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4400000036

第36章 文学理论读者向度(6)

(2)读者创造意义

有人从文学作品意义生成的角度谈论读者的接受活动,认为文本的意义从来就不是自我陈述,读者必须作用于材料才能使其产生意义。换言之,文本的意义不是固有的,而是由读者创造的,因此要对那种从作者的意旨出发理解文本意义的做法持保留态度。由于作者的意旨是通过语言惯例和规范的潜力以语词逐一表达的,因而它就有可能被读者在意识中加以理解,因为读者接受的语言惯例和规范与作者是一样的。除此之外,文本中尚有未被陈述的空白和未被解释的未定点需要读者进行想象和填补。该派理论家不愿意承认读者是通过文本理解作者的意旨之类的观念,因为如果承认这一观念的话,读者在逻辑上就不是意义的创造者了。

对此,有些理论家并不认可,他们反对过分抬高读者的地位,认为把作者的原意看得无足轻重或是干脆脱离作者创作的文本谈论文学接受的问题是很不明智的,并列举了许多例子:自古以来,“知音其难哉”的感叹除道出了作者意旨的真实存在及其重要性之外,还强烈地流露出了对“未必得秉笔之人本意”的遗憾。鲁迅曾强调:“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马克思也曾说过,把文学作品同活生生的、历史的人的“主体”——作家或诗人割裂开来,乃是“醉心于笔的神奇力量”等等。这些例子都说明:作者作为文本的创造者,肯定拥有接受者没能体会到的某些东西,对自己文本的原意总有更直接、更深入的了解,所以作者对自己的文本进行释义时肯定更有权威性。

虽然理论上是这么提倡的,然而,他们同时又承认,对于作者是否就是文本的最佳接受者、作者的意旨是否就是文本的意义本身等问题,回答起来并不像赫什所想象的那么简单。原因在于,一旦追究作者的意旨究竟是什么,就进入了对作者意旨的一种猜测状态,从而也就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种困难:我们怎么才能一致地确认作者实际的、复杂的意旨并在这一基础上把它等同于文本的真正意义?这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主体的接受意识绝不是一种被动的真空状态,而是既具有自我属性又具有前理解的历史属性的特殊结构。因此,接受者对作者的所谓意旨的接受是不可能达到完全同一水平的,换句话说,接受者几乎不可能“还原”文本作者的原意,否则,曹雪芹还何必在《红楼梦》的扉页上写上“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之类的感叹呢?其次,在实际的接受活动中,读者的偏见和误解往往同准确的理解混杂在一起,这种误解有时甚至长时间地流行于世。如果像赫什那样把作者的意旨等同于文本的意义,那就太武断了,否则可能会把接受降低为一种纯粹的顺应性活动,而这恰恰是读者向度的文学理论不能认可的。

由于读者向度的文学理论既不愿把文本提到显要的位置,也不愿把作者的意旨看得举足轻重,因此,论证读者反应的主导性就成为其主要兴趣所在。克罗斯曼在《文本中的读者》里甚至指出,“作者创造意义”仅仅是“读者创造意义”这一更为普遍的真理的一个特殊个案,这就把读者放在了比作者更高的位置,并由此出发得出了如下的结论:作品文本的意义就是读者的感受本身。

