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2300000014

第14章 广播剧人物设置及要求(1)

学习目标:

·熟悉广播剧角色分类在剧作中的意义。

·了解广播剧在人物设置上的特殊要求。

广播剧是戏剧艺术中的一个门类,它对人物塑造的要求同其他戏剧艺术的要求是一致的。剧作者在创作一部广播剧时,除了题材的选择之外,人物塑造在写作中也是很重要的,它是整个编剧工作的主体和中心。剧作家柯灵曾做过这样的论述:“美妙的情思、生动的形象、晶莹的语言、缤纷的色彩、和谐的韵律……文学艺术中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人民精神领域里的甘露。但美的结晶是人,是成功的人物造像。文学艺术的社会作用,主要是通过人物的感染而来。”在创作的过程中,是先“有了人物的雏形之后,才能安排情节,使孕育在作品中的主题思想用人物形象具体地表现出来”[1]。广播剧作者在进行选材之后开始动笔写作之前,需要认真考虑的是剧中的人物设置及其要求,这对剧本创作是有益处的。人物设置是写剧本程序的第一步。

第一节 广播剧人物设置

一个剧本总是由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组成的,这些人物集中在一起,通过对社会生活的再现,共同揭示某种思想。“在动手写作剧本之前,先给每个角色画一幅‘炭笔素描’是很有好处的。这样可以把角色作为不同类型的人物固定下来,也可以使撰写符合角色性格的对话更容易进行。”[2]“从表现人物性格的角度上来看,我们不妨把人物分为三类:只有一般性格特征的类型人物;有特殊性格特征的性格人物;精雕细琢的心理分析人物(或简称心理人物)。在一个剧本里,按常规来说,主要人物(主角)应当是心理人物,重要人物(重要配角)是性格人物,而次要人物(次要配角)是类型人物。”[3]

广播剧中的人物大体上分为五种:1.主要角色(即剧中的主人公);2.重要角色;3.次要角色;4.群众角色;5.解说角色。绝大多数戏剧在设置人物时通常只有前面四种角色。

一、主要角色

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写道:“戏剧中的主角大半比史诗中的主角较为简单。要显出更大的明确性,就须有某种特殊的情致,作为基本的突出的性格特征,来引起某种确定的目的、决定和动作。”他又说:“主人公是在一定的地区和目标范围内,制造一种单纯的情欲和另一种相反的情欲之间的尖锐冲突。……戏剧作品中的人物被一种特别的情欲所主宰,因此我们就能清晰地看到他性格的主要特征。”[4]这里所说的“情欲”,指的是“人物的动机和意志”。根据黑格尔对主要角色的论述,可以说明,主要角色是剧作者集中笔墨着意刻画的人物,因而这样的人物有着明显的性格,担负着传达剧本主题思想的主要任务。一部广播剧的灵魂是主题思想,以什么样的人物作为主人公,必须从传达主题思想来考虑。当然,剧中的人物都以不同的方式或程度不同地执行着传达主题思想的任务。但是,只有正面地、最大限度地执行传达主题思想任务的人物,才是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比如广播剧《裂缝》中的郭一滨,他的身上具有许多经历坎坷而百折不挠的知识分子的品质,作为艺术形象,他承担着体现主题思想的主要任务。郭一滨是党培养的又红又专的知识分子的典型,他热情、正直,富有事业心;他从不夸夸其谈,是个献身“四化”的实干家;他善于思索,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对党、对未来始终抱有坚定的信念。剧作者在刻画郭一滨的性格时,始终围绕着“裂缝”的主题。剧中描写他“在技术上是研究工程裂缝的专家,早在20年前,由于比一般人较早地看到了现实生活中的裂缝,被取消了党籍,并导致爱情生活中不可弥合的裂缝;十年动乱,裂缝发展成大断裂,他也遭到了更大的不幸;粉碎‘四人帮’后,他在重点工程中,不断遇到工程上的裂缝和人与人之间的新的裂缝”[5]。从郭一滨的人生遭遇,我们不难看出,“左”倾路线造成了党和知识分子之间、党和群众之间、党员之间乃至党员与爱人之间的许多裂缝。该剧向人们揭示了必须正视裂缝,肃清“左”倾路线的流毒,为清除裂缝、弥合裂缝而奋斗的主题思想。

