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3100000008

第8章 专访的采访与写作

翻开报纸和刊物,常常可以看到“本报专访”、“本刊专访”、“周末专访”等栏目。这些专访既具有新闻的一般特征,又兼收特写和通讯的特点,为广大读者所欢迎。那么,怎样写好专访呢?

关键要学会采访

“文无定格”,新闻写作也没有固定的模式。要写好专访,关键要学会采访。

要学会与人打交道

专访贵在一个“专”字,是记者对具有新闻价值的专人、专事或专门问题进行采访后的产品。不管是哪一类专访,都离不开“人”。为了写一篇专访,记者往往是当天接到任务,当天就得完成。他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获得被采访对象的友谊和信任,获得所应该访问到的情况。因此,学会与人打交道,对于一个记者来说实在太重要了。我认为记者去进行专访,一定要做到真诚、体贴人。有的专家、学者特别讲究时间观念,约好采访时间,记者一定要准时赶到;有的人喜欢干净利落,记者不可不修边幅;还有的人不愿意回忆痛苦的经历,记者千万不要去揭人家的伤疤……你真诚待人,他也会真诚待你;你体贴他,他也会体贴你,想方设法地协助你完成任务。否则,被关在门外的,有之;被婉言谢绝的,也不乏其例。

要注意采访中的观察

观察,是无声的采访。作家对生活,要观察入微;记者,特别是写专访的记者,更要善于观察。专访的时间这么紧迫,观察就成为采访的第二个手段,而且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一个细微的动作(或习惯),可能加深你对专访对象的学识、品格、风貌的理解;一个无意的发现,可能在你的思想深处掀起波澜,使你及时地捕捉到一个新的角度。这就像下围棋的人在乱战之中做了“活眼”一样,全盘都活了。

要注意采访中的感受

有人说,记者就是记录的人。仿佛在采访中,记者提问之后只要把专访对象的话记录下来,就算完成任务了。其实不然。我认为,记者是要善于记录的,同时万万不可忽视采访中的感受。这种感受,也可以理解为与专访对象的感情交流。只有实现了记者与专访对象的情感交流,也就是说,记者对专访对象的感情理解了,感受到了,并在自己的心中撞击出火花,一篇精彩的专访才能形成。

要注意学习专访对象的语言

专访可以叙事,可以抒情,也可以议论。专访对象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军、学者和工农群众,以及各行各业的人士。专访虽不同于人物通讯,但记者在写作时,一定注意写真切。你的专访对象是将军,无论从环境、外貌和语言,都要写得像将军;你的专访对象是农民,就要写得像农民。要写什么像什么,就得学习专访对象的语言特征,还得体会他们说话的口气。

要注意广泛积累知识

专访必须在“专”字上下工夫。记者除了学习文史哲经的基础知识之外,还得广泛涉猎数理化天地生的科学知识。平时学习,最好要做卡片,按类收好。一旦有用,即可翻出。如果记者连一点儿专门的知识都不作积累,而去访问有专门知识的人,就很难与专访对象有共同的语言。试想,他侃侃而谈,而你两眼漆黑,恐怕连笔记都作记不下来。

要注意收集背景材料

采写专访稿件的时间较短,这对于收集专访对象的背景材料是一个不利的方面。然而有经验的记者都知道,在十分短促的时间里有效地收集背景材料,是为了方便采访,也是为了写作。可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是打开自己的卡片匣,找有关资料;第二步是跑向资料室,查有关剪报;第三步是打电话向知情人请教或询问。总之,能收集多少算多少。比如,编辑部叫你采访周培源教授,你除了知道他是一位物理学家以及现任的职务以外,还应该知道,他曾是爱因斯坦的学生呢!如果编辑部就是为了纪念爱因斯坦而叫你去专访周老的,那么这后一条背景材料就十分有用了。又比如,若你不知谢国桢老教授是研究历史的,在访问时偏偏让他谈文学创作的见解,双方将会多么尴尬!

