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8600000106

第106章 党报国防军事报道的传播学思考

王明伟

国防军事报道是指“对军事战争、军队建设、士兵生活及地方与军队间的联系等方面的报道”。[1]它能满足受众对军事信息的需求,“据统计,在我国男性观众中,喜欢军事,关注军事动态,关心国防建设的比例很大,占了30%以上”。[2]1995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全国听众最喜欢的节目”评选中,军事节目位居中央电台十大名牌节目的第八位;同时,通过国防军事报道有助于增强国民国防意识,为我军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但是国防军事报道一旦处理不当,极易造成泄密,危害国家安全。可以说国防军事报道是一把“双刃剑”。

各媒体报道国防军事新闻虽然出自不同目的,但满足受众需求和培养受众国防意识是两个必然出现的结果,只不过侧重点有所不同。对于党报来说,通过国防军事报道培养国民国防意识是其主要目的之一,也是党报责任之所在。江泽民曾指出:“越是在和平时期,越要宣传国防建设的意义,克服和平麻痹思想,增强人民的国防观念。”[3]

况且党报处于主流媒体地位,它的“主要受众基本上是我国社会中不同区域不同层面上的精英分子,是保证国家正常运转,社会健康发展的主要力量”。[4]这些受众掌握了国家的政治、经济权力,对社会影响力很大。他们拥有社会话语权,在许多群体中充当了意见领袖的角色。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过党报国防军事报道培养社会精英的国防意识,这对国防建设功莫大焉。

一、党报国防军事报道现状

党报国防军事报道有重大社会意义,其现状如何呢?笔者对2005年《人民日报》和《山西日报》1~6月的国内军事报道做过统计:(1)《人民日报》的国内国防军事报道占国内新闻的10%左右,而《山西日报》平时几乎没有关于国内国防军事报道,只在一些特定节日里有一些例行报道。(2)两家党报的国内军事报道都存在着报道公式化、公文化,信息含量少的通病。在这个时期,两报推出“永远的丰碑”、“红色记忆”等专栏,系统地介绍中国革命事件、人物,是个非常好的国防教育形式,但有过多之感。(3)两报的国际军事报道做得非常好,虽然采用的大部分是新华社稿件,但两报在编排上都做到了引人注目,图文并茂。《人民日报》发挥了党中央机关报的优势,利用驻外记者资源,紧跟国际军事斗争形势。其报道视角高瞻远瞩,领域广泛,体裁多样,既有客观报道,又有理性分析。总之,两家党报在国内报道方面做得比较弱,国际报道做得很出色,造成两者信息量严重不平衡。

我们以2005年4月6日《人民日报》头版报道为例,说明党报国内国防军事报道模式:

《前往南亚访问途中飞经我红其拉甫山口时(肩)温家宝致电慰问驻守部队指战员》

本报伊斯兰堡4月5日电 记者马小宁、陈一鸣报道:5日下午,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前往南亚访问途中飞经我西部边陲红其拉甫山口时,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向驻守部队致电表示亲切慰问。

……

驻红其拉甫山口地区部队即复电总理,他们感谢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关心,并预祝温总理南亚之行取得圆满成功。

这则报道非常典型,主题感人而重大:共和国总理在出访途中致电慰问驻守边防部队,表明党和国家对国防的重视,关心基层官兵。遗憾的是报道仅此一篇,没有任何相关背景介绍,读者连“红其拉甫山口”是怎么回事都没搞清楚。可以预测,许多受众对相关报道是感兴趣的,加强报道深度是能进一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的。

二、传播学视野下的党报国防军事报道分析

党报具有引导社会舆论走向的功能,此功能也应体现在国防军事领域。统计结果表明,党报的国防军事报道现状并不符合受众对国防信息的需求,不能很好地帮助国民培养国防意识,这不能不说是党报的欠缺。对于党报国防军事报道,我们有多个角度可以解读,本文试图从传播学视角进行阐释。

