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6100000004

第4章 前言

本书是作者2005年出版的《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一书的延伸。《跨》奠定了从事跨文化传播必须解释清楚的后殖民“文化语境”,本书在此基础上,又引入传播和新媒体(新媒介)语境,以“文明演进”为横轴,以“文化变迁”为纵轴,探讨传播科技和新媒体为世界和中国的文化变迁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本书梳理和重新界定文化与文明的含义和关系,建构了一个二者的逻辑函数关系模型,提出了“新媒体成就中国”的理论假设并作了论证。这本书也是为作者下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建构一个中国视角下的跨文化传播学科所需要的理论体系——在解决了研究语境、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概念问题之后。

本书是一部学术探索性的著作。既为探索,则无定论,似乎可供对文化和文明问题、新媒体研究、当前国际关系、国际和跨文化传播实践和研究感兴趣的读者商榷和批评。

本书研究和写作过程是这样的。

中国“跨文化传播”(Intercultural/Cross-cultural/Intra-cultural/Trans-cultural Communication)在朝向一个科学研究领域的成长路上,需要认真梳理本领域国内外发展现状(姜飞,2008,2010),及时有效地引进本领域国际范围内的优秀成果,需要对本领域的研究背景(姜飞,2005;陈卫星,2001年第2期)、研究对象(姜飞,2007a;关世杰,1996年第1期;吴予敏,2000年第1期)、研究方法、理论问题(姜飞,2006年第1期;关世杰,2006)、核心概念(史安斌,2006年第11期;姜飞,2010年2月2日;刘坚,程力,2007),理论框架与生成方式(段连城,1988;胡文仲,1999,2005;关世杰,1996;刘双、于文秀,2000;刘阳,2009),与其他相关理论领域的关系(姜飞,2005,2007年8月29日),在社会、文化发展变迁实践中的社会价值,即运用本领域的一些理论框架和视角来看待和解决一定的社会问题(邵培仁,潘祥辉,2006;姜飞,2006年9月14日,2007b;姜飞&张丹,2005;丹·兰迪斯,贝内特&米尔顿·J.贝内特,2009),在网络等新的传播条件下跨文化传播的研究(但海剑,石义彬,2008;李展,1999;胡超,2005;彭兰,2005)等等,进行逐一的梳理、研究和建构。这本身既是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学术价值的发现和发明过程,也是一个新兴研究领域所引导的社会实践的社会价值、社会地位的梳理和建构过程。

但是,这个领域还是让研究者颇感沮丧。仅从作为本领域统称的术语来看,“跨文化传播”还是给人一种拼凑的感觉。1955年作为跨文化传播领域奠基人的爱德华·霍尔(Edward T Hall)在其著作《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爱德华·霍尔,1991,1995)中首次把Interculture(“跨文化”)和Communication(“传播”)并置在一起,从那开始,意味着此前无论是人类学的、文化研究的、文学的、社会学的、政治学的“跨文化研究”(Intercultural Studies)就和20世纪20年代诞生的新兴学科“传播学”(Communication Studies)拼凑在了一起,由此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问题一,多领域、多维度的“跨文化”研究成果蔚为大观,而作为“跨文化传播”新兴研究领域理论落脚点的“传播学”,或“传播研究”,迄今尚未从理论形态上让人信服地含蕴成形。这需要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但至少从目前来看有一种城堡建立在沙滩上的感觉。

问题二,“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跨”在中英文语境下存在分歧。中文文献中一般以“跨文化传播(交际、沟通、交流)”等作为这个研究领域的通称。但对应的英文文献中,“跨文化传播(交际、沟通、交流)”实则包含两类、四种表达方式,分别是Intra-,Inter-,Cross-,Trans-cultural Communication。彼此之间在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侧重点等方面都有差异,各自代表了“跨文化传播(交际、沟通、交流)”研究的不同侧面和深度,各自对本领域的理论贡献和研究导向亦多有不同。本领域前人有点滴、偶然的涉猎,但从研究的客观性和系统性来说,都似不足以廓清思路、展现路径和研究方向。2009年,笔者文章《对跨文化传播理论两类、四种表达方式研究分野的廓清尝试》(姜飞,黄廓,2009,pp.53-63)是对此问题的一种初步分析和回答。该文和笔者在2007年发表的《从学术前沿回到学理基础,跨文化传播研究对象初探》(姜飞,2007a,pp.31-37)一起,初步回答了跨文化传播的研究对象问题,从而,通过“跨”的解析这一入口,勾勒了“跨文化传播”研究领域的理论边界。

