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5700000042

第42章 危机事件中的信息公开与媒体报道策略分析(2)

(二)与谣言“赛跑”,信息发布及时准确

1.信息传播渠道不畅是流言扩散、危机加剧的主要原因

我们常说“天灾人祸”、“怨天尤人”,天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后面的人祸,美国卡特里娜飓风、缅甸风灾之后,由于没有畅通、透明的信息传播途径,导致当地谣言四起,社会动荡不安。

危机事件面前,我国有些政府部门往往对媒体、社会公众持怀疑、惧怕的心理,使得自己不仅要面对突然而来的危机事件,更要分出精力来应对媒体、公众这些“假想敌”,其工作的难度、应急处理的效果可想而知。封锁信息的可怕之处更在于,隐瞒真相、设立采访关卡,使得媒体报道的真实性和效力大为减弱,既影响了媒体与政府形象,还难免造成谣言滋生、蔓延,使得危机扩大,后继损失严重。

2003年“非典”开始蔓延时正值“两会”召开期间,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一种保守、求稳的思想占据了上风,使得疫情没有得到及时公布。这就为谣言提供了滋生蔓延的温床,民众无法获得准确的信息,“非典”病毒的迅速蔓延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心理骚动,导致诸如板蓝根、食醋甚至各种食品的抢购风波。真正采取措施应对危机,是从有关部门采用技术手段监控、屏蔽流言短信时才开始的。此时,距危机的爆发——流言短信的发布已经过去多日,政府错过了危机应对和辟谣的最佳时机。

“非典”疫情初期个别地方封锁信息造成严重后果的沉痛教训不可忘记,媒体在危机事件中的失语也和误导一样,往往是造成谣言扩散、社会恐慌和危机加剧的主要原因。谣言一旦与公众的价值观念、历史记忆、物质利益、心理因素发生碰撞,在危机所导致的外界环境的激烈变化中便会激起种种议论,难免出现怨天尤人的社会普遍情绪。倘若能将更多的真实信息暴露在阳光之下,同时辅以舆论引导,使之形成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健康舆论,也有利于提升政府公信力,引导激发民众同政府共同战胜危机。

2.及时准确的信息披露是消除恐慌的“定心丸”

可见,灾难与抗灾工作的透明是稳定人心的基石。实际上,汶川地震发生后,社会上就立即出现了多种流言,政府和权威机构迅速通过媒体加以应对和化解:

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谣言即出,北京当晚将发生余震的短信在市民手机中迅速传播,重庆网上传言晚上会有余震,上海也谣传沪浙交界处发生5.7级地震。当地地震局都在一两个小时之内进行了辟谣。

5月13日,公安机关查获3起借地震在网上造谣案件,并对4名造谣人员分别处以治安处罚或训诫。他们出于恶作剧或为提高个人网上空间点击率等目的,编造“北京将有比较强的地震”、“汶川地震系人为”等谣言,并在互联网相关贴吧里发帖,造成了不良影响,触犯了有关法律。

5月14日,中国地震局驳斥瞒报地震预测结果说法,称所谓为了保证奥运前的安定局面而瞒报地震预测结果的推测“是没有道理的”。该局进一步解释道,三大因素决定地震预测是世界难题:第一是地球的不可入性,第二是地震孕律的复杂性,第三是地震发生的小概率性。

5月14日,中国环境保护部指出,互联网上流传的“都江堰市一化工厂发生危险化学品泄露、污染成都市饮用水源”之说属谣传。成都市环境监测站连续两天的水质监测数据显示,市民饮用水质没有异常。

5月14日,救援部队有关负责人指出,“网上流传的空降汶川伞兵死亡4人、失踪10人纯属谣言!”

……

可以说,正是这些信息及时准确的披露,成为民众情绪的镇静剂。各政府职能部门学会了利用媒体,赶在公众恐慌之前公布真相,保证信息的顺畅传播,使得谣言不攻自破,人心很快趋于安定。

3.注重发挥网络媒体和手机短信在辟谣中的独特作用

截至2008年3月,我国网民已达2.21亿人,手机用户更是达到5.74亿户,用户数均居全球各国之首。网络和手机信息便捷迅速、覆盖面广、受众人数多,已经成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现代传播手段,这种传播手段在涉及广泛公众利益的危机事件中的影响力尤为突出。5月12日汶川地震后,包括贵州、广西在内的多个省市有震感,引发一些群众的猜测和不安。针对这种情况,当地有关部门迅速通过手机短信和新华网等现代媒体,及时告知公众当地“处于非地震带”和“此次地震对贵州没有大的影响”等安民信息,有效地抵制了不实传言的流行扩散。[8]

今年5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体现了政府信息“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要求保证政府信息公开的准确、及时。政府部门应当善于利用网络、手机短信等新媒体方式传播涉及公众切身利益、为公众所关心的各类问题,保障危机的顺利过渡和妥善解决。

