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5500000013

第13章 中俄传媒转型的进程比较(1)

大众传媒作为社会信息系统,伴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中俄社会变迁决定着两国传媒发展的历史进程,体现出两国不同历史时期传媒发展的生态。当代中国传媒转型始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而俄罗斯传媒转型则始于1985年戈尔巴乔夫的公开性与多元化新政。不同的社会转型特点,决定了两国传媒转型的进程差异。本章以中俄社会发展为背景,在对两国传媒发展历史简单回顾的基础上,阐述两国当代传媒转型的宏观轨迹,以期从整体上管窥两国传媒转型的进程。

第一节中俄传媒发展的历史回顾

作为世界传媒大国,中国和俄罗斯均有悠久的传媒发展历史,并形成了各自典型的特征。本书对两国传媒发展的历史回顾,重点不是历史资料的详细描述,而是通过对两国传媒历史发展分期的历时性考察,从宏观上概述两国传媒业早期各阶段发展的特点。

转型前的中国传媒发展,大致可分为唐朝开始到清朝1000多年的封建社会时期,19世纪中后期开始到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短暂的资本主义维新与民主革命时期,1911年到1927年的民国初年、五四运动与大革命时期,1927年至1949年国民党统治的两次内战以及抗日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发展五个阶段。除了新闻业发展历史早,封建官报体制时间长等特点外,由于社会动荡变迁的原因,近代中国新闻业发展可谓曲折多变,纷繁复杂。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并存的社会环境下,一方面外报与国人办报共同催生近代中国新闻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改变新闻理念,推动新闻事业和产业化发展,另一方面无论是反封建的资本主义民主革命,还是北伐战争、两次内战、抗日战争,国家战争不断,不同的政治见解斗争激烈,媒体的战争宣传功能和意识形态斗争功能突出,新闻自由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也成为常态,新闻业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取得了较大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新闻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社会主义新闻体制的探索和建设成为主要任务。期间,我国新闻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基本建立了报纸、书刊、通讯社、广播电视传播体系,传媒为抵制西方意识形态围剿,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发挥了至为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现代化发展的推进,战争时期确立的新闻传媒的宣传、喉舌作用为主的理念已经不适合传媒业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伴随着社会问题的出现,新闻传媒业也出现了诸如成为文化大革命发动和开展舆论宣传的工具的重大问题。总之,新中国成立后新闻事业发展成就巨大,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当代中国传媒转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新闻事业发展中的历史教训及其负面影响,则预示着中国传媒转型时代的必然到来。

转型前俄罗斯传媒发展,按照俄罗斯新闻史研究专家的看法,从1703年彼得大帝下令创办俄罗斯第一家定期刊物《新闻报》开始,到19世纪90年代为帝俄时期,1890年之后到1917年十月革命前为资本主义革命时期,十月革命后到戈尔巴乔夫的传媒新政开始的1985年为苏维埃俄罗斯时期,共三个发展阶段。从俄罗斯传媒发展史的内容来看,帝俄时期的传媒,可以以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为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沙皇官方办报、办刊为主,期间沙皇政府对舆论的控制十分严格,1804年、1828年、1836年分别出台了新闻审查条例,其中1826年尼古拉一世制定的书刊检查法,被称为铁的法典,充分证明沙皇时期舆论控制的程度。农奴制废除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政府对舆论的控制有所松动,民办报刊开始出现,政论性报纸和政党报纸相继创办,具有资本主义特征的报业开始出现,以革命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报刊逐步产生和发展,七八十年代更是出现了工人报刊,报纸在俄罗斯推翻沙皇长期的封建统治,启迪民智,促进社会变革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总体而言,施行集权统治的沙皇政府仍然对舆论采取严厉控制的措施,镇压民主运动,迫害民主知识分子。

1890年之后到1917年,历经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俄罗斯进入社会改革的关键时期,资本主义革命派、民粹派、孟什维克、布尔什维克等各类社会思想活跃。与俄罗斯文学发展创造了白银时代一样,这一时期的俄罗斯新闻业也异常繁荣。1905-1907年的俄罗斯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极大地动了沙皇专制制度的基础,在俄罗斯历史上第一次宣布了民主自由,包括言论、结社等自由。俄罗斯媒体在200年的发展历史里,第一次意识到自己作为第三种力量存在,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参与到一方与另一方的革命斗争中去,还承担着向公民传播国家和社会发生大事的信息、反映社会情绪的任务。因此1905年10月17日沙皇政府颁布《十月十七日宣言》,到同年11月24日颁布政府《临时出版准则》期间,被称为俄罗斯出版自由的蜜月时期。