问题三,从理论上来说,难度最大、争议最多、研究者无法绕过的问题,就是对“跨文化传播研究”中的“文化”的解题。尤其是在新的传播形势下,基于数字技术的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涌现,在某种程度上颠覆着传统的传播实践和理论,使得基于传播视角的文化生产和文化传播问题更加复杂;再加上中国经济崛起之后,在文化生产和国际文化传播上体现出新的抱负,借助新媒体实施中国国家文化战略的过程中,对于新媒体的认识理念以及利弊得失的分析还存在一些误区,将使得有关国际范围内文化传播方面的巨额投资因为对于“文化”和“文化生产”、“文化传播”的概念、路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不清楚而走弯路或者迷失方向,错过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上述这些层层递进的实践问题,对跨文化传播研究者形成了一个大“包围圈”:

——“传播学”作为“跨文化传播”领域的“阵地”基础不稳,从而使得基于大众传播理论的“跨文化传播”研究滞胀不前。一方面需要不断研究国外有关传播理论的发展进程,并将其与国内的传播形势相结合,提出和建构中国的传播理论;另一方面,需要将国际范围内的跨文化传播理论研究成果结合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现实和中国的传播理论建构过程,提出和建构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理论体系和实践路径。

——“跨文化”的国际、国内形势风云变幻,使得中国国际范围内的文化传播如履薄冰。一方面是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迫使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承担必要的国际责任的同时,必须有效地确保自己的和平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初步崛起的经济条件和必要的国际传播战略势必跨越和冲击既有的国际秩序现实和想象,使得中国在新世纪将处于一个来自各方面“挤压”的发展通道,亟须在既有的传播理念和文化理念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

——“新媒体”(新媒介)从理念上内外夹攻,在“互联网崩断长城”的恐惧和新媒体成就中国的希望之间首鼠两端。

总体上,现存的对跨文化传播感兴趣的学术研究呈现出一种“布朗运动”状态;既有的“跨文化传播”理论、观点风雨飘摇,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滞胀状态”——有关传播的研究和跨文化的研究“通货膨胀”,而有关“跨文化传播”的研究则相对停滞不前;中国政治、社会、文化变迁中体现出的现实问题,对跨文化传播理论、理念的需求尖锐而又迫切,而来自美国、欧洲的传播学和跨文化传播理论中又蕴含着极大的“文化”问题(姜飞,2004a,2005,2006年第1期;童兵,2005),亟须研究者予以甄别、化解和提升。

这些都冲击着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者寻找一种入口——无论是从国际传播的理念创新,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建构,还是解决实践层面的需求,为崛起的中国在国际和跨文化传播领域奠定一个适合中国特色和发展道路的“文化”观念,并有效地将新媒体新传播技术和传播理论整合进这样的文化观念创新,由此开发出一个中国进行国际、跨文化传播研究和实践的路子……所有这些矛盾的焦点,都将一个问题推到风口浪尖上:中国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文化观念跻身世界?

这是一个解决跨文化传播理论“滞胀状态”的接口,同时也是明晰中国文化现实、确立文化传播战略道路和未来方向的必由之路。

本书即是基于传播,思考文化;基于新媒体(新媒介)反思传播;基于跨文化传播,解析和创新文化观念;基于中国文化建设和国际传播大的背景,超越既有的文化观念,探索中国道路。

本书历数当下中国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借鉴18世纪德国和20世纪初期美国文化建设和国际传播的经验,从文化和文明的概念重新界定入手,建构了一个认识文化和文明关系的逻辑函数关系模型作为中国定义文化和文化传播、建构新的国际传播秩序的思想起点,在新媒体(新媒介)传播时代的大背景下,将对文化建设的理解运用这个逻辑函数关系进行“新知识的生产”,借助新媒体来成就中国文化建设和国际传播新的梦想。

其中,支撑这个研究框架的有这样几个龙骨:

第一,从思想上,基于18世纪以降德国和美国文化话语的博弈过程提炼出来的文化和文明的逻辑函数关系作为全书的理论模型。

第二,从观念上,基于传统媒体时代传播与文化建设关系的研究,在文化和文明的逻辑函数关系运作基础上推导出新媒体(新媒介)成就中国的理论假设并分析。

第三,从理论上,基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转型研究,提出传播理论研究有必要将研究的视角从作为复数形式的“媒体”(media)向作为单数的“媒介”(medium)研究转型,因为新媒体时代诸多特征决定“媒介”是最基本的研究对象;以往的大众传播理论中,书籍、电视、广播等都是mass media(大众媒体),而互联网将这些mass media打回原形,在网络上将这些大众媒体的媒介(medium)本质暴露出来,而这才是传播理论的真正的研究对象:通过对媒介、介质、中介这些文明成果形式的变迁,研究文明的演进对文化变迁的影响和后果,从而使得传播学摆脱从其他学科(包括新闻学)借用理论和方法的局限,独立地将研究对象锁定在medium(媒介)上,获取某种理论上的突破。

