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2300000007

第7章 广播剧艺术的特征(1)

学习目标:

·了解一切表现艺术都有局限性,广播剧也不例外。

·了解广播剧的最后完成是在听众的脑海里,通过想象与联想来实现的。

·掌握运用想象编写剧本的几种类型和方法。

各种戏剧由于演出方式、录制技术的不同,其艺术特征也不同。在写作上,舞台剧的作者要时时想到舞台、演员和观众,考虑怎样使剧本具有剧场性;电影、电视剧的作者要考虑剧本能否在银幕或屏幕上表现,能否诉诸观众的视觉。广播剧是依靠听觉来欣赏的戏剧,其艺术特征表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节 广播剧是声音艺术

“声音最足以传情,最足以引起人们情感的共鸣。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如悲痛的哭泣、朗朗的笑声、小鸟的鸣唱、霹雳的雷鸣,都会引起人们感情上、心理上的反应。”[1]1924年1月15日中午1点钟,英国伦敦广播电台播出的世界上第一部广播剧《危险》,就是作者(理查德·休斯)从声音具有能够“引起人们感情上、心理上的反应”中受到启发,创作而成的。他在这部剧作的序幕中这样写道:

〔隐隐约约地听到矿工们的歌声、说话声,接着是爆炸声、喷水声、脚步声、挥镐声。〕

〔播音员告诉听众,这是在危鲁斯矿井中。〕

梅丽 (喊叫)哎呀,怎么啦?!

杰克 是灯灭了。

梅丽 喂,你在哪儿?

杰克 在这儿。

〔脚步声。〕

梅丽 在哪儿?什么也看不见呀!

杰克 在这儿,哎,我的手,在这儿!

梅丽 看不见。

杰克 你看,我在这儿!

梅丽 (一惊)哎呀,这是什么?

杰克 没关系,是我。

梅丽 哎呀,吓死我了,真没想到你离我这么近!

杰克 你要紧紧抓住我的手,不管发生什么情况也不要松开,记住了吗?

梅丽 记住了。人家好心好意地要把矿工的灯借给我们,看,借来就好了吧!真是太可怕了,我最怕黑暗了。嗯,你听,好像有人来了。[2]

理查德·休斯在写剧本时,排除了任何可视的条件,一开始就巧妙地把人们引到只有“听觉”的世界。一部广播剧从表现形式上看,就像一部“交响乐”似的,它把“剧本中的文字”、“演员的表情”、“剧中所规定的时间、空间”、“建筑”、“色彩”、“动作”、“情感”都声音化,用声音塑造形象,表现环境,推动剧情发展。因此,广播剧作者首先必须要了解和掌握这个特征,掌握声音所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熟悉它的可能性和局限性。也就是说,能够在广播剧里体现的东西,才能写进剧本中去,否则就会遇到一些麻烦。

舞台剧或电影、电视剧都有可视的人物形象,并且可用灯光、服装、布景、动作、表情来帮衬剧词,使观众明白前后的情节、场景、人物造型,等等。只要故事写得好,或者演员表演得好,就可以吸引观众。但是,广播剧没有这些有利的条件,唯一的表现元素就是声音。听众只能从声音中感觉到剧中的一切动作和情调。它与无声电影正好相反。默片的观众从那些动作中仿佛听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而广播剧则是从各种各样的声音中表现人物的动作。比如:广播剧《撅柄成亲》播出时,听众随着剧中呈现出来的声音,仿佛“看见了”山村崎岖的小路,农家的院落房舍,坡前岭后的牛羊,猪栏鸡舍的禽畜……听众既像是在品味一曲亲切动人的农家生活的交响乐,又像欣赏一幅色调淳朴的北方农村风俗画,从中体验到了农村的忧愁和欢乐,农民的生活、斗争和理想,得到朴素清新的美的享受。

演员也是运用有特色的声音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而在20世纪70年代,国外也已经有了不用语言、只用音响效果就完成剧情的广播剧。比如,英国第三电台在1978年6月1日播出了一部20分钟的没有任何对话的广播剧,剧名叫《复仇》。全剧都是用音响效果组成的,从声音的表现中,听众可以知道整个剧情的发展。在播出这个剧目之前,记者马尔科姆·鲁思文访问了英国广播公司戏剧部主任罗纳德·梅森。

记者问罗纳德·梅森:“自从广播剧开创以来,我们拥有音响效果已有很长时间,然而没有对话的广播剧是如何产生的呢?”

