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8600000099

第99章 新时期如何提升党报影响力

谢照、吴平

作为主流媒体之一,作为党的新闻工作的一项重要形式和传递党和人民声音的主要渠道之一,党报一直肩负着不可推卸的重大历史使命。但是,在传媒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受众日益分流的时期,党报也表现出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我们不禁要问:现阶段作为新闻战线主流媒体的排头兵,党报如何在舆论宣传中继续处于龙头地位?如何继续保持巨大的思想性和群众性优势?如何更好地承担起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发展的历史责任?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认真地思考。而解决上述问题有一个重要前提,即认清新时期如何提升党报影响力。

我们先来看看现今党报无法回避的一些现实问题。

一是各级党报发行量下降。据全国记协2003年的一项调查,我国31家省级党报年平均发行总量,1984年为38.64万份,1995年为27.78万份,2001年为23.91万份。据此估计,中共三级党委机关报的发行量目前仅为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的六成。在调查中,从征询读者自费订阅报纸的角度,列出包括党报在内的14类报纸,让读者来自愿进行选择。党报在自费订阅的意向中,被排在第十位。[1]

二是广告额不断“缩水”。党报目前的广告主要有形象广告和一些打“擦边球”的医疗广告,真正的消费产品广告少之又少。党报总体经济效益不断下滑,自身的生存也就面临着极大的威胁和挑战。

三是受众认同度不高,导致受众分流。一项针对六家省级党报的调查中,有57.79%的读者认为省级党报反映群众生活、群众声音“不充分”,有20.8%的人认为“太少”。两者加起来将近80%。[2]网络和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夺了传统媒体的市场份额,其中党报是受到冲击最大的。

在上述表象的背后有其更深层次的原因。主要体现在:

第一,党报本身就是党委系统的机关之一,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思想束缚较大。在“怕出问题”和“求稳思想”等旧观念的影响下,党报实现企业化管理,树立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成为难题,在新形势下探寻党报的工作规律和工作方法更具时代性和挑战性。现在我国已经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向一个较为完善的经济体制迈进,在市场竞争中的党报如果没有把自身的政治优势和市场优势比较完好地对接起来,就不能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第二,体制和机制方面的改革不到位。体制、机制改革不到位,党报人员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人才和资产都会流失,党报的优势也就难以全面发挥出来。在体制方面主要表现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健全的领导分工制,“采编、经营两分开”的管理体制也还在探索之中。而在机制上,有效的“人事机制”、“分配机制”和“干部机制”也还在酝酿之中。

第三,“三多一少”。这里主要强调某些党报自身的内容和版面问题,即“三多一少”:会议报道多、领导讲话多、长篇稿件多,而人们普遍关注的鲜活新闻却很少。社会上有人称这样的报纸是“文件报”。

党报要在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胜出一筹,笔者认为可在如下四个方面加以提高和改进,进而增强自身的影响力。

第一,“硬新闻”软着陆,增强可读性和亲民性。

可读性是报纸的生命线。没有可读性的报纸,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流媒体或强势媒体。多年来,党报也已形成了特有的读者群。“党报的主要受众基本上是我国社会中不同区域、不同层面上的精英分子,是保证国家正常运转,社会健康发展的主要力量。这是党报媒体最宝贵的一笔财富,是相对于其他媒体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保证这一读者队伍的稳定和扩大,是党报在现阶段竞争中保持应有地位和市场份额的主要因素。”[3]但是这批受众日益分流,其原因除了晚报、都市报和网络等媒体争夺读者群外,与党报自身可读性下降也有直接的关系。“硬新闻”的内容虽然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但往往具有宏观性,容易产生宣传味、说教味较浓的效果,因而必须将“硬新闻”软着陆。“软着陆”要求党报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对党和政府的报告、方针政策、重大理论和重大事件等“硬新闻”进行细致的解读,对受众最关心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解答。使报道能给受众以工作上的帮助,生活上的提醒,情感上的沟通,精神上的陶冶。[4]