一般来说,主要角色除了性格特征十分鲜明之外,还要能够显示出灵魂深处的火花,使人看到其内在的本质。剧中的主要角色往往有从顺境到逆境或从逆境到顺境的较大变化,而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他们面临意外的遭遇时,往往会有较多的心理活动和强烈的感情色彩。

“剧作构思中主要人物的确立,有两个基本的要素:其一,它是剧作者对生活的形象发现,是以深厚的、坚实的生活积累为基础的;其二,主要人物必然处在剧本所描绘的各种现实矛盾的焦点,是艺术提炼生活的结晶,体现为社会因素与美学因素的统一。就是说,既注重把主要人物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来展开描绘,又不忽略性格是艺术美的独特凝聚。”[6]《裂缝》的作者师征曾经满怀感慨地说,最能燃烧起他的创作热情的是知识分子的命运和信念。剧中的主要人物也就是剧作者对生活的形象发现,他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在描绘郭一滨这个主要人物时,剧作始终把他放在各种现实矛盾的焦点上,展示出人物的独特性格特征,使这个人物具有其美学上的价值。不仅《裂缝》是这样,许多成功的广播剧中的主要角色都具备了上述特点。我们在进行人物设置时,要把主要角色放在结构的中心,使他们担负起传达主题思想的重要任务。

二、重要角色

这类角色在剧中应该是一些性格化的人物。也就是说,他们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比如广播剧《金鹿儿》中的王淑娴,她是团委书记,在她的身上具有做团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般职业特征。由于她受到多年的传统教育,在生活上有非常朴素的正统思想。她对金明露那种爱打扮、追求美的人是看不惯的。当顾客投票选举“优秀售货员”的结果是金明露,引起售货员之间的议论,她又觉得自己是团委书记不便发表自己的见解,以为这是新来的党委书记兼经理老郭的主意,而表现出团干部所特有的组织性强的一面。但是,在领导面前她却掩饰不住自己对金明露的看法,她说:“就凭她这么讲究穿戴、举止轻浮,也与‘优秀售货员’的光荣称号太不相称!”她认为:由顾客自由投票选举“优秀售货员”是别出心裁的主意,是打引号的新鲜事。过去,每次评选虽然经过群众举手表决,可事先都是按照领导的意图统一大家的认识,因此选举的结果总是八九不离十。没想到一向规规矩矩、老实听话的先进典型小赵竟没有得到第一名,金明露却获得“优秀售货员”的称号,这使她很遗憾、很被动。这里表现了王淑娴的保守、对接受新事物不那么情愿的个性特征。但是,另一方面,她肯于做调查研究,使不真实的情况及时得到了纠正,从而改变了对金明露的看法,这样就把王淑娴这个人物的共性与个性结合起来了,在剧中担负起重要角色的任务。

又比如广播剧《裂缝》中的石虚,在剧中他是与郭一滨相对立的人物。20年前在大学时期,他是郭一滨所在班的党支部书记;今天,他又是郭一滨所在单位的办公室主任。由于20多年的不正常的政治生活,在“左”倾路线的约束下,他成为一个特殊的典型,他的所作所为有共性的一面。他的个性特点是“只要一搞运动,就浑身来劲,与人斗,其乐无穷。”他本身是个知识分子,但“对知识分子存有偏见,粉碎‘四人帮’之后,他的思想还停留在原来的地方,因此,对思想解放,对发挥知识分子的创造性有抵触”[7]。这个人物是很有性格特征的角色。在广播剧中,没有性格特征的人物是不能称作重要角色的。

三、次要角色

剧本中除了主要角色、重要角色之外,还有次要角色。关于次要角色,英国戏剧理论家威廉·阿契尔说:“剧作家在设计他的作品时,如果不先决定——不管是如何粗略地决定——他想用哪些次要的人物,那么他的工作是不能顺利地进行下去的。每一个剧本里都有一些主要人物,没有他们,主题是不可想象的,同时还有一些次要人物,他们并不是对主题不可缺少的,而只是用来便于填充画面和推进剧情的。”[8]

