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8600000097

第97章 谋求更宽更广的产业化平台

——从党报报业集团看中国报业集团的跨媒体跨地域运营

杨雯

从中国新闻史演变的过程来看,报纸的产业化并非始于今日。早在20世纪初,就出现了史量才、吴鼎昌、胡政之等把报纸作为产业经营的成功报人。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新闻传播领域将传播媒介作为政治斗争工具的现象极为严重。直到80年代,才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新闻媒介需要按照企业化的原则来经营。在改革的推动下,1996年,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宣告成立,成为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的国内第一个党报报业集团。以此为契机,包括党报报业集团在内的各种新的报业集团不断涌现。

报业集团化的出现,使中国报纸的经济规模扩张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一些大的报业集团的年收入接近20亿人民币。但是,如果与国外报界进行横向对比,我们可以看到,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大的报业集团,其资本市值与年实际收入都在数十亿乃至百亿美元以上。这些差距固然与中国现在整体的经济水平直接相关,但报业自身及与此相关的一些政策因素,也是重要的原因。我们只能说,在中国,相对垄断性的国内传媒行业还没有完全实现企业化经营,无论是从管理体制、经营规模,还是从市场成熟程度来看,中国党报报业集团发展都还处在初级阶段,还存在着许多的局限:

首先,党报报业的集团化基本只在同一性质的媒体间进行

报业集团作为市场发展的产物,最早出现于美国及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早在19世纪70年代,这些国家就相继出现了报业这一单一媒介的集团化。但自从广播的出现到20世纪50年代,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就实现并完成了跨媒介、跨行业的集团化。其重大特点是新闻垄断集团不仅拥有不同性质的新闻媒介(报纸、电台、电视台、通讯社、出版社等),而且还将经营的触角延伸到新闻传播之外的其他行业。而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报业已经开始了超国界的集团化。

在这样的一个国际背景下,可以看到,我们现在的报业集团的发展还只是停留在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19世纪70年代的阶段。目前在我国,报纸不能涉足广播电视事业,电台、电视台也不能创办综合性报纸。

以经济学家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者们曾提出“综合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即使所有人都天生相同,没有外生比较优势,但只要存在专业化经济,每个人选择不同专业后都会产生内生比较优势。应用到报业集团上面来,就是:每种媒体由于对象针对性、分工专业性不同,他们的优势也就不同。

据此来说,若是党报报业集团可以实现跨媒体发展,那么不同优势的媒体之间,就可以减少竞争,加强合作,使自己把主要精力用在发展优势产业上。广播电视媒体,在快速报道新闻、增强报道的现场感和感染力方面具有优势,但在深度报道、信息回放以及保存上却处于劣势;而对报纸来说,这些相对的优势与劣势正好相反。可是当这些结构齐全、定位雷同的不同媒体都挤在同一市场时,他们各自的优势就发挥不出来,错位竞争难以真正实现,并且恶性竞争导致广告价格偏低,最终结果是整体收益下降。尤其令人痛心的是这些同位竞争导致媒体资源的极大浪费,每家媒体都需要各自收集本地、省内、国内、国际、娱乐和体育新闻,都需要设立相应的采编部门,都报道同样的内容。而如果打破媒介之间的界限,撤出藩篱,推进不同性质媒介之间的融合,不仅有利于实现真正的错位竞争,发挥各自的优势,而且还有利于在新闻集团内部统一调配人力、财力,充分地利用各种资源,降低经营成本。

可喜的是,在这方面,党报报业集团已经开始了尝试。2004年11月,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联手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北京青年报社,集广播、电视、报纸三大传统传媒的力量在上海推出《第一财经日报》,它开启了中国党报报业集团跨媒体并跨地区经营之先河。

相信在未来,党报报业集团的跨媒体经营将产生更多的形式、更多的范例,并最终产生中国的“多跨型”、能够与国际传媒巨头对话与竞争的媒体巨人。

其次,党报报业集团化基本上都只局限于地区的范围

放眼当今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报业集团早已开始了超国界的集团化。崛起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加拿大汤姆斯新闻集团是超国界集团化的首例,20世纪80年代以来,默多克的国际新闻公司成为超国界集团化的典范。

而反观国内,党报等报业集团的规划基本上却还是延续着我国传统的报业体制和传媒结构,即每一家报纸都有自己的行政归属,实行独立的行政管理,形成相对封闭、区域分割、自成一体的报业格局。各报在各自的行政区域内从事采编、发行和广告业务,任何跨地区、跨行业的行为,都必须经过地方党政系统对报纸的直接管辖和重重关卡的审查。比如说广东的报业集团难以收购、合并浙江的报纸,或者在浙江创办新的报刊。反之亦然。