罗纳德·梅森说:“事实上这种想法开始于去年(1977年)的某个时候。那时,著名的剧作家汤姆·斯陶波德谈起广播剧,认为在广播剧方面尚有一种潜力未被挖掘,就是说应该试制一种音响效果多于对话的广播剧,甚至毫无对话的广播剧,这应该是可能的。”

记者又问导演格林·迪艾曼:“格林,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将要听到的除了一系列的音响效果以外,什么也没有?”

格林·迪艾曼说:“噢,不是的。一系列毫不相关的音响效果将是毫无意义的。《复仇》是一部剧,它告诉我们一个故事,我们通过一系列的自然音响效果告诉听众这个故事,这是我们在现场实景录制这个节目的原因之一。听众将要听到的一切都是实际发生的,这部剧也有11位演员,他们在这出剧里扮演重要角色,包括本剧的作者安德鲁·萨彻斯扮演的中心人物。”

记者又问罗纳德·梅森:“这是否意味着今后我们将有一系列的毫无对话的广播剧?”

罗纳德·梅森说:“不是的,不会是那样。当然,广播剧作为一种舆论工具,语言是极其重要的,当然,我们将继续这样做。”

像《复仇》这样的剧目不是广播剧的正宗,而是英国制作的新广播剧的一种尝试。但是,它的出现却告诉我们,声音是极富艺术表现魅力的。在这部剧中,尽管我们不知道主人公是谁,他为什么复仇,但是我们只凭听觉就能了解这种用声音所展示出来的剧情。剧中所描述的大意是:一个逃犯用种种办法躲过了警方的追捕来到他熟悉的仇人的住房。他饱餐一顿之后,躲藏起来。当仇人回到家中走进浴室洗澡的时候,他将仇人勒死在浴缸中,然后自己拨电话投案自首。像这样的广播剧,德国称之为“实验广播剧”。

当然,只用声音表现一部剧作的内容无疑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过,我们在研究其他形式的艺术作品时,也可以看出每种艺术在表现手段上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正是在这种局限性中规定了它独有的特征及其发展的领域。

例如,雕塑是空间造型艺术,是视觉艺术中的一种。但它仿佛是凝练的诗句,不长于叙述,却能表现行为的一个片刻。它以静态造型所表现的运动,往往是作品取得生动效果的重要原因。因此,雕塑艺术家选择最能表现形貌特征的一瞬间,运用自身的艺术手段来表现,造成使人凝然、引人遐思的艺术效果。

绘画的特点,不在于叙述而是描绘,但在表现时间和运动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如何通过画面所描绘的“一瞬间”展示它的过去和未来,就成为绘画创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舞蹈兼具造型性和表现性,但它长于抒情而不善于叙事。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民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其基本要素是动作姿态、节奏和表情。舞剧是在舞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既能够抒情也能够叙事,但是它只能用身段、手势、面部表情来表现情感,传达思想,而不能用言语。舞剧中的“语言”是从生活中吸取了表演素材,经过提炼成为艺术的舞蹈动作来表现生活的。它的“台词”,也就是那些程式化的动作(舞步、手势、舞姿和面部表情等)是演员用来表达主人公的内心体验和这个舞蹈的中心思想的手段。

