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6000000011

第11章 见证发展 谋划未来(1)

高福安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 南广学院董事

2009年9月,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即将迎来她建校五周年纪念日,我非常愿意为此做些回忆,这些美好回忆是南广学院设立五年来奋斗的足迹,也是中国传媒大学与南广学院割舍不断的情愫见证。

创办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前身)独立建制的二级学院一直是学校党委的重要发展战略。借鉴浙江、江苏等省探索试办二级学院的模式,我们党委一班人一直在认真进行独立建制的二级学院建设方案讨论和可行性分析。直到2003 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新的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的若干意见》之后,“独立学院”作为一个比较规范、统一的名称确定下来,我们的目标更加清晰明确。在此期间,作为学院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我亲自参与了南广学院的筹建工作。

一、见证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的创办和发展

为了适应北京广播学院的长远发展和满足地方经济建设需要,时任北京广播学院院长的刘继南教授提出“在北京圈一块地,在南方插一只脚”的战略构想,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带领筹建小组的同志在全国各地进行了多次调研,先后考察了广东南海、珠海,浙江横店,北京顺义,河北廊坊和江苏南京等地。所到之处,均受到了当地政府的热情接待和盛情邀请。我们欣喜地看到,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北京广播学院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和建设,已经成为广播影视教育领域的知名品牌,在教学、科研以及优质毕业生培养上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口碑。同时,地方政府对知名大学落户当地办教育的热情渴望也促使我们更努力地加紧独立学院的筹办和设立工作。

自2003年元月开始,我们将校址锁定在江苏南京市江宁区大学城内。经过与合作方及江宁区政府的多次协商,2003年3月26日,由我代表北京广播学院与南京美亚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就合作创办北京广播学院南广学院在北京签署了《联合办学合同书》。自此,南广学院的第一份法律文书正式生效,南广学院开始了实质性设立准备工作。

2003年4月18日,应南京江宁大学城邀请,刘继南院长带领我们几位校领导一道前往南京参加江宁大学城一周年庆典活动。在庆典会上,我代表北京广播学院与南京美亚教育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蒲树林、江宁科学园管委会主任杨友林共同签署了《合作办学备忘录》,南广学院正式确定入驻南京江宁大学城。

2003年5月开始,我先后主持召开了两次校内座谈会,全校十个学院领导参加,重点研讨南广学院的办学模式、办学特色、专业设置、管理方式和细化总体规划等问题,这些意见最终都落实到南广学院第一年的各项管理规定和文件当中,为南广学院的准确定位和科学设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4年1月,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发文正式批准北京广播学院筹建南广学院。2004年6月14日,北京广播学院收到《教育部关于同意北京广播学院与南京美亚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合作试办北京广播学院南广学院的批复》(教发函〔2004〕162号),南广学院取得合法办学资格。

自此,南广学院的筹建工作重心开始转向第一年的招生和开学准备工作,同时,南广校园建设的一期工程开始启动。

筹建工作是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我至今难忘的是一件发生在旅途中的趣事:2003年4月“非典”肆虐之际,当时我们赴南京参加江宁大学城一周年庆典活动,这也是申办和筹办南广学院的关键时期,虽然疫情严重,但想着我们的事业在前,没有考虑其他的,我们随身携带着当时很流行的喷洒“消毒工具”(其实就是一个浇花的喷壶),在里面装满了“84”消毒液就登上开往南京的列车。上车后先在卧铺上进行“喷洒消毒”,觉得“安全”了,就又在列车上开始了晚上的会议。那时的火车车厢人非常少,像我们这样上车消毒,然后开会的更少,这还引来不少列车员过来看看。这是南广创办过程中的一件小事,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拼命”精神,我们终于赢得了中国广播电视和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最佳时机,办成了中国传媒教育的一件“大事”。

2004年9月10日,刚刚忙完北京广播学院五十周年校庆暨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庆典活动,校领导班子立即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派往南广学院的教师和干部人选。随后,我又马不停蹄赶到南京,开始准备南广学院的新生开学工作。