客观地说,读者向度的文学理论对理论的建构是有贡献的:第一,它扩大了理论研究的视野,使文学研究从载体向度注重文学表情、达意、言志、载道的功能及本体向度过于注重文学的独立自足等片面性中挣脱出来,有利于人们对文学活动的总体过程进行全面的认识。第二,根据“第一文本”和“第二文本”的区分,有益于人们深化对“文学效果”的正确认识。读者向度的文学理论认为,“第一文本”不同于“第二文本”,文学效果的相当一部分是读者创造出来的,这种观点日益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在我国,沈德潜曾在《唐诗别裁》中提到:“古人之言,包含无尽,后人读之,随其发情浅深高下,各有会心。”读者的“各有会心”,来自于作品的第一文本、当时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各种条件、读者的心理气质等许多因素的综合,不能把读者的“各有会心”与作者之“用心”划等号,可见,借鉴接受理论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探讨读者的接受特点与文学效果的复杂关系。第三,读者向度的文学理论丰富了人们对文学作品特性的认识。西方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国的“诗无达诂”等说法历年来一直争论不休,如果借助读者向度的文学理论关于作品文本的不确定性、召唤结构等观点,就可能获得相对合理的解释,从而使文学理论研究不再停留于经验描述上,而是可以深入到作品的内部结构去进行细致研究,这对于文学理论回归其自身是有重要意义的。我国古代文论中有“赋、比、兴”之说,关于“兴”,大多解释为创作中“引譬连类”、“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等神思过程,如果将“兴”引入读者的阅读接受,也可以描述作品触发读者而产生的创造性思维,读者向度的文学理论所具有的现实意义由此可见一斑。

实际上,完整的文学活动包含作家、作品和读者三个因素,这三者又与社会、历史、文化等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单独抽出某一因素进行研究,只能获得局部的、静态的认识,必须站在当代各类学科发展的新的制高点上对文学过程进行整体的综合研究,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前苏联学者梅拉赫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指出构思、作品、接受三者之间是一个互相联系的复杂过程,统一于“艺术反映现实生活”的基本法则之中。生活本身的内在冲突,决定了作家、作品、读者的深层统一,因此反对将文学接受的问题孤立化、绝对化,而是强调对作者的构思、作品的创作、读者的接受等环节进行系统的动态研究。这样的理论态度是值得认同的。

尽管如此,读者向度的文学理论存在的某些问题也很值得我们思考,正如有的理论家指出的那样,它所倡导的新观念主要是视角的转换,既没有发现新的研究对象,也没有提供新的方法论,而且在这种转换中,往往重视读者而轻视作者与作品,甚至把读者当成唯一的研究视角,把从读者角度所能看到的东西当成文学的唯一内容,因而在文学的本质等问题上片面地把读者置于核心地位,这同样是偏颇的。因此,美国文学理论家韦勒克认为,它不过是一阵终将流失的狂热,是从价值绝对主义走向价值相对主义。

在我国,对观众、读者及对收视率、票房价值等的片面强调,导致了“观众是上帝”、“眼球为王”等主张的出现,创作者特别是影视制作者忽视了斯大林提出的作家应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观点,淡化以至消解文学作品的社会责任,把“文学艺术为人民服务”演绎成了“为娱乐大众服务”,甚至提出了“娱乐片本体论”、“收视率至上”等偏颇乃至错误的理论见解,致使荧屏上“杀”声震天,“血”流成河,充斥着“拳头”、“枕头”、“无厘头”,流行着“辫子风”、“戏说风”、“奢华风”,造成了很坏的影响。“观众是上帝”等提法,表面看来好像是出于对观众的重视,实质上是出于对利润、对金钱的追逐。把观众看成是“上帝”,原因就在于瞄准了观众口袋里的钱。仲呈祥先生指出,人类有两种消费,一种是物质消费,进商店买东西,提“顾客是上帝”,刺激消费,有利于发展生产力,这是对的;但在精神消费领域,倘若盲目地把消费对象当成“上帝”,就可能使某些作品消极地适应当代观众中尚存的落后的审美心理和情趣。因此,他提出了“文化化人、艺术养心、重在引领、贵在自觉”的观点,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经典作家强调“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鲁迅先生则致力于通过创作达到“改造国民性”的目的,其相同之处在于强调文学艺术对大众审美心理的提升。这是我们理解读者向度的文学理论的“度”时需要注意的。

