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200000006

第6章 哲学与修养:生命是一场修行 (2)

有一个角力高手,足有360种招数,每逢比武,灵活变化,交替使用,所以,每次出手都不同。他最喜欢一个长得英俊的小徒弟。他教了这个小徒弟359种招数,只保留一招未传。小徒弟力大无比,学成后谁也敌不过他。

后来,小徒弟跑到国王面前夸下海口,说:“我之所以不愿胜过师傅,是因为敬他年老,又看他是自己的师傅。其实,我的本领和力气,绝不比师傅差。”

国王见他这样目无尊长,很不高兴,令他师徒二人当众进行比武。那小徒弟耀武扬威,不可一世地走进赛场,像头愤怒的大象,仿佛他的对手就是一座铁山,他也要推倒。师傅见他力气比自己大,只好使出留下未传的那一招,一把将他扭住。他还不知怎样招架,就已经被师傅举过头顶,抛在地上。满场的人都欢呼叫好。国王赏赐师傅一袭锦袍子,并斥责那小徒弟说:“你妄想和你师傅较量,可是你失败了。”

徒弟说:“陛下!他胜过我并不是凭力气,而是用他留下没教的那一点儿小本事,才把我打败的。”

师傅说:“我留下这一招,为的就是今天。圣人说过:‘不要把本事全部教给你的朋友,万一他将来变成敌人,你怎样抵挡得住?’还有个从前吃过徒弟亏的人说过:‘也不知是如今人心改变,还是世上本来没有情义。我向他们传授射箭技艺,最后他们却把我当做天上的飞鹄。’今天看来,我当时的决定是对的。”徒弟听完后,羞愧难当。

真正有本事、胸怀大志的人是不容易骄傲的,倒是那些胸无大志、一知半解的人,很容易自命不凡。至于自命不凡的本钱,有大有小,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只会凭空骤生骄气,如一个有趣的寓言所说,长颈鹿因为能吃到几米高的树叶而骄傲,而小山羊因可以从篱笆缝隙里钻进去吃草而骄傲。要想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既坚定又稳健,必须放低自己,戒骄戒躁,永不自满。千万不要自命不凡,要以一种空杯心态虚心学习,养成进取的良好学习习惯。这样,我们才会在有所成绩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才会在成功路上走下去。

孤独是成功的另一种境界

我的灵魂平静而明亮,宛若清晨的群山。可是他们认为,我冷酷,是开着可怕玩笑的嘲讽者。

——【德】尼采

西方著名学者康德在46岁获得教授职称后,11年里没有发表任何学术论著,于是人们认为他很无能。当时的哲学泰斗摩西·门德尔松公开称,康德让所有的德国大学蒙羞。康德成为平庸教授的榜样,成为德国学界的头号笑柄。

殊不知,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他独自一个人在默默的孤独沉思,谋划巨著。可是周围的人早已不再相信他的能力。一次,康德的学生在参加教授聚会时,宣布康德正在写一部伟大的著作,顿时引起教授们的一片哄笑和调侃。然而,康德对他们的嘲讽无动于衷,也不辩白,只顾埋头沉思自己的著作。

11年后,57岁的康德开始动笔,仅仅几个月的时间,800多页的《纯粹理性批判》横空出世,康德终于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曾经震惊欧洲“头号笑柄”的康德成为德国哲学的顶级骄傲,名垂千古。而那些讥笑康德的学者们,至今已经没有人记得他们的名字。

上帝总是公平的,他赋予了孤独者与众不同的灵魂,特立独行的品性,却又让他像一个普通人一样渴求着人间的温暖,也许正因寻求人情却不得才令孤独的灵魂倍加寂寞。他孤独地立于人群中,寂寥地抬目,却只有天空中的星辰不吝啬地对他闪烁。也许他注定要承受命运的悲剧,但他却不会沉浸在抑郁苦闷的情绪中。

