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8200000054

第54章 突发事件报道(3)

2.应急报道方案

根据对突发事件的大致了解和初步资料收集,尽快明确指导思想和报道思路,制定报道方案。报道方案包括报道进程策划、采访策划、嘉宾策划、编辑(编排)策划、报道方式和发稿计划等,简单说就是一份任务书。

报道方案的质量好坏、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突发事件报道的成败。要注意两点:一是快,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般在记者出发前发出。由于初期获取的信息不完全甚至有偏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二是准,尽可能对事件的发展趋势做出判断。要召集参加报道的编辑、相关专家和研究人员在一起讨论。

在2010年海地地震发生后,《南方都市报》赴海地采访记者出发前,报社决策层和编辑部就对报道内容有了预测,把一个大致的方案发到了工作平台上。这个方案特别强调前线记者要贴近式跟踪采访中国维和部队和中国救援队的情况。后来的采访情况证明这个预测基本准确。

3.应急舆情研判

建立舆情信息快速收集和研判系统,密切关注其他媒体、境外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动态报道,更好地掌握事件发展动态和社会信息需求,并根据海内外关注点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使报道重点始终对准外界关注的焦点,有针对性地发布新闻,保障公众的知情权。

4.应急沟通协调

要与突发事件相关管理部门、政府新闻发言人、权威专家和专业人员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获取高质量的新闻来源。可以借助“外脑”的力量,以嘉宾访谈和专家解读等形式,请嘉宾和专家提供权威、专业的评论分析;还可以协调交通、铁路、民航、电信、电力、公安等有关部门,寻求必要的交通、通讯、电力等保障。

5.应急技术保障

要配备能够适应复杂条件下新闻采编播发需要,移动性好、便于携带、性能精良的先进技术装备,如海事卫星和铱星电话、移动发稿设备、便携式数字卫星现场采访设备等。新华社提出要在“无电、无基础通信网络和无交通运输条件”的“三无”环境下,完成新闻报道技术保障,建立应急报道通信指挥网络、国内分社应急报道通信系统、国外分社应急报道通信系统。还计划在2015年之前为每个国内分社配备1辆卫星车、1套便携卫星站、2台海事卫星和1套移动数字集群、1套3G通信终端。为了保障通讯畅通,还要准备替代和备份系统。建立具有较强技术保障能力的专门队伍,随采编人员赶赴现场,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6.应急后勤保障

后勤部门要提供必要的交通、通讯、食宿、个人安全及所需物资,如为记者订机票、提供现金和支票,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意外医疗保险等,准备在野外和高危场所使用的人身安全保护装备等。这些物资要在平时储备,保证紧急情况下随时调用。

根据突发事件性质、社会危害、影响范围等,可以结合以上6个方面,制定分级响应、分层报道的应急报道预案,确保不打无准备之仗。

(三)加强前后方沟通

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赶往现场的记者往往是孤立的,对事件信息的掌握甚至不如后方。前方记者要保持两个沟通,一是与后方主管沟通,二是与编辑部沟通。这样才能保证记者在正确的采访方向上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无效劳动。

在前方记者赶往现场途中,后方可以搜集大量的相关资料。凤凰卫视报道中国在阿富汗的人质绑架事件中,记者第一时间飞往事发地,就在该记者还在飞机上时,总部的编辑部便开始搜集事件各方面资料,另外派记者去人质老家同时采访,当前面出发的记者到达阿机场时,一上网就可以获得全面的事件资料包括采访角度的选择。

当前方记者抵达现场后,可以根据现场采访情况和最新进展,判断新闻价值大小、是否需要增援等。如果发现无法采访或不具备新闻价值,要及时向后方反馈情况,注明新闻线索的跟进和核实结果。

后方编辑部要与前方记者保持密切联系,实时掌握一线现场状况,向记者传递最新判断、采访方向和报道要求,使记者在一线能够高效采写,不打乱仗。

印度洋海啸发生后,《南方周末》立即派出3名文字记者和1个摄影记者赶赴现场采访。由于灾区通讯设施瘫痪,致使编辑部与记者的联络一度中断,制定的报道方案无法交给记者。直到截稿日期,当记者从灾区返回各所在国首都,把采访到的信息发回来的时候,才发现编辑部想要体现的元素记者根本没有拿到,而记者提出的一些非常好的东西,编辑部也没有办法安排到稿件中去,导致1月6日这期的主稿成为一个概念化的解析。