从上面几种艺术简单的对比来看,它们都有自身的局限性,也有各自的特点,而且都在自己的领域中得到了发展。广播剧的特点则是用“以声表情”的方法来创造“声情并茂”的听觉艺术形象。这个特点与占有空间的视觉艺术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电影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在默片时期,它是以画面来叙述故事的,所以,画面的蒙太奇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达到运用得很讲究的地步。但它的局限性是没有声音。1912年在法国出现的一部影片的广告上有一句话说:“没有配音的影片就像不会谈话的美女。”需要用语言表达情感的时候也只好用字幕来说明。卓别林拍摄的默片《城市之光》中有盲卖花女郎和善良的流浪汉两个主要人物,流浪汉为了让卖花女治好失明多年的眼睛,就默默地资助她。一次,善良的流浪汉发现卖花的盲女睁大了眼睛,又向她买了一束鲜花,当复明的卖花女找钱给流浪汉的时候,从手的感觉上发现了眼前买花的人是资助过自己的恩人。卖花女的内心是非常激动的,她多么需要用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感情,但是,影片没有声音,于是卓别林连续用了几个字幕来说明言语的内容。这样处理不仅把戏割断了,而且情绪也受到了破坏,是个不得已的办法,这也充分暴露出默片的局限性。这个例子正好给广告上说的那句话“没有配音的影片就像不会谈话的美女”作了很好的注释。

贝拉·巴拉兹说:“今天看来,这简直是一种难以容忍的浅薄做法。”[3]

从1927年开始,电影出现了有声片,这对默片时期的电影是一个重大的突破,是在无声电影的基础上很大的发展。为此一些守旧的电影艺术家还非常恼火,声称声音破坏了电影的蒙太奇而拒绝使用。“卓别林就觉得无声电影是打不倒的。因为它是哑剧艺术,有悠久的历史。”[4]但是,默片毕竟满足不了人们对艺术享受的需要,声音应用于电影中成了势不可当的发展趋势,默片被淘汰了。就连卓别林自己也拍摄有声片,哑巴终于说了话,他用自己的行动否定了自己的观点。尽管如此,电影还是以画面作为主要的表现手段,用连续不断的画面语言来向观众说话。如果电影也像舞台上演出的话剧那样,说那么多的台词,电影在无声时期利用视觉形象的自由,就会突然间在有声电影中大部分丧失了,摄影机变换角度和剪接的自由也都大大地受到限制。电影和戏剧的区别之一在于无声的非对话的成分在电影中具有巨大的意义。因为电影艺术是利用可视性的画面发展自己的特点,声音是附属的部分。一部影片的全部内容,是通过电影放映机放映在银幕上的连续不断的具有完整情节的画面,通过观众的眼睛和耳朵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更主要的是视觉在感情上起作用。但它与戏剧相比又有其局限性,电影毕竟是影像而不是像舞台上演出的戏剧那样具有人物的实体,观众看电影有在梦境中虚幻的感觉,“在1926年,雷内·克莱尔把银幕上的画面比诸我们梦中所见的幻象,把观众比诸画面的暗示力量下昏然入梦的人”[5]。而且演员也不能同观众进行交流,观众的反应无法激发演员们的创作情绪。著名表演艺术家于是之在一篇文章中谈到话剧的长处时曾这样说:“比起电视、电影来,话剧是唯一的可以同观众一起创造的艺术。观众喜欢面对面地看一个活人表演着一个活生生的性格……当然,要紧的是确实创造了一台活生生的、使观众觉得是似曾相识的、可以和观众的心相通的人物性格。”又说:“这种创作者与观众的活的交流,是剧场艺术的长处。”[6]

广播剧是不可视的,它不能将具体的、确切可见的形象呈现给大家,而是依靠声音来表现剧中的一切。因此,它在克服看不见的局限性上用声音来发展着自己的特长:它用语言塑造人物、展示剧情,用音响效果制造环境气氛,用音乐来烘托情绪;它把一切艺术中的声音手段全部调动起来为我们所用,用声音的形象启发人们的联想,激发听众的情感,使听众在心理上构成剧作所描写的人物形象。这种联想常常突破具体形象存在的限制,表达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广阔的生活空间,展示广播剧自身的艺术魅力,形成其独有的艺术特色。例如:广播剧《皇帝的新装》是其他戏剧艺术形式所不便于表现的。日本曾经录制了一部木偶电视剧也叫《皇帝的新装》,它虽然是用木偶来表演,但它有可见的形象,在表现原作中被描写成赤裸裸的皇帝身上,还是穿上了一个小裤衩,掩盖形象上的丑态。而广播剧里却可以做到形象化的叙述、描写,提供听众去想象,达到揭露与讽刺的目的。