凡·高是孤独的。他善良、热情,他渴望艺术能够升华。离开家乡来到巴黎后,他的艺术却被不懂艺术的人折磨。他找不到生活的答案,这使他生活更加孤独。

生活中,凡·高衣冠不整,非常寒酸。由于贫困,他的衣服都是用他弟弟提奥的旧衣服改的,用的是廉价的布料,在作画时又会溅上些颜料。他无法受到人们的青睐。他说:“我时常处在可怕的忧郁和烦躁中。当我渴望同情又得不到时,我就会态度冷漠,对人发无名火,说起话来常常非常刺耳。”凡·高是一个极端敏感的人,这造成了他孤独的性格和莫名的怪脾气。他喜欢独处,不善交友,经常和人们聚集交流对他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他的这种性格让他的意志变得消沉,同时也在伤害着他的健康。

一次凡·高在画完乌鸦后,用左轮手枪在自己的心脏偏下位置扣动了扳机,他的画架在谷草垛旁静静陪着他,儿子要救活他,凡·高说,千万别让我再费事了,那样我还会自杀三次,而他对儿子说:“命有多长,孤独忧伤就有多大。”他在情感的经历中探索了一生、也被孤独折磨了一生。

在人们的眼中,凡·高是一个怪人,没人能理解他。因此他的孤独正是典型的需要人间的温暖而不可得的寂寞。其实,在凡·高的孤独里,没有消极被动的混乱。他在割耳之后有了短暂的安静,而他最终的离去也使他这个享誉世界的艺术家得到了彻底的解脱。他曾说:“人们总把我当成是一个不可理喻的怪人。我要申明的是,我不是怪人,尤其不是应从社会中被清除的野蛮的粗鲁的人。”

孤独的人努力奋斗,不断地去探索,对真理永无止境的追求。这是一种永恒的孤独,无奈之余,孤独者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孤独者的路是自己走的,他不随波逐流,在孤独中自得其乐。享受孤独的人,欣赏自己,享受自己的所作所为。孤独中,他获得了自己给自己的最大的回报。孤独者拥有一颗淡然的心,在自己的世界里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就。他能漠视周围人的诧异的眼光,走自己的路。

乐于孤独将孤独看做人生的一种独特的享受,不喜声张,不爱浮华,不求虚名,淡泊宁静,避开外界的干扰,快乐地享受着自己的孤独生活。孤独是朵静静开放的莲花,人只有静默独处才容易发现和感受具有终极价值的事物,因此与其一味哀叹,不如勇敢面对寂寞体会淡泊,克服寂寞带来的心灵困扰。

淡泊是一种情愫,也是孤独时的最大享受,这样才会真正感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宁静致远淡泊明志是极其高远的心态。耐不住孤独,就不会有这样的境界。乐于孤独的人其实并不孤独,因为在他的世界里,心是明净的,他完全属于自己,无视世俗的繁杂只有自己。在暂与世隔绝,与灵魂相通的过程中沉淀自己,提高自己,在这其中他们是快乐的。

当然,孤独地走自己的路并不是一种自我封闭、故步自封。走自己的路,是能够在充分吸收知识的养分的同时,认准一个明确的目标,持之以恒地努力;走自己的路,是并不是固执己见,而是面对他人的嘲讽时呈现出的一种豁达执著的人生态度;走自己的路,是孤独的,却拥有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

修行孤独需要耐性

我非常清楚,我最终要走自己的路。每当我感到“我再也不能忍受孤独”时,我感到一种难以言表的自我羞愧——我感到我是在厌恶自己心目中最崇高的东西。

——【德】尼采

哲学家说人生而孤独,孤独是人生的难题。其实孤独也是人生的一种意境。生活就是一种修行,修行就需要耐性,因而修行孤独也需要耐性,必须甘于淡泊,乐于孤独。乐于孤独的人能体会孤独的美好和快乐。只有甘于孤独的人,才能让自己的心沉静下来,体会其中的哲理,品味生活的乐趣。

孤独者的思想总是具有超前性,往往不被同时代人所理解。萨特曾说:“真正的脑力劳动要求孤独。”一个孤独的人,善于在自己孤独的思考中,完成其他人无法参与的成功。

哲学家是孤独的,这源于他自身的气质。他在孤独之中思考生命的意义,并以此为他乐。他渴望在孤独中体验创作之美。只有孤立于天地间,他的灵魂才与孤独相遇,在孤独中闪耀着思想的光芒。尼采就是这样一个孤独的哲学家。

