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8200000008

第8章 中国新闻对外报道的历史与现状(6)

2.国际舆论环境发生积极变化的动力

国际舆论环境发生的积极变化,除了外界因素之外,首先还要得益于我国在国际上国家形象的提升。为此,我国积极融入国际社会,加强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系,并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来改善我国的国家形象。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同时,国家形象也有了较大改善。据2005年BBC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的国家软实力对世界的影响有了很大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超过了美国和俄罗斯。政治方面,我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积极履行一个大国在国际上应该承担的政治责任,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政治事务中始终保持公正、和平的态度,努力促进世界和地区和平,如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等机制中发挥的作用、在反恐问题中发表的看法等。文化方面,我国与国外的文化交流正逐步增多,如举办国家文化年活动,在国外举办孔子学院,互派留学生,开展青少年交流活动等,进一步加强我国与国外的相互了解,为我国与其他国家的长期友好相处奠定了基础。经济方面,中国对世界经济作出的贡献也是毋庸置疑的。日本野村资本市场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关志雄说,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已经延续了10年,2010年,中国的贡献将远远超过美国。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中国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持了经济的大幅增长,从而以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姿态对世界经济的复苏作出贡献。此外,中国还对许多第三世界国家进行无偿的经济援助,帮助这些国家获得经济方面的发展。为了改善我国政府在西方媒体中的形象,我国还积极推行新闻发言人制度,放宽境外媒体在华采访等,为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中国提供了便利条件。与此同时,我国有实力的媒体通过实施积极的国外发展战略,加强与国际媒体的交流与合作,也为我国的国际舆论环境改善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3.国际舆论环境发生积极变化的外部原因

我国的国际舆论环境发生积极变化,除了依靠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来自外部的原因,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世界更加了解中国。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进行,中西方之间的政治、经贸、文化往来和交流日益增多,国际社会有机会更加客观地认识中国,从而在对我国进行评价时,也能采取更加“务实”的态度。

另一方面,世界需要中国。中国在崛起,而且在和平崛起,这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最大贡献。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方面,积极承担着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对亚太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良性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数次经济危机中,中国表现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提升了自己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在经济发展取得成就的同时,我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唯一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始终正确地利用自己在联合国的影响,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二)目前我国国际舆论环境仍不容乐观的原因

虽然目前我国的国际舆论环境发生了很多积极的变化,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意识形态差别以及国家利益等方面的原因,使得中国所面临的国际舆论环境依然艰难。此外,由于中国在对外报道方面长久以来具有的浓厚的官方色彩以及对外传播能力的不足,也严重局限了我国的对外报道水平,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国际舆论环境。

1.国际舆论环境仍不容乐观的根源

国际舆论冲突的根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是中西方文化差异问题。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和成熟,使得西方国家在生产力、社会制度、文化价值、经济体制等诸多方面都具有一种优越感,这种优越感使他们在看待其他国家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现象时,习惯性“以我为主”,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标准来要求和评论其他国家的情况。他们往往不会注意到其他国家特有的国情和文化传统,所以,在面对问题时,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一些不客观甚至是歪曲的想法。此外,西方世界对中华儒家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持有一种防范态度。他们认为中华的儒家文化,或者说除了西方世界基督教文化之外的其他文化,都是十分保守和不开化的。这些文化可能会对西方世界特有的文化带来不利的影响,也因此,西方国家自然而然对中国文化带有批判的色彩。其次是中西方意识形态差异的问题。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社会意识形态与占世界主导地位的西方国家完全不同,意识形态的不同会导致人们认识问题时的政治心理、认识角度、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面对问题时,以西方声音为主的国际舆论就很难给予我国客观、公正的评价。

如在面对我国出现的问题时,西方媒体很自然地就会把问题归结为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根源上主导了这些问题的滋生。虽然冷战结束后,东西方意识形态方面的斗争已经不那么明显,但是冷战思维依然存在,西方国家运用本国意识形态看待中国问题的思维定势依然存在,尤其是在涉及政治体制、人权等政治性话题时,西方国家往往将我国放在对立面上。这种意识形态的差异所带来的舆论冲突不可避免,并且影响力不容小视。最后是西方国家对我国一些问题的历史性误读。由于西方国家对自身的社会制度、文化制度、经济制度等特有的优越感,使得他们对于国际事务缺乏了解的热情和深度。在一项为期15年的关于重大新闻注意力的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国际新闻一直位于美国“特别关注”的末位。相比较国际事务来说,大多数普通西方公众更愿意去了解自己国家的事以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因此,作为西方大众了解中国的唯一途径,西方的国际媒体在信息报道上的歪曲和不准确,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西方国家公众对中国问题误解的根源。

