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5700000037

第37章 彰显旅游特色服务发展大局——从《黄山日报》实践看改革开放与党报

李跃梅

1979年,在中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之际,一个伟人将一个伟大的机遇带给了黄山,同时也将对黄山的挚爱惠及一张地市级党报。今天,当我们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深情回望走过的历程,我们清晰地看到一代伟人邓小平徒步登山的足迹,听到小平同志“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那振聋发聩的声音。

1979年7月,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以75岁高龄徒步登上黄山。其时,改革开放的宏图大业在小平同志胸中酝酿,中国旅游的发展蓝图已在小平同志心中绘就。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指出“黄山是发展旅游的好地方”。

“要有点雄心壮志,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要做一系列的工作。工作人员要实行按劳分配,年终利润多还可以发奖金。九亿人口收入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总是有的地区先富裕起来,一个地区总是有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

“你们的物产很丰富,这里将是全国最富的地方之一。”

钟情黄山,更钟情黄山人民。“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一个划时代的声音,留给了雄奇的黄山,从此拉开了黄山乃至整个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的历史大幕。

《黄山日报》的前身是1953年创刊的《徽州报》,“文革”中停刊,1981年复刊,1987年徽州地区改为黄山市后更名为《黄山日报》。1988年5月11日,小平同志欣然命笔,为《黄山日报》题写报名。他一连写了三张,最后选了一张满意的,还派专人专程送往黄山。据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撰的《邓小平同志年谱》记载,这也是小平同志唯一一次为全国地市级党报题写报名。

18年后,李鹏同志第二次到黄山视察,也为《黄山日报》亲笔题词。

从《徽州报》到《黄山日报》,一张地市级党报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如此关怀与厚爱,激励着《黄山日报》一代代报人栉风沐雨,为党的新闻事业兢兢业业,为改革开放摇旗呐喊。

一、彰显旅游特色“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

作为中共黄山市委机关报,《黄山日报》伴随着黄山旅游发展的前进脚步,以积极的心态,主流的姿态投身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实践,见证、参与了黄山走向世界的进程。

小平同志为黄山开山壮行,推动着黄山旅游迅速发展。近30年来,黄山大打“黄山牌”,做足“徽文章”,从偏居一隅到走向世界,黄山市加快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争做“安徽旅游龙头、华东旅游中心、中国旅游名牌、世界旅游胜地”,着力推动旅游国际化。近30年来,《黄山日报》以报纸产品为之鼓与呼,积极宣传黄山的改革开放、旅游发展、遗产保护,积极宣传黄山各条战线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城乡面貌的巨大变化,积极宣传黄山人民群众生活的显著改善以及全市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

近30年来,《黄山日报》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打好新闻主动仗,圆满完成胡耀邦、江泽民、李鹏、杨尚昆、朱镕基、李瑞环、吴邦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采访报道,鼓舞激励黄山人民努力把黄山建设得更加美好。1995年秋天,吴邦国同志来黄山视察,本报记者随团采访,期间记者每天每时都跑在最前头,不怕山高,不怕路远,并将途中吴邦国同志的黄山讲话录音整理,据此做了黄山松精神的独家报道。紧接着,又用通讯的形式充分报道了黄山松精神的提出及全过程,揭示了这一激励全市影响全省的“黄山松精神”的内涵。

2000年3月,《邓小平论旅游》专题文集正式出版,这是小平同志视察黄山20多年来首次由中央权威部门公开发表小平同志的黄山讲话。事情缘起1999年7月安徽省暨黄山市隆重纪念小平同志视察黄山20周年活动,本报记者一直与中央文献研究室负责人保持热线联系,因而提前介入,及时策划并实施了报道方案,为本报在全国第一时间集中、深入报道《邓小平论旅游》专题文集出版这一历史事件奠定了基础。此间本报特邀中央文献研究室权威人士专门撰写了《中国旅游业的腾飞》特稿,在全省率先刊发了省长许仲林为此而做的署名文章,在全国报刊最早全文刊发《邓小平论旅游》,还作为唯一一家地市报在京与中央各大媒体同步采访报道了该文集首发座谈会的盛况,配发的社论《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获安徽省新闻奖。

及时充分报道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国家部委对黄山发展所给予的关怀和厚爱,极大地鼓舞了黄山人民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推动黄山人民更好地实现小平同志的嘱托“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

二、着眼黄山发展本土新闻品牌化

近30年来,黄山人毅然决然打开山门,改革开放,旅游牵头,成为全国唯一拥有两处世界遗产和一处世界地质公园的地级市,黄山风景区领全国风景名胜区改革开放风气之先,不仅成为中国旅游第一支完整概念股,并且荣登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首,跻身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荣获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称号,并获亚洲唯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梅利娜·迈尔库里文化景观保护与管理国际荣誉奖。