哲学家尼采一生与孤独相伴。尼采经常漫步,以排解孤独。虽然他长期和朋友保持联系,有不错的交往。查理·瓦格纳、保尔·李、弗罗琳·冯·梅森伯格、弗兰兹·欧维贝克……但是大多数时候尼采仍愿选择一个人孤独。在给朋友彼得·加斯特的信里他写道:“归来吧,回到孤独中来,我们俩都知道怎样在孤独中生活,也只有我们俩知道。”和瓦格纳的决裂后,他经历的很长时间的痛苦,也为此大病了一场。他告诉妹妹,他渴望去一个让他完全独立的最偏僻最安静的地方,来走完他完全孤独的一生。

在尼采35岁的时候,他到了一个几乎没有人造访的山谷里。热那亚的太阳一升起,尼采“就到了一块靠近海浪的幽静的岩石边,撑一把伞,躺在岩石上,像蜥蜴一样一动不动。眼前除了大海和纯净的天空似乎什么也没有”。他在那儿待了很长的时间,直到黄昏的最后时分。《朝霞》就诞生在这个时候。

尼采的这种孤独是有高度的。他曾经说:“没有一个人在思想上真正与我一致”。当凡人为生活中的小事烦恼时,孤独者却视若无物一人独处,这是一种内心深处真正的孤独,所以在真正的孤独者心里,虽居闹市却仍然处于孤独的境界,不为世俗所烦扰。他们视繁华热闹为浮光掠影,总是能品味出其背后的实质性——单调和乏味。相对的孤独是可以排遣的,而绝对的孤独只能升华为哲学思想或是成为悲剧,但他们思想的智慧也正是孤独的意义所在。

孤独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它超越肉身之外,达到灵魂腾空的境界。在交往中,人面对的是部分和人群;而在独处时,人面对的是整体和万物主源。孤独者具有游走在大脑中的善于发掘的思维,这使他用一颗孤独的心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作家是孤独的。他们总是行走在孤独中间,握着一支永不停歇的笔,拷问与生俱来的孤独灵魂。在这种独身一人的旅游中,孤独是他们在思想中营造的一种境界。

纪伯伦的一生颇为坎坷,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相继失去了三位亲人,孤独和生活的重担常常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纪伯伦得靠写文章、卖画、做零工来赚钱,并且还要还债。

为了解决生存问题,纪伯伦用充满哀愁、倾听和憧憬的手法开始了散文和散文诗的创作。刚满20岁的纪伯伦,作品中已经处处充满了对社会的批判和揭露。他的作品既有理性思考的严肃与冷峻,又有咏叹调式的浪漫与抒情。他善于在平易中发掘隽永,在美妙的比喻中启示深刻的哲理。

同类推荐
  • 人是一棵思考的苇草

    人是一棵思考的苇草

    本书是一本切入角度较为独特的哲学通俗读物。它从世界哲学史上的思想家们的著作中抽取出350句名言,对说这句话的哲学家以及这句话的含义作简单的介绍。这些话都富含哲理,很多就是这个哲学家的主要观点,比如苏格拉底的“我知道我一无所知”,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奥卡姆的“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边沁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道德的基础”,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等。因此读者阅读本书,在欣赏这些名言的同时,能对哲学史上众多哲学家们的主要思想有所了解。语言简单,每句话用一页的篇幅,很容易读。适合普通读者阅读。
  •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言简意赅,具有高度的哲理性,除了少数篇章谈及具体战争问题外,其余均可以“原则”视之。今天,人们不仅在战争行动时依赖它的指导,而且在进行政治、经济乃至体育竞赛等种种活动时也可从中得到启迪。本书从《孙子兵法》中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含义丰富的句子,分为战争、将才、治兵、谋略、攻防、制胜、机变、虚实等章节,对孙子智慧进行解析,其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历代论引、兵法札记、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孙子的思想。
  • 易经的智慧(全集)

    易经的智慧(全集)