2.国际舆论环境仍不容乐观的推动力

国家利益的驱使是国际舆论冲突的原动力。通常,在国家利益受到损害或者为了维护和发展本国利益的情况下,媒体会站在政府一边,政府通过舆论引导,从而形成有利于自己的舆论声势和舆论环境。由于中国的迅速崛起,使得其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越来越高,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以美国和欧洲为代表的西方社会对全球的霸权地位在不断衰落,这种国际政治中权势力量的转移和国际格局的结构性变化给西方世界带来了极强的震撼。因此,西方媒体,作为实际上西方政治文化和政治体制的捍卫者,就会对中国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能源、环境、贸易、安全等问题以及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利益磨擦和纠纷进行恶意的炒作和放大,以此作为“中国威胁论”的现实依据,抹黑中国,对中国的发展施加压力,这充分体现出他们疑虑、防范中国的社会心理。西方媒体的运作和报道机制是国际舆论冲突的推动力。西方媒体大部分是私有性质的,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大部分媒体在报道新闻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追求时效性和轰动效应,以吸引眼球为标杆。这种报道机制使国外媒体在报道中国问题时,习惯性地报道中国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夸大和歪曲中国发展对国际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等,以赚取收视率和发行量。此外,国外媒体经常性地采用一种貌似客观的“平衡报道”的手法,即媒体在报道新闻事件时,为了求得所谓的平衡,习惯将少数人的观点与主流观点放在平等的地位上,例如报道西藏问题时多引用达赖的观点,而西方社会长期存在着怀疑政府的习惯,因此对我国政府的主流观点反而存在质疑,从而更加倾向于少数人的言论和观点。这种报道手法,对我国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一些对中国不友好的个人和团体在面对许多问题时,存在恶意抹黑中国的情况,而这种将少数人的观点不加评判地放在与主流观点相平等的位置上的手法,也为中国的国际舆论环境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3.国际舆论环境仍不容乐观的内部原因

我国在国际舆论环境方面遇到困境的原因,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外部因素外,还有自身方面存在的原因。首先是中国的国际传播长久以来一直具有浓厚的官方色彩,而且常常会出现信息不透明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对外传播的公信力。此外,我国在对外传播时,常常处于被动局面,特别是在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通常首先由国外媒体发难,发表文章指责中国的某些政策或某种不符合西方标准的行为,接着中国进行反击,造成外交和政府间的不快和冲突。最后常常是时过境迁4~6个月后,这家发难的媒体再发表一篇赞扬中国的文章,至少看上去是客观、公正的,于是整个“争执”复归平静。这种被动、消极的传播模式,让我国在国际舆论环境中始终处于劣势。其次是中国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很多问题,如社会保障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医疗卫生问题等,很多体制方面不健全的因素开始显现出来。

这些确实存在的问题,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西方媒体报道中国问题时的重要话柄。最后是在对外传播能力方面,“西强我弱”的局面还一直存在。中国的国际传播和传媒经济实力分别只相当于美国的14%和6.5%,中国国际报道的原始信息约有80%来源于美国。以中央电视台为例,与BBC、CNN相比,其海外订户数分别是我们的3倍多和2倍多,而驻外记者分别是我们的6倍和23倍左右,在收入方面,BBC几乎是中央电视台的三倍。正因为在国际社会中,中国的对外传播能力在和西方媒体竞争中处于完全的劣势,才导致我国的对外报道完全无法产生应有的效果和影响力。此外,我国对外传播的方式和手段不能适应对外传播的需求,也是我国在国际舆论环境中处于劣势的重要原因。

思考题

1.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对外传播的政策有什么异同?原因有哪些?

2.分阶段阐述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在对外报道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3.分析我国国际舆论环境的现状和原因。

同类推荐
  •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约有2000万。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 学做工: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人文与社会译丛)

    学做工: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人文与社会译丛)

    《学做工: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人文与社会译丛)》是20世纪社会学、人类学和教育学的经典著作之一。第一部分是生动通俗的民族志的深度描写,第二部分是精辟透彻的理论分析。作者通过展现一个工业城镇里12个出身工人阶级家庭的男孩从毕业前18个月到工作后半年这段时期内的学习生活经历,向我们解释了工人阶级子弟之所以继承父业,不仅是社会结构性因素再生产的结果,更是他们对学校主流文化做出反叛的一种反讽新文化生产的结果。
  • 勇士谷诺干:蒙古族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勇士谷诺干:蒙古族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本书反映了掠夺战争的缩影。把氏族公社解体前后的经济形态、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宗教信仰和人情风俗等,做了形象的记录,真实的写照。故事情节单纯朴素,从容舒缓,中间穿插着大段的祝赞、浓笔重彩的铺写和诗意的描绘,大刀阔斧地塑造焕发着神异色彩的英雄形象。来自民间语言艺术融汇了诗歌凝炼、响亮的音乐美和散文质朴自然的特色,其独特的风格散发着浓郁的草原生活气息。
  • 记录南广

