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3900000012

第12章 三位文化巨人的三式人格(2)

陈、胡、鲁三位文化巨人,不但成就卓著,而且品节高尚,但侧重点不同,也可以称之为一格而三式。一格即同一种人格,三式即一种人格的三种文化性格表达方式。在陈寅恪是学术人格,在鲁迅是批评人格,在胡适则是自由人格。

陈寅恪的学问人格,是有其独特结构的。简而言之,可以分为6个层次,即:大、深、专、谦逊、珍重与自由精神。

大,是学问大。要知道“大”这个词,在汉语的评价语气中,居于很特别的地位。

那是远比广闻博识更其令人敬仰的字眼,以京剧行当类比,凡丑角中最为出色者,则可称之为大丑,凡青衣中最为杰出者才可称之为大青衣。然而,大不仅难得,更是有条件的,它既包括局面大,气象大,又包括见识大,魄力大,还包括范围大,工具大。孙敦恒先生在《清华国学研究院史话》中这样评价陈寅恪:他通晓世界各国语言文字二十三种,英、法、德、俄、西、日等国语言,自不必说,蒙古文,阿拉伯文,藏文,印度梵文,巴利文,突厥文,回纥文,匈牙利文无不精通,甚至中亚一些已经“死亡”的文字也能通晓,其史学造诣更是驰名海内外。

陈氏学问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而且深。深即精深。大而不深,则易流于空泛,结果,那个大字也站不住了。陈的学问,不但得其大,尤其得其深。比如,他研究《金刚经》,是要一字一解的,不但句句明白,而且句句真切,不但句句真切,而且句句有考证,不但句句有考证,还要“以十二种语言繁变字,证《金刚经》文之正否”,他的学生,中国大陆著名学者姜亮夫,因此而评论说,此种修为,“令人舌咋不能下。而且自愧学浅,门下士亦少能受教者”。

也就是说,这不仅是一位其学术成就难于概括的大学问家,而且是一位难于从师就教的大学问家。这样的学问家,难怪何兹全先生要说“是三百年乃至一千年乃得一见的学术大师”。

而且专。陈寅恪的研究,以中古史为主,在他早年的学术生涯中,是逾界而不为,甚至逾界而不言的,别人问他,也说不知。其实,凡学术研究,必有严格界定。界限不清,立论就不会坚实。陈先生的特点,是学问非常之大,但着力点又非常专一。他选定的题目,常常是有些冷僻的,然而又是很专门化的。那研究有如雄狮搏兔,不因对手柔弱而不用全力,也不怕以沧海之量而举轻若重。所以题目固然很专,但其开掘很深,后劲充足,可以收开一孔而见青天之效。他的几本专门性著作,本本都有这样的品征。

而且谦逊。因为学问大,所以更谦逊,这实在是题中应有之义,是包括在主语之中的谓语。一些现代学人,因为学问不行,所以才专门在学问之外用工夫;因为学力不够,所以对名誉奖项云云,才特别在意;因为学养不够,所以才听不得半点负面意见。

仿佛一只气球,一触就跳,谈到内里,实在除去空气,也没什么。陈寅恪先生通晓二十多种外语,然而,不满足,“就在他任清华做导师后,仍然坚持跟人学西夏文和蒙古文,每个星期进城学两天,向钢和泰学梵文”。陈寅恪先生的谦逊,非常人可想象。我有时会觉得,后世学人对陈先生的回忆,也难免有溢美夸大之辞。倘先生在世,也一定会很反感的。

不但此也,他实际上是视学术为生命的,或者换句话说,生命可以不要,学术不可以不要,学术与他的生命乃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有机构合体。他身体很差,中年即患严重的眼病,未及暮年,已双目失明。但他依然指导助手,翻检资料,撰写文章,这固然体现了他无比深厚的学养,也反映了他对他从事事业的无比挚爱之情。1949年以后,他处境日益不佳,有学问也做不得,有成果又不能出版,这令他无比忧愤郁闷。他原本是有着很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情结的人,到了此时,更对《再生缘》这样的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与共鸣。因而下苦功,花大力,做精深细微的研究,写到动情之处,难免生庄生梦蝶之叹也。但环境险恶,虽生不利,死亦不得,竟至反复琢磨,终无结果。他在《论再生缘校补记后序》中这样写道:噫!所南心史,固非吴井之藏。孙盛阳秋,同是辽东之本。点佛的之额粉,久已先干。裹王娘之脚条,长则更臭。知我罪我,请俟来世。

但构成陈寅恪学术人格最高表现的,乃是他的独立精神,自由意志。此语出自他给王国维先生写的碑文。碑文中这样写道: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意志,乃千万祀与天壤而日久,共三光而永光。