(三)以人为本、以情感人

纵观此次汶川地震的媒体报道,经历了一个由救人、捐款再到举国默哀的过程,而这样的过程穿插着同一个主线,即以人为本、以情感人。

温家宝总理赶到震灾现场,就随即表示当时的第一要务是救人,“房子裂了、塌了,我们还可以再修。只要人在,我们就一定能够渡过难关,战胜这场重大自然灾害。”总理在抗灾前线的感人话语,不知疲倦地奔走、慰问于震灾现场,经过媒体的放大,感动了无数国人。当一个个鲜活灿烂的生命成了一张张让人揪心的画面,当死亡的阴影在四川灾区的残垣废墟上徘徊游走,当汶川、北川悲怆的消息像潮水一般涌来,当一位中学生被压在水泥堆下手腕上牵着根输液管,脸庞尚留血渍,当66岁的温家宝总理不慎摔倒手臂受伤出血,但为了抢救遇险群众把要给他包扎的医务人员推开,当受伤战士跪求“让我再救一个孩子!我还能再救一个”,人们哭了。

央视的主持人赵普在直播中也哭了,在一句“为什么我们能够这样(爱心救助),是因为这片土地的人民懂得互相守望和帮助”的解说后,他眼含泪水,忍不住哭泣。然而,这一次没有人责怪他,此刻作为主持人的职业性和感情的自然流露并不矛盾。看着他那泪眼蒙眬的画面,很多观众也忍不住哭了。灾难牵动着亿万中华儿女,每个人都忍不住动容。

在经历了72小时的救人“黄金时间”之后,被成功救出的群众逐渐减少,此时灾民的安置和灾后重建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各大电视媒体、主流网站一边坚持滚动报道灾区受灾情况、救援工作最新进展,一边带头为汶川人民捐款捐物,倡议广大民众为灾区踊跃捐款。其中既有《爱的奉献》等募捐晚会,也有支付宝、手机银行等电子支付手段,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媒体的力量。《人民日报》、新华网还及时跟进报道社会各界的捐赠情况,制作企业捐赠榜单,借此呼唤民众的心灵,带动社会各界踊跃捐款,共克时艰。

灾后国民信心的恢复同样是一个重要方面。在国务院宣布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国家哀悼日后,中央电视台直播了19日天安门广场的升旗、降半旗仪式,以及天安门广场、都江堰抢救现场、北川灾区、哈尔滨火车站和沪港澳等地的默哀仪式。天安门广场默哀仪式后群众高呼的“中国加油!”、“汶川挺住!”等口号,连同一张张悲伤而坚强的脸庞被传播到了全国各地,在寄托哀思的同时,民族的凝聚力也空前增强。正如《人民日报》在社论中所说,“因为每一个公民都是国家的主人,失去任何一个生命,都是国家的损失,都是民族的哀伤。尊重生命,铭记苦难,将使一个国家在挫折中奋起,会让一个民族在磨难中前行。”[9]

三、小结

汶川地震给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不幸中的万幸是,面对这场灾难,政府和媒体没有再次失语,而是联起手来加以应对。与“非典”、冰雪灾害带来的危机相比,这次的媒体报道是一个飞跃,不仅能够依法及时地公开信息并加以全方位报道,而且整个过程从动员到指挥都是快速统一的。在强震震动了半个中国的危机下,避免了震后社会恐慌的蔓延。

当然,媒体对于这次危机的报道也不是非常完美的,其中仍有一些弊端和疏漏需要我们加以研究应对。例如,地方媒体反应迟钝。汶川大地震后,中央电视台的反应相当快,及时报道有关情况及各方反应和动态。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当地的四川卫视,基本上处于失语状态。地震发生在四川,人们除了从国家电视台了解有关情况外,更想从当地媒体了解事发地情况。而四川卫视12号下午除了播出几条相关新闻外,更多的是在播放一些不相干的节目,晚间甚至还在播放电视连续剧。地方媒体在危机事件中的应对策略和协调机制应当成为我们重点关注的研究领域。

再如,过多地报道灾情,缺乏必要的反思报道。在经历了72小时的救人“黄金期”之后,媒体除了应转向募捐、致哀报道之外,还应意识到同步反思的重要性。例如,在年初的南方雪灾之后,网络论坛、个人博客上就出现了一些反思性评论:《雪灾不仅仅是灾区的事》,《透过特大雪灾看中国国家战略的必要调整》,《反思雪灾:灾前防范比灾后抗击重要》,提出了一些富有启迪价值的意见。[10]如果主流媒体能够进一步解放思想,在震灾后报道一些反思性的文章,必能提高危机事件报道的整体影响力,使得民众更加理性地看待此类危机。