与此同时,《南方都市报》派出记者赶赴印尼采访,报社最初的策划方案是主要采访罹难者的故事。但记者到达现场后发现,策划方案的操作结果可能和预想有一定差异,如果单纯从遇难者角度来操作又过于肤浅。记者当即和提出策划方案的编辑进行沟通,坦承了自己在灾区最直观、第一线的感受。经过协商,编辑最终决定以特别报道的形式,对印尼班达亚齐的情况进行场景式白描。

第三节 突发事件报道的策略与原则

一、快速反应,主动报道

突发事件报道是最具挑战性的试金石,最能检验记者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不论能否准确预测,突发事件爆发时都如疾风骤雨,突然来袭。只有在第一时间内迅速做出反应并赶赴现场的记者,才最有可能获得新闻报道的主动权,占据后续报道的先机。这就要求新闻媒体的编辑记者尽最大努力,提前做好准备。

(一)构建快速反应记者队伍

核心的记者队伍一般分为两种:一是设在媒体总部的常备应急报道团队,如独立的机动记者部,或在各个采编部门负责应急报道的记者。一旦发现紧急情况,立即组成报道小组开赴前方。二是新闻媒体的派出机构,如驻国内外的分社、记者站。

有些实力强的新闻媒体设置了专门负责突发事件报道的派出机构。以中央电视台为例,2008年,央视在上海、成都、广州、武汉、沈阳、西安、郑州、北京设立首批的八个国内新闻应急报道点。这些应急报道点主要承担所在区域内的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应对突发事件的报道。

第一批应急报道点的设立,使中央电视台的反应半径由原来的十几个小时缩小为4~6个小时。2009年6月5日,成都市公交车燃烧事故发生后50分钟,手持“CCTV”标志话筒的央视记者就出现在现场,出镜的是驻成都应急报道点的记者。2009年,中央电视台第二批增设乌鲁木齐、太原、西安、西宁、重庆、昆明、长沙、福州、南京、南宁、哈尔滨等14个国内应急报道点。

为了应对在国外的采访报道,一些新闻媒体会临时或长期雇佣外籍雇员。印度洋海啸发生后,CNN立即派出50名人员到现场,还临时雇佣了80名当地人员,其中包括大约20名记者。外籍雇员的主要作用是:1.进行现场报道;2.协调新闻媒体在当地的各项事务。

海地地震发生后,新华社海地前方报道组的两名外籍雇员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两名新华社记者被洪都拉斯临时政府拒绝入境并被看押时,外籍雇员戴维动用在当地的人际关系,想办法让记者留在洪都拉斯进行报道。在一片混乱中,他们还租到了很多记者找不到的海事卫星、汽车等。参加这次报道的新华社记者党琦很有感慨:“我认为媒体记者说到底比得更多的是资源,和在当地的人脉关系网,别人采访不到的可以采访到,别人进不去的地方可以进去”,“我们的外籍雇员好比我们的拐杖、我们的眼睛、我们能力的延伸,新华社一直特别重视外籍雇员。”

记者的专业素质决定实际工作能力。一支理想的记者队伍,标准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要达到这个标准,必须做好三项准备:一是采编播设备和生活生存装备,包括团队装备、单兵装备;二是高效运行的工作制度,如24小时待命等;三是培训演练,主要是法律法规政策培训、语言应用培训、摄影摄像技能培训、卫星传输设备使用培训、图片编辑和计算机操作培训、国外采访注意事项培训和自救技能培训。

关键是培训演练。培训出技术,演练出感觉。在2010年玉树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中央电视台第一个发回现场报道的都是兰州应急报道点首席记者刘龙。刘龙说,“我们现在最流行的一句问话是‘能不能更快?’快是落实在平时的,平时快才能保证大战的时候快。我们不放弃平时任何一次机会,在报道不忙的时候,会出不同的科目进行练习。”

“在规定的时间内,让每一个摄像和技术比赛看谁拍的镜头多、谁拍得好;练习一个场景、一个事件的无剪辑拍摄看谁完成得好。在规定时间内,一次次挑战卫星车找星和给台里总控室送信号的时间,就像人类的百米大战一样。不但要看最快速度能稳定在哪个范围,还要看能不能再突破。反正每周都有课目,不是海事卫星,就是直播车。始终让大家熟悉最尖端的武器,不但不会手生,而且对精确的程度有把握。”

“快还要落实到责任人,每个人来落实自己的快,各负其责。还要定量、具体时间化。比如给电池充多长时间电,马上就用能维持多长时间。现在,到达现场后卫星车最快可以在15分钟左右满足直播。编片子都在20分钟之内完成,传片子在10分钟之内可以传画面。”

