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5700000064

第64章 试谈汶川地震报道的特征以及突发性灾难事件报道的突破

王灿发、王艳

改革开放30年来,党和政府在政治体制改革上迈出了艰辛而扎实的步伐。自2003年“非典”疫情以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致力于推动政府信息公开的进程。2008年5月1日起,国务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开始生效。在这次地震报道中,媒体勇于探索,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勇敢打破了固有的报道模式,采用全景式的记录,全时报道与即时报道结合,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零时差、零距离地对地震详细报道,实施特殊编排和超常规播出方式来展现抗震救灾的全过程,尤其是延伸报道和后续报道,以独特的视角、新颖的观点和独具匠心的结构与表现形式,真正实现了全面化与个性化、时效性与准确性的和谐统一。

一、汶川地震报道的特征

(一)报道形式不拘一格

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的党报,《人民日报》自2008年5月13日开始,就围绕着“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这个报道主线,及时发布最为权威的抗震救灾的最新动态,并刊登中共中央政治局研究救灾的重大决策,向全国人民传达党中央、国务院的深切关怀之情等等,为抗震救灾鼓舞了士气、坚定了信心、稳定了民心。从地震发生的第二天到全国哀悼日结束,《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几乎被汶川大地震相关报道占据着,每天都不惜用很多个版面对抗震救灾工作进行全方位立体化报道,这种形式在以往的报道中几乎是见不到的。

不但是中央级党报尽全力革新对灾难性突发事件的报道,各个地方级党报也独树一帜。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几乎所有的纸质媒体都把抗震救灾报道作为报道的主流,向读者传达灾区的最新动态。很多党报刊登文章动员广大市民积极抗震救灾,号召企业、单位及各界人士为地震灾区人民捐款捐物,《广州日报》还义卖报纸三天以筹款捐助灾区。

在报道形式上最具特色的是《四川日报》。从5月13日起,《四川日报》就用5个版对地震情况进行全程报道,并推出9个专栏,分别讲述救援、亲历、人物等详细状况。至5月21日共9天的时间里,《四川日报》总共刊登了762篇与汶川地震相关的报道,报道形式之丰富,实为过去所无法比拟。最让人耳目一新并为之震撼的报纸报道形式是哀悼日当天很多家党报的头版设计。报纸版面一反常态,不约而同地或以白色做底色,或以黑色做底色,大字号的哀悼字体震人心魄,所有的报纸媒体头版只有两种色彩:黑和白,形成一种巨大的视觉冲击力。

(二)注重言论引导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媒体越来越多地依赖,人们不但想从媒体上获得更多的新闻事实,同时也想从中获知事情的来龙去脉,通过深入了解事实真相来指导自己今后的行为。对于重大的突发事件,人们更好奇、敏感,并强烈地想要表达自己的见解。而言论板块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通过言论,人们的观点得以表达,对重大问题的分析解读得以共享,思想的传播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在地震报道中,党报都非常注重言论的引导和疏导作用。尤其是《人民日报》上所刊发的言论,具有极大的鼓舞作用,激励着全国人民为抗震救灾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地震中让人们感受到的感动情景数不胜数,于是就引发了很多受众内心的情愫,有人写诗歌,有人发抒情性博文,借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深切感受。报纸的副刊、博客等等无疑是最好的感情宣泄载体,在地震报道中,《人民日报》的大地副刊就刊登了大量的抒情性文章。

(三)充分运用图片报道

对灾难性突发事件报道来说,文字表述远远不如图片带给人们的心灵震撼强大,因为图片新闻具有直观性、现场性和真实再现性。一张好的新闻图片报道,不但极具现场感染力,还能表现出新闻事件的背景要素,更能反映出作者的新闻观点和立场,起到点题和升华报道主题的目的。

在汶川地震报道中,各家党报除了在文字上营造细节,运用连续报道、系列报道、组合报道,充分挖掘新闻资源,增强报道的连续性和冲击力外,还大量运用新闻图片。

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各大报纸都分别设置了抗震救灾专版,图片占据了很大版面空间。图片新闻在报纸版面中和文字新闻相得益彰,在汶川地震报道中做得有声有色,为报道增添了形象性和说服力。

二、对突发性灾难事件报道的突破

(一)时效性更强

在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国媒体的反应速度让西方震惊!“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媒体是否拥有快速反应机制,是体现媒体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1]“时间越快越主动”,快速、准确地报道重大突发性灾难事件,既是新闻媒体竞争力的基本标志之一,又是提高主流媒体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关键环节。得知地震发生后,我国媒体不再在层层请示中消磨时间,从而给西方媒体占据先机、抢占舆论制高点的机会,而是在第一时间现场出击、即发即报,真实客观的报道一直引导着世界舆论。新华社打破常规,于当日14∶45发出第一条英文快讯,14∶56从成都发出第一张地震图片;人民日报社在第一时间成立“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组织记者奔赴灾区第一线深入采访报道,同时组织撰写权威性的评论文章,及时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地震发生32分钟后首发新闻,52分钟后推出特别节目《关注汶川地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6∶30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从19∶00至次日凌晨1∶30推出特别节目《汶川紧急救援》。还有很多其他媒体也迅速播发地震信息,让公众及时了解到真相,消除了公众的恐慌情绪,也使政府迅速掌握实情,开展抗震救灾工作,从而实现我国在这次全球媒体对地震的报道中牢牢把握主动权。