    记录南广

    钟灵毓秀,虎踞龙蟠。南广学院的创建得益于天时: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巨大需求,对传媒人才的需求,为创建南广提供了最好的历史机遇。南广学院的创建得益于地利:“长三角”的区位优势为南广学院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南广学院的创建得益于人和: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民办高校的大力支持为南广学院的创立提供了必备的条件。从“南广”构想的提出,到选址南京江宁方山脚下;从第一栋建筑破土动工到四季芳香的美丽校园;从800学子入学江宁高中的租借校园到万人大学目标的实现,南广学院为中国民办大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 陪孩子一起成长:与家长谈中小学教育

    陪孩子一起成长:与家长谈中小学教育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教育”一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报纸、刊物、书籍、文件上,出现在一般老百姓的话语中。如今,恐怕很难找到不知道“教育”或不懂得教育是什么的人了。然而若要给教育下个定义却并不那么简单。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每个人也很熟悉家庭的含义,然而,当我们给家庭这个词下定义时,却感到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简单。社会学、教育学和家庭教育学的专家学者是这样解读家庭的。家庭也是个人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地全面发展,我们精心编著了此书,意在为家长提供中小学教育的全面指导。
热门推荐
  • 三千铭契目录

    三千铭契目录

    拥有一份铭契,即掌控了一种无上的力量。所以试问一份绝对的力量摆在你面前,你会作何选择?
  • 詹天佑与中国近代铁路

    詹天佑与中国近代铁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詹天佑与中国近代铁路》讲述在清王朝的腐朽统治,西方列强的肆意蹂躏下,中华民族,这个古老骄傲的民族被科技发达的西方蔑视,在西方的机械呜叫声中失去方向。而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用有力的臂膀,撑起了中国铁路建设乃至中国工程界的天空。
  • 遗失的美好

    遗失的美好

    整个车厢失去平衡地朝前涌,又向后倒置,一位男乘客的声音失常的尖利,他的脚面被一位女乘客的高跟鞋快要戳穿了,他咆哮着,说那儿肯定会肿起来,三天也消不了。顺着他的声音有人发现,男乘客说得一点也不夸张,紧挨他站的那位女士鞋跟的确很高,并且看上去像金属制成的一样。同时各种指责疑问抱怨冲透层层人流发送到售票员耳朵里,如果公交车坏了中途抛锚,这种事情还容易被乘客接受,因为他们可以下车,转乘别的车或打的到达目的地,但是在涵洞里,除了耐心等待,一切都没有可能。售票员不得不从座位上下来,挤到司机副座的位子打开车窗向前张望,然后大声宣布,“前方发生了一起恶性事故。
  • 星际逆袭指南

    星际逆袭指南

    孤儿奴隶,被囚求生......她握着一手烂牌,慢慢地打出自己的风格。***这是一趟,王者征途。
  • 皇后嫁到:陛下请俯首

    皇后嫁到:陛下请俯首

    前世她是天帝的八公主,他是魔界的魔君,仙魔相恋乃是禁忌,最终被逼分开。今生,她由异世穿越归来成为替嫁皇后;他却是冷淡,阴晴不定,喜怒无常的帝王。一个嫁得心不甘情不愿,一个娶得无可奈何。前世今生的爱恨纠缠又终将何去何从……
  • 人间罪恶

    人间罪恶

    “爱他的人将他奉作神明,恨他的人觉得他装腔作势。”一双犀利的鬼眼、加上缜密的思维,配合上绝对丰富的想像力,实习生王动刚刚出现在案发现场,就给所有人一个大大的惊奇。一桩桩毫无头绪的悬案,一张张令人迷途的大网,一把把解开迷题的密钥,纷纷踏至而来。是继续还是选择逃避,实习期满的王动陷入了迷茫之中。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浮世有千,吾只心悦曦

    浮世有千,吾只心悦曦

    年度惊人新闻——洛曦在一次艰险任务中失踪了!更奇怪的是华国的总统大人南宫羲霆竟也莫名消失了……羲国——洛曦一觉醒来,悲催地发现:自己竟然穿越成了羲国后宫南絮阁的洛美人。不过五个月皇帝都不来一次是什么鬼?老娘的主角光环在哪?终于,洛曦“费尽心思”摔到了龙榻上,不过这皇帝的脸为何与总统大人如此相似呢?“洛美人这是什么意思?到了朕的榻上还不伺候?”“臣妾……身体不适!”“不适?洛洛又讨气了?上了龙床不伺候可是要被笑话的!”“笑话!你敢三宫六院,老娘怎会要你?”“洛洛,你看后宫还有人吗?”某女讪讪一笑,后宫好像真只有自己一人了!
  • 卡利古拉

    卡利古拉

    《卡利古拉》包括加缪戏剧作品和加缪论戏剧两部分。加缪戏剧作品中包括《卡利古拉》、《误会》、《戒严》、《正义者》、《阿斯图里亚斯起义》五部作品。《卡利古拉》是加缪对人类存在课题一次非常猛烈的撞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