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4000000022

第22章 鄂温克人的电视行为意向(3)

在某些牧区鄂温克家长们眼里,电视本身就是一所学校,能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知识,因此,他们从不限制孩子看电视,甚至鼓励孩子们多看电视,以此开阔视野。在调研过程中,笔者深深感觉到鄂温克牧民对孩子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的改变首先得益于经济的发展,而电视在转变鄂温克牧民教育观念方面同样也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点在问卷中也得到了支持。“如果手里有富裕的钱,请问你会怎样使用它?”排在前三位的选项依次为①买更多的牛羊;②盖新房;③做孩子的教育经费。在“关于支持孩子多读书的观念,你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的选项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家庭收入提高,电视的影响排在第二位,还有,就是看到其他家庭在这么做。

第二节 鄂温克人的电视渴望

一、电视激起鄂温克人的都市生活欲望

“电视节目一般更多地描绘都市生活方式,而不是乡村生活方式,这种倾向性使消费主义更为光彩夺目,而且电视展现了一副描绘社会流动和个人成就的画面。这些节目使得很多村民,特别是年轻人,排斥乡村农业生活,转而追求其他的生活方式。因此,电视带来了变化,但它同时也贬低了许多村民眼中的传统乡村生活。”对于祖祖辈辈生活在草原的鄂温克人而言,他们对城市生活一直比较陌生。电视进入草原之后,它不仅将现代化的新景象展示给草原鄂温克人,同时也向草原鄂温克人再现了一种全新的都市生活方式。这种现代化的、舒适的、浪漫的、满载着梦想和欲望的都市生活与传统的、艰苦的、枯燥的草原生活形成鲜明的对照,激起了草原鄂温克人的都市欲望,这种都市欲望在年轻人身上体现得最为强烈。

随着都市生活欲望的膨胀,内蒙古牧民人数总体呈现减少趋势,越来越多的牧民离开草原,汇入城市拥挤的人流之中。“草原从来就不是封闭的,现代文明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牧民跳下马背走进城市。据统计,近几年内蒙古每年外出务工农牧民达100多万人。十几万牧民告别了祖祖辈辈放牧的草原,孩子们进城上学,年轻人四处闯荡,老人们享受低保”笔者调研期间了解到,草原鄂温克人去都市寻找新生活的人为数不多,甚至是寥寥无几。对于大多数草原鄂温克人来讲,由于电视的影响,都市生活只是一种渴望。受自身条件和其他方面条件所限,这种渴望目前仅仅表现为一种行为意向,而没有化为一种实际行动。这种行为意向也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转化为必然的行动。

就现实而言,经济因素是导致牧民向往都市的重要因素,“但是许多电视节目使城市生活方式合法化,并且刻画出村民开始接受其为规范的图景。”扎木苏是一位19岁的鄂温克青年,初中毕业后在嘎查一直帮助父亲从事畜牧业生产,他性格开朗,并不隐藏他的都市欲望,他想到大城市去看看,亲自感受一下城市生活究竟是不是和电视里演的一样:

以前,我只是羡慕城市生活,但是并没有想真正离开草原。自从看了一个电视节目以后,我的都市梦就萌发了。那个节目讲的是一个蒙古族青年,到了城市以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后来就去歌厅唱蒙古族歌曲,很受欢迎,还挣到不少钱,在城市找到了立足之地。其实,我们鄂温克人和蒙古族人一样,也是唱歌跳舞的能手,唱《吉祥三宝》的那个家庭组合,就是我们鄂温克人。姐姐在北京帮我找一份工作吧?干什么都行,去歌厅唱歌也行,我肯定不比电视上那个蒙古族小伙子唱得差。

其实,扎木苏只是草原鄂温克青少年中渴望城市生活的代表之一。阿尼日和阿丽玛是一对姐妹,很有歌唱和舞蹈才能,她们渴望都市生活并不仅仅是羡慕都市的繁华和浪漫,而是梦想在大都市寻找到施展歌舞才能的机会——

每次电视上有歌舞大赛,我们都看得非常认真,像《超级女生》、《加油!好男儿》、《星光大道》和《武林大赛》等节目,总是让我们激动不已。我们非常羡慕那些能参加比赛的人,谁不喜欢鲜花和掌声呢?那些人生活在大城市,机会多,比我们幸运。更多的时候,我们也只是想一想,我们知道那是永远不能实现的梦想。

