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2300000005

第5章 广播剧的诞生与发展(4)

为了加强国内外广播剧业务的交流,开展广播剧艺术理论的研究,会议经过酝酿和协商,一致通过成立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之后,广播剧受到各级电台领导的重视并得到戏剧家协会的支持。在这一大好形势下,1981年9月,在大连召开了全国广播剧剧本创作座谈会。会上,许多同志作了专题发言,围绕关于剧本的主题提炼,题材的选择,音乐、音响效果的作用,改编经验、创作体会,如何引起听众的想象,广播剧的结构及其技巧发展,艺术美来自生活的真等等问题作了较为深刻的阐述。此外,在分组组织讨论各台提供的45个剧本的基础上,又就文艺与政治、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创作思想与创作方法、创作剧目与改编剧目的关系等共同性问题展开讨论,并在大会上做了交流,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看法。与会者普遍认为这次会议很有收获。

1981年12月,全国优秀广播剧初评会议在长沙召开。会上,与会者集中审听了49个电台推荐的51部广播剧,经过各台代表的评议,从中选出30部比较优秀的剧目。这些剧目,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富有时代精神,从各个不同侧面展现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和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问题。特别令人高兴的是,其中有近三分之二是创作剧目。各地广播电台于1982年春节期间举办第二次《全国优秀广播剧展播月》节目中连续播出了这30部广播剧。

1982年4月,在北京召开了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戏剧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全国优秀广播剧评奖会议”。这次评奖会议是在经过长沙会议初评的基础上进行的。会上组织座谈,征求了戏剧理论家和文艺评论工作者的意见,然后由中央、省、市自治区电台和初评上剧目的直辖市电台主管文艺广播的台长在一起评议,投票选出了《金鹿儿》、《镢柄成亲》、《白玉兰》、《求索》等15部获奖剧目,同时商定把初评出来的其他15部剧目列为优秀剧目。时任广播事业局副局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左漠野,剧协秘书长刘厚生等同志先后在会议上作了讲话。会议期间,时任中宣部副部长贺敬之到会作了报告,剧协副主席吴雪、广播事业局局长张香山参加颁奖大会。与会的台长们畅谈了各自的经验和体会,为提高广播剧质量、增加广播剧数量,提出很好的意见。这虽然是一次广播剧的评奖会议,实际上是探讨了电台的文艺如何贯彻自己走路的方针,如何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会议,收获是显著的。

1982年6月,东北地区的电台在黑龙江省召开了广播剧制作经验交流会。9月,西北和西南地区在兰州召开了广播剧导演经验交流会。这两次会议使与会者取得了不少实际知识和技能。

1982年12月,在广州召开了1982年全国优秀广播剧评选会议。这次评选工作由广播剧研究会干事会担任,集体审听了55个电台推荐出来的75部广播剧,经过认真评议,选出30部比较优秀的广播剧。这30部广播剧形式多样,立意新颖,触及生活面很宽。比如:《在人生的跑道上》描写造船工程师赵杰三十年如一日地抚爱终身瘫痪的妻子苏沛敏的真实感情;《普通老百姓》描写离休老干部吴专员回到大青山牧场与牧民一起度过晚年的生活;《涓涓细流》歌颂精神病院护士长孟雪珍言传身教,培育青年护士,精心护理病人的高尚品德;《碧血黄花》歌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喻培伦,为推翻封建专制、实现民主共和而英勇献身的精神等。这批各有特色的剧目,各地电台又在1983年春节期间举办的第三次《全国优秀广播剧选播》节目中连续播出。

1983年4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少年儿童广播剧评选会议。这次评选工作先由广播剧研究会在京干事会同中央台文艺部和少儿部同志组成初评小组,将各地电台推荐来的83部广播剧进行审听评议,从中选出30部比较优秀的剧目;然后由社会上的儿童剧专家、少年儿童文学家和评论工作者组成评委会,对初选出来的30部广播剧进行审听评议,从中选出《蘑菇的故事》、《一封将要发出的信》、《胖胖》、《小家伙、大家伙和高个子姑娘》、《“贝利”足球队和“怪”鞋匠》等22部优秀少年儿童广播剧。这22部广播剧作为献给少年儿童的礼物,于同年“六一”儿童节在全国各地电台播出。

1983年7月,在厦门召开了全国广播剧音乐工作会议。会上,有来自上海台、黑龙江台、吉林台、天津台、福建台和中央台等单位的同志,就音乐在广播剧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什么说配乐工作是一种艺术再创造的劳动,音乐素材的搜集、分类、整理、保管、运用等问题作了专题发言。与会同志认真讨论了上述的发言,研究了当前配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如何进一步搞好配乐工作提出许多有益的建议。

