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3900000066

第66章 做泥土,还是做尘土?

——忆韦素园

曹瑞涛

韦素园,安徽霍邱人,生于1902年6月18日,逝于1932年8月1日,生前系未名社主要成员,译有果戈理中篇小说《外套》、俄罗斯短篇小说集《最后的光芒》、北欧诗歌小品集《黄花集》等,他的英年早逝,为中国文化界留下一段深深的遗憾。

在韦素园的墓记上,鲁迅先生写道:“宏才远志,厄于短年。文苑失英,明者永悼。”也许短短几行文字还不足以表达先生心中的惋惜之情,于是在1934年10月上海的《文学》月刊第三卷第四号上先生又专门撰文纪念,以排忧思。也正因为有了这些散着惆怅情绪的文章,我们今天才能于脑海中形成一个依然有些模糊的韦素园的形象。

鲁迅先生与韦素园相见得缘于翻译,当时先生正编印两套小丛书:《乌合丛书》和《未名丛刊》,前者专收创作,后者专收翻译,二者都由北新书局出版。然而时风偏爱创作不喜翻译,所以《未名丛刊》显得格外冷落,偏偏韦素园愿做这寂寞之事,希望把国外文学介绍到中国来。于是,李霁野将韦素园推荐给鲁迅先生,哪想到韦素园的“野心”其实大得很,他居然一接此任就私下和李小峰商量要把《未名丛刊》从北新书局移出,自己组织一批人马建社单干,此事最后竟也成了,于是社名就袭了丛刊的名字,称为“未名社”。

在鲁迅先生最初的记忆里,未名社不过是破寨中一间窄窄的陋室,而韦素园则是“一个瘦小,精明,正经的青年,窗前的几排破旧外国书,在证明他穷着也还是钉住着文学。”与未名社其他成员一样,他的笑影也是少的,往往给人留下很难交往的坏印象。不过真正和韦素园接触过,便会发现他绝不是一个恃才傲物、拒人于千里之外的人,所谓他的“冷漠”,不过是因为终日埋头于艰巨的事业之中,便顾不上交际中的客套,加之又生活在一个百忧并至的时代里,有志气青年多是有些火气的,况且韦素园也走得也太早了,远没有活到应当豁达些的年龄。

笑影少,不讨人喜欢还是小事,关键韦素园还有个致命的缺陷:“他太认真;虽然似乎沉静,然而他激烈。”故而“一认真,便容易趋于激烈,发扬则送掉自己的命,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1925年8月因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闹学潮,北洋政府下令停办该校,易名为“北京女子学院师范部”,9月新校长林素园带着军警走马上任,韦素园对此厌恶之极,甚至在给鲁迅先生的信上说:“有好一晌竟憎恶‘素园’两字而不用,改称为‘漱园’。”与此同时,在未名社的编稿工作中,他又因压了向培良的稿子与高长虹吵得不可开交,此事在阅历丰富的鲁迅先生眼里未免有些太激动了,因为“虽是小小的文学团体罢,每当光景艰难时,内部是一定有人起来捣乱的,这也并不希罕”。

然而韦素园却很认真,不但写信给鲁迅先生详述原委,还作文登在杂志上剖白。想到这份“愚”来,先生不禁会长叹一声,“他只是一个文人,又生着病,却这么拚命的对付着内忧外患,又怎么能够持久呢”。

果不其然,扛着如此多的忧患,人很快就垮了,只留下一些作为先驱的译作。因为他既非天才,也非豪杰,同时也不愿装扮成大家的模样,所以“活的时候,既不过在默默中生存,死了之后,当然也只好在默默中泯没”。然而,他一生却贯彻了未名社成员之根本精神,这精神并非什么雄心和大志,只是愿意切实、点滴地做些实事,为中国文学的发展、自新尽一份力量。犹如一个普通的铺路人,虽然不如工程师般高瞻远瞩,却专心挥锤砸石,于路的每寸延伸处洒下辛勤汗水。正如鲁迅先生所评,韦素园虽“不是高楼的尖顶,或名园的美花,然而他是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在中国第一要他多。他不入于观赏者的眼中,只有建筑者和栽植者,决不会将他置之度外”。韦素园的本性属于未有天才之前的泥土,用来铺成长道,等未来的天才踩着他们,登堂入室。