同类推荐
  • 忆往抒怀

    忆往抒怀

    著名作家程树榛是工业题材文学创作的重要作家,曾任黑龙江省作协主席和《人民文学》杂志主编。2008年推出汇总其近60年创作精华的十卷《程树榛文集》,文集包括小说、报告文学、电影文学、散文、诗歌及评论。2008年后散文创作成为作家创作的主要题材,近日八十高龄的老作家程树榛将其2008年至2014年间创作的散文结集成册。散文分以追忆旧友、域外感受、生活感悟等分六辑,其中多篇在《人民日报》、《南方周末》等报纸刊发。
  • 岛上来信

    岛上来信

    《岛上来信》是豆瓣热门作者胡子沉潜多年倾心打造的生活之书。全书分为“故乡”、“在岛上”两个部分,一共收录了37个迥异、让人久久回味的故事。从儿时的回忆到研究生毕业出国,人与事、景与物,杂糅在一个个故事里,没有惊天动地,没有浓墨重彩,但每个地方都透露着平凡的乐趣与哀愁。不要因生活里难念的经,就参不透众生的美丽。没有宏大的人生观,没有轰轰烈烈的理想誓言,有的是平淡而普通的生活,有的是把这平淡而普通的生活过得丰美的心境,这是他的故事,也是我的故事。
  • 怎样活最快乐

    怎样活最快乐

    《怎样活最快乐》是一本真正让自己快乐轻松的枕边书!懂得快乐的人才会拥有快乐!那么怎样生活才会快乐?摆正心态,勇于放弃,乐观豁达,懂得知足,适时忍让以及战胜自我,这是人生的六大快乐秘诀。只要做到以上几点,相信你的人生就能摆脱劳累,告别烦恼,拥有健康幸福的一生。
  • 《都嘟》第二季

    《都嘟》第二季

    这是收藏家马未都的同名自媒体节目精选,该节目在优酷上线不到一年,点击过2亿,粉丝超五十万。衣食住行天文地理无所不包,有知识,有见解,更有人生心得。内容丰富,态度诚恳,趣味横生,读之增广见闻,亦可获得宝贵的生活经验,可谓老少皆宜,男女通吃。可做休闲读物,亦可作文化百科。全书收录四十三篇精心整理的脱口秀,每篇附有一件难得一见的文物实图,并有作者透彻的讲解。
  • 黄埔对决(精华版)

    黄埔对决(精华版)

    黄埔军校是在苏共、中共的帮助下,由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创办的新型陆军军官学校,其广大师生日后成为中国现代化军队的主干。本书在扎实史料的基础上结合最近解密的文献资料,叙述了1924~1949年黄埔师生在校时期的政治斗争和毕业后的战场对决,如东征、北伐、内战、抗战和解放时期的国共将领的各场战役、战斗。他们斗智斗勇的对决,不仅决定两党和国家的命运,而且彰显了中国现代军事史的灿烂篇章。
热门推荐
  • 我到未来救世界

    我到未来救世界

    一次有计划的游戏炒作,却获得了一次意外的穿越之旅。未来充满了机遇与险恶,最初只为一已私欲,最后却成了拯救未来世界的英雄。
  • 七零小福妻

    七零小福妻

    重生一世,林多多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先当个万元户,然后,再和前世被她作天作地作没了的男人重做夫妻。至于拐卖她的养母,虐待她的养姐,挑拨离间的白莲花,各种极品一个也不放过!可是,半路冒出来个重生男,要抢她当老婆怎么破?沈明慈:媳妇儿不怕,老公教他重新做人!林多多:前夫,真香!
  • 元素战猫

    元素战猫

    林远重生了,开始了他新的一生。仰天长啸:喵↗喵↘喵↗喵↘喵→喵?喵?喵?
  • 太行智将

    太行智将

    一本有逼格的抗战小说。一个大学毕业的年轻村官,牺牲在暴雨抢险之中,重生在那个纷乱的年代。在最好的年纪他选择了投身疆场,为国家而战。从此,抗日战场上第二战区之中出现了一位堪称传奇的团长。欢迎加入书友群:拖更养老院~,群号码:361434131
  • 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

