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5700000076

第76章 从汶川地震报道看如何把握新闻传播规律

林琳

汶川地震发生后的中国,正处于极其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前有拉萨“3·14”暴力事件,西方媒体歪曲报道,后有奥运会即将举办,百年奥运梦想就要实现,汶川地震报道注定是一场任务艰巨的硬仗。中国媒体临危受命,在这场舆论战中大获全胜。综观这一阶段的报道,新闻从业者不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充分遵循了新闻传播的规律。

一、及时准确的信息发布,掌握舆论主导权

对于重大突发性事件,时效性是其生命,一旦错过了报道时机,不但使新闻成为“旧闻”,媒体本身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也被削弱。根据社会学的首因效应,受众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媒体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会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在国内媒体竞争激烈、国外媒体占据国际传播优势的今天,争当首发媒体、掌握舆论先机和舆论主导权,已经成为我国各大媒体努力的目标。

汶川地震作为重大突发事件在我国历史上绝非首次,但作为一次相当迅速及时的突发事件报道,在我国新闻史上当属首次。对比三年后才解密的唐山地震、两个多月后才放开报道的“非典”、与西方媒体几乎同时报道的“3·14”拉萨暴力事件,这次我国媒体报道的动作之快、透明度之高,第一次让国际媒体刮目相看。

当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新华社在14∶45(17分钟后)就向全世界发出第一条英文快讯,两分钟后又发出简明消息,中央电视台于15∶00(32分钟后)“口播”了消息。[1]15∶20,中央一套与新闻频道正式启动并机直播。19∶10,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已经随温家宝总理的专机飞赴灾区。

大灾面前,时间就是人的生命,更是媒体的生命。吸取了此前的多次教训,同时有了突发事件报道的机制保障,国内媒体迅速反应,对内对外准确及时发布消息,先发制人,占领舆论制高点,充分掌握了舆论主导权。所以当时大多数的国际媒体都采用了新华社的稿件,形成了非常有利于中国的国际舆论,使别有用心之人再无可乘之机。

二、讲究舆论引导艺术,以正面宣传为主,不回避负面报道

以正面宣传为主,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一贯坚持的重要方针。不回避负面新闻,是新闻工作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的一个重要表现。媒体将正面、负面报道按正确的比例呈现给受众,本应是并行不悖的,但实际操作中却出现一些误区。或者是受传统思维影响,过分强调正面报道的宣传价值、忽视新闻价值而有违新闻规律,或者是受市场化冲击、西方黄色新闻影响,矫枉过正,过分追求耸人听闻的负面报道,推诿了媒体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地震发生后,全国陷入一片悲痛。危难当头,媒体的当务之急就是加油鼓劲,用充满希望的正面宣传将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尽可能抢救更多生命,尽快安置灾区群众。此时,各个媒体除报道救助的进展情况,言论作为媒体的旗帜更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人民日报》在这一阶段(截至2008年5月31日),发表了75篇各种言论,如《悲痛中凝聚不屈的力量》、《灾难中凝聚沉着的力量》等,使用了166个整版进行报道。特别是从2008年5月16日开始,报社在第5至8版推出《抗震救灾特刊》,开创了《人民日报》历史上为突发公共事件创办特刊的先例。

灾情逐渐稳定后,抗震救灾工作进入安置群众、重建灾区阶段,由于这些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加上我国的重大事故应急机制还不够成熟健全,工作中暴露出了一些经济、教育、卫生等方面的问题,群众中也产生一些质疑。媒体对这些问题不但没有刻意回避,而且适时揭露,对民间的质疑及时回应,为群众消除了顾虑。

事实证明:媒体用疏导而不是堵的方法,对已经出现的问题使其解决而非回避,让尚未被重视的问题进入公众的视野,不但没有添乱,反而更主动地掌握了舆论的主导权,把握了舆论的正确导向,使别有用心者无立足之地。

三、体现人文精神,追求人文价值

人文精神是全人类所追求的普世价值。汶川地震的报道,之所以跨越国界感动了世人,正是因为它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中国和充满人情味的中国媒体。

灾区干部、群众表现出的坚强乐观精神,举国上下热心帮助的精神,在我国以往的灾难报道中也时时体现,而这次报道中的显著不同在于,每个人都作为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而存在。