在许多人眼里,作为培养天才的泥土似乎是尽人可为的易事,然而真要做起泥土来却并不是那么简单。要把人身上的“土性”变成泥,就得和上水,水之性“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之谓“上善若水”。因此,若是想成为未有英雄之前的泥土,便“要扩大了精神,就是收纳新潮,脱离旧套,能够容纳,了解那将来产生的天才;又要不怕做小事业,就是能创作的自然是创作,否则翻译,介绍,欣赏,读,看,消闲都可以”。

再者做“泥土”除了要求一个人具有不求闻达、默默奉献的精神外,也须大环境为人们营造些安定、平和之境,消解掉急不可耐的功利气氛。如若世风急躁,便有可能蒸干人身上的“水性”,把那份“土性”烤得越来越燥、越来越轻,最后飘飘然飞起来,成为一粒尘埃。如果一国人心都是如此,那么整个社会就如积着厚厚尘埃的田野,任何一阵轻风拂过,都能令满原尘土飞扬、迷人眼目。尤其大片尘土旋起之时,野马飘风,气象壮观,不明底细者怕会猜烟尘后面藏有何等庞然大物,其实不过阵风罢了。若无这尘土,阵风吹过,本可以沁人心脾,令人抖擞,可现在却迷了人的眼,脏了人的脸,吸到肺里伤了人的身体。

由此说来,韦素园实为不幸,那个时代的中国早失了古唐的壮健、从容,甚至“同治中兴”时那点残剩的沾沾自喜都消散无迹。时运不济,民情低迷,谈何大国风度!

社会上下,唱响一出戏,踢进一粒球,下赢一盘棋,赚上一点钱……再加上一句洋人的夸奖(大抵也是礼貌性的),便足以引来掌声一片,让人沸沸扬扬地兴奋好一阵子。每件小事都被吹得神乎其神,仿佛民族振兴就得靠这些东西。像韦素园般主动“打湿”了自己,沉在路面上的“泥土”并不多见,甚至做“泥土”还要付出比寂寞自守更大的代价。当时未名社被军阀忽封忽启,里面的社员忽捕忽放,甚至连阅历颇丰的鲁迅先生都搞不懂“这是怎么的一个玩意”。除此之外,未名社的工作也得不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内部财务屡陷困境,最终勉强支持亦不可能,只好无形解体。一群优秀的青年,欲默做实事而不得,反而飞扬的尘土风光八面,引人眼目,也难怪好激动又疾病缠身的韦素园会悲愤难平、抑郁而去了。

鲁迅痛惜韦素园的早逝,多年来他亲眼看着许多甘愿牺牲的民族健儿真就被那黑暗的长夜、躁动的世风给冷酷无情地吞噬掉!死在枪管下的,还能唤起几个人的觉醒;死在一片争名夺利的喧嚣下的,则被人忘记、忽视,甚至被人嘲笑为不通事务,活该倒霉!鲁迅断言:“这样的风气的民众是灰尘,不是泥土,在他这里长不出好花和乔木来。”

韦素园君逝世至今,七十多年过去了,现在很少能在哪个书店里找到他译的《外套》,然而若没有他,没有未名社里那一批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可能也就没有中国文学的今天。当我们重新捧读鲁迅纪念韦素园的文章,追念斯人,总是有种说不出的亲切,也引起一阵阵伤怀,但愿追思的泪水能打湿不安的心,让我们也能像他们一样平静地化成未有天才之前路面上一片实在的泥土。

(作者系杭州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讲师)

同类推荐
  • 季羡林谈翻译(典藏本)

    季羡林谈翻译(典藏本)