在舞台上或银幕里,导演常常因为找不到一个既有表演才能又适合主人公外形的演员而苦恼;也有这样的情况,因为演员的外形不够理想而损害了作品中的人物。在广播剧里,由于看不见演员,只通过声音给人以听觉,因此,在选择演员时不必考虑视觉形象,只注重声音。根据声音感觉到广播剧中人物的性格、气质,甚至高矮胖瘦,从这个角度来看,广播剧在表现形式上有它独特的地方。何况演员在进行声音的“化装”之后,他的表现力就更丰富了。所以,一种艺术只有当它用自己所特有的手段来影响人们的时候,就能显示出自身独特的色彩,展示出自己特有的魅力。

同类推荐
  • 记者生活研究

    记者生活研究

    你眼前的这本关于记者的书确实值得一读。记者的职业性质决定了他是审视、研究报道别人的,而很少为别人所研究,报道。其实,现代人离不开媒介,而记者是媒介的核心,更是其灵魂,他(她)既是信息的报道者,真相的揭示者,也是观点与意见的提供者。可见,作为现代公共知识分子的记者,其生存的社会化程度极高,公众关注他(她)也是关注我们自己。这本书从“生存状态”着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记者的新视角。而其讨论的许多话题不仅具有现实性,更具有趣味性,其中仅仅与“三”相关的内容就很吸引人的眼球。比如,决定记者生存状态的“三大要素”,记者“撬动历史的三种角色”,记者作家的“三种主要形态”,记者屁股后面的“三把火”等等,都别有意趣。更值得提及的是,这是一位曾在主流媒体做过十年记者的人写的一本关于记者生活的书,这决定了它与出自一般研究者之手的书有所不同。惟其做过记者,其谈起这一行才不隔不玄,感同身受;惟其做过记者,其对这一职业的思考才能入木三分,“挠到痒处”;惟其做过记者,其对这一职业的“沙化”现象才会有切肤之感,对良好的新闻生态才会那样渴求企盼;惟其做过记者,其文风才能那样畅达,如同山间跳动的小溪,清新而流畅……不需恐惧渊深的学理,也不需畏难艰涩的表达。这部书别有韵致却又浅显易懂:沿着那一行行简洁明快的文字读下去,你会获得一种春日游园的惬意;而间歇掩卷,你又会浮想联翩,领悟颇多。
  • 心灵深处遇见你,高三

    心灵深处遇见你,高三

    本书是赵雪江老师多年经验的总结。以高三学生为对象,按月编排,根据高三学生经常遇到的心理难关,提供指导,针对性、实用性、启发性、可读性强,语言生动。不言高考却决胜高考,不语幸福却遇见幸福。高三学子的心灵伙伴,高三生活的实用指南,高三解读的全新视角,师生联袂的真诚献礼!
  • 师之道:优秀教师成长的方法与艺术

    师之道:优秀教师成长的方法与艺术

    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一位工作态度端正的人;优秀的教师,理应是道德的楷模;优衣的教师,不但要会教书,而且也要会育人,优秀的教师,更应是一位懂得如何与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人!
  • 现代公文写作规范与技巧大全

    现代公文写作规范与技巧大全

    《现代公文写作规范与技巧大全》采取分章、分类型的方式进行编排。即先对公文的类型进行概述、介绍写作方法,再辅之以范文,有利于读者整理写作思路,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指导各种文书的写作时,先介绍理论,再进行举例,帮助读者掌握写作要领。
  • 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与集聚问题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与集聚问题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基于自有的“海外人才大数据平台”的动态数据,有机结合大规模信息采集、非参与式观察、海外问卷调查、远程访谈等调查方法,将学理剖析、比较研究、文献分析、GIS空间分析、分布式数据挖掘等融为一体,形成了对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群体的立体式研究架构和整体性认识。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成神从挨打开始

    成神从挨打开始

    周北看着自己的金手指,陷入了沉思:铜皮铁骨:你知道吗?你越被打,越强哦!快去尽情的挨打吧!加油吧!骚年!((0/100))打你只需要一拳:没什么不是一拳解决不了的,如果不行?那就是被打的程度还不够!(0/100)我特么穿过来就是挨打的?当别人出气包的?这不是我想要的剧本!周北正要掀桌之时,发现自个面前一个妹子,穿越还带这种福利的?正当他美滋滋时,突然这妹子身份不简单,居然是一个女魔头,扬言要取他性命!那个……妹砸……你能打我一下吗?对,很用力的那种!
  • 诸天自我聊天群