(二)报道更加透明客观

长期以来,我国媒体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总是在反复掂量和斟酌中延误了采访报道时机,而且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或者闪烁其词,语焉不详,公众从中无法获取想知道的信息;或者避重就轻,言不及义,对公众颇为关心的重要信息躲闪,甚至对有些灾难性突发事件干脆就不公开报道。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新华社只是感觉到北京有震感,同时联系地震局未果,给全国分社逐个打电话也没有线索的情况下,就决定:“打破常规,争取时效,不再请示,抢发快讯。”在14∶45向海外播发了第一条一句话特急电:“北京有震感”(FLASH:TREMOR FELT IN BEIJING)。随后得知震级、震中的消息后,便立即展开了滚动报道。新华社对外部主任严文斌说:“新华社实现了第一个对外报道官方确定的震级、震中,第一个实现与成都连线报道,第一个报道灾区现场见闻,并在绝大多数关键节点上,实现了新闻的首发。”曾在新华社担任英文改稿专家的克利斯·奥布莱恩在给美国《华盛顿时报》撰写的文章中指出,官方媒体已将危机传播理论付诸实践:真实、快速和抢先进行报道。

新华社的举动充分体现出我国媒体在灾难性突发事件报道中的积极主动性,更加向世界展示了我国行政的高度透明性。当灾难发生时,已经不再躲闪、隐瞒,而是尽一切可能向受众报道灾难的最新信息。媒体即时更新最新救援情况以及遇难人数,比起唐山大地震报道在地震三年之后才将确切死亡人数公布于世,汶川地震中时时更新数据的表现,的确是让全世界刮目相看。

在报道中,很多媒体都派出了一线记者在现场采访,发回了大量真实的场景报道,而且细节详细,有述有评,客观翔实地描写了地震灾区的实况,极具感染力和号召力。在交通、电力、通讯等设施中断后,为了更好地让全国人民以及世界人民了解灾区的具体情况,除了记者在现场发回采访信息之外,政府还不断地扩大信息发布的渠道。从汶川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起,国务院新闻办、四川省政府每天举行一场新闻发布会,分别邀请政府职能部门的有关负责人以及有关领域的专家,发布灾情震情以及救灾动态信息,并公开回答中外记者的现场提问,而且对每场新闻发布会都进行现场直播,真正做到不回避,不掩饰,不用推脱之辞。这种权威的、高度公开信息发布的形式,充分满足了受众的知情权。可以说,在汶川地震报道中,媒体的公开透明报道方式,是我国媒体形象嬗变的一大转折点。

(三)更加重视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

汶川地震报道充分注重了被采访者内心的感受,洋溢着浓浓的人文关怀。救援行动开始后,全国媒体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舆论氛围,报道传递的核心理念就是:“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最大努力”,充分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无论是在报纸、广播、电视还是网络上,公众了解到的最新信息,总是遇难人数已达多少,受伤人数占多少,救援官兵受伤情况以及全国各地对灾区捐款捐物的数量已达多少,基本没有出现在以往灾难报道中把经济损失情况放在首位的报道,人的生命被摆放在最高位置。生命的价值至高无上,“人”成了报道的中心和重点。

人文关怀精神贯穿于汶川地震报道的始终。在报道的过程中,关注了灾难事件本身的进程,但并没有极力渲染灾难的惨烈、血腥、残酷场面,怀着一颗仁爱之心,发挥智慧,把人文关怀与信息传播效果协调统一起来,不单纯地追求新闻效果的感官刺激,不片面追求信息传播的轰动效应,充分关注了事件当事人及受众的心理感受。而且很多记者不断挖掘蕴涵在灾难事件之中的美好的主题,高扬人性的大旗,以透彻的目光注视人类的生死,给那些处于极度绝望状态下的人们以希望,让他们体会到人性的温暖、人的崇高与尊严,唤醒人类的良知与道德。这样的报道,充满了人情味儿,也是中国媒体赢得国际赞誉的关键。

〔王灿发: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副教授、博士;王艳: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硕士生〕

[1]张杰、胡靓:《论改进突发事件报道的策略》,《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08年第1期。

同类推荐
  • 美国汉学纵横谈

    美国汉学纵横谈

    《美国汉学纵横谈》这本论文集为作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成果,全部论文均在正式刊物和报纸发表过,在国内学界产生一定影响。分为三个部分:19世纪美国汉学史研究、20世纪美国汉学史研究、中国典籍英译研究。本次结集出版,将对国内研究美国汉学史、中国近代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的学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 中国城市性格