南广学院办学第一年没有自己的校舍,为了争取发展契机,经过征求教育部及江苏省教育厅的意见,获准边建设校区边办学。南广学院租用了江宁高级中学的一栋教学楼作为办公楼和教室,江宁高中的两栋学生宿舍楼和就近的一栋居民住宅楼做学生宿舍。一个今天已经国内知名的独立学院就在这样“寒酸”的条件下起步了。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和合作设立南广学院的承诺,南广学院的教学和管理工作由中国传媒大学负责选派优秀教师和管理干部承担。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下,我们选派了近50名优秀骨干教师到南广学院长期工作。当时,很多教师不愿意离开北京,有些是对新的工作环境不熟悉有畏难情绪,有些是因为自己家庭的原因不想离京,有些是因为自己所学专业在北京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难以割舍。一边是事业发展的急切需要,一边是教师队伍的实际状况,矛盾如何解决成为我们筹办过程中的又一道难题。一方面,我们通过对南广学院工作性质的解释消除部分教师的疑惑,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建立制度保障,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同时,我们也向全校宣布,校级领导也将轮流在南广学院开展工作。经过耐心细致的引导,在三天之内,一批校内优秀的骨干教师全部抵达南京,开始了在南广学院新的创业历程。经过校领导班子的认真酝酿和讨论,选派了南广学院的领导班子成员,他们是:许学峰(主持工作副院长)、丁海宴(教学工作副院长)、廖祥忠(学生工作副院长)。

2004年9月13日,南京,小雨。我至今仍然难忘这一天所有领导和老师一直忙到深夜,为准备第二天的新生报到工作难以入眠。宿舍的床位还没有完全到位,因为天气原因,学生报到必须改在室内进行,新生入学教育安排还要充实和调整……

2004年9月16日,南京江宁高级中学操场,风和日丽。南广学院首批783名2004级学生正式开学。时任江苏省副省长的王湛同志和时任中国传媒大学校长的刘继南同志共同为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揭牌。历尽艰辛,刚刚更名的中国传媒大学终于为我国传媒教育事业绘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忙碌但不忙乱,南广学院开始了她第一个五年的发展历程。

2005年10月5日,南广学院正式入驻南京方山脚下的新校区。

凭借不畏艰苦、迎难而上、求实创新、大胆突破的办学精神,南广的创业者硬是在昔日方山脚下的荒坡上建设起万人规模的现代化校园:基本完成校园一期基建工程,大二期工程建设已经开工,教学设施、办公条件根本改善,图书馆建设、校园绿化有序进行,学校的办学条件持续改善。学科专业设置得到优化,师资队伍逐步壮大;成功探索并明确了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了符合市场要求和南广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科研工作成果显著,以科研带动教学,促进科研水平迈上新台阶;生源质量稳步提高,合作办学取得重大突破;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加强,校园文化健康发展。今日的南广,已经名副其实成为一所办学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一流独立学院。

同类推荐
  • 心语

    心语

    本书旨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收集和整理一些具体的资料,并通过一些较为典型的学困生案例尝试对学困生存在的现象、形成的原因、解决的办法进行探讨。
  • 广播剧编导教程

    广播剧编导教程

    广播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也是一门具有想象力的艺术。它通过声音塑造艺术形象,营造场景,激发听觉美感。《广播剧编导教程》系统地论述了广播剧这门艺术的发生、发展以及创作过程。同时,结合长期教学方法与教学实践的摸索,《广播剧编导教程》尤其从广播剧的编剧、导演、制作三个角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并配以思考问题和获奖作品分析,是。‘本较为完善的广播剧创作类教材。
  • 真理的入门:维吾尔族古典文学名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真理的入门:维吾尔族古典文学名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真理的入门》是喀喇汗王朝维吾尔族盲人诗人阿合买提·玉克乃克(110~1180)用喀什噶尔的回鹘文写成的一部劝诫性的长诗。全文共分14章,约512行。诗歌采用阿鲁孜韵律中的木塔卡里甫格律,用中古西部维吾尔语喀什噶尔方言写成。主要阐述了当时回鹘人的伊斯兰教哲学伦理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动乱、城市荒芜和道德败坏的情况。寓意深刻,韵律优美,富有哲理性。书中主要阐述穆斯林应遵奉的道德准则及修身处世之道。在宇宙观上,作者认为只有真主是永恒的,宇宙万物为真主所造化,日月星辰与时间围绕大地轮回运转,人类及万物都在真主的主宰下不断运动。
  • 从红中社西安分社到新华社陕西分社·上卷:分社简史

    从红中社西安分社到新华社陕西分社·上卷:分社简史

    本书共分两个部分,上卷是陕西分社简史,依照国家重大历史时期和分社发展的不同阶段,按时间先后或专题进行叙述,上限由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红中社西安分社成立写起,下限至2016年12月,时间跨度为80年。80年来,新华人一脉相承,薪火相传,继往开来,奋勇向前。下卷为“作品集萃”收入陕西分社多年来采访的新闻作品近200篇,作品记录了陕西省各个历史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化,以及科研成果和建设成就等。
  • 悦读MOOK(第七卷)