第二,加强舆论监督,增强报纸与读者的互动,是党报占领市场的制胜法宝。

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党报更需要为党的长期执政提供舆论支持和思想保证,应充分认识执政党权力净化的必要性。因而需要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不能“只报喜不报忧”。正确的舆论监督恰恰可以廓清是非、辨别真伪、正本清源。从这个意义上说,舆论监督是一种有效的报道形式,不必“唯恐避之”。敢于报道受众关心的问题,开展分寸得当、及时有效舆论监督的媒体,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报纸先天的不足,即缺乏互动性。在报道事件,进行舆论监督后,很难迅速得到受众的反馈,因而应该专门开辟与受众互动的版面,或利用自己的网站,广开言路,听取意见。将受众的来信、来稿加以选登,网友的观点加以展示,将舆论监督进一步深入下去。

第三,加强对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的报道,让党报成为舆论的引导者。

如今,网络媒体往往是一些轰动全国的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的最早发布者,晚报、都市报等进行跟进报道,从而在社会上形成舆论。反观党报,经常采取等待、观望的态度。在报道重大突发事件中“缺位”、“失语”,必然在引导舆论的起点上败下阵来,何谈舆论的引导者?在其他媒体进行跟进报道时,如果党报依然保持“缄默”,那么“猎奇心”和“求知欲”必将促使受众关注其他媒体的报道。长此以往,党报的舆论主导者地位会不断下降。

报道好重大突发事件,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地知晓其真实情况,是对群众知情权的尊重。“人为了自身的安全、生存和发展,需要及时感知客观世界的变动,以便进行自我调适,适应变化的外部环境”。[5]因此党报不能将自己舆论主导者的地位拱手让人,不仅应该争取主动、及时、准确地对重大突发事件进行报道,更要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报道和分析事件,还可以组织专家对此事件发表看法,对信息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进行梳理、分析和解读,提供更多的背景材料,为受众作出正确判断,提供权威参考。

第四,深入群众,做好民生新闻。

民生新闻所涉及的主要内容,集中反映了当前我国社会遇到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而当前党报在民生方面的报道虽有所涉及,却影响较小。党报开展民生新闻报道的目的:一个是为百姓呼吁或反映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以求得到解决;另一个是帮助政府工作,获得百姓的理解和支持。当前,我国社会处在一个矛盾凸显期,在这一时期我们遇到了一些无法绕开的社会问题,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比如“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买不起房”等,如果问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就会引起社会动荡,改革成果会遭到破坏。正如***同志在1948年对华北记者团谈话时说:“依靠你们把他们的呼声、要求、困难、经验以至我们工作中的错误反映上来,变成新闻、通讯,反映给各级党委,给党中央,这就把党和群众联系起来了。”因而党报只有站在“特有”的高度,着眼全局,讲求民生新闻报道“策略”,才能使人民群众的呼声、疾苦、困难得到反映和解决。

参考文献:

孙聚成:《信息力——新闻传播与国家发展》,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郑保卫:《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谢照: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5级硕士生;吴平: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5级硕士生)

注释:

[1]刘梓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写在〈全国省级党报现状与改革途径新探索〉问世之际》,《新闻记者》,2001年第11期。

[2]孙岩:《省委机关报的舆论监督功能调查》,《中国新闻年鉴1999》。

[3]段京肃:《突出重围,党报要竞争什么?》,传媒学术网,2003年12月15日。

[4]朱夏炎:《新形势下党报的困境与出路》,《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5年卷》,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0页。

[5]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0页。

同类推荐
  • 中国婚恋危机

    中国婚恋危机

    中国现在没有出现经济危机,这是中国的幸运;但是中国出现了婚恋危机,它已经给中国造成了损害和困扰,它将给中国带来灾难,是中国的长远忧患。我们讲抢险救灾,解决中国婚恋危机,就是一场特殊领域的抢险救灾。抢救中国婚恋,特别是救助“80后”,就是抢救中国的未来,抢救中国的“后独生子女”一代,使我们在独生子女之后依然有后代。
  • 中华句典4

    中华句典4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语文字奥妙无穷。悠远的历史为我们创造出了鲜活精彩的语言和文字,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一个故事,都牵动着华夏文明的神经。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
  • 人口原理

    人口原理

    《人口原理》是学术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出版以来社会科学领域争议最多的一部著作,它对世界人口理论以及整个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 多重情境下的西南民族研究:基于李绍明的民族学史考察