此时的陈寅恪,约38岁,正是思想成熟,学业精进之期。而他的这等理念,应该是早已成竹在胸,立论在业的了。终其一生,他对此都是始终不渝的。诚可谓:不管风高浪险,只管闲庭信步,是日开言曰:自由之意志,独立之精神。陈寅恪的这个理念,绝非只是一句口号,就像我们大陆中国人习惯的那样,往往是说得好听,做得难看。他是自己理念的忠诚践行者。我所说即我所做,我所做即我所思,且既有所思必有所行,既有所行必有所担当,所恪守。

从他的求学经历看,他所学甚多,甚广,甚深,成就极多,极广,极深,然而,并不重视学历。而且究竟取没取得过学历证书,也有疑问,有人说他有一个的,也有说有三个的,他本人对此,缄口无言。但他受聘到清华做导师的时候,确是一位三无学者,即无名望,无博士学位,也无著作。三无学者可以成为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导师,且为四大导师之一,固然有梁启超的慧眼识真,也有彼时清华大学的不拘一格用人才,更有他本人的真才实学放在那里。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他确实是一个重学问、重学术远胜于重名望、重资历、重著述的大学人。名利云云,并非人之不当爱,但世间确有更重于名利者在。在陈寅恪,就是学问,学识,学术与学业了。而支撑主导他这一生行为的精神支点,就是自由意志,独立精神。

陈寅恪的这种精神,典型表现在他与王国维的关系上。他与王国维,诚然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却又是知者之交相知深。惟其如此,他才能为王国维写出那样一篇立高望远,绝俗免庸的不朽碑文。不但如此,在为王国维先生举行的祭奠仪式上,他还要毕恭毕敬由衷由愿地行三拜九叩式中国传统大礼。这不仅是对王国维本人的敬爱与敬重,尤其是对王国维一生学术与学业的敬爱与敬重,也是对自己一生信念的经典外化方式。

陈寅恪学术人格伟大,但又生不逢时,命途多舛。而他的健康状况又很不好,在这人生跌宕,命运起伏之时,1953年末,终于来了一个好消息——至少在如我一辈俗人看来是绝好的消息,中国科学院拟定的历史研究所一、二、三所名单中,陈寅恪赫然在列。其中一所——上古研究所所长为郭沫若,三所——近代史研究所所长为范文澜,二所——中古史研究所所长即为陈寅恪。

然而,他并未慨然应允,也未欣然从命。纵使有他先前非常亲近的人远来广州当面劝说,他也没有这样做。而是以一种非常郑重与正式的态度,给中国科学院写了一封回信。信中继续重申他的“独立精神,自由意志”,为着保守这毕生追求的信念不受扰,还特别花篇幅解说了他先前提出的两个前提性条件。这两个条件,现在差不多在理论界与学界已经家喻户晓,从而愈见出他学术人格的伟大了。这两个条件是:第一,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第二,请毛公或刘公给一允许证明书,以作挡箭牌。

我们常常说,要做独立的研究,先需有独立的人格;要做自由的研究,先需有自由的意志。而在陈寅恪那里,这些都是无须加以证明的逻辑。凡此种种,正是陈寅恪学术人格的自觉体现与自然体现。

胡适与陈寅恪很是不同。他从来不是一位纯粹的学人,他关心学术,也关心社会;关心社情,更关心社会文明,以至于我们不知道,不能肯定他的注意力究竟是关心学术多些还是关心社会多些,是关注社情多些还是关注社会的文明走向与构建多些。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在哪个领域,哪个层面,哪个时期,他的自由人格精神都彻里彻外,始终不渝。

陈寅恪目标专一,经历也单纯,以其一生主线而论,除去学术,还是学术,学术之外无天地。胡适的自觉目标怕也不曾太过复杂,但实际人生轨迹却又复杂得紧。他做过多所大学的校长,做过研究院院长,还做过驻美国特命全权大使,甚至被当权者考虑过作为副总统乃至总统的候选人。这经历不唯复杂,简直有些让人眼花缭乱了。

但他哪里是做总统或副总统的材料呢?甚至做大使都不是上好材料。而他本人对政治也实在是兴趣无多。他关心政治形势超过关心政治本身,关心思想与文明又远远超过关心政治形势,对于权术,治术之类不但一窍不通,尤其深恶痛绝。

陈寅恪交往的范围也小,人数也少,所交往者基本限定在专业学术的圈子之内。

他一生过的乃是很纯粹的学术生活。他其实没有多少朋友,相知最深的应该是王国维,交友最久的则是吴宓,王、吴之外,交友不多。不像胡适那样,交游广泛,朋友无数,以至于“我的朋友胡适之”都可以成为一则带些幽默的社会掌故。陈寅恪不但朋友少,论敌也少,这一点又不像鲁迅,鲁迅是朋友有数,论敌无数。陈寅恪是不树敌的,只管做自己的研究,其意若曰:走自己的路,让人们说去吧,而且怕连这样的宣示在他看来也是多余的。