(二)突发事件采访前的准备

有备才能无患。记者采访前要尽可能做足准备工作,特别是那些带有一定危险性的事发现场。在毫无准备或准备不充分时贸然前往,轻则影响采访的质量和效率,重则危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这是突发事件报道与日常新闻报道的显著不同。

1.背景材料等资料的准备

记者接到采访任务后,要先拿到编辑部提供的应急报道方案。如果没有方案,要在赶赴现场途中尽可能了解突发事件的背景及相关资料,设想事态发展的各种可能,初步拟订采访计划和提纲。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人民日报》记者赵亚辉在随中国国际救援队赴印尼的路上,了解救援行动的详细计划,对救援队领队进行采访,在抵达灾区前积累了大量的前期素材。

要了解事件现场。第一,事发地离你的位置有多远?你通晓当地语言吗?有没有语言障碍?你或你工作的机构与本国在当地的驻地机构、救援机构或其他外交人员的关系好吗?第二,当地有什么流行病?出发前是否打好了预防针、带上了充足的防治工具和药品?第三,当地的天气、交通、通讯等状况如何?保持通讯的畅通是最关键的。

这方面的教训有很多。有新华社记者在采访菲律宾特大泥石流灾害时,由于对现场天气和地面环境不了解,其他记者穿着雨衣、雨裤加雨靴,他和他的搭档却穿着牛仔裤加旅游鞋在泥泞中跋涉。

凤凰卫视记者闾丘露薇在泰国采访红衫军,她不懂泰文,看着泰国电视台不断有直播,政府每天有两场记者会,却不知道在讲什么,而翻译人员的水平也很有限。

玉树地震后,一些记者不知道玉树海拔很高,抵达后发生高原反应,只好立即返回。《齐鲁晚报》摄影记者郭建政在玉树待了五天五夜,一觉醒来竟咳出了血,医生诊断说有生命危险。

2.专业知识的储备

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突发事件都涉及很丰富的专业知识。比如地震报道,记者必须清楚“震中”、“震级”、“堰塞湖”等专业术语。战事报道,记者要具备一定的军事知识,如交战双方的军队特点、军事实力和军队部署情况,现代作战思想和理论,军事装备知识,军事历史地理知识等。

专业知识积累贵在平时,采访前的突击补习只能应付那些专业性较弱的突发事件。此外,还要多听取一些其他记者参加突发事件报道的心得体会,特别是成功经验和失败案例,使自己能够有所借鉴。

3.随身携带的装备

(1)地理和交通书籍,帮助你迅速了解当地情况。香港记者协会主席麦燕庭推荐Lonely Planet,一套旅行指南丛书。他认识的一个跑突发新闻的行家买了一整套Lonely Planet。泰国发生动乱时,很多香港记者先飞到曼谷再往下走。这个行家查Lonely Planet,发现从印度尼西亚过去更方便,后来他果然是第一个到达当地的香港记者。

(2)食品、水、药品、雨具、保暖衣物、口罩、消毒用品等生活用品,这些日用品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往往成为紧缺物资。《南方都市报》为赴海地记者准备了精良装备:美军陆战队净化水装备,这是一个比一支笔略粗一些的微型净水器;单兵食物,只有一块方便面大小,但保持1~3天没有食物的情况下身体的必要热量;轻量级单人夏季帐篷(带蚊纱),卷起来只有一手捧大小。这三项主要的精良装备,可保证记者生命基本无虞。此外,还有超小超轻的防潮垫、头枕等。

同类推荐
  • 进退博弈

    进退博弈

    进退之间方显英雄本色,博弈之道尽现历史风云。
  • 书游记(2015·春)

    书游记(2015·春)

    北大微讲堂是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科普讲座,邀请各学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讲解内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
  • 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随着卫星电视、网络电视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外各种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应对挑战,我国广播电视行业正在进行机制改革和资源整合,走技术创新、高效发展的市场化之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有效的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是盘活媒体组织原有的大量节目内容和素材、实现媒体资源共享和提高资产利用率的有效手段。
  • 春色:改变农民命运的实验

    春色:改变农民命运的实验

    除了田园诗人陶渊明对我的影响,让我向往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情画意外,大学时期我曾担任过农村的扫盲教员,上世纪60年代又曾在农村担任过两年的“驻社干部”,“文化大革……
  • 教育的挑战:别忘了教育是什么

