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5700000062

第62章 突发与突破——新闻媒体汶川地震报道分析(2)

三、电视媒体直播连线报道展现强大生命力

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凤凰卫视等电视媒体纷纷派出记者深入汶川,拍摄第一手画面。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24小时直播报道,更是开启了信息传递的现场性、实时态和事件同步性,为印刷媒体和新媒体所不能企及。这种进行时态的新闻播报方式在灾难信息传播中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截至6月初的半个多月时间,仅央视就派出150多名记者奔赴灾区一线。在震后救援的关键时刻,央视的24小时直播几乎是由前线记者的现场连线报道架构起来的。哪里救援出现新的情况,信号就切到哪里;哪里救出了人,就连线哪里的记者……直播一改往日的缓慢节奏。“震后灾区实况”、“72小时生命营救”、“空中大转移”、“堰塞湖排险”、“失事直升机搜救”……直播中的一个个专题与救灾进程相同步,全世界观众得以与灾区一线零距离。当灾难发生的时候,电视记者深入灾区进行报道具有深刻的含义,他们是信息传递的使者;对于电视媒体而言,记者出现在现场,还有着更为直接的意义,引领着观众进入灾区亲身感受震灾发生和发展的最新实况。如央视记者张泉灵由于其出色的连线直播报道,给人们极深刻的印象,包括笔者在内,很多观众泪水不能自止。

四、新闻类期刊震难报道全景透视独擅其长

在强调媒体报道速度的当下,新闻类期刊汶川地震报道往往被忽略。然而,《中国新闻周刊》、《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瞭望新闻周刊》、《瞭望东方周刊》和《南方人物周刊》等6家新闻类期刊在2008年5月12日一6月5日期间的抗震救灾报道,时效性虽不及报纸,却以其视角独特、策划精心、深度采访评析及其遒劲从容的笔锋、深怀悲悯的文风、醒目震撼的图片和精致感人的封面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图景。它们或以时效性、新闻性强,关注地震灾害本身及相关问题,表现出客观、全面的特点见长;或以报道主题新颖、注重文采和细节见长;或以特别策划、归纳评析、角度多元取胜。

(一)封面主题突出感人

6家周刊分别在震后第1期以“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大地震”、“汶川大地震举国大救援——生命高于一切”、“伟大的透明和国家成人礼”、“汶川地震:倾国抗灾大会战”、“生死大营救——汶川大地震80小时记录”、“震恸中国”为封面主题,并配以醒目的巨幅图片为主题背景。封面图片大多以人物为主,尤其是灾区孩子们的照片,如《中国新闻周刊》“汶川的孩子”、《三联生活周刊》“我们都要一个家”、《瞭望新闻周刊》“大爱中国”,力求褪去文字的矫饰,力图用朴素的语言讲述这场灾难,发刊词传达着质朴的关切与厚重的情愫。《南方人物周刊》以人物的向善力量和感人至深的人性魅力为切入点,通过一幅幅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和一篇篇平实优美的文字,让读者从灾区人民的经历中感悟生命、感受大爱。5月28日“忘川,记川”一期,以“殇、爱、思、生”4字为大标题,从灾区人民的震痛、全国人民的大爱、对地震灾害的反思以及生者如何坚强4个角度展开报道,体现了该周刊“记录我们的命运”的办刊宗旨。

(二)期刊评论理性闪耀

《中国新闻周刊》“新论”专栏连续3期以“面对巨灾,中国的勇气和行动”、“灾难让我们汲取进步的力量”和“为了孩子”为题,发表专栏文章;《三联生活周刊》卷首刊发评论《汶川不会消失》;《瞭望新闻周刊》“瞭望论坛”连续刊发《弘扬新起点的抗震精神》、《灾区安置考验行政效率》和《灾区重建的科学命题》系列时评;《瞭望东方周刊》连续发表社评《国家的进步成为佑民的天》和《以孩子的名义,守望明天的亮光》。6家期刊评论的共同特点是:号召全国凝聚力量共同救灾,并肯定政府作为;呼吁大家关注生命、关爱灾区儿童;弘扬灾难时期伟大的民族精神。其中,《新周刊》以一期7篇震灾评论,揭示了地震给予人们的“生命教育”“灾难教育”“情感教育”“传媒教育”等价值,具有判断的准确性、论点的新颖性和揭示的深刻性。

五、媒体报道遗憾和“报道高于生命”违背新闻伦理

某电视台展示了这样一则完整的“故事”:一名被压在废墟下的青年是如何从信心十足地说要活下去,到死在救援队员担架上的。其间,该青年还在记者的导演下,与妻子通了电话,整个救援过程经历了白天到黑夜的十多个小时。为了配合直播不停地和他说话,结果耗费了他最宝贵的体力,在经历了长时间挣扎后离我们而去。这样的报道,除了传达给观众以残酷和绝望,还能是什么?

