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8600000092

第92章 浅议农村出版发行的困境与出路

范明懿

2004年中国农村地区的恩格尔系数为47.2%,[1]农村地区人均收入为2936元,人均消费支出2184.7元,用于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的人均支出仅为247.6元。[2]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全年人均收入的一半仅仅基本满足于人们对食品的支出,而用于文化方面的消费极低,仅占总消费支出的11.33%。

文化消费的匮乏折射出农村地区对于精神需求的缺失——没有强大的经济支撑作为后盾,就无法将有限的收入投入到文化消费上,同时也就无法激发他们对文化、教育的进一步需求。而对于出版社来讲,目前农村图书市场份额小、利润低,导致了大部分出版社都很少关注农村图书,也不愿进入这一出版领域。

随着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加强,农村出版前景是光明的,然而道路是曲折的。农村出版究竟朝哪个方向走,怎么走,亟待我们对目前的困境进行分析,探寻出一条适合中国农村出版的道路。

农村出版发行的困境

1.城乡图书消费比例失调

在当前我国这个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国家中,全社会都对城市里繁华的生活趋之若鹜,弥漫着一种浮躁的气息。而大众出版物的作者们,也更愿意描绘城市里的情境给城市里的读者阅读,容易引发社会效应,从而一举成名。再没有“精英”们肯兢兢业业地书写农村,为农村读者服务,反映农民疾苦,也很少有作家创作描写农村新貌的文艺作品。适合农村读者阅读的图书越来越少,占全国总人口60%的农村人口,只占全国图书总零售量的25%。

2.农业科技图书出版比重连年走低

2004年,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发布的《第三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报告》显示,在“各类图书阅读与购买状况”一栏中,农业科学类图书排在“最缺的图书种类”的第一位。与2000年相比,2004年农业科技图书的出版品种、总印数两项指标都有所下降。

这种现象说明,大多数出版社尚未调整好服务农村的步伐,未能娴熟开发、运用“三农”资源、满足读者对于农业科技图书的需求;也有不少出版社认为农业科技图书利润低,价值不高,形成了“三农”出版的空白。

三、农村发行网点萎缩

造成现阶段农业图书发行困难有两方面的原因:农民买不起书;农民买不到书。而发行网点的缺失是农民缺少购书渠道,严重制约农村出版市场的因素之一。农村图书发行网点从1994年的50061处减少到2003年的25096处,平均每年减少2500处。[3]过去,农村图书的发行主要是靠农村供销社,近年来,农村发行网点不断萎缩,2004年比2000年的供销社网点减少了60%,实际上,销售图书只是供销社业务的一个分支,其主营业务还是销售生产、生活资料。造成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图书流通机制尚未形成。

农村出版发行的出路

1.开本小、定价低、插图版的农村出版物更易走俏

我们培养新时代的农民,读书看报将会成为农民了解农业动向、讲求科学养殖、种植方法的必要手段。然而农民可支配收入低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不可能指望他们去花很多钱购买指导他们生产的农业科技图书。因此,册子小、定价低的科技读物往往最受农民的欢迎。同时,他们不仅需要购买养殖类的书籍,也需要了解较新的农业科技成果。农业科技图书还需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我国幅员广阔,南北气候差异较大,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因此要求图书要针对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生产方式。不同地区对作物的称呼或许还存在差异,而插图版读物就解决了这一问题——简单易读,比文字更加有针对性,更便于农民理解。图书的装帧设计也要简单、朴素,便于农民读者携带。中国农业出版社作为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优势的出版单位,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农民增收口袋书”丛书是中国农业出版社站在农民读者角度策划的一套实用的小书。该丛书以促进农民增收为出发点、以简明实用和价格低廉为落脚点、以广大农民为主要读者群体作为选题思路。

2.农业科技专著出版需要政府补贴支持

“三农”问题已成为我国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科技图书在将先进的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农业科技专著的写作需要农业科学家做大量的实验、采集数据、跟踪实地调查,费时费力。其读者大都是以农业科学技术研究人员为主,这种科研成果作为出版物部头虽然大,发行量却很少,利润也很低,无法形成巨大的商业价值,却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

农业科技图书属于边缘学科项目,具有一定的公共物品的属性,也就是说出版单位不能仅仅考虑其暂时的经济利益,还要考虑全社会的整体经济效益以及对我国整个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这就意味着,农业科技图书的社会效益不能完全由出版物市场来解决,必然要靠政府出面支持,如设立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给予作者、出版社一部分补贴,支持提供公共物品,使农业科技书籍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我们搭建一个农业科技图书出版收益的经济模型来说明这个问题,就会发现这种学术著作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