在广播剧研究会成立三年来,特别值得提出的是陈云同志非常关心广播,他把评弹《真情假意》推荐给戏剧界,建议把它改编成话剧,搬上舞台。中央台发挥了广播优势,首先将评弹《真情假意》改编成了广播剧。当根据《真情假意》改编的广播剧《真与假》制作出来并送陈云同志审听后,陈云同志亲自接见了该剧的编导刘保毅同志,对广播剧《真与假》作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中央领导同志在百忙之中这样关心广播剧,对从事广播剧工作的同志是一个很大的鼓舞,增添了他们的力量和信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也大力支持广播剧的发展,他们组织编选出版《广播剧选集》在全国范围内发行,这对广播剧的普及、传播、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也使得广大剧作者有了文学发表的阵地。

立体声调频广播在我国是一个新事物。1980年12月29日广东台首次试播成功,使广播事业从单声道向立体声多声道广播的方向发展。该台在1981年元旦,播出了我国第一部立体声广播剧《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这个剧目是根据普希金的童话诗改编的。之后,黑龙江台、上海台、中央台和四川台、武汉台也先后录制了立体声广播剧。立体声调频广播具有清晰度高和干扰少的优点,更重要的还是由于双声道录音时,可以把直达耳朵的声音和各种反射回来的声音以及来回反射造成的混响声三者分离,通过两个声源传来所达到的“双耳效应”,使各种声音具有明确的方位感和层次感。立体声的使用可以使收听的听众产生身临其境的空间立体感。这使广播剧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无疑为广播剧这一艺术形式提供了更为美好的前景。

1984年1月8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会员台第一次全体会在上海召开。这次会议为了促进广播剧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会议讨论、修改了章程,决定把干事会改为理事会,选举了新的理事,聘请了顾问,健全了广播剧研究会的组织机构。会上,杨兆麟会长就广播剧工作的根本性质和任务,广播剧的地位和作用、思想性和艺术性、发展方向以及如何提高广播剧的质量,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等问题作了讲话,并提出广播剧的发展要以提高质量为主,题材和形式要丰富多彩,但以近代、现代题材为主,以中、小为主;创作和改编并举,但要大力发展创作;语言要生活化、通俗化、口语化、性格化;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防止和克服题材、情节、手法等方面的雷同和公式化。

会议讨论了今后的工作,决定于1984年12月在全国范围内举行第二次规模较大的广播剧评奖、播出活动。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广播剧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1984年,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联合举办了“丹桂杯”大奖赛,评选对象是1983/1984年度生产的广播剧。这次评选活动分为两步进行:从11月中旬开始分别在郑州市、吉林市两地组织由各广播电台文艺部负责人和广播剧负责人参加的初评;12月在北京邀请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戏剧出版社的戏剧理论家、中央戏剧学院的教授、文艺评论家以及广播剧的老编导、专家等进行总评。

全国共有55个省、市、自治区的会员台选出91部广播剧参加评比。此次评奖除评出15部优秀广播剧外,还设立了编剧、导演、优秀演员、音乐、音响效果、录音制作、优秀编辑七种单项奖,并在15部优秀广播剧中进一步评出1983/1984年度最佳广播剧。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制作的《序幕刚刚拉开》赢得了“最佳广播剧”的称号,获得造型精美、做工考究的银质“丹桂杯”大奖。

在这次获得“优秀广播剧奖”的15部剧目中,创作剧目占有11部,改编剧目只占4部。得奖的剧目在选材上不拘一格,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度开掘出有独到见解的思想内容,作品在不同程度上接触到我们社会蓬勃发展中的不同问题本质,有所发现、有所评价,显露出作家们对生活、对时代思潮、对社会发展主流的认识深度和广度。这说明广播剧的创作队伍不仅扩大了,而且能根据广播剧的特有的艺术规律来独立地反映现实生活或历史。这是中国广播剧成熟的重要标志。

1985年11月,由全国儿童工作协调委员会、文化部、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举办了全国儿童广播剧“金猴奖”评选活动,全国共有50家广播电台和单位参加,送来1985年生产的81个广播剧。经评委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出46部,其中有20个剧目分别获金牌、银牌和铜牌奖,有一个剧目获鼓励奖,还有25个剧目获好节目奖。这些剧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儿童情趣,是对儿童、少年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好教材。1986年1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小礼堂举行了颁奖仪式,出席这次颁奖大会的有获奖剧目的代表和儿童文艺工作者、首都少年儿童代表等500人。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邓力群出席颁奖会并作了讲话。

1986年11月10日,由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主办的全国连续广播剧评奖活动在北京举行。全国53家电台从1983年至1986年生产的两百多部连续剧中推选出60部(475集)参加评比。这些剧目不仅代表了近年来连续广播剧的发展水平,节目质量也普遍高于历届参赛的单本广播剧。经过一个月的审听、评比,各台代表评出“丹桂杯奖”一等奖20部,“优秀剧目奖”10部。河南台录制的连续剧《瓜棚风月》获得第一名。

1987年,中国广播剧在解放思想、大胆改革的政治背景下,无论是学术组织、学术活动,还是剧目风格、样式、演播形式及生产的剧目,都呈现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活跃面貌。同年11月20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在河南郑州市举行第二届全体会员台代表大会。经理事会研究,会上决定在体制上进行改革,并把以往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的办公室设在北京,由中央台抽出专人担任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承担研究会的日常工作,提请全会通过改为由黑龙江台、上海台、河南台、湖南台派代表分别担任,各台为期一年。这样改革既减轻了中央台的压力,也调动了省市电台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广播剧研究会工作的开展。