    教育的挑战:别忘了教育是什么

    本书对教育问题做出的深度剖析,按照教育挑战的八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结合实际指出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也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提供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热门推荐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风吹来花

    风吹来花

    花未宇是天之骄子,是聚光灯下的灵魂歌手。他的世界没有颜色,纯真到苍白,孤独到忧伤。这一世的歌,上一世的情,还有他的眼泪和微笑,都化成阳光,收藏在记忆的深处。
  • 纳米情缘

    纳米情缘

    爱情,不在乎长短,只在乎真假。故事,不在乎真假,只在乎情真。108个真真假假的小故事,蕴藏着俗世男女的真情,也许有你的影子……爱情,为将两者合二为一,故埋头写爱情小说。虽然知道现实悲凉、但依然迷信完美爱情,所以笔下故事从来有喜无悲。轻轻松松开开心心爱情小品,搏君一笑,於愿足矣!
  • 家人,欲望和摄像头

    家人,欲望和摄像头

    你喜欢偷窥别人的生活吗?你是否以为这样做无伤大雅?帕特以为她已经把过去抛在了身后,并开始了新生活。但谁也不能如此轻易地摆脱偷窥欲,一种痴迷和自己的家人。有时候,人们需要采取激进的措施才能抵抗别人的骚扰,尤其是像赫尔曼这样的人。而这一次,帕特决心要不惜代价战胜他。当今世界,科技主导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周围永远都有眼睛看着我们,隐私根本不存在。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一部短篇小说,更是对潜藏在我们自己家中的危险发出了警告。为了对一个执意控制你人生的人复仇,你究竟愿意付出多少代价?作者欧尔佳·努尼兹·米莱特,也是一位心理咨询师,她的新故事中,人物的动机和头脑中的想法会让你不禁提出各种猜测。
  • 惹婚上身

    惹婚上身

    撞见未婚夫跟别的女人在一起的时候,她可以冷静地为他们关上了门,干净利落地分手,他们好聚好散。家中面临破产,姐姐失踪,爸爸住院,在她穷途末路的时候,一个戴着面具的神秘男人出现在了她的生活里,她却无处可躲。“小丫头,我看上你了,做我的女人!”某男饶有兴趣地盯着眼前的小丫头。“天亮以后,银货两讫是吗?只可惜,洛先生,您找错人了……”“我要你做名正言顺的洛太太!”传闻洛大少心有所属,洁身自好,那张神秘的面具遮着一半惨不忍睹的脸,可在林微微的眼里,却只看到了另外一半迷惑众生,绝代风华的脸。从第一次见到他,林微微就知道,这个男人很危险,可是,世界那么大,她却逃不出他的手掌心!
  • 木槿花西月锦绣(4):今宵风雨故人归

    木槿花西月锦绣(4):今宵风雨故人归

    重伤的木槿醒来后,看到了令她更头疼的宋明磊……宋明磊为了永远地把木槿留在身边,为她整了一双紫眼睛,并且逼她服用日渐痴呆的秋光散。木槿被一个神秘的少年僧人兰生所救,在回西安的途中遇到幽冥教的追杀,从明风卿口中第一次得知那诡异的三十二字真言,正是这真言引起四大家族仇杀。好在被离家出走的撒鲁尔(非珏)所救,可惜那时木槿眼睛中了石灰,没有认出非珏,可怜的非珏虽然记忆大部分恢复了,却从没有见过木槿的真实面目,也没有认出木槿,等到木槿再睁开眼时,非珏已走远了,木槿感叹两人终是此生无缘……
  • 鬼眼天娇

    鬼眼天娇

    她是冥界的公主,是天女与冥王的珍宝。却身怀鬼瞳,可以预知生死窥探天机。无奈天地之大,留不得她!天界苦苦追杀,她惨死于雷劫下。一朝穿越,纨绔毒仙穿越于她身上,天地容不得你!我便帮你毁了这天,踏平这地!天地方可唯我独尊!在她一步一步茁壮成长的道路上,永远都有一位红衣男人守护她。此生我们长久到老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荒主

    荒主

    树叶婆娑,阳光透过枝桠映射在地上,形成点点光斑,丛林寂静一片,这里尽是高耸入云的古树,高约数百丈,直耸入云。人在下面观望,不见其冠。这本应该是一幅宁静的美景,可地上那些残肢断骸破坏了这幅景象,鲜血流淌在青泥土上,那是族人的血,兽人的血粘稠,如同他们的坚韧的生命,坚韧的可怕,浇筑在这个蛮荒的大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