在Q点,边际社会效益等于其成本,是市场中均衡的出书规模。Q1<Q,即对出版者来说,其市场均衡规模低于社会收益规模,这就是很多出版社尽量少出此类书的原因。如果采用经济资助、扩大宣传、国家奖励等方式扩大图书的影响力和受众面,MSB曲线就会向上移动,这样使出版者的市场均衡规模等于社会收益均衡规模,促进农业科技图书出版的正的外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出版社也能够维持收支平衡。因此,评价农科图书的投入产出比不仅仅要看出版者的成本和收益,更要考察整个社会对出版物的成本和收益,科学评价出版物的真正价值。

3.农村发行网点的建设从基层做起

农民的潜在需求巨大,却因缺乏购买力、缺乏购书渠道难以买到他们真正需要的出版物。其固有的特点是:分散、点多、线长、面广、规模小。建设新农村的图书发行渠道,国家首先要对基层新华书店实行税收优惠,新华书店系统、邮电系统、供销社系统利用各自优势,走联合经营、集约化经营之路,形成以乡镇销售点为中心的销售网络,以县新华书店批销为图书供应,以乡镇网点为依托,形成连锁经营,形成点面相结合的农村发行网络。[4]各出版社也要与当地新华书店合作,把书配到基层,减少发行环节,降低成本,支持乡镇网点书店的建设,鼓励农民自办书店,依托农民自有的物流环境,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书店。

当前,农村发行市场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动用一切社会力量,打破制约出版市场繁荣的瓶颈,健全农业图书发行网络,延长发行渠道,尝试通过新形势、新手段进行宣传、销售。

对于出版业来说,出版农村读物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只有明确“三农”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位置,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农村出版的改革,才能发挥图书的智力支持作用,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中国的出版业应该知难而进,完成深入农村、普及知识这项艰苦卓绝而又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任务,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

(范明懿:中国传媒大学2005级硕士生)

注释:

[1]参见《中国主要年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及恩格尔系数统计》,《中国财政年鉴2005》,中国财政出版社,2005年版。

[2]参见《中国2004年各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构成统计》,《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版。

[3]穆宏志:《“三农”图书出版发行求索路漫漫 突破当逢时》,《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3月31日,第二版。

[4]刘轼:《对我省农村图书发行现状的思考》,http://www.xinhuabookstores.cn/show.php?id=3912,2006年6月9日。

同类推荐
  • 蔡元培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蔡元培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共收录蔡元培关于教育和人生的文章36篇。前大部分文章均为蔡元培先生以一个教育家身份所撰写的关于教育的心得文章,主要收录了能够代表蔡元培教育思想的全部重要文章,如《美育与人生》《以美育代宗教》《美育》《学生的责任和快乐》等,也包括一些为师生做的演讲稿;后面部分的文章是蔡元培所写其他方面的文章,包括北京大学、谈文化、他读书、谈孔子等方面的文章。
  • 自由在高处(增订版)

    自由在高处(增订版)

    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获得者熊培云继《重新发现社会》之后最新力作。帕得里克说“不自由,毋宁死”,熊培云则说“不自由,仍可活”。自由与自救,是本书的方向与重点。本书旨在从个体角度探讨身处转型期的人们如何超越逆境,盘活自由,拓展生存,积极生活。出版四年来,累计加印三十余次。本次增订,加入新作六万余字,特别增加“历史与心灵”一章,并对自由与责任、中国人的自由传统等内容作了必要增补。
  • 外行看热闹:社会热点话题冷思考

    外行看热闹:社会热点话题冷思考

    本书是作者就经济领域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的结果。话题包括房价、教育、食品安全、城市交通、名牌与驰名商标管理、知识产权保护、假日经济、慈善与公益事业等。
  • 我国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研究

    我国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研究

    在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中,养老保险制度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承担着“老有所养”的重要责任。当前,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金支付困难的双重压力,凸显了建设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性和改革养老保险制度的紧迫性。因此,养老保险统筹层次作为整个养老保险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自然成为了实务界和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与焦点。本书将就这一论题展开深入而系统的研究。
  • 人生之鉴

    人生之鉴

    人来到这个世上,从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育,组织的培育,到自己的社会实践,都是围绕着怎样做人、如何做事,说到底人生在世得让自己能活出个人样来。人生成败三分在于做事,七分在于做人。做人是以做事为前提的,做事是为了做人。做人的素质,是通过做事的质量来衡量的,人生的精彩源于做事的精彩。做大事、做好事、做成事,是做好人的标志。做一个好人不一定能做一名称职的官、百姓拥护的官,做一名好官,必须先学会做人。
热门推荐
  • 百鬼夜行中短篇集:百鬼夜行—阴