次要角色往往是一些类型化的人物。类型化人物的特征,大多是共性多于个性。在编写剧本、设置人物时,只要把握住这类人物的职业、年龄、性别、阶级特征就可以了。

四、群众角色

有些广播剧出于剧情的需要,在剧中要设置一些群众性的角色,这类角色多起到对主要角色和重要角色的烘托、渲染、反衬的作用。在设置群众角色时,要注意角色的多样化。比如在广播剧《金鹿儿》中就设置了一些不同的顾客角色,其中有老年人、儿童、男女青年等。

五、解说角色

这种角色指的是在剧中担任解释说明任务的人物。在一般的舞台剧中是不需要设置解说这样的角色的,因为广播剧是供听觉欣赏的剧种,所以为了解释说明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往往设置解说这个特殊的角色。但这也并不是说每个剧目都一定要设置这样的角色。关于解说角色的属性,一般是无个性的,他所担负的任务是从旁向听众做解释、说明、介绍。但有的解说是由剧中的主要人物或者是重要角色担任的,他就成为有个性的角色了。

第二节 设置人物的要求

广播剧是运用声音艺术来塑造人物形象的,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给创作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认识这种局限,掌握广播剧的内在规律,发挥广播剧的特长,这是广播剧作者必须予以重视的。为此,在设置人物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人物不宜过多

一般的单本广播剧大都控制在一个小时之内的时间里播出,这不仅是为了便于安排,更重要的是也为了获得较好的收听效果。因为广播剧的听众不像在剧场看舞台剧的观众那样固定、集中,那样全神贯注,除了有某种特殊的要求之外,专门安排一段完整的时间收听广播剧的人并不多,听众往往是边听广播剧边干别的事情。所以,如果剧目时间过长就很难获得好的收听效果。通常来说,单本广播剧控制在一个小时之内是比较适宜的。在这样的一段时间内播出一部剧,剧中人物繁多是不适宜的。因为,过多的人物必然会分散作者的笔力,很难把主要角色刻画得深刻,也会使听众分不清楚谁是主要角色,谁是次要角色(这里所说不要“过多的角色”,不包括群众角色,是指主要角色而言的)。舞台剧的表现手段丰富多样,人物众多似乎还可以,如《日出》、《茶馆》等。电影也可以,它不仅有舞台剧丰富的表现手段,还可以采用电影中的特技——定格处理,用字幕或旁白来介绍,如日本电影《金环蚀》、国产电影《爱情你姓什么》等。如果把《日出》、《茶馆》这样人物众多的剧目用广播剧来表现,不但时间不允许,也会给创作者带来许多难以处理的麻烦。声音相近,听众分不清角色就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因此,广播剧比起舞台剧、电影在人物设置上要更少些。

一般来说,对于广播剧而言,有两三个重点人物也就可以了。比如在《南宫玲霞》中,主要角色是南宫玲霞、谢文、方进,其他都是围绕着这三个人物开展情节的辅助性角色。还有更少的,只有两个人物,如《项链》。当然,这里所说不包括连续广播剧在人物设置上的要求,而是指单本剧。连续剧从整体来看人物是众多的,因为它所反映的内容涉及的生活面比较广阔,人物繁多是剧本样式的需要;但是在每一集中,播出时间不超过30分钟,人物也是不宜过多、过杂的,尤其是主要人物,一定要集中笔力刻画。这也是从听觉的特点来考虑的,特别是“在一场戏里决定人物的数量时……如果戏中角色太多,听众将失去线索或者搞糊涂”[9]。

二、人物相对集中

上面讲到广播剧人物不宜过多的要求是从剧种的局限性出发的。那么怎样做到这一要求呢?方法不外乎是在编剧时使人物尽量集中,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人物都集中在一个人物身上。比如长篇小说《红岩》中,刻画党的领导人物形象的有李敬原、老大哥、齐晓轩和许云峰四个人物,在性格上这些人物之间共性多于个性,差别不大。如果把这些人物通过声音塑造出来的形象放在一起就比较难以区别。为此,广播剧的创作者在编剧时就把其他三个人物的性格特征都集中到许云峰的身上,与其他次要角色搭配在一起,这样既突出了主要角色,又能够使听众比较容易地分清其他次要角色了。