固然,这种办报模式非常适合于各地政党的集中管理,并且这样的报业集团植根于自身的地域文化氛围中,少了许多文化上的碰撞、摩擦和挑战。但这种封闭式的集团化发展容易受到市场的限制,难以达到产业的多元化;同时,在遭遇竞争时,当更强大的媒体推出同样的产品,采用同样的营销策略时,本地化传媒的应对和抵抗能力就比较薄弱了。

而跨地域发展则不一样,它可以使得报业集团占有更多的市场,获取更多的利润,还可以学习和借鉴其他地方的报业操作模式以及管理经验。比如“资源共享”这一个方面:资源共享至少体现在新闻、管理、广告、采购、人力、培训、发行和印刷资源等八个方面,除了发行、印刷资源在本地共享,其他资源都可以在异地、全国甚至国际范围内共享,只有具备这种共享,报业集团才具备最大限度地扩大效益、节省成本的可能。而跨地域发展就可以使资源的共享不受制约。

我们以美国最大的一个报团——甘乃特集团为例。甘乃特集团以做综合性日报——《今日美国》为主,同时还通过上市募集资金收购了一两百份美国地方报,由此成为现在全美国拥有报纸最多的报业集团。

反观我国,虽然报界对于跨地域的媒体合作有所尝试——2003年11月创刊的《新京报》是光明日报报业集团与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合力经营的成果;2004年12月8日由成都日报报业集团和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共同创办的《每日经济新闻》成为第一份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媒体集团跨地区合作的日报……但是他们都没有构成真正意义上的报业集团。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06年8月4日发布的《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中明确指出:要“形成以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经营的大型国有报业(传媒)集团为龙头,地方性、行业性或专业特色鲜明的中小报社共同发展的报业市场主体发展格局”。各个报业集团自身如何响应这样的政策,把自己做强做大需要更细致地规划。

总之,我们必须意识到:在今天联合、整合成为潮流的时代,集团发展不可单打独斗。作为中国报业集团的表率,党报报业集团更应该努力实现跨媒体、跨地域的发展,与各地各级的报业集团,各种不同的传媒集团建立是对手也是伙伴的关系。这样,才是我国党报报业集团做大做强的现实之路。

(杨雯:中国传媒大学报刊方向2006级硕士生)

同类推荐
  • 社会理论的核心问题:社会分析中的行动、结构与矛盾

    社会理论的核心问题:社会分析中的行动、结构与矛盾

    《社会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当代著名思想家安东尼·吉登斯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吉登斯庞大的思想体系主要包括对马克思、涂尔干、韦伯等经典思想家著作的反思,社会学研究方法的重建,现代性理论体系,第三条道路理论等。本书在吉登斯的思想体系中扮演着承前启后的角色。一方面,它秉承了反思三大思想家的理论成果,另一方面又加入了对结构主义思潮的反思,从而对社会学理论传统进行了系统的检视。在此基础上,吉登斯系统提出了其对于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理解。本书以能动与结构作为两个支点,沿着意识、权力、再生产、制度化和社会变迁等线索,系统建立起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本书在社会学理论领域具有崇高的地位。它不仅是了解吉登斯社会学理论思想的重要著作,而且是理解20世纪中后期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基本著作。它将20世纪中期有关能动与结构、个人与社会等社会学基本问题的讨论进一步推向深入。它超越结构主义、功能主义和解释社会学在这些问题上形成的尖锐对立,从实践的角度将它们融合在一起,将社会学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 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在讲座中,方汉奇教授首先对中外新闻史研究做了简单回顾,并充分肯定了中国新闻史研究的成绩,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报纸起源、苏共报刊史的影响、对个别报刊报人评价的偏颇以及对封建报刊态度等突出的四个问题做了分析。方汉奇先生对我国新闻史研究提出了多谈深度,多做个人,多集材料的主张,而我们也从中看到了中国新闻史研究的整体提升方向。
  • 语言和谐艺术论: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品位与导向

    语言和谐艺术论: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品位与导向

    播音主持艺术的改革,肇始于1980年年初,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阶段。广播电视改革,是以新闻改革作为突破口的,播音主持艺术的改革势在必行。
  • 民族学如何进步