网上广泛转载的一则题为《看看某些记者在地震采访中的丑陋》的帖子,有名有姓地指出了媒体在地震采访中的不良行为,其中能被证实的至少有七八条。文中提到俄罗斯救援队救出第一名幸存者时,马上用黑布蒙住他的眼睛以避免长时间黑暗中贸然见到强光而失明,可我们的媒体记者却用强光摄像机对着幸存者的眼睛拍片,俄罗斯队员气得对着镜头怒吼;某中央媒体记者在电视直播时贸然进入手术室采访,还要强行采访已消毒完毕即将进行手术的医生,将其手术衣污染,医生怒不可遏地喊道:“你把我搞脏了!”记者却继续问医生已躺在手术台上麻醉好的病人的伤情如何。还有在幸存者心理状况非常不好的情况下继续问其可能会对他造成伤害的问题等等。

震后初期,大量刚被救出的伤病员,他们的生命悬于一线,随时可能被夺取,一分钟、一秒钟都是致命的。而有的记者为了抢时间,和伤病员争夺有限的直升机。也有记者在有人被压在预制板下边时,为了抢一个有冲击力的镜头,让救援人员等她5分钟,结果就因为这几分钟,伤员救出后支撑不住去世了。

凡此种种,不能不说是一种无知。我相信记者应该都是善意的,在急于完成采访任务的时刻不知道或忽视了细节。但是采访不能伤害到被采访者是基本常识,也是基本的道德自律。“克制性采访”——尽量不去触及那些曾经的痛苦阴影,给伤痕累累的心灵留一份安宁——应成为媒体共识,以避免对幸存者造成二次伤害。显然,新闻记者面对被采访者的痛苦,尤其是可能失去生命的沉重代价,是保持职业记者的“专业精神”冷眼旁观,还是拿出普通人的行为参与救助,这已经不是今天才提出的两难命题。人的生命优先,尊重生命、人文关怀,这是新闻道德的基本要求和底线。

凭借“9·11”事件报道获得2002年度普利策新闻奖的《华盛顿邮报》记者艾美·格尔德斯坦在被问到怎样处理残酷血腥与科学传播之间的矛盾时回答:“我们的报道重点不在于展现血淋淋的场面,而是侧重于恐怖袭击对于人们带来的灾难。我们采访了许多家庭,同时分析了国家在预防恐怖事件方面存在的不足,目的就是要促使国家建立和完善这方面的措施,减少类似事件给民众带来的恐慌和危害。”央视抗震救灾节目主播赵普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也直白地指出,“那个时候讲故事就太不要脸了”,“你让废墟中的人喊话,是在消耗他的生命”。展现残酷血腥画面的虽是少数媒体,还是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注: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周娜娟、王玉珠、武楠为本文写作提供了资料。

〔金梦玉: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教务部主任、教授〕

同类推荐
  • 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睿文馆)

    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睿文馆)

    赫伯特·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是法兰克福学派左翼主要代表人物,本书是其最负盛名的著作,旨在揭示当代发达工业社会型的极权主义特征。此书在英国和美国出版后,先后在德国和法国出德文版和法文版,其后又译成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出版,被称为西方60年代末大学造反运动的教科书。全书除导言外包括“单向度社会”、“单向度的思想”和“进行替代性选择的机会”三部分。作者通过对政治、生活、思想、文化、语言等领域的分析、批判,指出发达工业社会是如何成功地压制了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使这个社会成为单向度的社会,而生活于其中的人成了单向度的人,这种人丧失了自由和创造力,不再想像或追求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本书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作了较为深刻的揭露和探索,但暴露出其社会批判理论的乌托邦性质。本书对研究兰克福学派和马尔库塞理论的发展,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 如何在一流期刊上发表管理学论文

    如何在一流期刊上发表管理学论文

    一流的英文管理学期刊有A与A-/B+等两级。《北大微讲堂:如何在一流期刊上发表管理学研究论文》给出了一流管理学期刊的期刊名称、特点等,帮助读者发表论文。
  • 中国人的脸谱

    中国人的脸谱

    本书是美国著名学者亚瑟·亨·史密斯先生的经典著作。
  • 社会学与人类学

    社会学与人类学

    马塞尔·莫斯是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他对交换形式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曾作出高度创造性的比较研究,他有关人种学理论和方法的观点也对许多社会学家产生了影响。本论文集编入了他内容最丰富的一流社会学专题论文。他的“论礼物”是很有影响的著作,着重论述了美拉尼西亚、波利尼西亚、北美洲西北部等地土著民族的交换和契约形式,并对赠与、接受及偿报等行为的宗教、法律、经济、神话和其他方面予以探讨,典型地体现了他对社会现象研究的“以小见大”之法。该论文集的出版为社会学研究人员的学习、查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魔幻学习100%