    本书是法国著名作家都德的小说、散文代表作品集。收录了都德的小说名篇《最后一课》以及都德在普罗旺斯山居时创作的散文,在这些文字里,都德满怀着 亲切眷恋的柔情,用筒约的笔触与清丽的色调描绘出一幅幅优美动人的画面:南方烈日下幽静的山林、铺满了葡萄与橄榄的原野、迷人的星空等,本书具有较强的文学欣赏价值。
  • 火影之筑梦

    火影之筑梦

    崽崽找哥记,哥找到之前,媳妇找到了[更新不定]文笔略渣,到18章会好点
  • 海贼开始的混乱旅途

    海贼开始的混乱旅途

    我的穿越方式有些不对,第一次睁眼便是被人按在地上摩擦。第二次睁眼,面前出现一个壮汉,他告诉我他叫纽盖特。啊,原来是白胡子啊。诶?等等,白胡子?这里是海贼王?(位于海贼剧情开始五十年前,成为白胡子海贼团副船长。携带空间宝石)对了,本书无限流
  • 路漫漫其修远兮呀

    路漫漫其修远兮呀

    腹黑清冷电竞男神x蠢萌傲娇萝莉画师暖萌甜宠x热血电竞从小时候起就爱上的电竞和软萌少女,对陆修远来说,他的荣耀不仅仅只有冠军。还有他的小姑娘。///微博热搜头条#震惊!电竞圈神话弥神竟喜欢画师“漫漫长路”!#某人看完热搜,淡定的发了条微博:MH-弥漫:最近有谣言说我喜欢漫漫长路,我来澄清一下,这不是谣言。我喜欢我的小姑娘一辈子。@漫漫长路完蛋,一向清冷微博除了转发战队官博的男神自从谈了恋爱,微博连连刷屏。内容如下:MH-弥漫:今天老婆主动亲我了。MH-弥漫:老婆画的我,我爱老婆。MH-弥漫:我老婆好可爱,我老婆是人间珍宝。……弥粉们纷纷痛哭:弥神你还记得你的清冷人设吗!!///漫漫,我没有取悦你的天份,但我比谁都认真。——陆修远
  • 王权黑暗黎明

    王权黑暗黎明

    在“埃萨瓦尼亚大陆”上的势力,统计有两方;分别是“黑暗森林”东北方的以“易世·常叁”为首统领的“魁梵帝国”和“黑暗森林”西南方的以“吉尔·美利尼亚”所统领的“坚尼盖尔王朝”。两方因权利的原因而互相争斗,导致民不聊生,血流成河……终于,在经历了时长13年之久的战争后,终于以“坚尼盖尔王朝”的战败作为战争的结束。但好景并不长,“魁梵帝国”内部的种族歧视问题日益增大,致使最后战争再次爆发!后人将其当时的战争称为:“黑暗黎明”《王权·黑暗黎明》
  • 校园生活的game

    校园生活的game

    我叫夜游百川,别名,叶百川。但是,上了高中的我一脸懵逼……不对!拿错剧本了!咳咳,应该是。大家好,我叫夜游百川,别名叶百川,今天就要上高中了……想我,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玉树临风、风度翩翩、温文尔雅、知书达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诗词歌赋样样精通……(省略一万字)但是!我在高中,发现了一个不得了的东西!有两个银毛的妹子好好看!但就是比我差了一点!虽然我的头发是樱粉色的,眼睛是蓝粉色的。但……我是男的呀。老是有人把我当成女的!虽然我是只狐狸!但不是所有的狐狸都是女的啊!也有公的!好吗?!到底是什么给你们这群鱼唇的人类造成了错觉啊!苏妲己吗?!另外!我刘海那里的银发!不是挑染的!是天生的!但……我总感觉那两个妹子……长得好像我……就是比我差了一点。(本书为圣之录第二部,继承了第一部的无厘头,但没有继承上一部的玄幻。百川的校园生活!正在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