尽管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失败了,但各类社会思潮迭起,各种此起彼伏的斗争已经使俄罗斯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自由、民主思想广泛传播,俄罗斯的新闻媒体也异常活跃,以资产阶级报刊、布尔什维克报刊为代表的新闻业发展迅速,《消息报》、《真理报》等苏联时期著名大报,均在这一时期创刊并快速发展,新闻业呈现出报纸、杂志发展新增数量多,消亡快,1911年俄罗斯报刊达2543种,1908-1910新增2043种报刊,但三年内1000种停刊;种类多,政府、政党报刊、高品质严肃报刊与大众化、私有化报刊并存;报刊风格受到重视,报刊的功能多元化等特征,在多方面体现出现代传媒业的发展态势。

1917年十月革命以后,俄罗斯进入苏维埃社会主义发展时期。尽管在早期,由于苏维埃政权面临着资产阶级的反扑和国际势力的围剿,列宁签署了封闭敌对报刊的新闻出版法令,但仍表示,今后将尊重法律范围内的出版自由。事实上列宁非常重视报刊工作和广播电台建设,称报纸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工具,广播为不要纸张、没有距离的报纸,提出了党对报刊的管理应是法律制约的设想,强调新闻舆论监督、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实行新经济政策等,这些思路均符合不同时期俄罗斯新闻发展的实际。但是,从斯大林执政开始,在各种党内政治斗争过程以及卫国战争的一致对外中,俄罗斯却逐步形成了以党报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新闻体制。这种体现出计划经济管理、信息来源单一,言论高度集中,报业无法可循,实行新闻检查,建立编委会制度特征的新闻体制,在实现党和政府的舆论引导,推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社会建设动员抑或战时动员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由于实行计划经济管理,媒体始终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媒体(主要为报纸)的发行量大,风格统一,始终能保持高品质、高规格,对受众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文明的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苏联高度集中的新闻体制,在随后的社会发展中,也出现了如下弊端:新闻来源单一;媒体多以党和政府的决议、指令和会议报道为主,文章呆板,内容空洞,千篇一律;片面强调成就式报道,报喜不报忧,媒体进入假大空报道误区;对领导盲目崇拜,以阶级斗争为纲等缺点,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以至于到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前,苏联新闻业已处在一种僵滞的状态中。人们常用死气沉沉、空洞的说教等来描述苏联报刊。有人甚至辛辣地嘲讽苏联的两家大报: 《真理报》上没真理,《消息报》上没消息。电视也一样,节目呆板,充满说教。苏俄传媒的转型势在必行。

第二节中国传媒转型的进程描述

当代中国传媒转型,是在对文化大革命期间媒体作为阶级斗争工具观念纠正的基础上,以1978年开始的中国最广泛的社会转型和思想解放为背景的传媒现代化过程。关于中国传媒30年来的发展进程,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多种总结。早在1998年,李良荣教授在《中国新闻改革:20年的三次跨越》一文中,就用高扬新闻规律的旗帜、重新认定媒体功能、重新认定媒体性质三次跨越来形容我国传媒转型;孙旭培教授在专著《当代中国新闻改革》中,把当代中国新闻改革分为1978-1979年的拨乱反正阶段、1980-1989年传媒快速成长期、1990年后的改革和发展并重期三个阶段;蒋晓丽教授在《中国新闻传媒30年巨变及其反思》一文中,把30年来我国传媒巨变分为思想解放与初步改革时期(1978-1992)、全面改革与迅速发展时期(1992-2000)、深化改革与加快发展时期(2001年至今)三个阶段;而喻国明教授则采用30年来中国传媒发展史上标志性的变化或事件为标准,从1981年前后‘新闻写作散文化’主张的提出,中国传媒从组织媒介向大众媒介的功能丰富与扩张;1991年前后‘周末版’大潮的兴起,中国传媒的传播模式由‘传播者本位’向‘受众本位’的转型;1993年《东方时空》的问世,开启了中国新闻媒介履行环境守望职能的‘元功能’;1997年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成立,中国传媒业开始进入到得到官方许可的、按照产业逻辑发展的快行线;2003年‘非典’传播与新闻频道开播,中国传媒业面临着制度重建的重任;‘芙蓉姐姐’、‘馒头血案’、‘恶搞’的流行,微内容的崛起、多元力量与平权价值的建构正在引发一场传媒乃至社会的‘语法革命’六个方面,对中国传媒转型轨迹进行了独到而深刻的总结。

