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9800000034

第34章 对大陆对台宣传工作的思考(4)

2.对2003年12月美国就台海问题表述的报道

大陆对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统一由新华社发稿,新华社提供稿件时附有标题,各家媒体往往出于标新立异的考虑,加上政治敏锐性的欠缺,对新华社通稿内容作出自己的“解读”,主要反映在标题上千差万别,不少媒体因此出现差错。如果新华社通稿本身出现差错,大陆媒体在报道时就更容易出错。不少时候,大陆媒体主观性较强的报道甚至引起美方不满。

众所周知,美国现阶段的台海政策是“大陆不武,台湾不独”,主张两岸维持现状。美国对“台独”立场的表述向来都是“不支持”,但大陆媒体在报道中,经常将美国的上述立场解读为“反对‘台独’”。

2003年12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美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友好访问。12月9日,温家宝总理与美国总统布什举行了会谈,谈到台湾问题时,布什讲了一段话表明美国的立场,新华社发的原稿是:

布什表示:美国方面理解中方的关切。美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恪守美中三个联合公报,反对台湾独立,这一政策不会改变。最近从台湾传出一些试图改变现状的信息,令人不安,美方不赞成。我们反对单方面试图改变台湾现状的做法。

人民日报总编室夜班编辑在阅读时发现问题,新华社稿在“美方不赞成”后面用句号。原本一气呵成的一句话为何分两句说?首先翻看本报记者从美国发回的稿件,发现此处用的是逗号。仔细推敲,此处用句号还是逗号,关系重大。如果用句号,“我们反对单方面试图改变台湾现状的做法”就成为单独一句话,可以理解为美国既反对台湾“独立”,也反对大陆武力收复台湾。因为这两种情况都属于“单方面试图改变台湾现状的做法”;如果用逗号,前后就成为连贯的一句话,表达的是美国反对台湾改变现状,即反对“台独”。可见,此处用什么标点,含义大不一样。本着负责的态度,这位夜班编辑向新华社说明情况。新华社很重视,经查,是新华社一位编辑随手改的。新华社随即发出“重要改稿”,将“美方不赞成”后面的句号改为逗号,并要求各媒体“务必改正”。

那么,布什的原话究竟是怎么说的呢?这位夜班编辑查到了当时被外国媒体广泛引用的布什讲话的英文原文:

“the comments and actions made by the leader of Taiwan indicate that he may be willing to make decisions unilaterally to change the status quo,which we oppose.”

台湾领导人的言行表明,他可能要单方面做出改变现状的决定,美方对此表示反对。

考虑到当时也有不少的海外媒体报道,布什总统同时反对双方单方面改变现状的表态,这里用什么标点更有讲究。但是,由这句英文原文判断,布什表示的只能是反对“台独”,因为从语法结构看,“which”指的只能是台湾方面的做法,新华社原稿中的句号是编辑的误改。

对于布什这一表态,中国有不少媒体都在显著位置播出或刊出。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无一例外地以“布什明确表示反对‘台独’”醒目大标题加以刊登。《新京报》因为是四开小报且有其独特编辑方针,不能在头版尽情报道,于是头版头条以“布什明确表态反对‘台独’”大标题刊出,在内页则以“第一重点”加以详述。

但是,“句号”改为“逗号”是否能说明,美国明确反对“台独”呢?

诚然,布什与温家宝会谈时的这番表态确实比美方以前表态有进步,最起码说出“反对”二字。但是如果仔细对其表态加以解读的话,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根本立场没有丝毫变化。以台湾为制约大陆的“一张牌”,希望台海两岸维持现状,这是美国一贯策略,只不过在不同场合,讲话方式语气侧重各异罢了。事实也的确如此,美国领导人从来没有明确表态“反对台独”(oppose Taiwan independence)。

其实,布什此次讲话富含玄机:以新华社中文稿原文为依据,如果“美方不赞成”后面是句号,则表明布什将“台湾独立”和“大陆动武”都列在反对之列,即反对任何一方面改变现状的决定,不能得出“布什反对台独”的结论,因为这一结论是片面而不是全面的表述。布什在他言语明示的背后,实际是刻意模糊、闪烁其词表述的延伸。所以,大陆媒体的标题应该是:“美国反对两岸任何单方面改变现状的行为”,而不是“布什明确表态反对‘台独’”。