    中国城市性格

    人是有性格的,没有了性格就没有了魅力。本书分析了中国最具性格魅力的20个城市的性格特征,这些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广州、武汉、西安、苏州、厦门、杭州等。
  • 超级分析力训练

    超级分析力训练

    本书介绍分析力的培养方法,并且附有测试题,使人提高分析能力、掌握分析力,使人提升素质,丰富自己生活。
  • 中国媒介批评学(上)

    中国媒介批评学(上)

    当今的人类世界已进入高度媒介化的时代。媒介与人、与人的全部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如何理解媒介?媒介在我们的身边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我们应该如何更科学更合理地掌握媒介?如何利用媒介对于真实的世界和事物的真相进行认知和理解?并进而使得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精神交往更加通畅和高效。媒介批评学,就是研究和回答这些重要问题的。
  • 湖南人性格地图

    湖南人性格地图

    湖南人号称“南方的北方人”,性格张扬刚烈,像辣椒一样火爆,不达目的不罢休。在外地人心中,湖南人是很聪明的。无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岗位,湖南人总是给人一种出类拔萃的印象。湖南人头脑机敏,对政治军事感兴趣,而一旦应用到经济上来,也能有所成就,湖南人的机敏是其他人比不了的。
热门推荐
  • 酷酷总裁迷糊蛋

    酷酷总裁迷糊蛋

    一个是豪门贵公子,一个是普通俏女孩,一场宴会上的相遇,让原本毫无交集的两人不但成为了邻居还最终成了恋人,迷糊可爱又有点聪慧的上官霓和又酷又帅又多金的宫希瑞演绎一场轻松、活泼的爱情故事。
  • 对的时间对的人

    对的时间对的人

    有人说,江安澜是高贵冷艳、不可一世的;有人说,惹天惹地也千万不要惹江安澜,因为他永远能让你悔不当初;有人说,江安澜就连刷下限都是大神级别的。在姚远心中,江安澜也一度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直到那天,他强买强卖后,对她喵了一声,她觉得整个世界似乎都有些异样了。他说:看过我之后,你就不会再想去看其他人一眼了。他说:强迫人做我女朋友这种事,我只对你做过。他说:我不知道怎么去追人,如果你喜欢慢慢来,那我再放缓点速度。他说:小远……我不良善,但我绝不会负你。那一刻,有雪花轻轻落在他乌黑柔软的头发上,他眼眸中的笑意缱绻而温存,以后我归你管。
  • The Memoirs of Marguerite de Valois

    The Memoirs of Marguerite de Valoi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婚婚欲恋:总裁缠上小娇妻

    婚婚欲恋:总裁缠上小娇妻

    纸醉金迷的销魂窟,他遇到她,要了她。这让沈苏南的婚礼沦为云城的笑柄,她的生活开始陷入昏暗,他及时出现替她阻挡所有的算计和难堪。就在沈苏南全心全意交付真心时,却发现所有的昏暗和灾难都源于这个一直站在她身边的男人。再度重相逢,是上天对他的怜悯亦或是对她的疼惜……
  • 梵志頞波罗延问种尊经

    梵志頞波罗延问种尊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华严经入法界品十八问答

    华严经入法界品十八问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在最好的时光等你

    我在最好的时光等你

    闵寒因为父母忙于生意并且把很少的关心都放在弟弟闵瑞身上而导致心理上有些失衡,对父母和弟弟都很疏远,和邻居林海笑一家很亲近。直到韩国转学生姜智英的到来,林海笑的关注点转移,闵寒不能接受林海笑放在自己身上的关心全部给了另外一个女生,开始有些偏执,成绩下滑。闵瑞看在眼里,便去离间姜智英和林海笑,加上一直被妈妈拿来比较的学神孟小琥邀请她组队参加青少年电子竞技大赛,期间不断开导和感染她,闵寒终于努力找回了活泼开朗、积极进取、热爱生活的自己。
  • 黎氏王朝

    黎氏王朝

    天命元年,黎永平触碰了苗成的阵法初成品,自此种子向世间播撒,等到苗成发现时,已经有所来不及,苗成与天门派尽力抢救却终归失败,为了延缓树对人体的毒害,苗成不得不改进阵法,最后的成品惊艳了术士界,因为想要破解该阵法难于登天。但是这个阵法的最恐怖的地方,也就是设计它的初衷就是控制,每一颗种子都有一个序号,随着种子的传播序号会增大,但是种子的寄主会遭到序号更小的种子寄主的控制,因而黎永平成为了所有感染者的精神领袖,幸免的只有术士。为了引导人们生活,作为术士的苗知诱导黎永平走上称王之路。但是这并不代表没有漏洞,苗成再次设计了一个阵法……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黄草

    黄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