黄山的每一点发展,每一点进步,《黄山日报》都是忠实的记录者,积极的参与者,长年累月,《黄山日报》成了黄山品牌的忠诚营销者,《黄山日报》的黄山新闻日益品牌化。

2000年12月26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在黄山隆重举行纪念中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15周年暨黄山入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10周年大会,在这次大会上,一致通过了由黄山发起、中国27个世界遗产地经过充分酝酿的《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管理跨世纪联合宣言》(又称《黄山宣言》)。对这一重大新闻,《黄山日报》不惜版面,动用一切资源掌握第一手资料,当天以四个版的篇幅刊发相关消息、图片、大会发言摘要,在通栏标题下,浓墨重彩,报道了《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管理跨世纪联合宣言》,将中国义无反顾、竭尽全力保护世界遗产的庄严承诺迅速传播。第二天,本报又深度挖掘,刊发长篇通讯《黄山宣言诞生记》,并配发中国27个世界遗产地风光照片及保护经验,既鼓舞士气、开阔视野,更形成品牌,做到一报在手,应知欲知尽有。当期报纸一时洛阳纸贵,为不少读者所收藏。

2003年春节刚过,黄山市代表团首赴位于巴黎埃菲尔铁塔附近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UNESCO”的醒目标志在每一个黄山人心中重似千斤。多年来,黄山人致力于保护世界遗产,为世界遗产地的保护与管理作出了突出贡献,宾主双方排除当时美伊战事的干扰,进行了坦诚的交流沟通。世界遗产中心负责人巴达兰·弗兰西斯科当场表示,“黄山真正体现了《世界遗产公约》所要达到的目的,体现自然与文化遗产和谐的平衡。黄山市既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又有西递宏村文化遗产。中心注意到当地政府、当地居民对保护高度的重视,对此我很高兴。”“希望将黄山保护与管理好的做法在即将召开的世界遗产苏州会议上真正体现出来,相信通过黄山的经验可以促进中国其他遗产地的保护。”

沟通会晤的每一个细节,《黄山日报》都没有错过。记者在现场录像、录音、摄影、记录,所有情况完整、真实、准确地反映在《黄山日报》上。这组报道以消息、通讯、照片等形式,生动记录了黄山人走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足音,《走进世界遗产中心》等文章产生强烈震撼。

2006年5月19日至21日,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参观考察黄山。这是安南先生的首次黄山之旅,被其誉为“一次非常独特的体验”,“是一次伟大的经历”。对于安南的到来,《黄山日报》提前做了大量准备,包括人物背景,与黄山关联资料等无不烂熟于心。安南夫妇登上黄山当天,《黄山日报》即打破常规,刊发安南在黄山的工作照及其夫妇黄山留影,图片主打,消息变成了辅助说明,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连续三天,《黄山日报》跟进安南在黄山的行程,每天动态消息、侧记、特写、通讯、照片、题字均在头版占据大量篇幅,标题字体也较平日超大超粗,形成了每天头版的视觉中心。《安南夫妇访西递》、《安南夫妇黄山行》等稿件被人们争先传看。三天连续即时报道,随即转送联合国。后来外交部转来的致谢信中还专门提到了这些生动的报道。

彰显旅游特色,服务发展大局。近30年来,《黄山日报》牢记小平同志嘱托,“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不断增强针对性实效性,用舆论引导和激励全市人民努力加快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在这一历史进程中,《黄山日报》始终抓住地方特色,致力形成品牌效应,努力提升地方党报的竞争力与影响力。近30年来,黄山与美国约塞米蒂国家公园、瑞士少女峰结为友好公园和友好山,黄山市与境外13个城市和地区建立友好关系或开展交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拜访或会晤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新加坡资政李光耀以及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加利,黄山获得亚洲唯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梅利娜·迈尔库里文化景观保护与管理国际荣誉奖,成为世界遗产地杰出代表。黄山走向世界的每一精彩瞬间,都成为《黄山日报》新鲜芬芳的新闻产品,也成为《黄山日报》永恒亮丽的风景。2008年,《黄山日报》跻身中国地市报百强行列,荣获中国地市报十佳社长、总编单位等称号。

〔李跃梅:安徽省《黄山日报》总编辑、高级编辑〕

同类推荐
  • 胡适说:社会与文明

    胡适说:社会与文明

    《胡适说:社会与文明》精选胡适先生的著作或者演讲整理稿,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围绕社会展开,下篇主要围绕文明展开。
  • 萧山记忆:改革开放40年启示录

    萧山记忆:改革开放40年启示录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我们必须不忘初心、砥砺前进,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肩负起“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新要求新使命新期望,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继续书写萧山催人奋进的实践创造,为世人提供敢为人先的“萧山样板”和“萧山智慧”,为历史留下令人感知感怀的萧山记忆。
  • 中华成语故事大全集