如果是“逗号”,则对布什表态的正确解读是:“布什反对陈水扁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的图谋”。何谓“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陈水扁搞“台独”,属于单方面改变现状;陈水扁如果要跟大陆“实现统一”,也属单方面改变现状,依然从字面上得不出“布什明确反对‘台独’”的结论。

不仅如此,就在布什表态后,白宫资深官员马上对记者说,布什2001年4月所做“竭尽所能帮助台湾自卫”的承诺今后继续有效。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鲍彻表示,在美国政府眼里,台湾不是中国叛离的一个省。相对于不少媒体在报道上的缺憾,《参考消息》的处理方式比较妥当,该报原汁原味地刊登了德新社电文,头版头条虽也是“美国公开反对‘台独’公投”,副题却为“白宫同时宣称‘全力助台自卫’承诺不变”,报道比较客观全面。

倒是台湾方面有人一语道破布什讲话的内涵。2003年12月10日,台湾民进党“立法院”党团干事长陈其迈表示,布什的谈话,讲得白话一点,就是反对统独“公投”,这是美国近来一贯重申的,不是什么特别严重的事。民进党中国事务部主任陈忠信也强调,布什对两岸政策没有调整,只是对可能正在进行的事情表达担心,但防卫性“公投”并非台独“公投”。

由于中西语言、语境表达的差异,大陆媒体有时用自己的思维理解西方的思维,想当然地下结论,结果报道容易出错。由于不太能准确解读美国涉台重要表述,也曾引起美方不满。

2002年8月,美国常务副国务卿理查德·阿米蒂奇访问中国,在和中国领导人的多次会谈中重申,美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湾独立”。在8月26日于北京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阿米蒂奇对这个问题的原始表述是:“the U.S. does not support Taiwan independence”(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在回答美联社记者提问时,阿米蒂奇说:“我认为措辞很重要,说我们不支持是一回事,这和说我们反对不一样”。

3.对2004年台湾地方领导人选举结果的报道

2004年3月20日,台湾地区举行地方领导人选举。陈水扁把“公投”和“选举”捆绑在一起,意在转移视线,混淆视听。凤凰卫视和台北TVBS对选情进行及时跟踪报道,选情虽然呈胶着状态,但由于台湾地区面积狭小、计票工作进行得很快,当晚,“公投”结果和地方领导人选举结果就已经产生。

新华社驻台北记者发回了如下的报道:

陈水扁不顾海内外强烈反对而执意推动的所谓‘3·20公投’于20日结束,因投票人数未达总投票人数的一半,公投无效。

当晚,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节目中特别提到了“公投无效”,但是对选情本身只字不提,连一句关于“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投票已经结束,计票工作正在进行中”的报道都没有,令人感到惊讶。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如今,在我们生活的“地球村”,信息传播速度之快、影响之大,皆为以前不敢想象。一些偏远、落后、人迹罕至的地区,漏报新闻一般不会产生很大负面影响。但是,对于发生在热点地区的新闻事件,尤其是重大新闻事件,你不报,总有其他媒体报。漏报、迟报重大新闻,不仅让媒体声誉受损,进而也会损害大陆的国家形象。重大涉台事件发生后,不是“报道”还是“不报道”的问题,而是“怎样报道”的问题。1992年的“千岛湖”事件和2003年“非典”期间的报道教训,应该引起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努力不再发生类似现象,这样才能进一步凸现大陆更加务实开明的形象。

在重大涉台报道中,大陆一般主张后发制人,主要是出于力求表述稳妥的考虑,还要考虑台湾民众的心理,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有些时候,先发制人更容易赢得主动,占据对台舆论的制高点。当然这种先发制人应该是准确的而不是盲目的,应是客观的报道而不是主观的想象。

4.“一个中国”新闻稿事件

2008年4月11至13日,新当选的台湾地区副领导人萧万长前来海南博鳌,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受到大陆领导人的热情欢迎和礼遇。2001年年初,他首次提出了两岸共同市场的概念,并且是多年来最积极的倡导者。2008年4月13日,身兼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董事长的萧万长与大陆商务部长陈德铭一起主持圆桌会议,就两岸经贸正常化等事务举行磋商,达成了很多共识。

商务部在会议结束后发出新闻稿,表示希望尽快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恢复两岸协商。涉及此段的原文如下:

双方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本次圆桌会议议题务实、成果丰硕,加强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不仅对两岸有利,对亚太区域经济的繁荣与稳定也有着积极意义。双方在发展两岸经贸方面有许多共识:

