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如何挑选颜色
不同的颜色会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在现实生活中,对于色彩的选择一般是由人的自身的性格、生活经历、经济基础、性格气质、爱好兴趣决定的,没必要做刻意的要求与规定。但演讲中,演讲者就要根据演讲的内容、演讲的环境、演讲的时空诸因素来进行衣着、饰物方面的颜色搭配。如果颜色搭配合理,也会迎得受众的心理。
首先要了解颜色本身的含义:
红色是热情、喜庆的象征,也能给人以焦躁、危险的感觉;
蓝色是智慧、宁静的象征,也能给人以寒冷、冷淡的感觉;
黑色是严肃、悲哀的象征,也能给人以文雅、庄重的感觉;
白色是纯真、洁净的象征,也能给人以恐怖、神圣的感觉;
紫色是高贵、威严的象征,也能给人以神秘、轻优的感觉;
绿色是青春、生命的象征,也能给人以恬静、新鲜的感觉。
不要以单色调进行打扮,而要在某一基色调基础上求得变化。当然,配色时也不要太杂,一般不超过三种颜色,另外不要用同比例搭配。服装配色的方法有:亲近色调和法与对双色调和法。
亲近色调和法。即将颜色相似,但深浅浓淡不同的颜色组合在一起,这是一种常用的、比较安全的配色方法。比如:深蓝与浅蓝,黄色与黄橙色,水蓝与烟色等。
对双色调和法。即以一色衬托另一色,互相陪衬,相映成趣。如:黄色配紫色,樱桃色配天蓝色,黄绿色配红紫色。
常用的理想配色是:
海蓝配朱砂,宝蓝配鲜绿;
草绿配猩红,紫色配黄、橙;
栗色配绿色,橙色配淡紫色;
金黄配朱红,玫瑰配深红;
红色配淡褐,深红配浅蓝;
棕色配橄榄色,宝蓝配鲜绿;
炭灰配浅灰,粉红配亮绿;
黄色配棕色,浅蓝配浅紫;
深蓝配灰色,土红配天蓝;
绿色配黄色,中棕配褐色;
中棕配中蓝,酒红配黄红。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演讲者的衣物配色要考虑到演讲场地的灯光颜色。在灯光下,所有的颜色都会带上若干黄色色调。黄色看起来几乎变为白色,橙黄色变成黄色,浅蓝色变成绿色,深蓝色变成黑色,紫罗兰变成红色,鲜绿色变得暗淡……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演讲时一定要抓住灯光下颜色变色这个特点,精心选择适合自己的服饰。
三、如何选择鞋子
在演讲者的穿着中,什么对情绪影响最大?心理学家哈默生曾做过研究,发现鞋子对情绪的影响最大。穿一双陈旧的软底的鞋子会使演讲者感到精神萎靡,加深沮丧的情绪。若换上一双擦得油黑锃亮的皮鞋,迈着鸵鸟般的大步上台演讲时,就会信心百倍。
选择鞋子不能像选择衣服那样,要有时髦感,你的选择要适合自己的脚型与体型,还要考虑到整体的协调与演讲内容的限制。
演讲时以穿皮鞋为最常见,无论是男士穿西装、夹克,还是女士穿裙子、休闲服都可穿皮鞋。演讲者穿皮鞋上场显得端庄、高雅、大方。穿皮鞋要注意与衣着颜色相配,要保证皮鞋的清亮,除了女士有些特制的皮鞋外,最好不要穿有铁掌的皮鞋,以免上场时有刺激声而影响听众的情绪。女士选用皮鞋的鞋跟不要太高。另外,脚型大的演讲者不宜穿白色的鞋子,白色有一种膨胀感,灯光一照更是显眼。
要让袜子与鞋搭配。穿裙子要穿长统裤袜并穿皮鞋。裤袜的色泽一般选用与肤色相同或稍浅一点的。
四、如何选择空间距离
美国著名学者爱德华·霍尔于1959年出版了他的成名作《无声的空间》,正式提出了“空间交往”理论。霍尔把人际交往的空间分为四种:亲室空间,距离15厘米至20厘米;个人空间,距离75厘米至125厘米;社交空间,距离215厘米至365厘米;公共空间,距离365厘米至765厘米。
演讲也是一种社交活动,因此多采用社交空间。演讲者根据演讲内容、演讲感情、演讲环境灵活调节与听众的距离。听众多、内容明朗、感情激烈、场境大可离听众远些;听众少、内容含蓄、感情平稳、场境小可离听众近些。演讲者演讲时要充分利用空间因素,让自己更好地发挥。我们可以看看印尼总统是如何利用演讲的这个空间。
印尼总统苏加诺有次应邀到北京大学演讲,言语不通、年龄悬殊、地位迥异、阅历不同以及民族、信仰、生活习惯诸多方面的不同决定了他与听众之间心理距离的遥远。因此,缩短与听众的心理距离,取得听众的情感认同是演讲成功的根本点。他是这样开始他的演讲的:
“同学们,请大家往前挪几步,我想挨大家近点,好吗?”亲切的话语,含笑的表情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学生心里为之一热,向前走了几步。
“请大家脸带微笑,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光辉灿烂的明天。”
理性以说笑不仅缩短了与听众的交往距离,更是拉近了心理距离。
对演讲成败的一大决定因素就是演讲空间距离的确定。我们可以这么想像:如果演讲场地很小,热情的听众又济济一堂,你与他们的距离完全挨在一起,是不是有一种压迫感?相反,如果你站在大厅里演讲,下面只有二、三十个人,是不是又有一种空虚感?