1.“培养”理论

党报国防军事报道的目的之一,就是树立解放军高大光辉形象,培养国民对国防的信心。近年世界并不太平,各种局部战争频繁发生,特别是美国主导的几场战争,让世人感受到高科技的威力。党报对这些战争都作了相关报道,特别是对战争武器的介绍,可谓图文并茂。而与此同时,国内军事报道则逊色得多,大多是日常活动报道、典型人物宣传,信息含量极少。

国内和国际国防军事报道有效信息量明显表现出不平衡,这不利于受众形成正确的国防观念,并可能产生“人民战争过时论”、“唯武器论”等错误思想。这种现状长期持续,加上西方影视作品中的先进武器和“美国大兵”形象,可能会使国民产生刻板印象:西方军事实力太强,我国太弱。这会严重影响国民士气,不利于国家安全。

2.“免疫效果”论

“免疫效果”论认为“人们有许多没有经过考验的信念,这些信念在遇到对立观念的挑战时往往是脆弱的,就像在无菌坏境里成长的人体容易感染细菌一样”。[5]我国长期处于和平发展时期,广大人民群众逐渐缺乏危机意识,从而渐渐失去了对突发事件的抗击能力,“非典”对我国的冲击正说明了这一点。

目前我国军事实力同西方国家相比处于“西强我弱”的态势,这是不能否认的事实。党报理应有意识地对此进行理性分析和深度报道,让群众大体知道我们的军事力量弱在哪里,从而有助于国民居安思危意识的培养,进而激发爱国热情。

3.“使用与满足”理论

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理论》提出“每个人天生就有一系列的基本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和爱的需求”。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基本解决温饱问题,目前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人们在满足了生理需求后,安全需求等就会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近年军事报道热的出现就是这个需求的体现之一。

“使用与满足”理论表明,人们接触某一媒介是为了满足人的特定心理需求。假如该媒介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可能会转向其他媒介或寻求替代手段。如果党报的国内国防军事报道不能满足受众需求,那么显然结果只有一个:党报失去舆论阵地。

4.议程设置理论

通过报道引导国民的关注点,是党报国防军事报道应该时刻注意的问题。特别是在国际军事报道过程中,党报要坚持自己的新闻标准,设置报道议程。时代在不断发展,各国的传播手段和理念在不断创新。战争爆发时,“决策者的思维方式往往是减少消息和信息的发布,让人们知道的尽可能少一些……20世纪最后十年美国发动的战争往往是在电视镜头下进行,如第一次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将是美国在21世纪刻意打给全世界看的一场战争。……想实现其最高战略目的:不战而屈人之兵。”[6]这就是美国军方采用的“新传媒策略”:通过设置媒体报道议程,为其军事目的服务。

遗憾的是,我国许多媒体为了追求卖点,而大登特登反映美军形象的报道,党报在一定程度上也受美军报道议程的影响。虽然在报道国际国防军事时,党报有各种评论,但是没有一个系统的报道思想,且力度不够,可以说党报在这一方面没有很好地进行议程设置。

三、结语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国防建设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国防意识的强弱”。[7]党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它应该代表党和人民的利益。在国防军事领域,党报通过有效的报道,培养受众的正确国防意识,维护国家安全。故加强和改进党报国防军事报道刻不容缓,也应该值得我们关注。

同时,“随着国际局势急剧变化和高科技战争的现实影响,人们早已不满足于仅仅接受先进事迹的熏陶和了解我军的各项建设,也不满足于对国内外军事热点和军事高科技的一般了解,他们需要更深层次上的理性分析和思考”。[8]党报的优势之一,就是在报道中能从宏观角度、理性思维观察社会。将党报的权威性、深度性结合到国防军事报道中,这样既能符合受众需求,又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

参考文献:

(美)沃纳·赛佛林、坦卡德著,郭镇之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人民日报》,2005年1~6月。