    民族学如何进步

    2016年中国民族学学会高层论坛由中国民族学学会、宁夏大学、宁夏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主办,由宁夏大学政法学院、阿拉伯学院承办。《民族学如何进步》汇集了2016年中国民族学学会高层论坛论文,围绕中国民族学理论与话语建构、民族学学科建设、民族学发展历程等主题展开论述,为中国特色的民族学人类学学派的建立建言献策。作者均为民族学、人类学界的著名专家,如杨圣敏、郝时远、王铭铭等。
  • 传播:主体间意义建构与共享

    传播:主体间意义建构与共享

    论著从人类话语传播视域考察个体、个体间、群体间意义建构的心理、文化内容,提炼主体(间)意义建构的结构性要素。剖析相关历史节点的话语传播个案,以及不同地域文明族群的话语特征,结合相关意义符号理论揭示个体、群体心理机理、文化背景、行为动机与话语符号表述间的内在关联,建构意在实现主体间意义共享、不同价值主体和谐共存、发展的话语交往机制。研究具有一定的首创意义,预期将对新闻与传播学研究变革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热门推荐
  • THE RED BADGE OF COURAGE

    THE RED BADGE OF COURAG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隐婚甜妻,乖一点

    隐婚甜妻,乖一点

    未婚夫与妹妹狼狈为奸,竟然把她送到别的男人枕边,而这个男人恰好是她的前任。转身回家,却被反污蔑成行为不检点。老爸勃然大怒要赶她出家门,妹妹与后妈一旁看热闹。呵呵,还真以为她是任人宰割的小白兔,来一对打一双。前脚刚出家门,后脚前任就尾随。“女人,才主动送上门,翻脸就不认?”?“再见,叶先生,我们三年前就玩完了!”某女狂傲地甩了下头发。?“小野猫,你想怎么玩,随时奉陪。
  • 龙神奇说

    龙神奇说

    在一个名为神洲的大陆上,人、龙、妖三族共生于此,然人族寿命有限,难敌另外两族,为了种族延续,人族首领合纵连横先后击败了妖、龙两族,妖族战败退入荒野、高山,龙族战败退入四海、湖泊,可两族都不甘失败,又逢一个百年,人皇新立,局势动荡,龙妖两族各自盘算......
  • 诱王入帐:嗜宠盗梦毒妃

    诱王入帐:嗜宠盗梦毒妃

    【寻梦里,她是他唯一的救赎;人生中,他是她难解的宿命。】前世,她凭借自己的入梦绝技为他披荆斩棘,扫平障碍,襄助他成为九五之尊。却不想,七窍被封,剜心挫骨,直到死前才得知自己的倾心相付原不过是早有预谋的算计。梦醒归来,回到最初,她发誓要让那些负她之人死无葬身之地!只是,究竟何为梦?何为醒?这场复仇,是她为自己铸就的梦境,还是上天怜悯的重生?一次误闯,意外相救,自此捕获忠犬面瘫皇叔一枚!“入了本王的梦,偷了本王的心,还想跑?”“你想如何?”“容本王……做个带颜色的梦可好?”
  • 梦中禁

    梦中禁

    梦,一个偶尔的梦,清风却从中得到一个系统,但却不能得到世人梦想的一切,因为系统不是万能的。。。。。。
  • 孽世之妖:女媚天下

    孽世之妖:女媚天下

    乱入异世,她杀戮危机,奇遇错身。白衣男子绝世美颜让天地失色,“丫头,世间最可怕的事莫过于你忘记我,而我还在深爱着你。”神兽幻化的他有着能将世间都燃烬的黑暗,“我们才是一家人。”善变的宿敌狼王阴鹜的眼,“..我发誓我会用毕生的时间用来追杀你,海角天涯。”推荐新文——《腹黑小白兔》
  • 师爷来了

    师爷来了

    许子言一觉醒来,却蓦然发现自己已身处崇祯十一年。而且,自己竟然成了一伙流寇的狗头师爷。更让他惊掉半条命的是,自己辅佐的流寇头子竟然称帝了,然后,没多久就托孤了……
  • 星际旅行暴风雨号

    星际旅行暴风雨号

    写实风格的一部科幻军事作品,讲述了人类遭遇无妄之灾之后,为了文明的繁衍生息,而努力奋斗的故事
  • 太上元始天尊说宝月光皇后圣母天尊孔雀明王经

    太上元始天尊说宝月光皇后圣母天尊孔雀明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与她的约定

    与她的约定

    一个男孩从幼稚到成熟,只是为了完成与她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