以上学者对中国传媒转型进程的精辟描绘,为我们从不同角度管窥中国传媒发展提供了思路。笔者认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传媒不同时期的变化与发展,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转型的进程密不可分,因此,根据我国政治、经济转型阶段的划分,再结合传媒发展的具体实际,就可以把我国传媒30年的转型进程分为传媒观念拨乱反正与传媒改革点状体现时期(1978-1983)、传媒转型初步展开时期(1984-1991)、传媒转型全面推进时期(1992-2001)、传媒转型走向深入时期(2002年至今)四个阶段。

一、传媒观念拨乱反正与传媒改革点状体现时期(1978-1983)

传媒观念拨乱反正与改革点状体现时期,是中国政治、经济转型的启动时期,社会变革主要是从思想上对两个凡是、真理标准问题、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等进行大讨论,反思文化大革命以来各种错误的政策导向,指出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和重要性,经济上则在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部分开放港口城市,实行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指导方针等。从社会变革角度来看,初期要解决的主要是思想解放的问题,社会变革实质性措施还不多,试验性质明显。因此,早期的传媒改革也一样,主要体现为传媒观念的拨乱反正,同时从结果上体现出传媒发展的零星变化。

我国传媒观念的拨乱反正,是在广泛参与社会思想讨论,同时反思自身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的。1977年以来,我国传媒界在发起并广泛参与的三次社会思想大讨论中,首先开启了思想禁锢的破冰之旅。特别是1978年5月11日,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在《光明日报》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以及第二天《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等30家报纸的全文转载,所引起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性大讨论,使全党和全国人民受到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教育,使马克思主义者掌握了拨乱反正的主动权,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现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打下了思想基础。新闻媒体通过广泛参与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讨论,不仅对推动全国人民的思想解放发挥了重要作用,重新塑造了党领导下的媒介形象,同时也使自身在反思问题和未来改革方向等方面明确了指导思想,促进了新闻传播观念的更新。

新闻界关于自身问题讨论和发展变革反思,一方面体现在对文革中新闻界诸如三家村反党集团、 《人民日报》副刊杂文专栏《长短录》冤案、复旦大学王中教授划为右派的错误处理等冤假错案的平反,为新闻界认真探讨理论问题扫清障碍;另一方面主要反映在新闻界关于党性与人民性、新闻的定义、新闻与信息的关系、新闻价值、新闻事业的性质等新闻理论探讨,以及各种类型的会议对新闻改革的设想与反思等。

同类推荐
  • 中华句典3

    中华句典3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 传播力+的风口:融媒体时代的党报转型

    传播力+的风口:融媒体时代的党报转型

    该书是当前我国传统媒体转型与融合发展生动实践的一个缩影,所选的案例基本上是近几年体现转型与融合发展实践的代表性案例。全书八篇,聚焦新闻生产、新媒体平台、全媒体采编、媒体融合、传播效果及其测定、传统媒体融合转型的成功案例解析等问题。在对“总书记赞的12位优秀党员”的特别策划、“东方之星”救援报道带来的过亿、湖北随州二中校长演讲刷屏朋友圈、微博直播市委书记讲话等一批在业内引发广泛关注的典型案例行全面解析的同时,作者还对网络时代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报业的转型行了探析。
  • 美学是未来的教育学:德育世界的探寻

    美学是未来的教育学:德育世界的探寻

    本书中,谭传宝教授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学术功底对“德育”这一虽妇孺皆知但是却常常雾里看花般令人迷惑的概念做了系统而严谨的定义,并以大量浅近文字梳理、解释,试图让初次接触者也能洞悉其深意、理解其价值。另外,本书对德育的诠释完全切近时代特色,关照现实问题,建言德育实践,努力填平学术与实践之间的鸿沟。
  • 电视新闻语体研究

    电视新闻语体研究

    对于语言,我们既可以作历时的研究,也可以作共时的研究。在作历时研究时,我们常把所要研究的对象语言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段。比如,对于古代汉语的历时研究,常区分为上古、中古、近代这样几个时段;而上古、中古、近代则还可以再进一步区分为更小一些的时段。当然,我们也可以把整个古代看做一个时段,对汉语作一种泛时的研究。我们在作共时研究时,似乎也存在跟历时研究类似的情形。所不同的是,历时研究区分出的是不同的时段,而共时研究则可以区分出不同的语体;前者是历时的、纵向的切分,而后者则是共时的、横向的切分。
  • 媒介与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媒介与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我国当代民生新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广受社会大众喜爱,也是目前学界与业界共同关注与讨论的热点话题。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既是政治民主化、媒介市场化与传播平民化的产物,又是中国新闻媒介“新闻本位”、“受众本位”观念的革新与强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民生新闻”成为新闻媒介与社会环境形成良性互动的一种传播范式。平民化的传播理念与传播方式使民生新闻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喜怒哀乐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以人为本”、“三贴近”的社会政治话语与新闻媒介人文关怀、社会责任的价值认同。
热门推荐
  • 彼岸花之万年的约定