《山西日报》,2005年1~6月。

(王明伟: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6级硕士生)

注释:

[1]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2页。

[2]张伟:《军事报道热点的形成与挖掘》,《中国记者》,2000年第6期。

[3]唐水福:《新时期怎样搞好全民国防教育宣传》,《新闻与成才》,2000年第7期。

[4]段京肃:《突出重围,党报要竞争什么?》,传媒学术网,2005年12月2日。

[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陆小华:《〈美国人和他们的新闻〉中文版序》,摘自伦纳德·小唐尼、罗伯特·G.凯泽著;党生翠等译:《美国人和他们的新闻》,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7]贺贤书:《新形势下必须大力培养全民国防意识》,《国防大学学报》,2005年第11期。

[8]刘四年:《穆青同志对新时期军事报道的重要贡献》,《中国记者》,2004年第2期。

同类推荐
  • 实用经贸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经贸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详细介绍了各种商贸文书及金融管理文书的种类及写作方法,同时附上大量真实案例, 让经贸文书的写作变得简单易学!
  • 国际传播史

    国际传播史

    国际传播是国家间的信息传递,是人类社会信息传播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家开始对传播投入更大的热情和更多的注意。国际传播空间包含哪些具体的内容?分哪些层次?从历史的角度看,国际传播分哪些阶段?每一个阶段有哪些特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中国的国际传播史该如何认识?《国际传播史》从国际、国家和媒体的不同角度对国际传播的历史发展进行了简要的描述与分析,做出了自己的回答,颇具可读性与启发性。《国际传播史》由刘笑盈和何兰主编。
  • 山西省情报告(2014)

    山西省情报告(2014)

    本书以研究和展述2013年度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为重点,兼及当下省情战略、基本地理历史,是一部从现实与历史相结合的角度动态研究山西省情的探索之作。本书分省情战略、地理历史、发展现状、发展比较、区域发展、大事记要六个部分,多角度、多层次对当下山西基本省情特别是2013年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省情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对认识和把握动态发展变化的山西省情颇具参考价值。
  • 语言艺术全书2

    语言艺术全书2

    说话实在小觑不得,所谓人情世故。一大半是在说话里体现。良好的口才并不是天生的,它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塑造的。语言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传达思想的工具,更是门艺术。人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生存。而我们用来交往的基本手段就是语言。
  • 容易读错 写错 用错的字词大全集(超值金版)

    容易读错 写错 用错的字词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分“容易读错的字词”“容易写错的字词”和“容易用错的字词”三大部分,每部分内容的开始,都详细地介绍了导致错误的原因,并介绍了科学的区分方法,帮助读者建立科学的思考和学习方法。每部分的内容中择取了目前比较常见的容易出错的字词,并进行了适当的注释和详细、清晰的辨析,最后还附有例句,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和区分。《容易读错写错用错的字词大全集(超值金版)》中还穿插一些趣味故事、开拓思维题目和知识解读等内容,帮助大家开拓思维,扩大知识面,保证大家阅读起来轻松愉快,受益匪浅。
热门推荐
  • 充满智慧的中国科技

    充满智慧的中国科技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美丽、古老的东方大国。其历史源远流长,其文化底蕴之雄厚,在这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数不胜数的各种科学方面的经典著作以及发明创造。本书着重介绍了中国几千年的科学方面的知识,让读者对中国的科学的发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在阅读中也可再一次体会到前辈们的智慧,另外也可学到许多科学常识。
  • 罗阳

    罗阳

    本书以报告文学的方式,用真实感人的细节,艺术地再现了罗阳成长为中国航空事业英雄一生:品学兼优,与人为善的大学;勤奋好学、严谨细致的技术员;稳重踏实,作风正派的组织部长;恪尽职守,做好配合的党委书记。担任沈飞集团公司总经理后,站在全球的战略高度,带领团队,克坚攻难,使之成为一流的企业。同时副线描写和罗阳一样默默坚守在一线的、只干不说的航空人,和罗阳成为英雄的土壤。其中许许多多让人流泪的故事,都能给人实实在在的感动和教育。
  • 倾天尊皇