    魔幻学习100%

    《魔幻学习100%》通过模拟读者日常生活的各种场景,构建了“加速学习模式”,帮助读者获取和保留各种信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热门推荐
  • 弃妇不下堂

    弃妇不下堂

    一朝重生豆蔻年华,冯知乐表示自己压力有点大。姐妹情深成了镜中花,夫妻恩爱成了虚无缥缈又不切实际的憧憬,原以为的殷实娘家成了虎豹狼窝,一步步的把冯知乐推入了不可回头的深渊。重生而来的冯知乐表示不着急,她受到苦,流的泪,会一分一毫的全部讨回来,虐渣男,斗小人,一个也不会放过。她以为这一世的每一步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却不曾想过有一天自己的生命里会出现一个强势又难缠的人。强势的吓人,难缠的烦人。某无赖表示:“以后你的仇就是我的仇,我的仇就是你的仇!”冯知乐:“……”
  • 爱在不言中

    爱在不言中

    1957年5月4日出生于长野县大町市。她的丈夫是著名推理小说家折原一。新津清美大学就读于青山学院大学文学部法语系。她常去听文化中心的小说写作讲座,在讲师山村正夫的鼓励下,新津清美开始投稿,1988年发表了处女作《双面胶小姐》,并登上了日本文坛。题材多取自日常生活,描写女性心理笔法精湛,善于恐怖风格。代表作有《夏娃的原罪》、《胎内余罪》、《流转》《危险的恩人》等。“男人和女人之间的事情,就连当事者自己也难以搞清楚啊。”
  • 神奇宝贝之穿越成小遥

    神奇宝贝之穿越成小遥

    一场穿越的开始,一段旅程的开端,凌雪汐的意外穿越,使得原本属于千里遥的旅行变得更加奇幻。不仅有着胜利,失败也如影随形,一点点进步变强的同时,也有另一个可怕的存在日渐壮大。少女和她的众多伙伴,在旅行中成长,在战斗中成熟,一步一步,在强者之路上前行,永不退缩。
  • 亚洲现代作家作品浅析

    亚洲现代作家作品浅析

    文学作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社会理想和审美观念,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而后创作出来的。它既包含客观的现实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此书堪称亚洲现代作家及作品的博览会,内容全面具体,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和知识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神医凰后:狐仙乖乖听话

    神医凰后:狐仙乖乖听话

    姚月紫认为自已是一名非常合格的妇产科医生,对待工作态度认真,职业素养良好,但是她这次竟然在手术台上晕倒了!“皇后娘娘!”身边宫女一声吼,刚醒来的姚月紫瞬间不淡定了,自己这次竟然赶了一次时髦穿越了。“皇后娘娘!”身边再次一声吼,等等!这声音有点好听……姚月紫慢慢转头,身边郝然是一位古风美男,宽袍大袖,温润如玉。姚月紫稳了稳心神,既然你都吼了,自己不出手就不合适了。妖孽,纳命来!
  • 海岛(中篇小说)

    海岛(中篇小说)

    岛上,一整天了,雨下个不停,她等待着。有时,雨滴斜打在窗上,噼啪作响,快变成了雹,小小的弹丸撞上窗户,立刻顺着玻璃滚落,消失,身后留下微小的痕迹。有时,雨滴直落而下,碰不到窗上,像一副密密织就的珠帘,挂在屋外。她拨拨炉里的火,把木块翻一下,让木块烧得更均匀些。有些木块是从海岸边上拔出的老篱笆,劈碎后才能放进炉子。一些木块上带着铁钉,年代久远,紧紧扣进木头里。灼热的炉火中,钉子闪耀着樱桃红色,不禁令人遐想起铁匠铺里锻造时的情形。有了四周燃烧的木头,炉火中的钉子能烧得发红,到了早上,铁钉会蜷成黑黑的一团,掉入灰灰的铁盘里。
  • 我和舰娘的二三事

    我和舰娘的二三事

    一眨眼的时间,陆子云就穿越了。原本在陆子云手中正准备建造的手机变成了一张蓝色的图纸,图纸上面还画着一艘军舰的图样。
  • 宠妻之权少请自重

    宠妻之权少请自重

    一个十足的大灰狼,一个十足的小骨朵。小骨朵扑入大灰狼的怀里,开启了狂洒狗粮的外挂。“饭你烧,菜你做,地你拖,对了,衣服也你洗嘛!”小骨朵掰着手指,无比认真的商量。“好,顺便喂饭。”“……喂饭啊……“
  • 笑话王中王:幽默捣蛋小故事

    笑话王中王:幽默捣蛋小故事

    《笑话王中王》系列收集了大量的幽默故事,一则笑话能够让我们感到快乐喜悦,一则笑话可以使我们获得轻松解压。只有在一个轻松幽默的环境下,我们才能笑口常开,才能笑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