第四,从实践上,基于上述思想建构、观念突破和理论创新,提出新媒体条件下“新知识生产理论”作为中国文化建设的路径。

《诗经·大雅·文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秉承百年人文精神,背负千年中华文明,融会万邦文化精华,中华文明以其奇谲的内力抗过了一个又一个艰难的时期,为自己找到出路,为世界文明的不断繁衍生息而思考、对话与交流。在世界文明转型的大背景下,在新媒体作为新的文明要素提供的机遇下,中国文化能否抗过风浪,再一次站立起来并成功地走出去?传播学者面对问题,思考出路。

同类推荐
  • 无后为大

    无后为大

    《无后为大》详述了自己不要孩子的理由,通过对生命、成长、教育、社会、伦理、环境等问题的讨论,试图以这本书满怀诚意地探讨现代人的母题之一——生育。全书分为“上篇:人生神圣”、“中篇:内心惶惑”和“下篇:外在恐慌”三大部分。上篇主要叙述作者对于生命创造的敬畏,“被生者”的权利和个人生活的转变。从中篇起,作者开始向繁育子女的传统观念发起挑战,批评生养关系中的占有欲和控制欲、孝道的荒诞、经验主义对自由的限制和家庭角色的错乱。用自己和朋友的经历来谈父母的职责、如何尊重他人、如何爱人。在下篇里,挑战延伸到社会环境,对政治、社会、教育体制、环保现状进行批判。
  • 青少年素养修炼手册

    青少年素养修炼手册

    修炼不是别人眼中的修炼,而是实现心中的另一个自己。 成功不是别人的付出,而是自己实现自己的梦。 对于青少年,一本书有可能改变他的人生轨迹。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作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精思傅会,花十年工夫而成就的《青少年素养修炼手册》一书,在众多励志类图书中别开生面,行文流畅,简洁生动,不唯对青少年,即使对成年人也颇有启迪效用。它会在思想上、行动上给读者以帮助和指导,以“修”为主线,引导青少年强心益智,尽心尽力做好该做的事,帮助青少年跨越成长的艰辛苦楚,飞得更高更远。
  • 十个怎么办:民生热点面对面

    十个怎么办:民生热点面对面

    本书以新华社播发的相关稿件为基础,再编辑深加工,并配发新华社播发的有关图片图标漫画,全面生动地讲述了当前重要民生热点话题,涉及教育、就业、医疗、收入分配、养老、食品安全等内容,通俗易懂、观点准确,适合党员领导干部、时政爱好者和广大公务员考生参阅。
  • 时代的精神状况(译文经典)

    时代的精神状况(译文经典)

    本书“高屋建瓴地回顾了西方人‘时代意识’的起源,分析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精神原则,讨论了科技进步的文化前提及其对社会形态变迁的作用,讨论了民主政治与贵族理想之间的对立。全书以实存哲学式的反思作底线,描画了与西方社会现代化进程相伴随的精神文化的巨大震撼以及这种震撼留给当代西方人的困境。凡此种种,均探及西方文化的精神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内在冲突”。
  • 角色论:个人与社会的互动

    角色论:个人与社会的互动

    本书是一本探讨角色理论的学术专著性教材。全书的基本框架分为三编:第一编角色总论,第二编角色分论,第三编角色建设,每编由若干章内容所构成。本书对就读社会学、心理学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有志于探讨角色问题的读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深宫有云起

    深宫有云起

    “我以这百万人的性命为聘,嫁给我。”男子将百万大军置于城墙之外,只等江觅的一句话。“你确定要这样逼我?”江觅心里并没有这个男人。“我说过,无论如何你都是我的,别想逃。”“既然你能够用这百万性命逼我,我又如何不敢嫁你,只是你别想让我屈服。”她是嫡长公主,父母宠爱,地位尊贵,15岁以为自己懂了情,示爱颍川荀氏之芝兰玉树,被拒,骄傲的她尊严尽失,自请游历,三年之后归来,风云骤起。傲骄女vs变态男,本文不只爱情,还有父子,兄弟,君臣,夫妇,朋友等众多感情戏。
  • 名门千金之重生全能影后