胡适不是这样。他交流极广,交友众多,而且不怕费时,也不怕费力,费时费力心甘情愿,或者说嘴上虽有些埋怨,内心还是很喜欢与很自得的。而这一切都说明,他不大可能成为一名伟大的很纯粹的学者,却又可能成为一名影响深远且广泛的文化使者。胡适先生以他的人格与行动把这可能性变成了现实性。

与陈寅恪相似的是他们的人格。如果说学术人格在陈寅恪那里绝非一种装点,那么,自由人格在胡适这里也绝非只是一种意向,甚至一种好看的时髦。

他的学生,台湾大学名满天下的大学者殷海光研究胡适,曾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胡适思想与中国前途》。这题目很大,然而,题目不大,不足以匹配胡适之先生。实在他本人就是这样一个大人物,他的思想与中国的前途确实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性联系。殷海光评述胡适思想有7条归纳:1.主渐进的;2.重具体的;3.反教条的;4.个人本位的;5.存疑的;6.重实证的;7.启蒙的。

归纳得很恰切。但也可以把这7条分为五个大类。第1条单独一类,是讲对社会改造的基本态度的,第2至6条可为一类,这几条正是胡适思想的核心价值的分列式,第7条另是一类,是他思想的外化指向与标的。而把这些综合概括为一句话,其结果就是他的自由人格。

自由人格表现在言论上,学术上,行为上,追求上,探索上,必定是个体化的,必定是有逻辑的,必定是理性的,必定是反教条的,必定是疑问的主批判的。

胡适一生经历复杂,但在这个基本层面,他却从来没有过质的变化,而是一以贯之,直到生命的终点。他虽然做官,但不会讲官话;做过管理者,也不会讲教条。且无论身居何位,总要主张存疑,并且有疑必问,有问必究。他一生有许多不满意处,特别是对国民党政府专制体制的不满。为此,也曾和那体制发生激烈或比较激烈的冲突。

就中也有妥协,隐忍与无奈。但无论如何,胡适就是胡适,他个性表达的初衷不变,他坚持言论自由的立场不变,他自由主义的基本信念不变。

因为他讲自由,必然讲逻辑;因为他讲逻辑,必然讲实证。胡适虽然不是20世纪中国最大的学者,不是最有成果与成就的学者,甚至不是最具个性的学者,却是最讲究实证的学者。他有两句名言,在中国学界流传最广泛,也是影响最深远的。这两句话,伴随胡适的整个学术生涯,取荣取辱,皆与之息息相关。而他本人,对此尤其笃定不疑,是一定要把它们坚持下去的。这两句话是:1.“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2.“有一分根据,说一分话”。

假设可以大胆。天马行空,随你;异想天开,随你;横空出世,随你;话说,漫说,正说,戏说,繁说,简说,随你;甚至不按规矩出牌,无门无派无专业,搞笑,搞怪,无厘头,都随你。然而,假设只是假设,假设不是真的,把假设作为真实,那就更其假了,结果必然是虚伪了,离谱了,荒谬了,与学术与道德与人生没有正面关联性了。

假设自有其意义在。然而,唯有求证才可能有真结果,唯有小心求证才可能出真结果。仿佛我们现在最喜欢讲的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很好哇。然而,前提是实事。

同类推荐
  • 播音主持艺术论

    播音主持艺术论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是现实,播音主持艺术、是现实,话筒前,镜头前的有声语言创作,也是现实,如何面对广大的受众,更是现实。我们既然有志于研究中国播音学、那就要专心致志、矢志不移地为此而一往无前、永往直前。播音界公认的继往开来的领军人物,播音主持艺术理论的学术泰斗,中国播音学学科体系的开拓者,他是国家级数学名师,他以“为人师表”而自稁,以“塑造灵魂”为自律,他为电波里,荧屏上的“名人”们培根养心……
  • 中俄现代传媒文体比较研究

    中俄现代传媒文体比较研究

    《中俄现代传媒文体比较研究》系在张举玺教授的博士论文基础上编译与修订而成,是一部全面比较研究中俄现代传媒风格的学术论著。该著作核心内容由中俄报刊政论作品的发展风格、中俄新闻文体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中俄现代新闻文体的共同特征、中俄现代新闻文体的不同特征四个部分组成。书中所包含的研究材料、主要见解、论述和结论等,有利于加深对中国和俄罗斯传媒事业的了解,促进两国新闻界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相互交流,推进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发展。
  • 实用工商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工商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详细介绍了实用工商文书的写作方法及类型,按其文体格式划分,有表格式文书、申请报告类文书、章程及合同类文书、申诉答辩类文书四大类。打开此书,找到你想要的文体,按图索骥,轻松搞定!
  • 心灵深处遇见你,高三

