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5700000047

第47章 危机传播中如何规避传播危机(1)

刘伯贤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社会正处于一个矛盾加剧、危机四伏的阶段,各种社会冲突此起彼伏,各类危机事件接二连三。在信息网络化和传播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新闻媒体对危机事件的关注和介入无远弗届、无孔不入,其所产生的正负效应十分明显。本文所说的“危机传播”和“传播危机”,是两个互相关联却又含义不同的词。前者概指新闻媒体对危机事件的信息传播,后者概指因媒介传播而导致危机加剧和放大。实践表明,如果对危机传播控制不当,则很可能引发传播危机。笔者以为,要在危机传播中规避传播危机,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切实转危为安、化危为机,至少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快速反应,先声夺人

传播学中的“首因效应”告诉我们,对某一事件(或事物)最初的解释,最容易在人们的记忆中扎下根。从舆论引导和争取受众的角度看,谁博得了新闻报道的头筹、最先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谁便容易获得首因效应的优势和舆论引导的主导权;越是“捂、堵、拖”,则越容易产生“禁果效应”,进而导致舆论混乱。近年来出现的“南京汤山投毒案”、“‘非典’事件”、“手足口病疫情”等,均因有关方面反应迟缓、应对拖沓而引发了传播危机,致使相关处置工作深陷被动。

有研究显示,组织内部在危机发生后3-6小时内作出反应是最适宜的时机;而在6-72小时内对外部作出反应是最适宜的时机。[1]实际上,随着互联网和手机媒体的普及应用,信息传播的速度大为提升,某个事件通常只需4小时左右即可能在互联网上广为传播,迅速形成网上舆论热点。显然,在这种信息传播环境中,“捂、堵、拖”的危机应对办法是逆时而动、不合时宜的,一旦各类谣传和小道消息形成星火燎原、覆水难收之势,则必定导致难以挽回、不堪设想的后果。

危机端倪出现后,当事者要想规避传播危机,首先必须在第一时间迅速响应,积极开展应对工作,尽力抢抓第一信息发布权和第一解释权,切实做到先声夺人,牢牢把握舆论主导权。展开点说,这种响应主要包括从速启动应急处置机制、迅即了解相关情况、密切跟踪事态发展、主动与媒体进行沟通、尽快发布相关消息等事宜。

在信息发布和新闻报道方面,通常可以采取“切香肠式”的处理方式,先略后详,由浅至深,先以简短的语言发布简要的信息,知道多少先说多少,关键是当事方要尽快有“声音”出来表态,主动占领舆论引导的制高点,尽可能挤压小道消息的传播空间,然后再适情引导媒体不断公布新的处置进展情况,引导记者采访报道当事方做了什么、当事方正在做什么、当事方将要做什么。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传统的做法通常注重总结式报道,或要求某一案情、事件必须等到水落石出、处置完毕后再做报道,或要求有关信息必须经过多个部门反复核实后再由某一特定部门对外发布。这无疑是亟须改进的,因为这种处置方法容易耽搁时间、贻误战机,客观上极易给各类谣传和小道消息以可乘之机。在信息传播极为快捷的今天,必须倡导“先发制人”、“以快制胜”的理念,改变坐等事实真相调查清楚之后才发布信息的做法,切实做到信息发布与事件处置同步推进、新闻报道与舆论引导并驾前驱。

二、统一口径,一个声音

在很大程度上说,危机传播是混乱符号和不确定意义的共享过程,是信息传播主体与客体非秩序化复杂互动的过程。[2]如果相关话语杂乱无序、良莠交错,则每每容易滋生误解和歧义,致使各类小道消息以假乱真、混淆视听。要防止众声喧哗、鱼龙混杂,确保主调昂扬、主导有力,当事方在面对媒体发布信息时必须统一口径,善于“用一个声音说话”。若七嘴八舌、说法不一,甚至自相矛盾,则不啻为媒体炒作制造口实,其结果难免会导致传播危机。