    季羡林先生不仅是我国的著名学者,而且是大翻译家。他精通多种外语,译著丰富,在长期的翻译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很多独到而精辟的翻译理论和观点。《季羡林谈翻译(典藏本)》精选了季羡林先生谈翻译的文章,生动有趣,活泼精炼,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对学习外文和从事翻译工作的读者有所帮助。
  • 报道伊斯兰:媒体与专家如何决定我们观看世界其他

    报道伊斯兰:媒体与专家如何决定我们观看世界其他

    《报道伊斯兰》:从伊朗人质事件、波斯湾战争,到纽约世贸中心大楼爆炸案,西方世界一直被一个名叫“伊斯兰”的幽魂苦苦纠缠。在新闻媒体的描述,以及政府、学界与企业专家的应和下,“伊斯兰”竟沦为恐怖主义与宗教狂热的同义词。与此同时,一些国家也利用“伊斯兰”一词,来为其丧失民心的高压政权张目。 在这部里程碑式的作品中,爱德华·萨义德针对伊斯兰被西方媒体塑造出的僵固形象,检视了其渊源和影响。他结合政治评议与文化批评来揭示出,即便是对伊斯兰世界最“客观”的报道,其中也潜藏着隐而不显的假设和对事实的扭曲。
  • 小岗村四十年

    小岗村四十年

    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1978年,这个村庄的18位农民以捺手印的形式大胆实行包产到户,开启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声,在中国现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40年时间过去了,小岗村从“包一代”繁衍出“包二代”“包三代”,营生方式从单一的农业经济,发展出包括服务业在内的多种经营模式。小岗既不平凡,又很平凡,他们在转变的过程中、在光鲜的成绩背后,有诸多鲜为人知的付出和坎坷。小岗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当代中国众多农村的一个缩影,小岗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农村的改革开放史。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作者前后1年多的时间内,数十次走进小岗村,以及小岗村人足迹延伸的地方,采访了100余人,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用《史记》中《本纪》《世家》《列传》的手法,描摹了50多位人物40年来的人生轨迹。通过对“大包干”第一推手陈庭元、“大包干”带头人家族、走出小岗的小岗人、走进小岗的新小岗人的真实记录,客观全面地反映了小岗村40年来风雨烟云和成长成功。除掉严俊昌、严宏昌、关友江、严金昌等著名的“大包干”带头人,严余山、关正标等“包二代”外,书中描写了更多普通的小岗人和新小岗人,比如造电动车的徐家有,李帅和他的兄弟,走向宝迪的刘永旺,女博士严艳等。无论是在小岗,还是在异乡,他们因为小岗,而拥有了小岗人的禀赋,血脉与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相连,与甘于奉献的沈浩精神相伴,书写了更多的别样人生。书中很多人物和故事都是第一次呈现,在写作过程中无论人物自述还是资料索引,作者都力求原汁原味原风貌。不求其他,只为反映中国农村改革40年,书写小岗村的《史记》!
  • 山西省情报告(2014)

    山西省情报告(2014)

    本书以研究和展述2013年度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为重点,兼及当下省情战略、基本地理历史,是一部从现实与历史相结合的角度动态研究山西省情的探索之作。本书分省情战略、地理历史、发展现状、发展比较、区域发展、大事记要六个部分,多角度、多层次对当下山西基本省情特别是2013年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省情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对认识和把握动态发展变化的山西省情颇具参考价值。
  • 与年轻记者谈成才(增订本)

    与年轻记者谈成才(增订本)

    本书是作者对年轻记着“成才”问题的理解与思考。作者结合自己的心路历程,探讨记着成才的必备条件。除了勤奋敬业、讲究方法、把握机遇,还应做到“不分心”“有点忘性”“不争功、不诿过”。增订本保留原书的主体部分,补充了2003年以来作者对“成才”问题的思考成果,适合新闻从业者和新闻爱好者阅读。
热门推荐
  • 父母恩重经

    父母恩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九月有喜

    九月有喜

    众人都道周靖安出身豪门,海归学霸,有钱有颜可谓人生赢家。只有尹慕昭知他亲爹不疼后妈歹毒,还有个异母弟弟虎视眈眈。两人相恋,有不怀好意者质疑尹慕昭贪图富贵,目的不纯。周靖安大方表示,贪心的是我,是我贪图她的善良,她的家世,她的一切。暖心婚礼策划师和冷漠富二代的治愈故事。水平有限,欢迎大家温柔指正。
  • 别让沉不住气毁了你