    《易经》是我国古代的一本筮占之书,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经典之作,也是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读之书,有“群经之首”之称。《易经》是智慧的哲学,内容是积极的、乐观向上的,无数人学会了它是如何修身养性、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开创和发展事业、怎样去挑战困难、怎么去战胜挫折等方面的技巧,通过这些技巧而获得了成功。《易经》不仅是古代的,也是现代的,更是未来的;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东方的,更是世界的。我们坚信,通过此书,你能从《易经》的处世智慧中,找到人生中的自我,从中吸取力量,以此为指导,走向辉煌的人生之路。
  • 人生就是放下

    人生就是放下

    这是一本让我们放下、让我们快乐、让我们幸福的书,书中讲了很多佛教中解决各种痛苦、放不下的不同方法,只要我们持之以恒,所有困难都会迎刃而解,轻而易举得到快乐。无论是事业、家庭、爱情,全都变得一帆风顺。
  • 传习录

    传习录

    本书是明代哲学家、心学大师王阳明的代表作,《传习录》一书是王阳明与其弟子、友人的部分对话、书信汇集体,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阳明心学及其发展的重要资料。
热门推荐
  • 住进你的时光里

    住进你的时光里

    (1v1)暖心,治愈。 "我遇见了一个人,从此我的心里只容得下,他一个人。" "我也遇见了一个人,一双清澈的眼睛,撞上了我的心膛上。" "你好,我叫顾谨" "你好,我叫易城" “好不容易在十几亿人中找到彼此如果因为性别二字就放弃那也太不公平了吧”
  • 百歌行兮

    百歌行兮

    顾兮远上辈子最想做的事就是嫁给沈其修,结果她走上了人生巅峰,再来一回,她却处处躲着他,毕竟她已经是有夫之妇了,但是那漫天的流言蜚语都在说沈其修深爱着他的妻子。顾兮远听着好友声泪俱下的描述,她咬牙:她什么时候成了沈其修的妻子了。他们都是下棋高手,一个剑走偏锋,一个善于织网。这是一个高冷国师和一个不着调丞相的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原来夫人才是最强大佬

    原来夫人才是最强大佬

    在一场被设计的暗杀中,她虽侥幸活了下来,却将一名无辜的高中生牵连其中。为掩盖身份,她决定取而代之。从此敛其锋芒,努力让自己变得普通、再普通。以至于全世界都以为周乔是个没爹妈疼爱的小可怜。可只有秦匪知道,这位看似柔弱、备受欺压和霸凌的小可怜,其实是一头披着羊皮的恶狼。*她生性冷血入骨,哪怕他一路披荆斩棘而来,依旧巍然不动,直到那个矜贵的男人为了她一身是血地跪在那片泥泞里,向对方低头时,一切就此轰然倒塌。只因为,她舍不得。——我爱你,以生命作证。
  •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解读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解读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解读,本书解读了中国电大《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教材中所收录的名著,共20篇。
  • 父母锦囊:教你养个壮小孩

    父母锦囊:教你养个壮小孩

    2009年3月,我应山东卫视农业科学频道《活到九十九》栏目之邀,做了一个“让儿童远离感冒”的访谈节目,分6期播出。节目播出后好评如潮,应观众要……
  • 逆天凤:王的女人谁敢惹

    逆天凤:王的女人谁敢惹

    她,出身名门却流落在外。她向全天下证明血统确实不能换饭吃,但是却能绽花锦绣河山。没娘疼没爹养,认命;夫君不喜欢,认命;于方宅无为碌碌,认命;被歹人害死又让她重生,那么这命,可就不能再认了……
  • 山海临城

    山海临城

    《山海经》《鬼谷子》《淮南子》,它们的出处以无可考究,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精卫填海,一系列神话故事又从何而来。为什么曾经一度出现的四大凶兽与四大神兽,如今却是不见踪影,它们到底是真实存在还是幻梦泡影。应龙和女魃的爱为何不能善终,是天地不允还是有所苦衷。《山海临城》,我心中的山海,等你一起来。
  • 亦如初见的情

    亦如初见的情

    人与妖,梅树下的誓言,谁能忘,今生的爱?谁能阻,来生的情?
  • Three Elephant Power

    Three Elephant Pow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