与阿尼日和阿丽玛姐妹俩相比,金娜的都市渴望更强烈:很多人说我们这里是天堂,把这片草原叫做“天堂草原”,全国各地,甚至是外国人都喜欢来这里旅游,那是他们在这里住的时间短,来的时候又是草原最美、最舒适的季节。但是要长年累月在这里生活,恐怕感觉就不一样了。说心里话,在草原上生活挺苦的,一年四季总是忙个不停。夏天还好,春秋风沙很大,皮肤被风吹得裂口子。冬天又特别冷,经常零下30多度,在外面干一会儿活就会冻得像猫咬一样。看看电视上的城里人,生活得多舒服,上班的时候风吹不着雨淋不着,下班以后去公园、逛街、看电影、约会、聊天,比我们轻松多了。只要有机会,我一定到外面去,我可不想还继续在草原生活下去。

在鄂温克草原,并不只是青年人都市欲望膨胀,中年人中有都市梦想的也不在少数。只是他们已经过了做梦的年龄,而且很清醒地认识到现实和梦想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他们无力缩小,只能面对。访谈中,一些中年鄂温克人这样表达自己对都市生活的看法:“没有电视的时候,我们看不到别人是怎么样在生活,对自己的生活状况很满足。后来从电视上看到别人过的是那样的日子,住高楼、开汽车、到处去玩儿、买漂亮衣服、花钱从来不算计,有时候一顿饭就能花掉一般牧民家庭一年的收入。对照一下自己的日子,一天到晚忙个不停,遇到天灾,不但挣不到钱,还得赔本。最近几年,草原的状况越来越不好,旱情很严重,今年就是百年不遇的旱灾年,你看到了,七月不到,草就黄了,旱死了。牧民们都在为储备冬草的事情发愁呢。本地没有草,只能从外地买,价钱贵很多,很不划算,一冬天白忙活。现在草原环境越来越恶化了,草场减少,沙漠化严重,以后怎么样还不知道呢。说到城里人的生活,我们也羡慕呀,可是羡慕归羡慕,我们这个年龄书读得少,汉话说不好,就是能到城市去生活,我们又能干什么呢。我们现在不会离开草原,如果儿女们将来到城市去生活,我们肯定也搬出去,跟他们一块去过好日子。”

由此可见,在牧区鄂温克人中,对于都市生活的向往青年人体现得最为强烈,而中年人虽然羡慕都市生活的舒适,但是由于自身适应新生活的能力有限,只能将这种期望寄托在儿女们身上。访谈中,我曾经和牧民们聊起过“驯鹿鄂温克人”整体生态移民的事。林区鄂温克族被称为“驯鹿鄂温克人”,传统生活方式是居住在山林中饲养驯鹿。2001年内蒙古根河市市委、市政府对“驯鹿鄂温克人”实施整体生态移民,并且于2002年7月开工建设生态移民工程,包括住宅、鹿舍、办公楼、博物馆、鹿产品加工厂房等。2003年,最后一批“驯鹿鄂温克人”走出大山,开始城镇化生活。移民后,政府为每户发放了生活补助费,无偿提供了液化气灶具和小灵通手机,而且动员社会力量为每户解决了电视机、电视柜、床和沙发等物品,鄂温克族学生享受助学金,孤儿全部免费上学。对于林区鄂温克人搬迁的事,很多牧区鄂温克人基本上是从电视上了解到的。当我问到如果有一天,让大家离开草原搬到城市去生活的意愿时,68%的年轻人、46%的中年人和8%的老年人表示赞同。“你对城市生活的了解,是通过哪些途径获得的?①亲自体验过;②别人的描述;③电视上看到的;④自己的想象”。对这一个问题的回答,无论是青少年,还是中老年人,排在首位的是亲自体验过,其次的选项就是在电视上看到的。值得一提的是,“亲自体验”选项最高是因为牧区鄂温克人经常去南屯和海拉尔就医、购物、探亲或者访友,而不是长时间居住。

总之,由于电视中大量鼓吹城市中现代化的生活和消费方式,牧区鄂温克人在电视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赞同这种生活方式,其中一部分人也正在试图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现状,迎接新生活。

二、电视唤起鄂温克人对新型职业和新的生活方式的渴望

“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它构成了人类自然环境中的一种根本变化。”在这种崇尚消费和丰盛的现实中,电视这一大众传播媒介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它引发了人们的物质渴望,以各种形式和手段引导人们的消费,电视助长了人们的消费主义精神。“这种消费主义精神伴随着以现金为基础的经济,在乡村创造出一种新的气氛。村民们越发想知道外部世界。满足这种新出现的对消费品的欲望需要新型的职业和生活方式。”