演讲中基本位置确定好以后,可以随演讲内容、感情及听众情绪的变化而变化,可以适当地前走、后退、左移、右转等。
确定空间距离是电视节目主持人不可缺少的。主持人也必须很好地把握这一点。试以主持人的现场采访这一社交活动为例,一般情况下,主持人与特定采访对象至少保持2.1米的正常距离,不宜唐突进入2.1米以内的熟人区,只有经采访对象点头示意,打招呼后,方能自然地拉近距离,进入2.1米以内的熟人区之内。如果是在记者招待会这样的公共场所进行采访,就没有必要进入3.6米以内的社交区域。如果两位主持人联袂主持节目,两人至少应保持46厘米以上的间隔距离。现在我们不时从荧屏上看到两个主持人或播音员(尤其是异性之间)由于区域距离处理不当,彼此挨得太近,显得过于亲热,这样既不合适也不自然。当然,如果两人之间的距离,超过1.2米,拉得太远,会给人以疏远之感,同样不适合,会降低观众的情绪。
当两位主持人并排坐着或站着联袂主持时,如果他们的坐站位置成45度或90度角,则最适于主持人之间与观众之间彼此交流,气氛也显得自然融洽。在竞赛场合,主持人位置与参赛者位置不宜成对峙位置,应处于彼此平等的位置。在这种场合,主持人以不设固定位置为宜,这样可以根据现场需要灵活走动,现场的气氛也会由于主持人与参赛者之间形成的多方位关系,而变得活跃、亲切和融洽。目前电视屏幕上交谈者方位不当的现象屡见不鲜,以致影响交谈气氛和传播效果。这些情况都需要进一步改进。
五、正确使用麦克风
在一般较大的场合都要用到麦克风。运用麦克风可以使声音得到变化,同时声音的可塑性也增强,还会增大音量。因此,演讲时演讲者要运用好麦克风。
最好将麦克风放在话筒架上,话筒架上的麦克风可以上下移动,前后挪动,使用起来很方便,更主要的是可以空出双手来做动作,这样才不会破坏演讲者的形象。麦克风不要放得太靠上,应低于嘴唇,放在嘴的下部且与嘴成45度角,这样才能灵活运用,否则会出现抬头时话筒拦住脸部的情况。一旦调好麦克风的位置后,不要用手去敲,看有没有声音,也不要用嘴吹,这些动作很不雅观。可检查麦克风的开关是否开了,麦克风的开关向上是开,向下是关。
如果没有话筒架,那么麦克风只能拿在手里了,握时不要太紧,握得太紧手容易颤动,听众以为你很紧张。可以握成拳状,也可握成抓状,但一般采用前者。不要随意换手,如果要换,一定要把动作配合好。切忌出现动作失调。
根据场地的大小和麦克风的性能以及听众情绪的静噪情况,可以灵活调整嘴巴与麦克风的距离。一般情况下,距离嘴巴近,音量就会大一些。
六、如何搭配饰品
美国著名演讲家达尔尼金在他的《演说术》中说:“过分的装饰自己等于无情地排开听众。”演讲是生活风采的体现,不是艺术表演。因此,演讲者没必要浓妆艳抹,只要保证衣着整洁,装扮得体朴素就可以。
很多演讲者在作演讲时喜欢佩戴饰物以增加仪表美,但是必须注意一点:精而简。
发夹:尽量不戴,如果非得借助发夹把头发盘起来则可用,并要把头发固定紧,一旦松落不好收场。
戒指:不要太大,颜色不要太艳丽,最好不佩戴能反射光线的戒指。
项链:男士演讲时一般不戴项链,女士戴项链时也不要太大,要小巧,以黄金为好。也可按衣服的颜色、样式佩戴其他颜色的项链。年龄较小的演讲者不宜戴项链。
胸花:胸针、胸花之类的饰物女士在演讲中常用。男士除了在一些社交演讲时戴小胸花外,其他演讲,尤其是赛事演讲不要戴,有时在一些严肃的场合演讲可佩戴徽章。
耳环:演讲时最好取下不戴,要戴只能戴一些小型轻巧的。如果耳环太大,在做头部动作时可能会摇摇晃晃,有一种累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