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5500000034

第34章 中俄传媒转型与社会发展(3)

第三节现代传媒在中俄社会的文化作用体现

在中俄传媒文化世俗化、都市化、多元化转型的论述中,我们已经对传媒的文化属性进行了详细阐释,指出无论是从文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总和的广义概念来看,还是当前文化就是生活方式总和的现实涵义来看,传媒就是文化,是当前各国社会文化的主要载体和内容表征。在绪论的传媒文化生态部分,笔者对中俄社会文化转型的特征进行了详细论述,两国文化转型具有主流文化消解、精英文化没落、大众文化成为主流、文化多元化、全球化的共性,同时,由于转型模式和道路的选择不同,在相关文化类型转型与发展方面体现出程度上的差异。如果说文化转型在中俄现代传媒文化转型中起决定作用,那么中俄文化发展的现状形成,传媒所起的作用也是巨大的。因为传媒作为意识形态的工具,最能反映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发展方向;传媒产品具有经济属性和文化属性,传媒产品的消费主要是意义的消费等特征,也决定了传媒信息的消费,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以及个人生活方式的反映;传媒对于文化的传播,对于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于作为文化一部分的现代传媒,其在中俄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发挥,应该予以高度重视。

在中国,传媒承担着文化建设的多重作用,也因为文化发展的多元性而变得多元。一方面,社会发展要求主流文化在保持传统核心价值的情况下,要从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变革,因此,党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各省市电视台、主要政府网站等主流媒体,一直承担着宣传和发展主流文化的重任,其他类型的媒体,虽然传播内容多元化、生活化,但其核心内涵仍要体现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的指导作用,也就是说,传媒一直是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坚力量。经过长期的探索,党的十七大最终提出了当代中国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任务,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大众传媒通过对价值观的内涵报道、议程设置、舆论引导、人文教育等多种形式,协调公众的态度和信念,缩小乃至消除价值分歧,达成社会各种价值判断的最大公约数,形成共识,最终形成和维护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我国媒体上有关英雄典型报道,反应主流价值观的影视作品、香港澳门回归、抗洪、汶川地震、奥运、国庆阅兵等各类活动报道,唱红歌、红色经典重现、重庆的唱、读、讲、传活动等,均是媒体形塑主流价值观,构建主流文化作用的具体体现。

在精英文化建设方面,国家赋予了媒体精英文化建设的任务,传媒通过对精英文化的传播,如中央电视台的戏剧频道、音乐频道、科教频道等,展示各类精英艺术和民族文化的魅力;通过反映精英文化发展的现状,引起政府对精英文化发展的重视等方式,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现代化进程中精英文化所遭受的商业文化冲击,推动了精英文化的发展。但是无论是主流文化弘扬,还是精英文化的传承,商业化背景下的传媒作用发挥都是有限的和机械的,因为传播的单调,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仅仅成为一种姿态和意志而存在,在文化竞争中不具有优势。而大众传媒则主要成为大众文化同义词,作为大众文化的生产者,在中国大众文化成为文化的主流过程中,发挥了最关键的作用。现代传媒商业化、技术化、世俗化的转型,无疑与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背道而驰,而与消解权威和经典、关注个性和日常生活、追求商业利益的快餐式大众文化一拍即合,报纸都市化、杂志时尚化、广播流行音乐化、电影与电视娱乐化,网络更是文字、图像、声音合一,成为大众文化生产和传播主战场,传媒文化、大众文化、消费文化,构成了当前中国最主要的文化景观。

因此,我们在思考传媒在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时,就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而言,要考虑的是二者如何通过传播大众化的问题,如何契合大众传媒的特性问题。也就是说,要利用传媒丰富的传播手段弘扬主流文化与精英文化,更重要的是要把主流价值和精英意识巧妙地融入到媒体传播中去,通过显在和潜在相结合的传播方式,丰富媒体传播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的手段,提升传播效果。而传媒成为大众文化发展的重要推手而言,一方面我们要重视传媒引领的大众文化的解放功能,把传媒文化作为文化多元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待,而不能采取传统的视其为洪水猛兽的观念予以限制;另一方面又要重视对传媒文化发展的引导和约束,规避其同质化、低俗化、商业化发展的负面影响,真正实现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等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局面。

和中国相比,转型期俄罗斯传媒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有着很多相似性,包括传媒从主流文化弘扬和精英文化传承的载体,转变为大众文化的生产者;传媒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异化问题以及应对策略方面等等,也是中俄文化转型和发展的现实共性所在。但同时,由于发展道路的差异,传媒在俄罗斯文化变迁中的作用发挥仍体现出一定的特殊性。首先,由于转型的激烈性,转型初期俄罗斯处于意识形态真空和主流文化混乱时期,原来的主流传媒如《真理报》、《消息报》等失去了市场,影响力大大削弱,一般的商业媒体虽然成为公众信息的主要来源,受到公众的追捧,但市场发展的早期,这些媒体的经济实力、传播观念、社会影响力都还严重不足,俄罗斯媒体状况是数量多,但权威性的媒体少,主流媒体处于缺失状态。