    诸天自我聊天群

    穿越灵气复苏的平行世界,徐维无意间开启了“诸天自我聊天群”。和别人家的聊天群一样,徐维聊天群中的成员也是来至于诸天各界。可是……“为什么群里面的人全部和我同名同姓呢?”
  • 史前生物与失落文明

    史前生物与失落文明

    《史前生物与失落文明》分上下两篇分别介绍了一些史前生物和消失的文明。主要内容包括:遥远的太古代;元古代的生命;生命蓬勃发展的古生代;承前启后的中生代等。
  • 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

    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

    当世界成为游戏地图,人类接连变成玩偶。起初,白幼薇以为是来自外星人的恶作剧,直到她被拉进一团光雾,清亮的机械声响起——叮!欢迎进入玩偶游戏!本游戏规则如下:1,拒绝游戏变成玩偶!2,游戏失败变成玩偶!3,游戏通关奖励玩偶!白幼薇瑟瑟发抖扑进沈墨怀里:“我害怕,人家只是一个手无缚(腹)鸡(肌)之力的柔弱少女啊…”沈墨拉过她的小手,放自己腹肌上:“现在你有了。”游戏系统:“警告!警告!请尊重游戏,认真通关,不要谈恋爱!”PS.女主前期残疾,后期腿会好,1V1,HE,生存游戏无限流。
  • 首席缠上俏逃妻

    首席缠上俏逃妻

    有心人的安排,她入他的眼,他的身份却让她避之不及。“踹了他!做我的女朋友,我会永远对你好!”他以为她只是说说而已,可是没想到他对她百般宠爱,霸道有情……“我们结婚吧!”他深情款款,她小心翼翼:“我能拒绝吗?”“不能!”他霸气十足,她仰天哀嚎:“顾正庭!你太欺负人!”他无视她的鬼哭狼嚎,直接拉她去了民政局……“老公!麻烦签一下你的大名!”她把手里的文件连同提前准备好的笔递给了他,他只看了一眼,脸色就骤然大变,:“你一大早拿这乱七八糟的东西给我干吗?嗯?”“我要和你离婚!你放心!你的财产我一分不要!”她态度很坚决,他气得咬牙:“想离婚!你这辈子想都別想!”
  • 扶贫石器时代

    扶贫石器时代

    极地格斗:不携带任何东西进入极端环境,在生存同时,与指定对象搏杀,利用能利用的一切,斗智斗勇。穿越之后,曾经的一代顶峰人物却只想过上就着辣条喝啤酒、吹着空调打游戏的堕落肥宅生活。……注1:本书不热血不套路不野蛮不好看,只是种田文,对,就是这样,相信我。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世界守护序曲

    世界守护序曲

    宇宙诞生于虚空,生命在宇宙中演化,同时也诞生了带来破灭与绝望的灾厄,愿灾难来临时,你能怀揣着希望去面对。
  • 清宫温僖贵妃传

    清宫温僖贵妃传

    (全文免费)高智商宫斗。康熙帝温僖贵妃女强上位史。本书不架空历史,欢迎历史学家前来考究。一睁眼就被嫡母欺凌?没事,入宫选秀前先给你发份盒饭去角落品尝。一入宫就被人暗害?没事,冷宫一日游赐死三件套任君挑选。刚得宠就被亲信背叛?没事,纣王发明的滴水刑套餐你值得拥有。立为妃就遭姐妹反目?没事,亲自宣旨立你为后,亲手给你穿上凤袍凤冠,然后送你西天一日游。独宠数载皇帝见异思迁?没事,新宠有孕当着你的面帮你打胎,然后再吊到城墙上晒上三天。历史说我该死了?那不行,我得活着,换个人死。我总得把渣男熬死了,当上几天太后吧?ps:新书《雍正熹妃传》已发,宅斗宫斗撒糖甜文,欢迎各位小可爱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