在笔者所调研的鄂温克主体民族居住地的辉苏木和乌兰宝力格嘎查,牧民们主要从事的是畜牧业,经济收入的高低取决于家庭拥有的牛羊数量。由于畜牧业生产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导致了牧民的收入也是忽高忽低,正如牧民们所言:“家有万贯,带毛不算。”随着消费主义的蔓延,牧民们的消费欲望也在膨胀,对新型消费品的渴求也更加强烈。牧民们越来越意识到,凭借他们的经济地位,这些欲望不可能得到满足。要想过富裕的生活,不能单纯依靠畜牧业,必须有其他职业做补充,以此拓宽收入来源。意识是产生行为的前提,有些牧民正在筹划拓展职业渠道,并表现出某些行为倾向。

图亚是一位非常能干的鄂温克少妇,家里养着很多的牲畜,牛、马、羊俱全。各种机械设备如四轮拖拉机、打草机、搂草机一样都不少,交通工具中不但有摩托车,还有吉普车,而且图亚本人样样都能驾驶,是一位全能的驾驶者。图亚家住在苏木,红砖大瓦房很宽敞,室内铺着瓷砖,家中陈列着各种现代化的家用电器,很多都是名牌产品。她说:现在这个社会,家家都忙着挣钱,再说了,没有钱什么事情都做不成,也什么东西都买不起,小孩们经常要电视上那些吃的、穿的和玩儿的,人家的孩子有,咱们的孩子没有,孩子自己都会觉得低人一等。在牧区,衡量一个家庭富裕的标准是看牛羊的数量和草场的大小。现在草原状况不比从前了,草原沙漠化趋势越来越严重,草场面积在减少,载畜量也在下降。要想挣到更多的钱,不能只依靠畜牧业,必须做其他的事情。

我最近有个想法,想加盟连锁店,专门卖女性饰品,利润应该不错。前一段时间我在电视上看见这方面的广告,加盟费要三万元,厂家负责供货,我只要寻找到店面就行了。苏木地方太小,我打算到海拉尔去租房子。如果将来生意做起来,我们就雇人放牧,到南屯买房子,在海拉尔开店。以后孩子上学也方便,海拉尔的教育水平还是很高的。

同类推荐
  • 被拐卖婚迁妇女访谈实录(妇女/性别研究资料丛书)

    被拐卖婚迁妇女访谈实录(妇女/性别研究资料丛书)

    她们原本住在云南或广西,未成年或成年不久就被拐卖、拐骗到山东、浙江、江苏、安徽成婚,成为异乡人。作为国内第一部被拐卖、拐骗妇女口述访谈实录,本书较全面、深入地呈现了拐卖人口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进一步了解国内跨地区被拐卖拐骗人口,深化相关研究,推进“反拐”行动提供了一份不可多得的第一手基础性资料。
  • 教育七律

    教育七律

    《教育七律》是一本介绍、考察教育诸要素及教育与学习过程的经典之作,全书简明扼要地阐述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七大重要因素。本书在1884年首次出版,此后一度被有志从事宗教教育的年轻人用做教科书,也被教会学校的教师用做实用手册,帮助很多人在教学事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 2015年山东省情研究报告

    2015年山东省情研究报告

    为进一步深化对山东省情的研究和调查研究成果的运用,服务于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山东省委政策研究室编印了《2015年山东省情研究报告》一书,收录2015年度省委、省政府组织完成的若干重要问题调研报告,省委政策研究室等省直有关部门单位完成的重要研究报告,以及各市委政策研究室完成的重要研究报告,供各级领导干部和政研工作者学习参考。
  • 班主任给家长的100条建议

    班主任给家长的100条建议

    本书所提及的每一条建议,都结合了家庭教育的实际和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行为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分析全面、论证合理、思想深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此外,在列举的故事中,吸取了大量的外国事例,令读者耳目一新,其教育方法巧妙,易于操作。不论是观念上还是方法上,对我国的家庭教育都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
  • 成为母亲:一名知识女性的自白