一是更加密切的两岸经贸关系对两岸有利,更是大势所趋;

二是在当前发展两岸经贸关系的有利条件下,两岸之间更应携手合作,共谋发展;

三是实现三通和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是当务之急;

四是在“一个中国”原则下,尽快建立起沟通协商平台。

在得知情况后,萧万长对加注“一个中国”字样的新闻稿,愣了一下,略有不快地指出,会议中没有这个结论,这份新闻稿也没有经过他,他不知道为何有这份新闻稿。萧万长强调:“会议要公开(的原因)就是这样,我们的结论,你们都听到的,大家做个见证”。

不到两小时,商务部的网站上,新闻稿立即更正,删除“一个中国”字样。商务部部长陈德铭稍后特别接受香港凤凰卫视采访,直接表示“这个新闻稿是错误的。”国台办新闻局副局长杨毅也罕见地特别以电话向台湾媒体说明,指商务部的新闻稿是“错误的”,请台湾媒体以新华社发稿为主。

随后,商务部网站于2008年4月13日20点36分,重新更正新闻稿,将第四点的第一句删除,仅剩“尽快建立起沟通协商平台”。围绕此事产生的争议就是“一个中国”新闻稿事件。

大陆网络媒体的上述错误报道,究其原因,笔者以为还是主观的惯性思维作祟所致。网络媒体在草拟新闻稿时,想当然就加上“一个中国”,险些酿成重大事件。

“一个中国”原则是涉及两岸定位的大是大非的问题,大陆从来都是贯彻始终,坚定执行。但是由于萧万长在与胡锦涛总书记的会谈中,主动提出“正视现实、开创未来,搁置争议,追求双赢”16字方针,所以在萧万长登陆过程中,大陆方面为了缓和两岸关系,营造轻松氛围,没有刻意提及“一个中国”等字眼。删除“一个中国”字眼,不代表大陆有重大让步,但至少这是在两岸“搁置争议”的共识上,第一个显现的重大环节。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郑保卫在《当代新闻理论》中提到,新闻传媒既要坚持客观公正的报道原则,善于客观地用事实说话。(又要坚持一定的思想原则和政治立场,通过客观公正的报道,体现报道者应有的立场和态度。)在台海问题报道上,大陆媒体的报道必须坚持倾向性和客观性的统一,而不能从善良的主观愿望出发,曲解事实、牵强附会、报喜不报忧,否则就违反客观性内在要求,客观地“报道新闻”就容易变成牵强地“解读新闻”,长此以往,大陆媒体的公信力就会有所降低,最终损害媒体的声誉。

同类推荐
  • 电视综艺节目编导

    电视综艺节目编导

    本书介绍了电视综艺节目这种观众喜闻乐见,具有较强的视听综合艺术性和广泛群众性的新兴综艺形式。本书从综艺节目的属性和特征到综艺节目文本创作再到综艺节目导演艺术,全面涵盖了电视综艺节目编导的方方面面的知识内容。对于希望从事电视综艺节目编导工作的读者是一本不错的入门教材。
  • 大国之道

    大国之道

    本书共分15讲,内容包括大国兴衰的历史经验、历史变革的开端、儒教的社会功能、21世纪的世界与教育、现代大学与人文精神等。
  • 文学语言变革与中国文学文体的现代转型

    文学语言变革与中国文学文体的现代转型

    本书是从文学语言变革角度研究中国文学文体现代转型的一本专著。文学形式是文学史发展演变的重要内容,文学语言是影响文学形式的关键因素。五四文学革命是在白话代替文言的语言变革基础之上完成的,语言变革是考察中国文学文体从古典向现代转型的重要切口。本书从文学语言入手,从总体上探讨了语言变革对文体功能、文体形态和文体格局转型的影响,详细分析了语言变革作用于戏剧、小说、诗歌、散文各类文体体裁程序而导致的文体转型,探析了语言变革对文体渗透这一特殊的文体现象现代转型的影响。同时,本书跳出文学的内部研究,将语言变革还原到民族共同语生成的文化语境中,探察这一语言现实对文体转型的作用情形。论题的研究可以为认识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文学的现代性及当下文学创作的一些语言困境等问题提供启示。
  • 一个医生的非医学词典