意识形态真空导致主流媒体缺失,而主流媒体的缺失又对俄罗斯主流文化的重构产生了重要影响。正如M.L.德福勒在《大众传播理论》(1996年)中提出的文化规范理论所述,社会主流报纸的缺席将有害于社会规范、社会价值和文化的传承与进步。以美国为例,工业革命时期便士报的发展虽然为美国报业开辟了一个把触角伸向社会大众的窗口,然而随着报业竞争的加剧,便士报初期的煽情主义在与普利策的《世界报》和赫斯特的《纽约新闻报》的竞争中发展成为黄色新闻大战,并引起了全美报纸的仿效,在1899年到1900年期间达到最高峰,形成了美国历史上的黄潮泛滥。

直到1901年以后,庄重、严肃的报纸如《纽约时报》的兴起,才使得黄色新闻逐渐衰落。由此,转型初期俄罗斯主流媒体缺失对于形成统一的社会文化思潮产生消极影响,自由主义、左翼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欧亚主义、平民主义、国家主义等各自占有传媒市场,各种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地方文化解冻和发展,也促使了传播相应文化的少数民族媒体、宗教媒体的诞生以及地方媒体的蓬勃发展。究竟是完全融入西方文明还是结合东西方文明,抑或是坚持和创造有民族特色的文明,成为传媒选择和论争的中心。媒体的多元发展虽然为多元文化、多种思潮和意见提供了公开表达的机会,促进了文化交流与融合,有利于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但同时缺乏社会主流文化指导和约束的大众传媒,其多元文化传播也显得十分混乱。在表达不同思想和意见时,大众传媒往往各自为政,不是采取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而是多用攻击、污蔑、漫骂的手段。此外,传媒不受限制的多元文化传播又使人觉得整个社会没有主心骨,各民族、地区和共和国文化意识的崛起也成为俄罗斯社会动乱的一个根源,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民族分裂主义的抬头。

此外,失去主流文化约束的传媒文化,也对俄罗斯几百年来精致的精英文化产生了严重破坏,大批文艺团体倒闭,一些著名的歌舞团、马戏团、芭蕾舞团不得不到国外演出,许多艺术家不得不为养家糊口而上街头卖艺,大批精英人才出国谋生,文化尊严不在,严重伤害了俄罗斯人民的民族感情。

作为世界上最爱读书的民族,苏联时期地铁上、公园里到处都可以看到读者的身影,而直到2005年,根据全俄社会舆论中心和普希金图书馆调查,俄罗斯52%的人不买书,1/3的公民家庭没有书,37%的人从不读书。相反,各种庸俗、充满暴力、犯罪、凶杀、色情的文化垃圾充斥书店、荧屏,社会文化消费和精神追求极度低俗,服务器在俄罗斯的色情网站排名世界第二。2008年,新任俄罗斯文化部部长阿夫杰耶夫认为,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的国家危机使俄文化受到沉重打击,国家文化财政预算拨款不足、统一的文化空间遭到严重破坏、人才流失、众多文化艺术界人士移居国外、图书馆出版物供应中断等等问题层出不穷,此后,情况虽有所好转,但总体仍不尽如人意。如按目前速度缓慢发展,那么源于90年代的文化震荡恐怕将持续不止一个十年方能彻底复苏。可以说,俄罗斯文化转型的问题与传媒文化的失控性发展有很大关系,值得我们引以为戒。

普京担任总统以后,俄罗斯重新确立了国家主义的意识形态,同时对精英文化发展大力支持,给予文艺团体、电影事业等大量发展资金,传媒有了主流文化的约束,同时对于国家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巩固也产生了积极作用,在精英文化保护,大众文化低俗化遏制等方面也产生了相当效果,俄罗斯传媒与文化发展回归到较良性的发展轨道上。

同类推荐
  • 民生与社会调查:“子牛杯”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作品选

    民生与社会调查:“子牛杯”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作品选

    大学生短期支教效果调查——以西部阳光行动为例、北京市“非典”后遗症患者生活现状调查报告——以非因工病患为主、5.12地震灾区过渡安置点居民生存现状调查——以四川省第一个安置板房社区都江堰“幸福家园”为、北京市汽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调查报告、民工子弟小学学生心理状况调查报告——以朝阳区第一个流动儿童之家光明小学为例、近视手术安全吗?——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手术安全性调查、“高楼林立,何以为家”——高房价背景下北京无房户住房情况调查……
  • 鄂温克人与电视