    成为母亲:一名知识女性的自白

    没有女人天生是母亲。洞幽察微的生育记录,道出女人的焦虑与煎熬。感谢时代,生育终于也和婚姻一样成为了可讨论的问题。怀孕生子不仅区分了男人和女人,也区分了女人和女人。怀孕生产后,女人对于存在的意义的理解发生了巨变。她体内存在另一个人,孩子出生后便受她的意识所管辖。孩子在身边时,她做不了自己;孩子不在时她也做不了自己。人类的每一位成员都会经历从出生到独立这一异常艰辛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必须征用某个女人的一段生命。《成为母亲》忠实地呈现了这段生命。它是一种寻常生活从不可见、不可感,向激烈的热情、爱与奴役转变的过程,它还是一种束缚,一种妥协。身为女人,成为母亲是什么感受?照顾一个幼小的婴儿又是什么感觉?而当孩子长大,有了自己的意识,母亲又作何感想?英国作家蕾切尔·卡斯克记下了自己那一年包含多重面向的的经历:个人自由、睡眠和时间的终结,对人性和艰苦工作的重新认识,追寻爱的真谛,游走在疯狂和死亡之间,对婴幼儿的情感体验,对母乳喂养的思考……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狼牙之巅

    狼牙之巅

    我叫狼王,我不叫加内特!算了,既然回来了,这些虚名不要也罢,审审美得了。
  • 魔法小公主7:精灵的末日危机

    魔法小公主7:精灵的末日危机

    魔法世界出现能源危机啦!沫沫找遍了可替代能源都不能让能源探测器发出耀眼的七彩光。阴差阳错间,沫沫他们一起开启了时光穿梭机穿越到了古代和未来,在那里,沫沫看到了没有能源的日子是多么的艰难和危险,于是回到现实之后,她和小伙伴们一起不仅发动身边的人,还通过多种途径发动更多的人一起来节约能源。突然,泡泡鱼告诉她已经找到了替代能源——人类保护环境的绿色之心。
  • 述而批评丛书:旋入灵魂的磁场

    述而批评丛书:旋入灵魂的磁场

    对一种人文信念的守护与恪守,乃是文学根本的力量所在。上海极具活力的文学批评家,书写批评新浪潮。《旋入灵魂的磁场》本集所收篇什文字精当,哲思丰醇,充分凸现了当下文学热力书写所蕴涵的繁富错杂、斑斓多彩的情志与况味。无论是对诗坛现象,还是对各类创作,作者的批评均目力锐敏,持论公允,诗情蹁跹,展示了文学直击现实与人性深处的独特魅力与思想的力量。《旋入灵魂的磁场》为作者多年评论合集,关注的领域既包括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歌流派,也包括对当代几位重要作家如阿城、张承志、叶兆言、张炜的作品,同时,作者对当代文化尤其是海派文化的生态有独到而深刻的思考。
  • 唐僧第九世

    唐僧第九世

    一拳唐僧,轰爆西游。逆天而行,踏破苍穹。
  • 嘿我真的不想你

    嘿我真的不想你

    做可爱的人。让当初不爱我的人抓心挠肝肝肠寸断去!当初决定放手时,林燃就是这么想的。十年过去,她和她求而不得的人重逢,心态反而很佛系。爱情对她而言是锦上添花的东西,随遇而安就好。如今,她早已不是当初的偏执少女。周唯也不是当初的傲娇少年。两个人做不了恋人,那握手言和做朋友吧?毕竟,他搬到了同一栋公寓,哪能一辈子不碰面?于是,分别了十年的青梅竹马再度比邻而居……
  • 风烟引

    风烟引

    祸国正起,风烟再引,十四阙、清歌漫联手打造,爱恨情仇弹指过,嗔痴怨怒已斑驳,且听岁月如歌,定局说离全。温暖、幸福、清澈的爱情梦幻国度。是什么让爱人成仇,又是什么让亲人反目?风般的女子,谜样的男子,百转千回的案情,来势汹汹的阴谋。抽丝剥茧后,结局却出乎意料的伤人。
  • 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

    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皎月终与星相伴

    皎月终与星相伴

    五年前,因为一场误会,苏韫清出国留学,宋安乐也成了别人的女朋友。再次相遇,宋安乐和他本以为成不了恋人还可以做朋友,结果一句好久不见都没说完,那人就离开了。后来宋安乐嫁给了苏韫清,有一天突然想到了这件事情:“那天在机场,我给你说了一句好久不见,本来想着我们至少还是朋友,给你打声招呼结果你连头都不回就走了。”结果苏韫清生气了:“谁要和你做朋友,我可从来没有那你当朋友,你只能是我的另一半。”宋安乐:“……”
  • 重生洪荒之我为光明神

    重生洪荒之我为光明神

    光明暗夜大PK,怎么把我也卷进来了?难道是我人品爆发,才穿越到洪荒?没想到一个破珠子竟然这么厉害,让我重生还能遇见他们!哈哈,鸿钧,我来了!可是道祖、元始天尊、准提都不收我为徒,这群有眼不识金镶玉的家伙!我是谁啊?我可是独一无二的光明神!只有我才能创世纪,不服就放马过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