对于我国的媒体而言,严重的危机事件是一场考验,也是一次锻炼。我们没有选择是否接受危机的权力,但是可以选择对待危机的态度。相信,随着我国信息公开的法制化进程和信息传播意识的转变,媒体在危机事件报道中的作用会日益凸显。

〔严三九: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1]《西方媒体赞中国式救灾:军队神速媒体透明》,《国际先驱导报》2008年5月16日。

[2]《西媒对汶川地震报道成正面性》,中新网5月16日电。

[3]高世屹:《美国危机传播研究初探》,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http://www.zjol.com.cn/gb/node2/node26108/node30205/node169344/userobject15ai1745157.html

[4]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王成等译,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191页。

[5]吴璟薇、陈力丹:《突发事件让媒体发言——从危机传播管理看突发事件应对法第57条的修改》,传播学论坛,http://www.chuanboxue.net

[6]武青:《央视报道四川地震:这是一场不知道终点的直播》,《法制晚报》2008年5月15日。

[7]《外国惊叹中国救灾效率和速度没得比:美国也应学习》,中新网5月16日电。

[8]赵鹏、刘文国:《善用手机短信传播安民信息》,引自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5/12/content_8154229.htm,2008年5月12日。

[9]人民日报社论:《悲痛中凝聚不屈的力量》,2008年5月20日。

[10]董天策、何裕华:《媒体应当如何面对自然灾害——以南方雪灾报道为例》,载中华传媒网,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5594

同类推荐
  • 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

    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

    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看似熟悉(如对心理效应词条和具体的传播活动)但又有些陌生的内容。它是以词典的形式,把精心选择的130条心理效应和生机勃勃的传播活动(包括新闻传播、广告传播、影视传播等)联系起来,用心理效应所包含的理论和知识去诠释传播活动中的传者及受众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反之,又用丰富多彩的传播实践活动去验证心理效应的内涵。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新闻与传播心理学案例教学的教材,也可以把它视为一本传播心理效应的词典,同时它还是一本有关传播心理学方面的趣味读物。
  • 震撼世界的100个科学发现(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震撼世界的100个科学发现(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本书编入科学历史上各领域震撼世界科学界的数百个科学发现。分门别类地对历史上曾经取得的重大科学突破进行分析介绍,为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打开了科学知识之门,引人沉思,启示未来。
  • 悦读MOOK(第十五卷)

    悦读MOOK(第十五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

    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

    随着时代的步伐,社会在不断地前进。近年来,国内外的应用主持领域有了长足的发展。本书强化了应用主持的实用性、可操作性,融知识性和实用性为一体,让广大读者可以在主持工作的实践中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从而迅速提高自身的主持能力和素质。
  • 悦读MOOK(第九卷)

    悦读MOOK(第九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热门推荐
  • 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

    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

    《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为克利亚瑜伽大师尤迦南达修习克利亚瑜伽的经过及其对瑜伽思想的感悟,首次于1946年出版。在本书当中,作者以幽默轻松的笔调,一连串生动有趣真实的生活故事,讲述了自己从出生到前往西方国家传播克利亚瑜伽的经历,写出了文学史上罕见的一位开悟圣人生平的体验及内在的感情世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财阀他又在撒狗粮

    财阀他又在撒狗粮

    一代民国新派女学霸,哪能早婚早育?抗争!必须抗争!苏妩的前半辈子百般骄纵,是她爹娘惯的;后半辈子更是有过之无不及,是顾绍宗宠的。顾三爷: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架空民国,只谈风月,不谈政事】
  • 鼓韵

    鼓韵

    大概是一九八三年吧,湖口县城兴起了个锣鼓班子。锣鼓班子不干别的,是专为抬棺材出丧敲打送行的。锣鼓班子八个人,双副锣钹占了四人,再配上小锣、马锣,一个打鼓佬、一个推鼓的,刚好八仙桌一桌人。班子的人不多,气势却最大,是送丧队伍中唯一的响器班子。出丧又叫游丧。湖口县城的街从西门到东门有三里路长,游丧是要走通街的。从鞭炮响棺材起肩,锣鼓先是缓缓起音,鼓点子不快不慢,锣钹合拍按节,稳重低沉,全踩着抬棺材的八仙走步的节奏。使所有送丧人的脚步都有些沉重、凝滞,一下子就把整个出丧活动的悲哀气氛把握住了。
  • 荒古剑仙传奇

    荒古剑仙传奇

    君白,背负着仇恨,隐于闹市的青年,因为一次邂逅,得到了当世一款宣传满天下的游戏封测名额后,属于他的时代就此开启……在这里没有平常网游的繁琐数值,在这里,只要你对自己的实力有信心,神兽,你都可以去挑战!在这里,只要有实力跟运气就算是远古神兽血脉你都可以得到!《远古》等着你的降临!……
  • 步步攻略:一纸误终身