无论是温家宝总理眼角的一滴泪,还是逝者紧握的一支铅笔,生还者的坚强、陌生人的热忱,都以个体的人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不是以往报道中“国家领导人亲切慰问”、“灾区百姓含着热泪说我们一定会坚强”之类符号化、抽象化的语言。从媒体报道者来说,他们也秉承着国际上公认的“最小伤害”原则、避免“侵扰悲痛”原则等,以人文精神来指导自己的报道活动,更加尊重每一个个体生命,使“新闻价值让位于生命价值”。新华社记者刘红灿在震区手记中写道,“我觉得,在这片受伤的土地上,我们要传递的不仅仅是信息,还有温暖和信心。如果我们做不到这一点,至少,让我们不要因为自己的工作打扰他们,哪怕少一篇催人泪下的稿件。”[2]这些真诚质朴的文字,都让公众深深体会到了我国媒体从业者的专业精神和人文精神,让整个地震报道充满了毫不矫揉造作的人情味,让以前常以人权问题攻击我国的西方媒体见证了一个尊重生命、尊重个体价值的人文中国。

四、多种媒体互动,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媒体互动、媒介融合成为可能。在整个抗震救灾过程中,各种媒体更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互相配合,达到了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实现了民间议程和媒体议程的重合。

自5月13日开始,全国几乎所有的主流媒体都介入了地震报道。重庆本地都市报,截至5月30日,平均每家动用了近400个版面的量作地震报道。仅5月12日至18日,全国各级电视台共计播出1397小时的抗震救灾直播节目,共有10.15亿观众收看,创造了中国电视新闻节目直播和收视之最。其中中央电视台用综合频道、新闻频道和中文国际频道等长达294个小时的频道资源,对抗震救灾进行直播报道,吸引了超过9亿电视观众的关注。[3]

网络媒体方面,从地震发生至5月19日晚10点,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发布新闻133000条。这八家网站新闻点击量达到116亿次,跟帖量达1063万条。[4]新浪论坛网友发布合适空降的地点的帖子,最终为空军救灾行动提供了有利帮助;腾讯网在其汶川地震专题中设置“寻找盲区”,号召网友们发帖子一起搜寻救援中的盲点。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络局副局长彭波在2008年新媒体高峰论坛上表示,对汶川地震的报道,标志着网络媒体正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媒体。[5]

各大传统媒体以其深度、高度和影响力积极引导舆论,鼓舞民心,网络媒体更以其庞大的用户群、海量的信息、迅速的反馈能力极大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二者充分互动,真正实现了大众传播的最佳效果。

五、持续关注,承担社会责任

特大事故、灾难性报道往往在刚发生时特别容易吸引眼球,并常引发阶段性的“某某热”。一旦事态趋于稳定,报道规模就大幅缩小,使大部分商业媒体对其报道来得快去得也快,出现“人走茶凉”的局面。

随着时间的推进,受众已经掌握了较多感性材料,一部分受众对长期的类似报道产生疲劳属于正常。受众的兴趣点发生变化,但并不代表不再需要相关信息,而是要求媒体的后期报道向纵深发展,挖掘那些以往常常忽略的东西,如灾民、官员的心理救治、灾区重建的状况、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提高、人民自救能力的提高等等。这显然对媒体丰富报道形式、拓宽报道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比之下,在地震过去半年多,大多数媒体这方面的报道已经偃旗息鼓的情况下,央视新闻频道的持续关注显得难能可贵,不仅多次在《新闻1+1》、《共同关注》等栏目中报道四川灾区重建的现状,每周一到周五晚的《铭记——5·12汶川大地震口述历史》更是目前国内电视屏幕上唯一一部口述史形式记录汶川地震的电视作品。它是新闻频道地震后推出的最晚的一个节目,同时也是目前全国范围内持续时间最长的节目。灾区的许多普通个体被鲜活地呈现在电视屏幕上,使人们能够长期真实地了解灾区重建现状。

〔林琳:中国传媒大学2008级硕士生〕

[1]《抗震救灾中国新闻媒体不辱使命》,《人民日报》2008年6月2日,第6版。

[2]刘红灿:《哪怕少一篇催人泪下的稿件》,新华网成都6月1日电。

[3]《抗击灾难记录历史》,《重庆晚报》2008年6月1日,第12版。

[4]周婷、孙晶晶:《报道救灾新媒体声誉鹊起》,《中国证券报》2008年5月22日,B04版。

[5]周婷、孙晶晶:《报道救灾新媒体声誉鹊起》,《中国证券报》2008年5月22日,B04版。

同类推荐
  • 胡适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胡适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本书收录胡适关于教育和人生的文章28篇。所选文章多为胡适先生的教育心得,能够代表胡适的教育思想,如《大学的生活》《学生与社会》《杜威的教育哲学》《大学教育与科学研究》《谈谈大学》等,包括一些演讲稿;此外也选编了胡适先生关于文学、人生、读书、自由等方面的文章。
  • 乘着歌声的翅膀:中小学艺术教育漫谈