    悦读MOOK(第七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热门推荐
  • 太虚魔神

    太虚魔神

    佛道,仙道,众生道,魔亦是道。凌寒本是一个迷茫懵懂的差不多小子,却踏上了一条宿命与轮回的强者征途。神速进阶,却受天道诅咒,寿元将尽,他能做的就是更加快速的提升自己的实力,身负太虚秘境,手掌三生轮转,他誓将这天道束缚尽数打破。戾气化形,炼万千生灵为己用;一力证道,入万劫红尘而不复。他迫不得已,他愈挫愈勇,炼极品灵丹,铸绝代神器,超脱三界五行,不入六道轮回,他一步一步走向不死不灭,万古永存的神话。强者路,热血铸就,魔欲成神。
  • 地铁异事簿

    地铁异事簿

    我受到爷爷的影响,对地铁上的事物十分好奇,大学毕业时我放弃了去国外留学的机会留在北京研究地铁建设。而我参加工作后一直都和地铁打交道,三番两次在地铁站发生怪事。每当我回到家中和爷爷讲起亲身经历的时候,爷爷总会有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和我分享。我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并不相信乱力怪神之事,可爷爷讲述的故事却在某种程度上与我的境遇有着相似之处,为了能够让自己安心,我踏上了寻求真相的路。
  • 人人都有一张脸

    人人都有一张脸

    这伢,人小心却不小,他懂事,他用心良苦。庚年想。我不能倒下,就为这我不能倒下!他想。我不是要元朋做我崽,我是要做件大事,人都该有个光亮的脸面,为这我也要做件大事。庚年他眼前不黑了,他咬着牙,把腰带紧了又紧奋力前进。他们在草地里走了六天六夜,终于走到一个叫班佑的地方。
  • 他是我指间的阳光

    他是我指间的阳光

    别人谈恋爱要钱,她谈恋爱要命!这个蛇精病男人到底是从哪里跑出来的?
  • 相墓手札

    相墓手札

    沐林枫是一个厨师,因为出身于精通相墓之术的“疙瘩”世家,被国家一个重点课题组找到,希望他帮助寻找能够证明“华夏文明起源”的商末古墓。就在沐林枫答应东方教授参加课题组的同时,国外的文物走私集团也派出了盗墓高手,准备与课题组争抢寻找攸候喜的陵墓。要找到古墓必须先找到沐家祖传的《帝葬山图》,于是沐林枫成了双方争夺的对象。沐林枫在曾祖的坟墓中发现了祖传的相墓之术,要想继承相墓绝技就必须成为看护古墓的“守灵人”,当沐林枫成为守灵人后,却发现自进退两难,因为课题组的工作是寻找和挖掘《帝葬山图》上的古墓,而他的责任是保护古墓不受打搅。
  • 幼学琼林

    幼学琼林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作者程允升。《幼学琼林》初为明代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编著,本名《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清人邹圣脉作了增补,改名为《幼学琼林》,也叫《幼学故事琼林》。
  • 华为是如何留住10万人才的

    华为是如何留住10万人才的

    在华为,员工之间通过竞争上岗,通过竞争定优劣。公司的人才也是通过竞争的方式脱颖而出的。华为实行绩效考核制、末尾淘汰制。
  • 彩钻之争:绝情老婆辛苦了

    彩钻之争:绝情老婆辛苦了

    商界狙击手沈亦菲有两大克星,妹妹和丈夫。权势、金钱、容貌,全天下的人倾其一生都求之不得的,她沈亦菲却唾手可得。可是……恋了两年的男友却和妹妹爱得要死要活,怎么整?好吧,她换人。可是……丈夫乔纪霆总是有事没事想怼死她,怎么办?丈夫还能换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锦绣良缘,将军请入坑

    锦绣良缘,将军请入坑

    堂堂禁军正三品将军,司马战打第一眼见到美貌小法师欣洛洛就舌头打结:“姑..姑娘....贵姓?”然后就被坑得害了相思病,再见时只会瞪眼不会说话了:爷爷的,她怎么会是我妹?随即被坑得春梦连连,不死也快变疯魔,最后直接动弹不得,被坑得不但失忆还被发配去了边境做个小小的守城将。欣洛洛:“我不是故意的,我不是有意的,我可以帮你捉妖镇魂保一方平安,助你加官晋爵平步青云,欠你的我都还,绝不赖账!”司马战满身酒气,一把揽她入怀:“好好好,先把上我身的色鬼捉了再说!”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