同类推荐
  • 国家传播战略

    国家传播战略

    《国家传播战略》在梳理国际传播和国家战略发展史的基础上提出国家传播战略概念,并从国家安全、国家利益的角度展开思路,探讨传播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传播战略制定和实施的具体问题。为阐释国家传播战略演变的历史逻辑,《国家传播战略》还对大众媒体发展不同时代的国家传播战略模式作出整理;而作为把握全球传播竞争的横向视野,本书根据不同发展水平和意识形态性质国家的宏观特征对国家传播战略进行比较研究,进丽阐明了构建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新格局这一命题。
  • 给老公诊断

    给老公诊断

    作为女人,能够准确地诊断男人是成为幸福女人的堂入门课,希望《给老公诊断:妻子爱情读本·女性幸福手册》能帮助女性读者们在生活中快速而准确的对男人做出诊断!不同年龄阶段的男人有着不同的情感和心理。与女人的精细相比,男人的情感世界如矿藏般深奥和丰富。那么,各个年龄段、各种各样的男人,其感情世界各有哪些特点?他们具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 泛在环境下高师院校网络课程的构建研究与教学实践

    泛在环境下高师院校网络课程的构建研究与教学实践

    本书稿是一部关于泛在环境下高师院校网络课程的构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研究专著,本书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对高等院校网络课程理论内涵进行明确、清晰的表述,强调了学科建设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紧密结合的原则,其目的是力求用系统论的观点对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网络教学与学习模式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
  • 王国维讲国学

    王国维讲国学

    本书选取王国维国学思维的经典解读,对历史、美学、哲学、文学、戏曲、古史地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以大师的角度关照华夏文化,文中处处显现学术之光,详尽展现国学之深厚底蕴。本书是一部国学经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传世之作,思考和表达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
  • 宝贝取名有学问

    宝贝取名有学问

    古人云:“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此话今天看来似乎有点片面性,带点名字决定命运的唯心味道,但其中也反映了名字的重要性,体现了人们对取名的重视程度。姓名,是人的“品牌”。取名,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姓名的好坏,虽不能决定人的一生命运,但它却带着时代的信息,凝聚着长辈对宝贝的深情厚意和殷切希望,好的名字寄托着人的理想、抱负和志向,从小为宝贝树立起人生的追求目标,激励宝贝奋发向上,努力进取,塑造良好的个性,在心理上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影响他们的一生。
热门推荐
  • 世子诱人:高冷王妃,咬一口

    世子诱人:高冷王妃,咬一口

    【女扮男装甜宠虐渣1v1】苏九蔻把自己的前世活成了神话,身为农女的她,偏偏文能治国,武能平天下,最后成了皇后却不得善终。后来重活一世,又得了个牛叉哄哄的空间后,她决定,做天下第一奸臣!!!于是,穿越而来的,励志要做第一纨绔的慕十七在很久后才忽然发现,那个丑不拉几,陪自己欺男霸女无恶不作的第一奸臣苏九蔻,原来是个女人,还是个很美的女人……
  • 胃病百问百答

    胃病百问百答

    《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深宫谋殇

    深宫谋殇

    “朕以大君江山为聘,册尔为皇后。”“原来,一切不过是幻象。”“原来,自始至终,你心里只有她。”“原来,不过是一场亏欠。”“至此,你我俩不相欠,不在亏欠!”茶几落下,一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双世魔妃天天见

    双世魔妃天天见

    落惜一睁眼,便发现自己竟然重生了!前世,她为了救自己心爱之人,不惜去魔界向魔君求取仙草,却不知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和自己的未婚驸马搞在了一起。所以亲人全部被杀,呵,很好,你们上辈子给我的痛,我会以千万倍还给你们!想他墨北沉,堂堂魔界尊主,竟然会败在一个女人手里?不惜损失千年灵力,换来心爱之人重活一世,可你告诉我为什么,她不记得我了!没事,以我的魅力,勾勾手她就来了。“哦?是吗?那是谁……”某魔尊连忙蒙住她的嘴:“我没有,不是我。”双洁1v1放心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龙都之全能修神

    龙都之全能修神

    QQ好友申请加友,通过就送红包,还有这种好事?什么不是钱?这QQ红包真怪?QQ红包领取,完成任务奖励红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宝瓶菩提

    宝瓶菩提

    “菩提十书”之《宝瓶菩提》:佛教经典把人比喻成“宝瓶”,在宝瓶里有着最清明的空性,只可惜被妄想与执著的瓶塞,无法回复到清净的面貌。本书是菩提系列的第七部,希望能开启我们的宝瓶,不但使我们自净,更让我们体验法界的清净。林清玄用感性的风格,表达即使在炉火中燃烧,用高温锻炼、上釉上彩,一个人也要永留清白,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