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8600000095

第95章 把握实质·远离误区·营造氛围

——关于党报如何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报道的几点思考

赵光霞

党报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对“三农”问题的报道应始终紧跟时代步伐。随着十六届五中全会党中央鲜明提出建设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内涵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后,在这个关系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巨大工程中,党报,特别是地市党报如何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报道,既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问题。笔者认为,为搞好建设新农村报道,各级党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正确、全面把握新农村报道之“新”

“新农村建设”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新概念,但作为一个完整、系统且出现在党的文件之中的概念,还是第一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内容丰富,含义深刻,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发展要求,是要建设一个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因此我们党报对新农村建设的报道,必须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其崭新的内涵和更为广泛的外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是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消除和突破二元结构的束缚,实现城乡之间良性互动,需要进一步贯彻“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方针,要跳出“三农”看“三农”,所以我们的报道也必须摆脱“以农报农”的简单、片面思维模式。

新农村建设不只注重生产发展,而且注重农村社会相关制度的建设,既涵盖了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也包括了路电水气等生活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许多农村家庭因病致贫,因学致贫,这都需要逐步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来解决。同时新农村建设囊括了“乡风文明、村容整洁”,这就意味着新农村发展仍然要保持农村固有的田园风光,是自然人文环境令人耳目一新的良好生态型社会。

新农村建设是以人为本,党报新闻报道的主体当然就要突出农民。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党报有关“三农”报道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农业生产和宣传农民致富典型上,对农民生活却关注得相对较少,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但要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要推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如何,已经成为衡量新农村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和依据。因此,对于这样一个综合的发展目标,新农村报道就要采取更多元的视角,密切关注农民吃穿住用行等各方面的变化,真实、全面地再现农民的生存状态;真情讲述发生在农民身上的酸甜苦辣故事,展现农民丰富的喜怒哀乐感情世界;及时把握农民内心出现的新动向、新问题,并加以及时排遣和正确引导。

二、避免新农村报道的一些不良现象

以前许多“三农”报道采取的是精英视角,农民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很少能成为传媒报道的主角,而且为数不多的报道中,农民也经常以被批评的对象或负面形象出现,他们的愚昧和无知经常成为报道批评的焦点。而我们的新农村报道必须采取大众化、平民化的姿态,以大部分普通农民为报道对象,不但要发现他们的缺点与不足,更要挖掘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可贵品质,展现他们人性中的光辉与善良。

中央一再要求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强求一律,不盲目攀比,不搞强迫命令,更不能搞形式主义。但我们有些党报在从事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报道中,对政府盲目采取的很多力不从心的“赶超”举措,却予以正面报道。如吉林省桦甸市八道河子镇政府在通往该镇的入口处兴建的“文明生态小康示范村”,集供暖、自来水入户、物业、门卫、娱乐、文化设施于一体,结果成了农民住不起的“小康示范村”。更有一些地方党报很乐于为政府做“嫁衣裳”,新农村报道似乎成了政府形象大比拼,大有在T型台上作秀之嫌,殊不知这样的报道只能使政府与农民的距离越来越远。

搞新农村建设,农民有三怕:一怕敛钱,二怕强迫,三怕折腾。农民之怕,根本的问题在于他们担心各地在新农村建设中,能不能尊重农民的意愿,能不能切实为他们的利益着想,能不能真正提供给农民想要的东西。中央明确提出,新农村建设要尊重农民意愿,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新农村是农民自己的家园,农民最期盼什么、最需要什么,农民最有话语权。所以,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的自主性,是保障新农村建设能够成功推进的一个重要前提。所以,建设新农村,农民的话语权必须得到尊重,党报宣传同样应注重农民的话语权。

三、为新农村建设营造浓厚而和谐的舆论氛围

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党报首先要快速、准确、全面地传播党和政府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各种方针政策,成为党和政府惠农政策的忠实传达者和宣讲者。但党报工作者并不是机械的传声筒,而是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用明白晓畅的群众语言、通俗易懂的形式,帮助农民真正弄懂中央的精神实质,激发广大农民积极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和创造力。

党报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除了政策的上情下达,还担负着反映农民的意见呼声、下情上达的重大使命。我们党报人要深入农村、深入实际去倾听民声,把握民意,捕捉民情,写出有血有肉,导向性、可读性强的稿件,这样不仅使农民拥有表达意愿的畅通渠道,而且充分地宣传报道建设新农村的新思路、新举措、新进展和新成效,就能在一定的时期内形成浓厚的氛围,强势引导舆论,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以来,各级党报就开始加大对新农村工作的宣传报道力度。《人民日报》等多家党报都开设了有关专栏,各种关于农业和农民的信息报道源源不断。《安徽日报》从2005年10月下旬起推出了“建立新机制 建设新农村”的55篇系列报道,这些报道既符合安徽新农村建设的实际,也体现了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规律,被不少报纸、互联网站摘转,中宣部也给予了充分肯定。

世界上没有成功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与经济建设榜样可供我们借鉴,所以改革的道路只能在摸索中前进。在这样一种诸多因素尚不确定的情况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自然会出现一些始料不及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党报要时刻监督中央惠农政策的落实,防止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的“变异”,并在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同时,及时缓解和化解矛盾,做好舆论监督员,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总之,当前社会各方正汇聚力量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这样的时候,对于党报来说,如何准确把握建设新农村的报道,既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也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的党报必须创新报道思维,调整报道理念,改换报道视角,以开阔的视野推出特色鲜明、有较强针对性和指导性的报道,唯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党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促进我国广大农村的全面发展,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春华:《新农村建设如何破题?》,《小康》,2006年第1期。