    鄂温克人与电视

    本书以态度与行为的微观视角为切入点,重点研究电视对鄂温克人认知、情绪情感、行为意向以及行为变化的影响,并且就电视影响鄂温克人态度与行为改变的因素作了详尽的阐述与分析。适读对象:新闻传播、心理、教育等专业的师生、研究者及爱好者。
  • 走向承认:浙江省城市农民工公民权发展的社会学研究

    走向承认:浙江省城市农民工公民权发展的社会学研究

    本书是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政府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2007年度重点课题“浙江省城市农民工权利发展状况研究——从国家、市场和公民权的关系看”的最终成果。全书共分7个章节,主要对 的基础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浙江省农民工的社会权利、加入工会抑或成立自组织——关于农民工组织化途径的思考、塑造志愿行动的公共空间——一个农民工草根志愿组织的实践逻辑、浙江省农民工的政治权利——以选举权和工会入会权为例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中欧现代文学大家

    中欧现代文学大家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讲述了中欧现代文学大家:波兰现代文学大家、匈牙利现代文学大家、捷克、斯洛伐克现代文学大家、奥地利现代文学大家、 瑞士现代文学大家、德国现代文学大家。
  • 性别与传播:文化研究的理路与视野

    性别与传播:文化研究的理路与视野

    性别与传播研究作为一个成长中的学科和研究领域,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不仅因为它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更重要的是它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人生态度、生活方式等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吸收了与该研究相关的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文学、哲学等学科领域的信息,力图使整个研究既有理论的思辨力,也有对现实问题的穿透力。
热门推荐
  • 推逢寤语 医林琐语

    推逢寤语 医林琐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朱氏兄弟

    朱氏兄弟

    一个神秘的龙形玉佩,引来灭门之祸,兄弟两人从此走上报仇之路,最后却发现,这一切的幕后黑手居然是。。。。。。。
  • 漩水湾

    漩水湾

    《漩水湾》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一群大学毕业的年轻人走出校门、奔赴大巴山区的生活状态。他们在陌生的穷乡僻壤中深民间、艰苦奋斗,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当改革放的春风吹起时,他们又把握时机、超越自我,以不懈的努力追求,实践着更高的人生目标。
  • 法治国家(依法治国研究系列)

    法治国家(依法治国研究系列)

    本书收集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法学理论界和法律实务界的专家、学者研究和论述“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方面的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学术论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反映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道路和途径在理论上的艰难探索过程。
  • 洪荒三千年

    洪荒三千年

    作为一个小桃树仙,萠嫍觉得压力很大。本就想安安静静的报个恩,却意外卷入封神之中,结果发现一切背后,都隐藏着重重迷雾。这是一个小仙在漫漫洪荒中行走的故事,有悲有喜,有笑有泪,可能会小虐,但一定是hd。
  • 健康成功心理指南

    健康成功心理指南

    千百年来,许多仁人志士追求成功,研究成功,以求寻找出成功的规律或秘诀那么,成功者的力量有多大?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只能说:微不足道无论我们上学、加薪、升职,还是恋爱、结婚、都与芸芸众生一样,化入鸿泥,不见痕迹但是,另外一些人的力量却大得惊人,他们与我们有什么不一样呢?他们能做到影响一个国家、一个行业乃至一个时代。
  • 厉害了,我的凹凸曼

    厉害了,我的凹凸曼

    在这个不知所措的年纪,好像一切都是那么不尽人意。“我有点,喜欢你……”“哦。”我在你心里只是个麻烦吗,还是我本人就是个麻烦。为什么你的病不告诉我?你一脸的痛苦却只说昨天晚上没睡好,可你知不知道,我真的都信了!到阮辰燚逝世的那天,郭杳杳还傻傻的在为他准备生日礼物。她说不出话,一个字也说不出来,能做的只有静静地听阮辰燚说最后的东西。“我……也喜欢……”他的脸白的像一张纸,他将永远的睡去了吧。我想要的,自始至终不过一个你罢了,可你为什么总是自私的不给我呢,直到最后你也不属于任何一个人,直到最后,你还是没能说出那句话。我的那个叫心脏的地方,流的是血,装的是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书里讲的事,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有的只是生活中触手可及的小事。但是,生活并不是由大事组成的。这些事,并不枯燥,认真看,每一个都非常有意思,如果这一件又一件的小事都去做了,生活的质量就变了。
  • 宿主请留步

    宿主请留步

    宿主请留步!系统还有三十秒抵达战场。故事,从苏洛玩炸了系统后,翻身兼职干系统开始。
  • 搭建心灵沟通平台

    搭建心灵沟通平台

    本书告诉读者在遇到事情和问题的时候要善于和人沟通,这样才能使问题得到最好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