不大的街道,不够繁华,甚至还有点远离闹市区。这条街道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街道两边的梧桐树,和梧桐树后面的那些造型一致、排列整齐,又低又矮的老旧楼房。在那些楼房中,让苏僮铭心刻骨的就是街道北边的36号楼,那是街面中间一栋临街的灰白色楼,每个黑洞洞的楼口前都有一盏被绿色灯罩笼罩的老式吊灯,楼前的那棵老梧桐树有点向街面倾斜,像一个疲倦的老人一样。
  •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嫡女倾城

    嫡女倾城

    皇上,臣女不想入宫。君让臣死臣不能不死,我让你入宫,你不能不入宫。皇上,说,你看上了哪个?臣女帮你说亲去!……倾城,朕罚你陪着朕一辈子!成女要是不从呢?后果你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