    心灵深处遇见你,高三

    本书是赵雪江老师多年经验的总结。以高三学生为对象,按月编排,根据高三学生经常遇到的心理难关,提供指导,针对性、实用性、启发性、可读性强,语言生动。不言高考却决胜高考,不语幸福却遇见幸福。高三学子的心灵伙伴,高三生活的实用指南,高三解读的全新视角,师生联袂的真诚献礼!
  • 走进:8500万(“红领巾手拉手助残”知识读本)

    走进:8500万(“红领巾手拉手助残”知识读本)

    残疾人,是我们人类家园的一员,是我们的朋友,是我们的邻居,是我们的同学,更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从小学会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是我们每个少先队员应当懂得的道理,也是我们的一份责任和义务。同学们,胸前飘扬的红领巾,是太阳的颜色,看到太阳,我们的心里就充满了温暖,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红领巾手拉手助残”活动,是让亲爱的同学们与身边的残疾小朋友,手拉手,心连心,共享一片蓝天,一起快乐成长。
热门推荐
  • 测字秘牒

    测字秘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男人的弱点女人的弱点大全集(超值金版)

    男人的弱点女人的弱点大全集(超值金版)

    一个男人就是一个神秘的世界,一个女人就是一座瑰丽的花园。打本书,读懂自己,读懂异性,让我们一起发现男人、女人内心深处的阳光和阴影,深刻理解男人、女人真实的情感世界……
  • 奇案推理(走进科学)

    奇案推理(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影帝大人您的官配已上线

    影帝大人您的官配已上线

    机缘巧合,再次重生,踏入娱乐圈一世寻找,毫无进展,却柳暗花明再遇故人,梦回曾经,解几世姻缘误认异乡,却是故乡,寻注定之人即来则安,创造辉煌,携所爱共度
  • 校草,你别拽

    校草,你别拽

    这是一场极致浪漫的校园纯美之恋……
  • 无门慧开禅师语录

    无门慧开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冲锋献朕

    冲锋献朕

    大夏盟国初,多地战乱起义,一国之君唐月恒称帝不过三个春秋,朝廷大臣军心未稳,都恐于上战场,文官装病躲避不肯出谋划策,武官贪图美色享乐也不愿意去那血雨腥风的地界受苦。唐月恒带兵上阵亲征,战边界,收忠良,势要在历史上留下辉煌的一笔,国家稳定后,也该把那个心上人给接到身边来了。十日后,封为贵妃的命令一出,被穿越的南宫灵兮还以为走进了剧组,下跪?凭啥我要下跪?错了?爱谁错谁错,反正我没错。南宫大臣被这样的闺女给吓没了半条命,荒唐,简直就是荒唐。可更荒唐的是,不知道自己已经穿越才可怕,先遇竹马提亲,又遇人贩子闹上了衙门,挨了板子才有点觉悟,假戏真做?导演!我要投诉!
  • 余生奉陪到底

    余生奉陪到底

    她招了个小奶狗上门女婿,卖得了萌、耍得了狠,转眼变成大灰狼。“她们传我有了,不是我说的,我没想赖你……”男人绯唇微勾,“我说的,娶了我要对我负责到底……”他是根正苗红的陆家二少,自从遇上她后傻的亲妈不认识。“按摩椅不错,给我家念念!”“厨师也给我家念念!”“妈,你的宝贝金鱼……”亲妈扶额:“拿走拿走……”小奶包:“爹地,我想吃冰激凌。”“买!”“谢谢爹地!”“送给你妈咪的……”(原名:《病娇总裁,难伺候》)
  • 凉辰梦槿空人心

    凉辰梦槿空人心

    白梦瑾喜欢了凉辰三年,三年来凉辰一直对他冷若冰霜,正当她打算放弃,突然有一天,凉辰把她堵到墙角,吻了她什么都没说,从此再无踪迹,五年后又再次相遇,
  • 甜心,不许闹!

    甜心,不许闹!

    小姑娘发现,某人家是住大海的,管她管的特别宽。管她吃,管她睡,还管她出不出门。不许她多吃零食,不许吃泡面,这也就算了,这特么的还不许她吃外卖。不许她熬夜,不许她晚起,午觉睡久了特么的还有罪了。每天早上被拉起来晨跑,晚上晚饭之后还要去溜个弯,美其名曰: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小姑娘觉得,某人要是能够找到女朋友堪称世界奇迹。某人的对面住了一个看起来特别乖巧的小姑娘,安安静静的,笑起来特别甜。然而,某人发现,这小姑娘一点也不乖,呛起人来贼厉害。不仅如此,这小姑娘还喜欢晚归,还会打架。某人想,谁家的姑娘这么能闹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