2005年的“哈尔滨‘天价药费’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其之所以引起国内众多媒体的持续热炒和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即与院方出现多头信源、前后“声音”不一的应对表现密切相关。据粗略统计,在整个事件的媒体报道中,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先后出来说话的相关人物就有5人之多:主治医师王某,重症监护室主任于某,副院长曲某,院长张某,医学专家方某。他们中大部分人只是站在自己所处的角度考虑问题、解释问题,且各自所述多有冲突,这无疑为媒体的质疑和炒作提供了“求之不得”的素材和话题,为各类猜测、传言的泛滥提供了广阔的弹性空间。如果当时院方能指定一名新闻发言人,专门负责对外发布信息,其结果必定是另外一个样子。

实践启示我们,在危机传播中,当事方要切实做到统一口径、“用一种声音说话”,最好选定专门的新闻发言人对外表态,确保所发布的相关信息权威、真实和准确。如遇全国性的重大危机事件,有关部门应要求各地媒体步调一致,“异口同声”。2008年“5·19”全国哀悼日期间,全国329个地市级以上电视台共播出1482套节目,其中1069套节目转播中央电视台《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直播报道;无线电视1645个频道,其中692个全部转播中央电视台节目。[3]这种全国联动、声势浩大的同声报道方式,对于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有效引导舆论,维护社会稳定,无疑成效显著。

三、主动沟通,善待记者

从某种意义上说,危机管理的核心问题是沟通和传播。[4]危机事件发生后,当事方要规避传播危机,防止媒体恶炒,必须摒弃鸵鸟心态和侥幸心理,主动与相关媒体联系沟通,积极做好媒体公关工作,努力争取记者的理解和支持。

在危机传播过程中,凡是对媒体消极应付、敷衍推诿,抑或封锁消息、缄口不言,甚至刁难记者、阻挠采访的行为,必将激起媒体的不满、质疑和围攻,最后极易导致传播危机。2002年4月的“山东福胶‘造假’事件”、2003年3月的“辽宁海城学生豆奶中毒事件”等,均因当事方对媒体记者采取消极闪躲的办法和“无可奉告”的“冷淡”,而愈加激起了媒体的“好奇”和不满,促成了传播危机的形成。面对记者的采访提问,慌了手脚的福胶集团领导却纷纷放“假”,而海城市有关学校和政府部门负责人不是避而不见,就是对实质性问题闪烁其词。这种应对方式,显然只会增添媒体进行猜测性报道的噱头。

同类推荐
  • 舆梁:新语堂舆论引导手记

    舆梁:新语堂舆论引导手记

    王汝堂编著的《舆梁》所界定的“舆论”,就时代而言,更多的是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现代信息社会;就事件来说,主要聚焦的是“非理性舆论”事件。力寻的也是针对当今时代“非理性舆论”的破解之道。此书在写作中尽可能不引用或少引用各种参考资料,力戒纸上谈兵、空谈误国之弊。虽使用嘈嘈切切之假语村言,但轻拢慢捻的皆为新语堂处理或研究过的本真之事。
  • 新闻发言人与媒体:沟通策略与技巧

    新闻发言人与媒体:沟通策略与技巧

    本书在广泛搜集资料、注重实用性和应用性的基础上,作者做了以下尝试:第一,研究定位上的突破。根据所能搜集到的资料,本书是目前为止第一本专门针对高等院校特别是新闻院校学生的教材,而其他学者所著多为培训教材。第二,研究视角和体系上的创新。本书以媒体与新闻发言人的互动为基本立足点,为此确立自己的研究视角和教材体系。第三,教材形式上的突破。本书充分考虑了现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阅读特点,注重文字流畅、形式新颖、图文并茂、体例生动,尽量引用最新的资料。本书设置了“知识导航”小板块,使读者对内容预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 人文教育读本

    人文教育读本

    中国传统文化由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合构而成。在这种传统文化基础上孕育出来的传统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顺自然而以人为本;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循人伦而以和为本;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重体验而以乐为本。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这些人文精神,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仍然适用,也趋同于国家、社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 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是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教育代表作,集中反映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观。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从孩子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习惯再到他们的学习成长,都有着详尽的叙述。为了将作者的本意更好地传达给读者,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本书在语言润色上做了一些调整,以符合现代人的阅读要求。在书的最后,还加上了洛克的经典教育格言,以供读者学习。书中对教育力量所持有的深刻信念、对父母的教育责任和早期教育的重视以及具体教育工作的见解,在今天还是能带给人们很大的启迪。
  • 国家战略中的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建设:理论、模式与实践(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国家战略中的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建设:理论、模式与实践(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国家战略中的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建设:理论、模式与实践》从城市战略发展的视角出发,根据特大城市特点(多圈层、国际化、广辐射等),分层构筑、分步研究。在理论层面,对上海以创新驱动为特征的城市发展机制进行分析,重点研究不同空间主体包括创新城市、创新城区、创新新城(智慧新城)、创新都市区(创新城市—区域)发展的经验与规律;在应用层面,主要研究上海多层级空间体系(创新城市—中心城—新城—都市区)在多领域(社会—经济—建设—管理)的创新发展任务,提出上海创新驱动在各空间层面的发展思路和应用决策,最终形成一个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完整框架。
热门推荐
  • 咒印巫师