    倾天尊皇

    实力为尊,强着如林的异世大陆上,一个落魄宗门弟子,又该如何夹缝中求生,强大,逆行?请多多关注倾天尊皇,看叶倾天传奇逆行,随他一起征服异世!
  • 寄西洲

    寄西洲

    【日常向甜文】#论一米五五姑娘和一米八八少年的日常有多甜(难)#自拍的时候——不是没有韩西洲,就是没有周知意。只要韩西洲不弯下腰,他俩这辈子都不可能同框!打伞的时候——韩西洲在上面雨中漫步,周知意在下面淋成狗……外出的时候——周知意坐在后座荡腿,享受童年的乐趣;韩西洲大长腿无处安放……(欲知详情,请点击加入书架并且投票)
  • 伴她永生

    伴她永生

    从很久以前,丝布琳就知道,自己和其他人不太一样。邻居琳达奶奶做的香蒜面包超级香,可是她不能吃。汤姆神父经常建议她去教堂祷告,可是她进不去。最最悲催的是,丝布琳一直一直想要找个男朋友,可是她找不到。丝布琳一直以为自己注定孤独一生,可是那个叫尤金的男人却出现在了她漫长的生命里!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方立天编著的《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把佛教中国化界定为“三化”,即民族化、本土化和时代化,并叙述了佛教中国化的不同阶段、途径和方式,还通过与中国的政治理念、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民间信仰、社会习俗等的互动关系,揭示出佛教中国化的实质,总结出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的六个重要特点:重自性、重现实、重禅修、重顿悟、重简易、重圆融。
  • 被湮灭的亲情

    被湮灭的亲情

    夜幕降临的时候,A市刑警总队大队长周明远和他的助手陆阳刚走出办公大楼,手机响了,他本能地预感到,一定又出了什么大事。老周今天可是连一口气都没喘过来。刚破获了A市理工大学教授被毒杀的恶性案件,卷宗上的手温还没退呢。电话是西城区消防支队李挺支队长打过来的。他说,两天前,十里堡一个废弃的仓库发生了一起火灾事故,造成一人死亡,死者为男性,年纪大约六十五岁左右。让人奇怪的是,死者的状况虽然如大多数死于火灾的殉难者一样,表情痛苦,面目狰狞,可死者仰面倒卧在仓库中央,没有一点企图逃生的迹象。
  • 星辰大海只为你

    星辰大海只为你

    超级巨星VS透明记者七年前甜蜜的校园恋爱,却因一场意外终结。七年后,两人再次相遇,身份已然悬殊。面对诸多的变故,两人又该何去何从?
  • 清代短篇小说集·子不语3

    清代短篇小说集·子不语3

    《子不语》是清朝著名文学家袁枚的一部短篇鬼怪故事集,得名于《论语》“子不语怪力乱神”,所以故事里谈的恰恰就是怪力乱神。书中尽是一些有关托生转世、冤鬼索命、厉鬼为祟的离奇故事;城隍、土地、冤鬼、隶卒等各种神鬼形象随处可见,完全不涉及鬼神的故事也只寥寥数篇,且多宣扬“因果报应”、宿命说的迷信思想。袁枚也正是以这些神鬼形象、怪诞故事,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完整的阴间社会。
  • 主角培训班

    主角培训班

    夏哲拿起教鞭,轻轻敲了敲黑板,轻咳两声,严肃道:“都认真听好了,做好笔记!第一点,不要怕自己是废柴,逆袭只在转眼之间!第二点,注意身边的胖子,有可能是你一生的挚友,帮你挡子弹那种!第三点,路边地摊总能淘到好东西!第四点,如果有人来退婚,不要慌,挺直腰板跟我说,三十年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