    彼岸花之万年的约定

    混沌年代,这个世界分为五大界:人,妖,魔,神,冥这五界。冥界虽小,但却掌管着世间万物的生命。冥界有三大死神。一个是植物的死神,可以操控植物。一个是人类的死神,可以操控人死后不愿轮回的怨灵。一个是动物的死神,可以操控动物死后不愿轮回的怨灵。冥界有一个公主,她是植物的死神。冥界有一个王子,他是人类的死神。他与她奈何桥头的相遇,即是现在的缘分。儿时,以彼岸为见证。长大后,以彼岸为爱情的果实……
  • 生存系统之时空商人

    生存系统之时空商人

    张浩被某不知名的存在塞了个系统就丢进了异界,还好这是个生存系统,生存不是个问题。问题是……该怎么回家呢?算了,反正这系统潜力足够,总有一天能找到回家的路的。而且作为一个没有危险的“七日杀”系统,张浩表示还算用的挺顺手的。
  • 心态决定成败

    心态决定成败

    《心态决定成败》分别从身体、心理、情爱、交际、工作和生活等几个方面阐述心态决定成败这一主题,内容涉及到了人生中的各个阶段。希望它能帮助所有人安全度过生命的每一个低谷,让每一个人心灵的天空清净、明朗,让每一个人都拥有真正的健康,都能够在人生的舞台上活得更轻松、更自在、更洒脱,也更接近于成功。
  • 辰生异世

    辰生异世

    名满天下的第一宗门玄重宗一夜之间被灭门,天下哗然。究竟是谁敢做出此等举动?江湖上一时之间腥风血雨。而在漩涡中间的玄重宗宗主之子此刻正瞪着他好奇的眼睛看着这个神奇的世界。来自地球的一缕魂魄此刻正在适应这个小小的身体。一双冰冷的双眸锁住了这个身躯,仇恨如同实质般的利剑仿佛划开了他小小的身体。啊?刚来到这未知的世界,游戏就要结束?什么情况?在危机时刻,稚嫩的小手握住伸向自己脖颈的大手,露出了孩子独有的纯真笑脸,一瞬之间,这个仿佛来自地狱的修罗停止了动作,看着这个小孩,眼神几经闪烁,嘴角浮出一个阴寒的笑容……
  • 人类的脚步:交通科学知识2(青少年科普知识必读丛书)

    人类的脚步:交通科学知识2(青少年科普知识必读丛书)

    本套丛书分海洋、航空航天、环境、交通运输、军事、能源、生命、生物、信息、宇宙等十册。收录词条约五千个。涉及知识面广阔且精微。所包含的内容:从超级火山、巨型海啸、深海乌贼、聪明剑鱼……到地核风暴、冰期奥秘、动物情感、植物智慧……;从登陆火星、探访水星,到穿越极地,潜入深海……既有独特的自然奇观,又有奇异的人文现象;既有对人类创造物的神奇记述,又有人类在探索和改造自然过程中面对的无奈、局限,以及人类对自然所造成的伤害,自然对人类的警告……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丝路密码

    丝路密码

    洪武年间,西北塞外发生内乱,朝廷设置的安定、阿端两卫均被废除,撒马畏兀儿酋长遣使来京,请求明朝廷派遣一个能文能武的能人出使西域。而使团才过肃州,便与大明派出保护使团的五百精兵和一百锦衣卫精锐缇骑一起神秘消失。此事震惊朝野,洪武皇帝分别派出锦衣卫与六扇门暗查使团失踪案,随着案件调查的深入,一个惊天的阴谋浮出水面……
  • 重生校花凶猛

    重生校花凶猛

    重生到20年前,大学懦弱而死的校花变身乐坛天后,终成凶猛女王制霸商业世界,轻娱爽文,燃情精彩!求收求推!书友Q群:“空少书友群”/198456463
  • 队友总在暴露我身份

    队友总在暴露我身份

    叶瑭是个富三代,但因为某种原因一直混迹于“普通人”中,过着低调普通的生活。万万没想到有一天会凭借优异的成绩被贵族高中录取,作为特招生进入校园。为了不让自己的贵族气质外露,叶瑭每天都战战兢兢的隐藏自己的身份,却没想到身边队友却一个比一个不靠谱……什么高冷学霸,不羁校霸,痞帅少爷能不能都离我远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