    咒印巫师

    努力改变出身,知识改变未来,我将撬动命运的天平!诸神黄昏,由我展开!
  • 我在盛夏摘过南瓜

    我在盛夏摘过南瓜

    她,南子琦,Y城师大附中第一学霸,竟然中考落榜!忍辱负重来到Y城二中,本想卓尔不群,却被他压了一头!不怕,且看她如何与他斗智斗勇,再创辉煌!
  • 我可是一只灾兽

    我可是一只灾兽

    麒麟乃是祥瑞之兽,可你是否听说过血麒麟?“血墨,去买张彩票怎么样?”一名人类女孩摸了摸少年头上只剩一根的断角说道。“都说了我很倒霉了,再跟着我你小心出事啊。”少年一脸无奈地说道。“诶!我好像中奖了!”少女惊喜地说道。少年摸了摸角,疑惑不已“这人类能不受运气的影响吗?”
  • 犹太人赚钱的智慧

    犹太人赚钱的智慧

    这本书是以我的亲身经历及我对犹太人的观察为基础写成的,是那些没有实际经历过这些事情的人无法为你提供的。同时,书中的内容具体且简单易懂。我希望,这本书能为各位读者的日常生活提供一定的帮助,每个人都可以将它作为一种秘密武器而加以有效利用。这本书中,详细地记录了我所了解到的犹太人在赚钱方面所积累的各种智慧与知识,而这些正植根于他们所具有的坚韧不拔的人生观以及极具现实性的生活方式。
  • 做一个会说话办事的人全集

    做一个会说话办事的人全集

    这是一本全面介绍得体说话、高效办事的书。说话办事有学问,有讲究,为了帮助读者尽快成为一个会说话会办事的人,本书从实用、方便的原则出发,将日常生活中最直接、最有效,使用率最高的口才技巧和处事方略介绍给读者,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掌握能言善道、精明处事的本领;让读者懂得如何在说话办事时做到不卑不亢、圆滑中有果断,做到“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离不开说话、办事,甚至可以说,我们是在说话、办事的过程中度过一生的。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吃得开,就要充分依赖说话水平与办事能力。
  • 引阙阁

    引阙阁

    三百年前,一双手刨开泥泞从尸横遍野的死人堆里爬出,遂即周身散出金光飞升成仙,天帝派此人驻守引阙阁,方换来人间太平。某一天的记忆复苏,灭城,剔仙骨,仇恨与痛苦占据心扉,究竟渡人之人,能否渡己。
  • 跪乳时期的羊

    跪乳时期的羊

    本书是宁夏青年作家张学东中短篇小说集。他投身本土,倾心乡情,从朔方大地汲取水土的养分和情韵,小说里凝聚着对西部的热爱和企盼,把对现实严酷的感悟、对人生困顿的悲悯、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化为心果,甜美而苦涩。
  • 青春的三点一式

    青春的三点一式

    那一年,他遇见了她,于是三点一式的青春多了一条不算太直的高。这是一部单纯的青春小说。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也没有太多励志言情的故事,有得只是一份青葱少年的美好回忆!
  • 老公,情深不浅!

    老公,情深不浅!

    【正文完,放心入坑】江燕回,A市赫赫有名的二太子,上头有一个手段阴狠的霸主老爸,还有一个无恶不作的大哥.而他……据说,游手好闲,典型的纨绔公子哥**而她还是一个律师……**你来过一下子,我想念一辈子。……你闪耀一下子,我晕眩一辈子。……真以为你拥抱我的方式,是承诺的暗示……**很多时候,我们都不明白,相爱那么短,遗忘却那么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