    别让沉不住气毁了你

    本书从人生、处世、名利、职场、理财、生活等方面对“别让沉不住气毁了你”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解读。一个人如果沉不住气,精神的家园就会被杂草侵占,心灵的净土就会被邪念玷污,生命的底线就会被欲望突破,就极有可能从此徘徊在黑暗与痛苦里,饱受心灵的鞭笞和谴责,甚至将自己的所有都彻底葬送。相反,能够沉住气,就会对生活中的痛苦和快乐有所感悟,精神灵魂就会得到升华。因为沉住气,才守住了幸福;因为沉住气,才成就了事业……沉住气之于人生,不是无聊与痛苦的渊薮,而是成长与创造的乐园。
  • 笑颜天下之倾花

    笑颜天下之倾花

    江山美人无法兼得的选择,君临天下无法摆脱的宿命,复仇、欲望、爱情、权利、友情他们能否摆脱命运的枷锁?当一切结束的时候,丢失的是否是自己原本的样子?他身上背负着太多的使命,父母的鲜血将自己打入复仇的深渊,五年的相濡以沫,彼此之间拥有更多的信赖与支持,然而,他们却在命运之中俳佪碾转…
  • 武林奶爸初养成

    武林奶爸初养成

    必看:再改简介,作者是猪。不是爽文,不是爽文,不是爽文,重要事情说三遍,虐主文,看到这不符合胃口就退吧。我觉得我书名取错了,该叫虐男主成爹日记。男主白晓辛,女主婴儿。这是男主成长,捡了女婴成为奶爸然后把女婴养大的故事就这样。文中采用多镜头切换,前十五章左右用男主线配角线相互回溯……算了,看不懂,我也不想长篇大论,简单说一个局,好吧,有意向觉得看不懂的在评论区里留言【作者文笔不足,抱歉了看不懂的诸位】,我给您解释,就这样,我放弃了【举手】。下面简介:自乞儿白晓辛被杨渺渺抓回祁府后,他需要学会N件事:第一、决不意气用事【目前段位:中级】第二、照顾捡回来的女婴【目前段位:小白】第三、取得万骨枯(又名:斜剑、话痨剑)学得上乘武功【目前段位:高级】第四、穿裙装【目前段位:未知】……第N、在祁府灭门后,带着婴儿浪迹天涯【目前段位:小白】第N件事成为了他人生的全部。
  • 斑斓小事

    斑斓小事

    这个故事从小仔这个人说起。小仔偷偷上网被父亲发现了小仔是他家里人给他取的小名,从小家里人就这么称呼他,所以他家里人也很难说准他的真正学名。他的学名只在学校读书的时候老师和同学才知道,叫潘峰。小仔今年十六岁了。小仔的家在斑斓村。斑斓村有点特殊,是政府统一称呼的城中村。小仔不懂“城中村”是什么意思,但他知道他们村里人盖了很多私人的房子,而且都是三层五层高的,而且有的人家有两三幢。他在学校听同学说他们家只住一间房子,而且是租人家的房子住,小仔简直有点像听故事,怎么会有这种事?他自己就是一个人一间房子。
  • 开始上课

    开始上课

    苟子在上!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未成年人啊!
  • 废材的穿越:无赖嫡女惹桃花

    废材的穿越:无赖嫡女惹桃花

    这是一个从精英变成废材的穿越……<br/>这是一个优良品种变成劣质品种的穿越……<br/>她,帝罗国相府嫡女,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载……<br/>一次闭关练武,她走火入魔,昏厥在密室中……一朝醒来,前程往事尽忘。<br/>从此,精英变废材……不仅武艺尽失,召唤无门,灵术不灵,而且,性情大变……<br/>
  • Twelfth Night; or What You Will

    Twelfth Night; or What You Wil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