    中华成语故事大全集

    《中华成语故事大全集》从浩如烟海的成语中精选了那些具有历史性、故事性、艺术性、哲理性、趣味性的条目,以全新的视角和语言形式生动地再现了成语故事的风貌,使读者能全面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也展示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收录全面,查阅方便,全书选取了近一千一百多条成语,大多是在当今社会及文化中应用频率较高的。依据当代读者的阅读和检索习惯,按照音序进行编排,使读者能够方便快捷地找到自己想要阅读的词条故事。注解详细,学读双全,书中对所选成语的释义、难字等进行了详细的解释,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华成语故事大全集》阅读成语和学习成语的双重作用,使其兼具故事书与工具书的双重效能。
  • 悦读MOOK(第六卷)

    悦读MOOK(第六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超级分析力训练

    超级分析力训练

    本书介绍分析力的培养方法,并且附有测试题,使人提高分析能力、掌握分析力,使人提升素质,丰富自己生活。
热门推荐
  • 七日迷途

    七日迷途

    小说以三个人的角度来展现一个完整的故事。 单林一觉醒来发现被困密室……警方敲定罪犯并打算结案,但心有疑虑的陈警官却发现事情另有蹊跷......她为何要送单林进大楼?她最终是否落入法网?
  • 审美与创作艺术研究

    审美与创作艺术研究

    不论生产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所有的劳动者和工作者都是按照美的尺度来生产。当然,我们的文章家、文学家,以及一切爱好写作的同志们和青年朋友们也不例外。不管你意识到还是没意识到,不管你有意还是无意,也都是按照美的尺度来进行写作的。
  • 旧时光里的仰慕

    旧时光里的仰慕

    爱情是永不止息的思念,不管有没有结果,我还是情愿和你好好爱……七年之痒,我没有想到我们的结局会是这个样子!也许是命中注定!但终究我们还是改变了,变得面目全非……
  • 特种车辆科技知识(下)(最具震撼性的装甲战车科技)

    特种车辆科技知识(下)(最具震撼性的装甲战车科技)

    军事科学是一门范围广博、内容丰富的综合性科学,它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等众多学科,而军事科学则围绕高科技战争进行,学习现代军事高技术知识,使我们能够了解现代科技前沿,了解武器发展的形势,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并培养我们的忧患意识与爱国意识,使我们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以建设我们强大的国家,用以作为我们强大的精神力量。
  • 神医重生之撩个世子来种田

    神医重生之撩个世子来种田

    世子爷深情的说:“我对乔沫沫一见钟情!”众人:世子爷,您的口味是否有些太重了?世子爷骄傲的说:“我家沫沫风华绝代,绝世无双!”众人:世子爷,您的旧病未好,又添眼疾了么?“我家沫沫以夫为纲,温柔贤淑,知书达礼!”某世子抱着被子站在卧房门口温和的说。众人掩面,世子爷为了追妻,面子里子都不要了么?众人痛心疾首,他们风华绝代,霁月风光的世子爷啊……
  • 江湖唯我独尊

    江湖唯我独尊

    落花本无意,流水亦有情?十世修一面,百世长相守。
  • 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时的讲话

    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时的讲话

    2018年11月15日—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本单行本收录了习主席在11月17日和18日发表的题为《同舟共济创造美好未来——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把握时代机遇 共谋亚太繁荣——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发言》两篇讲话。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始皇女帝

    始皇女帝

    她是飘飘起舞的纷纷白雪,是泰山之巅那一缕耀眼的明亮!她是乱世中一抹翩影惊鸿,无数生死都无法撼动心中梦想!将我手腕系上红绳,如你缚住我心魂,便让它融入这骨血,如你深藏我心间,一笔一划,一颦一笑,似你我初见!(这里有艰苦奋斗,这里有爱恨情仇,这里有一统天下的千古一帝——“始皇女帝”。这是一个王室公主一路杀成帝王的故事!)
  • 巫宝奇缘

    巫宝奇缘

    古言有道:天下百业皆源自巫,此言极是,在矇昧时代,宗教领袖是巫师,治病救人的是巫医,指挥部落的是巫官,操持杂务的是巫工,搭缘牵线的是巫媒,主持葬礼的是巫仪,凡百事皆不离于巫,其起源大概是原始人一落地,就对广袤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感到压迫,不知道远方的尽头是什么,自己生命的尽头是什么,所谓“四面八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对时空的威胁采取匍匐膜拜的方式,其实源自敬畏,之所以崇拜,是因为畏惧——对时空的畏惧,而要减轻畏惧,就要问鬼神,通天地,“巫”字上下两横代表天和地,中间两个人加一竖,就是问天喻地的意思,巫当然也就代表着对时空的探索,其实也就是对自然界的探索,尽管它的初始是乱力怪神的,但它的确就是现代科技的源头,近代许多科学家做研究的初衷其实是为了证明上帝的存在,却阴差阳错地发现了现代科学,实际上就是巫演化成了宗教,对巫的研究演化成了现代科学……那么作为科技的始祖,巫是否也曾经有现代科技一样的神奇,甚至其夺目的光彩盖过了现代科技?科技的意义实质上是满足理想,顺风耳,千里眼,预测天气,预报地震,上天潜水,这些都是巫时代的理想,现在它们都因科技而成为现实,那么巫时代真的仅仅只有理想?恐怕远远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