    名门千金之重生全能影后

    【天才舞者vs重生影后】她是当今影坛最年轻的影后,万千荣光加身,却于风光正盛之时意外身亡;她是性情乖戾的十八线新人,空有美貌,却没情商、没演技,圈内圈外名声狼藉。一朝重生,传奇影后成花瓶少女?不仅是个花瓶……还是个劣迹斑斑的花瓶。安影后很淡定:跌落云端不可怕,爬不起来的才丢人。她还年轻,有大好未来、有万千可能。安暇决定,不仅这辈子的路要走得光芒万丈,上辈子的遗憾也得一一圆回来!从此,娱乐圈中多了个逆袭神话。才华、颜值、演技炸裂——她是再度爆红的新人黑马,以悍然之姿强势逆袭,各大奖项拿到手软;古典、优雅、气质出尘——她是时尚圈的宠儿,古老东方走来的MUSE,一身古韵窈窕生香,惊艳世界四方;戛纳、柏林、威尼斯——她是国际名导最青睐的表演鬼才,影坛当之无愧的新生代天后,华国最有希望冲击小金人的完美女神!以为这就结束了?NO!古典舞、现代舞、编剧编导样样拿手;懂香道、擅鉴宝、琴棋书画无不精通。十八岁重拾舞蹈梦想、娱乐圈真正的全能艺人——『她曾亲手谢幕了一个时代,却开辟了下一个娱乐王朝!』该虐渣的虐渣、该报仇的报仇,收拾收拾上辈子理想、重返娱乐圈群山之巅,顺带收获一段美满姻缘——重生一次貌似也挺不错?*安暇表示:从万人嘲到全民女神,你只差一个影后的距离。——他是人气不输一线明星的古典舞男神,玉自清雅,气自华章。十五岁一战成名,十七岁享誉国际,史上最年轻的舞团首席,华国舞蹈界最耀眼的新星,拥有粉丝千万,仰慕追逐者无数。据说男神淡漠高冷、据说男神根正苗红、据说男神起点太高?江湖赠号:绯闻绝缘体。粉丝高调宣示:我家男神冰山体质易造成冻伤,小妖精们绑定炒作请三思而后行!直到有一天,男神恋爱了……*男神惊现某片场——电影班底遭扒,女主角是某影后;男神出没娱乐圈——搭档名单大曝光,搭过戏的只有某影后;男神终于更博了——秀恩爱、秀恩爱、秀恩爱……对象还是某影后?……粉丝:“来来来,又是哪家没下限的盗号炒绯闻?”男神微笑:“不是绯闻,是实锤。”……#都以为你俩在撕逼,结果你俩结了婚?!#*这是一个深藏功与名靠演技重征娱乐圈、收割男神横扫影坛、由孤僻少女成长为国际巨星的传奇故事。*当影后遇上舞蹈家,狭路相逢、何解?男神:“她嫁我、我娶她。”——遇雪方知寒,青山不及你眉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樱雨刀舞

    樱雨刀舞

    《晓梦夜行》续作。中禅寺酌卿与崇川洛为追寻乾坤轮回骰残片下落,共赴江湖。从北向南,两人,双刀,一江湖。
  • 二把手凶猛:兄弟我的10年营销破局秘笈

    二把手凶猛:兄弟我的10年营销破局秘笈

    有十年操盘经验的呼噜猫被聘请到晨光牛奶做营销总监,先是采取各种手段坐稳位子,接着带领公司开发关联通路以及其他渠道,让公司市场渐渐做大,以致几年的时间,就已经到了可以上市的地步。也正因其能力突出,贡献巨大,所以当公司越来越壮大的时候,被提拔为公司副总经理兼营销总监,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公司二把手。然而这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遭遇了公司财务总监联合其他几个高层的明争暗斗。呼噜猫能顺利击破对手的一个个阴谋诡计吗?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红警的征途

    红警的征途

    我是红警指挥官,我的命不是我的。是全体红警战士的。所以,我必须惜命,必须苟。为了那星辰大海,苟到死!
  • 魔法侦探事务所

    魔法侦探事务所

    一睁眼穿越到了中世纪魔法世界,唐宁开了一家侦探事务所!PS:求收藏,推荐票,投资人,书单!
  • 狂龙掠艳

    狂龙掠艳

    因为一把钥匙,引出一段惊世之谜。千百年来,王家的人一直都在探索这把钥匙,然而这把钥匙对于王家的人来说,是一个惊世之谜,却也是一个诅咒。
  • 异世武者为尊

    异世武者为尊

    被研究生堂哥坑了的刘朵朵,穿越到武者修炼的世界,她突然发现自己拥有枪械系统!“功法什么的,好看就可以呀!反正都是一颗子弹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