    多重情境下的西南民族研究:基于李绍明的民族学史考察

    书稿以李绍明为个案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研究,最主要的分析对象是李绍明的口述访谈材料以及他的学术作品。文章虽涉及人物的人生历程,但却不是人物传记研究,因而不涉及对人物的是非功过作价值判断。严格说来,这项研究毋宁是“对一位人类学家进行的人类学研究”(the anthropology of an anthropologist)。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分析这位新中国培养出来民族研究者的学术人生,去理解具有“人类学中国特色”的20世纪50、60年代中期的民族学或者民族研究形成的过程、特征、得失及其影响。
  • 家族教育的历史传承:以闽北地区为例

    家族教育的历史传承:以闽北地区为例

    闽北是闽越文化的摇篮,素有“闽邦邹鲁”和“道南理窟”之称,人文荟萃,文化繁荣,蕴藏着积淀深厚的文化遗存。本书以闽北家族教育为切入点,综合运用田野调查和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以大量文史资料为基础,系统梳理了闽北家族教育历史传承的发展脉络,为世人打开了一扇了解闽北家族教育和文化研究的窗口,弘扬了传统教育的正能量,为当代教育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热门推荐
  • 你若不伤 爱就无恙

    你若不伤 爱就无恙

    自己的强大和盛放,才是真正的安全感。我们活在一个有史以来最不易成婚的年代。未经磨砺的婚姻,对于年轻的我们,就是一件我们尚且配不上也养不起的奢侈品,经不起轻微磕碰,更耐不住太多矫情。青春不给他,留着喂狗吗?谁说错爱就是瞎了眼,白白浪费了时间?青春就是要为一个人奋不顾身。不是这个人,就是那个人。女为己悦容,让男为己悦者穷。不要相信总有一天,会有人来爱你备受摧残的容颜。就男人来说,难看又没钱的单身汉,未必比高富帅更靠谱。
  • 嵌合体

    嵌合体

    当她靠近我时,衣袖间涌出轻柔的暖香,味道与当年一模一样。我突然想起我们结婚后不久,她渐渐对我吐露心声时曾说过的话:“我最近一直在想,如果我能够把自己的每一个表情都拍下来的话,就可以写出一篇博士论文了。《表情管理与社交应对》,这个题目怎么样?只拿微笑来说,我脑海中就有上千种微笑,每一种都要调动不同的肌肉群,每一种都可以应对多种环境,而它们的组合更是变化无穷!这里面唯一的难点,就是要精确管理表情,这需要巨量的计算,简直是太神奇了。
  • 每日推荐

    每日推荐

    我们拥有长长的一生来写所有飘浮着的浪漫爱情。
  • 全能妖孽高手

    全能妖孽高手

    【火爆!精彩!】暴爽!吊打!这是一个神秘的妖孽高手,他身上有很多秘密,会透视,会医术,会催眠,是一个全能的高手。自从接到了一个奇特的任务,林辰便踏进了林海市,从此踩恶霸,吊打富二代,踏上都市强者之路。
  • 重生九零俏宝妻

    重生九零俏宝妻

    新书《私房孟婆汤》发布啦,这回的女主有异能,想知道前世今生的小伙伴们速去书评区留言提问啦。本文(重生九零俏宝妻)简介:马优美被国民男友沈跃的粉丝推下天台,重生回到了命运的转折点,她决定要把前世青梅竹马的小哥们儿在这一世转正为准男友,从此生活中没有争斗只有轻松享受,眼看着她离目标越来越近,沈跃跟她说,你知不知道什么叫做南辕北辙?
  • 徐悲鸿讲艺术

    徐悲鸿讲艺术

    《徐悲鸿讲艺术》选录了我国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的艺术随笔数十篇,是对他的谈艺文章的又一次整理结集。徐悲鸿先生有着丰厚的艺术学养和创作实践,避免了“门外谈艺”的粗浅与尴尬,在《徐悲鸿讲艺术》收录的文章里,既有评论家式的关于绘画美学的鉴赏,又有作家漫谈式的对于世界艺术的感悟,还有作为艺术家对绘画技艺的专业探讨,极具文学欣赏价值与专业研究的借鉴功用。
  • 台湾日记与禀启

    台湾日记与禀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从漫威开始的万界旅行

    从漫威开始的万界旅行

    李越,一个逗比中二青年的穿越崛起之路。李越:“这个系统的穿越业务也太广了吧。”这是一个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主角做不到的传奇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