    乘着歌声的翅膀:中小学艺术教育漫谈

    在艺术领域,由于多种新艺术的观念和样式此起彼伏,“交流”艺术正渐渐失去了主导作用的地位,由此对艺术本质的质疑和混乱意识进一步形成。由此,建立一个包容一切艺术的定义变得不太可能与没有意义。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流动复合体的艺术,在流变过程中,只能是短暂的、一时的,任何哪怕自认为是无懈可击的关于艺术的定义都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概括而非最终答案。今天,对艺术不可避免的谈论恰恰证明艺术正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其实,人类喜欢刨根问底的天性是对千变万化的艺术现象背后本质的追问,也得益于人们不断了解和接近艺术。
  • 数字信息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

    数字信息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

    本书着重阐述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的重要性,并详细地论述了具体的信息资源,包括中文图书信息资源、中文期刊信息资源、外文图书信息资源、外文期刊信息资源、中文数据库资源以及外文数据库资源的出版特点,读者、用户信息资源需求特点,图书馆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立,以及信息资源采访的原则和策略。
  • 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十论

    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十论

    本书紧密结合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深刻变化和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融合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研究方法,试图科学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基本范畴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使命、功能、地位、结构、过程、矛盾、规律和调控系统,构建起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全新内容体系,使之成为一部党性鲜明、科学性强、普适性广的专著,从而为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大众化和时代化作出一定的理论贡献,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和价值导向。
  • 逃离北上广

    逃离北上广

    在本书中(书中所用人名大部分为化名),我们精心挑选了“坚守者”或是“逃离者”的种种事例,并对这些现象作出了解读,对于应该“坚守”或是“逃离”进行了分析,从中可以发现他们“坚守”或是“逃离”的原因,以及“坚守”或是“逃离”后的心态和生活状况,希望这本书能让那些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拼搏奋斗在各个城市的年轻人解开心中的疑惑,找到前进的方向,获得拼搏的力量,为自己心目中向往已久的理想生活而不懈拼搏!
热门推荐
  • 厉王的嗜宠王妃

    厉王的嗜宠王妃

    楚悠然,二十一世纪的孤儿,一次意外,穿越到异世时空和她同名的楚悠然身上,醒来时,却身陷崖底,崖底奇遇,十年后,成了各国家喻户晓蝴蝶神医,凭着儿时记忆,找到家人,只为了解当年坠崖…的实情……他,龙玄国的三王爷,龙御天,冷酷无情,性格阴晴不定,让人难以捉摸,一朝相识,他深深的爱上了她,他宠她,爱她,只为捂热她那颗冷淡而善良的心。彼此相爱的他们并没有得到上天的眷顾,为了完成使命,为救出母亲她决然的给他喝下了忘情药剂,
  • 如果清风不自来

    如果清风不自来

    原来人与人之间,相遇,相知,相爱,相离,一切都那么容易发生。不同的只是,一种分离,有两种解释……
  • 抓作风(成风化人)

    抓作风(成风化人)

    “成风化人”系列丛书,从机关作风、家教家风、行业行风、学校校风四个角度,记录了和平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益探索,承载了和平人对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责任担当,展现了和平人“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榜样力量,发挥了讲述和平好故事、传播和平好声音的文化引领作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樱曦之月

    樱曦之月

    他与她,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却因为一次偶然,把两人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一贱钟情:老公,别乱来

    一贱钟情:老公,别乱来

    热心务实的许多多为了救朋友于水火,拖三个月婚期,夜爬苏少家,将某正沐浴的男神壁咚。“娶我吧,我会洗衣做饭、种草养花、两万块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为了能搞定高冷禁欲的苏少,许多多甚至不惜苦肉计、反间计、美人计连番上阵。战战兢兢三个月,婚礼成功延期举行,许多多披着婚纱正要走为上计时,苏少携保镖款款而来。“夫人去哪?”那一刻她才恍然,什么叫反客为主,什么叫将计就计。当许多多后知后觉苏少并非你传言般清心寡欲,实际是个腹黑狐狸时,她开始感叹世事无常。所以说一报还一报,苍天饶过谁。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剑出隋山

    剑出隋山

    且看一痴儿三剑破了天井江湖。且看一公主骑驴当了武林盟主。西蜀下棋的白发一落子惹得大唐群雄逐鹿。北莽蓄势的铁蹄望着南势要中原妇掳丁屠。算卦布衣寻真命,等了二十年寒暑。帝师和尚住皇宫,起了法号叫瘦虎。不曾想倒夜香的白发太监,原来是个帝王心腹。不曾想市井上的屠户大汉,竟然是个活佛文殊。何处去寻西蜀亡主的复国遗孤?醉卧白马的浪子枪上悬着酒壶。哪里去找大唐王庭的出逃公主?娥眉胭脂的艳娘腰间别着头颅。拜读圣贤企望登堂的儒门,哪个缺的了城府?寻证长生想要飞仙的道士,哪个逃得了命数?唐突,唐突,事事浅显奈人揣度。江湖,江湖,人心交错如读天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