    步步攻略:一纸误终身

    风风火火的去接人,被少爷欺负就算了,吃了豆腐又诋毁的路人甲竟然还是黑老大?少爷忙着充当交际花,忙里偷闲还专门‘需要’她,“吃完要买单!”这边冰山黑老大同样闹开了花,手捧鲜花,上交信用卡,拐弯抹角说要嫁给她……
  • 倾城余光皆是你

    倾城余光皆是你

    传闻中,沈寒时性格冷漠,不近女色。可自从嫁给沈寒时之后,余笙就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不但白天要拍戏,晚上还被某人榨干体力,余笙简直想把那个妖言惑众的人给揪出来,究竟是谁说沈寒时不近女色的?余笙:沈先生,你不是不近女色吗?沈寒时:我只贪图你的美色。
  • 诸天夺舍指南

    诸天夺舍指南

    我变成了一只蚂蚁,以废材之身斩杀敌人。我变成了一只雄狮,以附形之身修炼武道。我变成了仇人他爹,以夺舍之身复仇强者。我变成了仙皇帝尊,以寄神之身邀斗神魔。每一根有用没用的金手指,其实都是饿瘦了的金大腿。视万界强者如宿舍,看诸天神魔为衣裳。即使开始只能附身虫豸,我也终将成为无限宇宙之王。
  • 妃狠佛系暴君您随意

    妃狠佛系暴君您随意

    华夏古武第一世家继承者言一色,不幸穿越后,因机缘做了一个诱惑君主的妖妃,但文武大臣不仅不骂她,还用钱用人脉巩固她的地位!没啥,因为这皇帝是个暴君,十个人里面九个半都恨不得他死的那种暴君。她舍命惑君,简直就是功德一件!——————男女主分割线——————迟聿是个非常合格的暴君!他性格糟糕,三观不正,麻木不仁,嗜杀成性,并深以为傲!他就是天下第一暴君!无人能与他争锋!谁敢争个试试,先灭了你的国!后宫女人都是农田里的菜,想剁就剁。文臣武将都是坟堆边的草,想拔就拔。刀枪剑戟都是山沟中的泥,想捏就捏。奇珍异宝都是粪坑上的土,想扔就扔。暴君就是有这种睥睨天下不拿东西当东西的本事!可有一天,他遇上了一个睥睨他不拿他当东西的女人,办事思维全面崩坏。……“张大人年迈多病,本也没几年好活了,别杀了怎么样?”“准。”“各大粮仓的粮食都堆不下了,放着也是放着,不如救济下灾民?”“准。”“丽嫔肚子里的虽不是你的孩子,但也是条命,饶过她和奸夫,嗯?”“准。”众大臣见鬼般地跌落椅子:头上带绿……这都准!?……暴君的思维确实崩坏了,由以杀为准则变成了以言一色为准则。言一色辛酸表示:她不容易啊!诱惑暴君这活不是人干的啊!他这么残暴这么作妖这么无理取闹,咋还不亡国?下台也行啊!……嗯,这是一个女主总盼着暴君没有好下场却不想终生和暴君绑定在一起互宠互助互爱的故事!【入坑提示走起】双强,双洁,不虐,男主是暴君,但不会一直是暴君,女主很佛,有十分力通常只用五六分,但该认真的时候会切换到狠辣模式~
  • 幸福是你说了算

    幸福是你说了算

    夏初拿着手里的咳嗽药水,第一次这么仔细认真地看着上面的药品说明:半夏,性温,味辛,有毒:半夏的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主治:咳喘痰多;呕吐反胃:用于痰多咳嗽......为什么明知它有毒又把它制成药?为什么它有毒而我又必须要喝它呢?------------------------------------------------------------------夏初又想到了她与魏钺的爱情,不就正如这半夏吗?魏钺的温柔就像一张巨大的网,网住了夏初的心,让夏初沉沦......--------------------------------------------------------------------"和我结婚吧?"魏钺说."怎么?你不愿意?""怎么?想让我跪下来跟你求婚吗?"---------------------------------------------------------------------"孩子呢?我的孩子呢?你把我的孩子弄哪儿去了?"魏钺发狂地抓住夏初的肩膀狠命地摇晃,全然不顾夏初受伤的胳膊."原来你对我好是因为我怀了你的孩子?""真是对不起,没有孩子!"---------------------------------------------------------------------你的幸福我说了算!只有我才能给你幸福————————魏钺对着拖着行李箱离开的夏初说。一个女人要是不幸聪明得什么都懂,就必须同时懂得怎么伪装成什么都不懂.....我要努力,我想要的,只能我自己给,别人给的,我要问问自己,拿得起么?离开一个地方,风景就不再属于你,错过一个人,那人便与你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