程建平:《新农村需要新农民》,《调研世界》,2006年第1期。

苏民:《“十一五规划”破解三农难题》,《农家顾问》,2006年第1期。

刘永梅:《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6年第1期。

欧阳中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多听农民的》,《中国改革》,2006年第1期。

郭永芳:《报道新农村建设的三个关键词》,《城市党报研究》,2006年第4期。

(赵光霞:中国传媒大学报刊方向2006级硕士生)

同类推荐
  • 实用司法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司法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主要介绍了司法文书写作的理论知识,并按照司法文书制作的不同机关、组织划分,分别介绍了公安机关的主要司法文书、人民检察院的主要司法文书、人民法院的主要司法文书等各种司法文书的写作知识和要领,以达到真正快速提高学生写作司法文书技能的目的,体现出理论性与实操性相结合的特点。
  • 美学与翻译研究

    美学与翻译研究

    从其他学科吸取理论营养来丰富和充实自己学科的研究,这种跨学科、跨理论的研究方法对译学建构无疑是非常有益的。然而,诚如杨自俭先生所说的那样,“虽然有许多文章都强调要重视从相关学科中吸收新的理论与方法,但大都只是提提而已,很少有人从哲学、文化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认知科学等学科中借来新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发现新的问题,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 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

    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

    我们生活在激烈的政治变革期——脱欧公投,特朗普胜选,欧洲等地极右运动兴起,民族主义和仇外情绪复归……忽然之间,我们发觉自己身处一个仅仅几年前还无法想象的世界。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些戏剧性的发展,又该如何应对?我们正在目睹世界性的对于自由民主的弃绝,并代之以某种民粹威权主义吗?《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集合了15位享有国际盛誉的思想家,分析并试图理解现时代精神状况背后的力量。他们跨越学科和国界来剖解当下的困局,在更广阔的历史情境中定位,探讨未来可能的轨迹,并思考回击这种反转的可能。
  • 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卢梭

    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卢梭

    于书娟编著的《卢梭》是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丛书之一,本书希望通过以较为通俗的语言对卢梭主要思想给予介绍,使更多的教育教学工作者能够了解到这位教育心理学家思想的光辉之处,并能从他的理论中获益。
  • 舆论现象与民意的地位

    舆论现象与民意的地位

    刘建明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关于舆论现象和民意的社会地位及作用的问题,具体包括“舆论的概念和本质”、“舆论形成的社会条件”、“舆论的几个特征”、“舆论形态”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讲授者以流畅的语言,生动的实例,精当的评论,丰厚的知识底蕴,向大家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地从不同方面剖析了“舆论”这一主题,对其在社会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刻而独到的分析。刘建明教授在无数的社会事实和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中探骊得珠,总结出了“暴政的历史真相”和“民意的四个定律”,使我们获得了很多难得的感悟。
热门推荐
  • 太上灵宝净明洞神上品经

    太上灵宝净明洞神上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穿的可能是假越

    我穿的可能是假越

    有声书主播大鹏因为生病和作品下架双重打击昏迷不醒,意外获得系统穿越到明朝末期,开始了一段轰轰烈烈的逗比传奇人生。
  • 阿撒托斯远征

    阿撒托斯远征

    方信:我是一个好人,从不坑蒙拐骗,但是,如果谁伤害了我的朋友,我一定会让他付出代价!本书讲述一个为了复仇,跨越位面,征战世界的故事。警告:本书高能,仅限战斗人员进入
  • 及时开始 果断结束

    及时开始 果断结束

    《及时开始,果断结束》及时开始,开始一段新的历程,就能获得一段理想的生活;开始做一个正确的选择,就能争取到一个本不属于自己的机会。果断结束,结束自己无法承载的过去,就是一种最简单的释放;结束一个错误的过程,就可能得到一个正确的开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南风微晓泪已宸殇

    南风微晓泪已宸殇

    十七,我为承诺而来;十八,我想让你展颜;二十,我知心已丢失;二十五,我懂爱是自私;三十,我知余生不悔。
  • 武侠故事

    武侠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相濡知以沫

    相濡知以沫

    两个家庭不同性格不同的姐妹,林相濡林以沫,一向自卑懦弱的相濡,一向活泼开朗的以沫。即将展开一场反目成仇之旅。李嘉言“林相濡我越来越不懂你”。林以沫“林相濡,你现在的样子,真丑!”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李嘉言徘徊在俩姐妹之间。懦弱的林相濡最终振作起来。
  • 妃本倾城:这个妖君我收了

    妃本倾城:这个妖君我收了

    她,林青依,身负血海深仇,清冷傲然,我行我素。他,墨榕,一代战神,神兽白虎,冷血狂傲,蔑视天下。林青依看着萌到心肝儿乱颤的小白虎:可爱,想撸!墨榕看着绝艳的大美人儿:可爱!后来,林青依&墨榕:真香。
  • 本色:王杰平回忆录

    本色:王杰平回忆录

    王杰平出生在革命老区平山县的一个革命大家庭,其叔叔和兄弟中共有4人参加过八路军,其中2人为国捐躯成为烈士。该书记述了王杰平离休后帮助平山县三汲乡修路、帮助川坊村打井、帮助张家川村引水上山、帮助县里发展经济的感人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