广播剧《丹凤朝阳》,原作中有周益群和李老师这么两个人物,他们都是党的地下工作者,有很多共同的特征。在改编时,为了使角色更集中,这两个人物形象被合并到一起。这样既丰富了主要角色周益群的形象,又照顾到了广播剧作为一门听觉艺术的特点。以上谈的是人物有共同特征时进行合并集中的例子,也就是前面说过的“融合法”。

同类推荐
  • 再造世界的100个奇迹(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再造世界的100个奇迹(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本书文字简洁,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既富有知识性又具有趣味性,是一部精彩纷呈、波澜壮阔的世界历史奇迹缩影。涉及到影响世界文明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宗教、经济等各个领域的重大历史文明。以从历史中所启迪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创造人类历史的崭新未来。
  • 京师教育随笔:教育路上行与思

    京师教育随笔:教育路上行与思

    《京师教育随笔:教育路上行与思》内容有开创中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局面、采用“3+1”模式,夯实教师队伍基础、把理念硬化为机制——谈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教育科研过去的成就和未来的使命、家庭教育——青少年教育的重要一环、众雁高飞头雁领——省会城市教育引领作用等。
  • 破解戒毒难

    破解戒毒难

    一本从实践中来,通过总结、提炼上升为理论成果,具有指导性作用和操作性较强的戒毒专著。书中对新形势下的戒毒康复进行了有益探索,一是对《禁毒法》实施前后的戒毒康复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在戒毒理念、方法、措施等方面有所创新和发展。二是戒毒康复理念上的创新。三是博采众长,总结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 中国传媒经典个案(1998-2008)

    中国传媒经典个案(1998-2008)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悦读MOOK(第十五卷)

    悦读MOOK(第十五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热门推荐
  • 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

    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存档使我变强

    存档使我变强

    “有神功秘籍吗?”“没有”“有宝箱抽奖吗?”“没...没有”“有美白磨皮瘦脸抛光一条龙整容服务吗?”“没...没...没有”“你什么都没有,我要你何用!”徐晨怒了!“我要什么都有,我要你何用!”系统也怒了!靠系统是不可能靠系统的,这辈子都不可能靠系统的。练功又不会练,把妹又不会把。只能靠给系统打打工,这个样子才能维持得了生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独家蜜爱:总裁的契约新娘

    独家蜜爱:总裁的契约新娘

    她被妹妹陷害,被迫背上了不贞的罪名,她被老公不齿,狠心对待。整整三年,她活在地狱般的生活,看着眼前自己的深爱的男人,她累了,提出了离婚。在这之后,摇身一变,蜕化成复仇女神,只为让当初那些让自己受尽苦楚的人尝到痛苦的滋味!“跟我结婚,你想要的我都有,我的女神。”“那,我想要你,给么?”“给。”
  • 霍乱于世

    霍乱于世

    卡卡,暂时懒得写
  • 自动营销

    自动营销

    在过去二十几年的高速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机会多、市场竞争层面低等原因,中国市场产生了大量“一夜暴富、一夜成名”式的企业。这些企业往往都是在某个点上创新突破,就成功了。这给太多的中国企业、营销人带来一个很不良的影响:浮躁,工于投机,过于追求技术、技巧,不能安下心来做真正的营销。因此,中国企业的市场营销,表现为过分重视广告、促销、销售技术、推销方法等。其实,这都是在营销的基本战术层面做文章,没有深入真正的战术、策略与战略层面,因此无法形成营销的最高境界——自动营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海底

    海底

    南京人,超爱酸菜鱼讨厌吃菠菜。天秤座优柔寡断星球人。自认为极没主见到吃饭穿衣都要问塔罗牌。从事着一份随时可以看电影的工作。喜欢导演文德斯、作家格雷厄姆,他们甚至让自己相信,神是存在的,至少在艺术家的世界里。代表作:独家刊于《最推理》的,以“李震×唐光晓”为CP的“追击者”系列。这是你的历史,亦是我的命运,我曾向往着深深海洋,最后却埋在了这里。
  • 到莫干山看老别墅

    到莫干山看老别墅

    本书介绍了莫干山别墅楼独特的建筑特点与建筑风格,包括白云山馆、林海别墅、88号别墅、松月庐、郭沫若住过的雄庄、潘家园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