    百鬼夜行中短篇集:百鬼夜行—阴

    《百鬼夜行:阴》收录十篇由内心喂养着妖怪的平凡人演出的短篇小说,京极堂系列第一本短篇集,带你窥见潜藏于日常中的恐怖深渊。
  • 我的世界之湮灭

    我的世界之湮灭

    如果给你一个星球,和很多的人,你要怎样创造这个世界?又要怎样夺得人心?让他们为你所用。神出鬼没的boss!你又要怎样应对?跟随主角秦峰,开启他的帝王之路!
  • 夜莺书店

    夜莺书店

    毕业于牛津大学的朱利叶斯·南丁格尔,在一家书店打工时,遇到了一生挚爱。他们一起开了家虽然不大,后来却成为很多人心灵庇护所的“夜莺书店”,并且有了一个女儿。父亲去世后,艾米莉亚·南丁格尔努力维持着书店的正常运转。把书店卖掉的诱惑太大了,但她怎能违背对父亲的承诺?莎拉·巴斯尔顿,匹斯布鲁克大宅子的主人,过去几年里,她都把书店当做躲避问题的世外桃源……杰克森搞砸了自己的婚姻,他向艾米莉亚咨询,应该给儿子读什么样的书,但是杰克森还有个秘密……还有托马西娜,非常害羞,在自己的小房子里开了家临时餐馆。她暗恋一个在书店烹饪书架碰见的男子,后来却没再遇到。她能鼓起勇气说出心里的感觉吗?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两个世界十厘米

    两个世界十厘米

    希望大家收藏收藏,有个人气就行。故事节奏较快,跳跃性强。两个人总有无数种相遇,这算一次。
  • 惊世为凰

    惊世为凰

    本是万年难遇的武道奇才,却在年复一年的岁月长河中沦为了世人嘲讽的笑柄。一朝真相渐浮,灵识觉醒,她退下一身污浊,傲骨铮铮璀璨夺目。“倘真有日天欺我,旷世灭天又如何!”且看一妙龄少女,如何在乱世天下中,舞乾坤,破苍穹,走出一条自己的天道之路。
  • 微行为解读学

    微行为解读学

    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是有踪迹可寻、有端倪可察的。就算他掩盖得再严实,各种微动作、微反应、微表情也会悄悄地泄密。《微行为解读学》的目的,就是以“客观地观察”为指导原则,发现隐藏在人们的微行为背后的秘密,了解对方的心理活动。通过阅读本书,你可以轻松捕捉到他人各种日常小动作、小习惯、细微表情、随口而出的三言两语,从而轻松读懂身边的人,也更了解自己。
  • 依旧如忆

    依旧如忆

    混沌开化天地万千,恋依旧念你是必然,听雨声泪流化情殇,朝朝暮暮随风扬……扰人清梦,逼人相亲,你还有理了!场景一(回忆):“枫哥哥,我不是神女对吧!”“怎么会呢,婉儿永远都是。”“可是,他们都说……”“婉儿,无论他们怎么说,你都要坚信你自己!”场景二(回忆):“枫哥哥,答应婉儿,要永远的活下去,代替婉儿活下去……”“婉儿,不要说了,不要说了,你要坚持下去,枫哥哥会就你的。”“没用的,枫哥哥,答应婉儿,要活下去!”“好,枫哥哥答应你!”场景三(现代):“笨蛋!”“婉儿,我的婉儿!”“枫哥哥,婉儿回来了,不要哭了。”“嗯。”
  • 厨为本

    厨为本

    写的太差,暂且搁置,等到空闲下来补上所欠。江湖路远,各位看官珍重,若是有缘我们再会。(另开新书,有兴趣的看一看吧)
  • 在厉先生心上撒个野

    在厉先生心上撒个野

    “不要,我怕……唔……”“张嘴,乖,生病了一定要吃药。”18岁,司小暖窝在厉封霆的怀里,看着他端的药,勾着他下巴霸道的说:“阿霆,我乖乖喝药,你怎么补偿我?”“女人,你在玩火?”近日爆出北辰杀伐果断的厉总和一线女明星往日恋情,惊倒一众粉丝。24岁,司小暖站在无数聚光灯下接受媒体的采访。记者问:“你好,最近传出你是北辰厉总的初恋,是真的吗?”“无中生有。”司小暖冷漠的撇清。一线明星惨遭全家灭门后重生。她一心复仇,却再遇年少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