    一个医生的非医学词典

    这本“词典”有近千个词条,包括哲学、科学、文学、医学、宗教、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赋予现代词汇全新的诠释与内涵。  这是一个医生放下手术刀,在工作之余、旅途之中执笔剖析诊治社会病症之作,是一个医生对社会、人、事物的一种另类思考和感悟。一种后现代文化与智慧的表达,一种脱俗的、似不经意的,更是深刻、泼辣的理性认识。它也许是一种调侃,却绝非庸俗的黑色、灰色或黄色幽默。它可能看似怪异,却着力维护人性,维护真、善、美,揭露虚伪、空话、大话、套话的假、恶、丑,用意在于分清是非,明辨荣辱。
  •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转移是这一趋势和规律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水平的重大战略举措。因此,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加快,农村向城镇转移人口的数量将持续而快速地上涨,农民工市民化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
热门推荐
  • 狼先生等等偶

    狼先生等等偶

    “狼羊之间是跨越种族的爱恋,相隔的是种族的鸿沟,但我始终坚信,爱的面前,任何问题都不是问题。”――宫樊某日13:45“宫樊,我迷路了……”“报位置,原地等着。”某日23:56“宫樊,我好饿……”“嗯~等我十分钟。”某日5:20“宫樊,我想结婚…”“嗯,户口本,身份证给我。”“这一生,你只需要走一步,剩下的九十九步,我来!”――宫樊
  • 冷少,快转发这只萌妻

    冷少,快转发这只萌妻

    小野猫走上前:“大叔,你挡着我路了?”某帅大叔嗓音低沉宛如大提琴:“挡着你通往我心里的路是吗?”
  • 甜宠顽妻:淮少不高冷

    甜宠顽妻:淮少不高冷

    “砰”的一声脆响,在这安静的教室显得特别突兀。陆潭影咬牙切齿的低声道:“帝!言!淮!”帝言淮无辜的摊手,表示自己是不是故意的。陆潭影觉得肯定是她上辈子造了太多的孽,所以老天派帝言淮来对她造孽。帝言淮却在想此生他定会宠她、爱她、包容她、呵护她,与她一同成长
  • 金鼎决

    金鼎决

    由凡转仙之路,不好走,走上了就赌上轮回,断了来生。
  • 青春蜜恋:这个校霸有点甜

    青春蜜恋:这个校霸有点甜

    (全文高甜加搞笑)云影在现世当了人家的替死鬼,穿到了书里原主还是一个替死鬼?What?她逃不掉替死鬼的命运?不不不,她才不要又一次当替死鬼。恶毒女配她来针对,男女主也不给好脸色,反派嘛……大腿不好抱,直接打一顿就好了。只是她穿进来这个小翅膀也不足以改变剧情吗?这剧情越来越沙雕,人也越来越沙雕怎么办?她还能逆袭吗?反派将她壁咚,说:“亲一口啊,亲一口我什么都帮你。”云影呵呵,伸出拳头,她胡汉三又回来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兵器世界:军刀传奇

    兵器世界:军刀传奇

    本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向读者展现了古代军刀、军用刺刀、军用刀具的独特魅力,中国青铜剑、加勒比海盗之剑、西洋剑,中国56式刺刀、81式刺刀,Aaron Harris战术刀、SOG刀具、蜘蛛刀……各种著名军刀以及军用刀具无不包含其中。除此之外,书中还向大家简单介绍了一些刀具战术,使本书的可读性、趣味性大大提高。
  • 异界游戏之主

    异界游戏之主

    刚穿越就是末日。易琰不得不带着双胞胎妹妹,在这末世里“挣扎求生”。……易琰穿越异界,成了半个世界意志。他创造虚拟游戏,发展原住民玩家,“努力”为转正而奋斗。易琰本以为日后要努力种田,扩大原住民玩家的群体,继而征服世界。但一个突如其来的合作邀请,让他走上了召唤第四天灾,征服异界的道路。
  • 星联元年

    星联元年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在经历工业革命后的物化革命,人类拥有了更先进的科技、更长的生命、更多探索未知的能力,人类的贪欲肆无忌惮的溢出的银河系。世界大战悄然滋生,演变的不可收拾。在接触外来生命时,人类毫无疑问的战败了。而谈判桌上的阴谋,无法解决迫在眉睫的危机。------星联元年纪
  • 浮梦千寻屿

    浮梦千寻屿

    ※动漫风·原创奇幻·轻小说※双男主视角·少年佣兵VS死刑执行人※简洁细腻的刻画※全程酷guy※横跨四个树大根深的家族,纵贯人神鬼三界,奇幻大陆上无与伦比的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