要防止与专访家属“撞车”

专访可能在专访对象的办公室里进行,也可能在他的家里聊谈。若是后者,记者要注意防止与其家属“撞车”的现象发生。比如,记者提的一个问题,恰巧是专访对象的家属所不爱听的。这一点记者事先也许很难料到,但在现场一旦发觉,就要机警而又自然地避免“撞车”现象的发生。避免的办法很多,各人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比如,有一次我去访问一个药厂的技师,他的爱人也在场。我随便问了一句:“家里有几个孩子?”他的夫人脸色刷地变了。他自己也一反常态,噤若寒蝉,沉默了好几分钟。什么原因?当时我不清楚,只好以给专访对象拍照为由,把他引到实验室,躲开了一场意外的“撞车”。后来我才得知,他的前妻已故,留下一子,现在的夫人尚膝下空虚。我的提问无意中碰到了他夫人的痛处,难怪她不高兴。因为躲过了这一次“撞车”,专访对象显得很轻松。他主动配合采访,使那篇专访获得成功。

要练就倚马可待的本领

新闻强调时效,专访也是这样。要在半小时,或一小时内写成一篇1000字至2000字的文章,就得练就倚马可待的过硬本领。平时多想、多练固然是一个办法,更重要的是,从接受任务到采访结束,直至摊开稿纸,记者都要不停地思考、不停地构思,要做到在记者离开采访对象的时候一篇专访的腹稿已经酝酿成熟。有的初学者,不懂得在采访中酝酿谋篇,结果是采访笔记写了一大本,写稿时反复翻阅,说什么也快不起来。

专访写作技法十种

近几年,笔者为各种报刊写作百余篇专访,也广泛阅读了新闻界老前辈的专访作品,以为常见专访写作技法有十种。现综述如下,奉献给初学者。

1.悬念法

文章要有人读,首先要写好第一句或第一段,我把这个过程叫做第一眼效应。而抓住专访中的最精彩场景制造悬念,可以产生相当好的“第一眼效应”。笔者曾写过专访《它将为谁服务——美籍华人郭保光教授谈微处理机的应用》,开头只用一句话就制造出悬念来:“微处理机,多么动听而又陌生的名字!”接着讲它如何陌生,又如何动听,详尽地介绍它的应用。结尾引用郭保光教授的一句话:“科学与生活,从来没有太遥远的距离。今天的科学,也将是我们今天和明天的生活。它将为您服务”。

2.道具法

有些电影或电视剧,是用一种道具作为明线贯穿始末的。写专访时也可以找一件“道具”(有形的或无形的),托物寓意,贯穿全文。《耄耋之年志在改革——访孙越崎》这篇专访,就是以一幅条幅贯穿始末的。文章开头写道:

初夏的一个清晨,我去访问民革中央副主席,91岁高龄老人孙越崎。他的会客室东墙上挂着一幅条幅,是一位领导同志在他90岁寿辰时送的,上边写道:

孙老九十高龄,依然耳聪目明。长命岂在百岁,理应花甲双轮。陈迹塞北江南,一生艰险堪惊。今日康庄大道,更加焕发青春。展望五大目标,定能跑满全程。

中间写他如何焕发青春,结尾与条幅呼应:

驰骋在康庄大道上的孙越崎老先生,热爱新生活,一定能花甲双轮,亲眼看到中华振兴的壮丽场景。

3.环境渲染法

恰如其分地渲染环境,可给专访造出一种气氛。专访《探索星空的秘密——北京天文台兴隆站参观记》是这样开篇的:

灿烂的星空,引起人们无边的遐想。

多少世纪以来,人们仰望空中万千闪烁的星星,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它们的形态,编织出一幅幅美丽的幻想。

多少世纪以来,在对星空的认识上,唯物论与唯心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展开一场场激烈的斗争。

在写完有关行星引起的哲学论争之后,是这样写恒星的:

我们还从望远镜里观看了另一种天体——恒星。它们有的火红发亮,有的光辉炽白,有的灰黄蒙蒙……

关于对北斗星的观察,则着重写了十万年后其形状的变化:

当人们在荒漠上、森林里迷路的时候,它帮助人们判明方位。北斗星在大熊星座内,由七颗恒星组成,像一把带柄的勺……十万年以后,我们的子孙看到今天北斗星的柄,恰恰变成了勺,而今天的勺却变成了柄……

最后的结论是:

宇宙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无穷无尽的。天外还有天呢!

4.比较法

有关科学家或某地区的专访,为了衬托他们的工作或某地区变化的意义,常常运用比较法。《常州,闪耀着“四化”光芒》这一反映常州市面貌变化的专访,开头第一段是这样写的:

一到常州,我就听到两件闻所未闻的事情:

常州市已经基本上解决了城市劳动就业问题,社会上很难找到待业青年和闲散劳动力了!从1976年到1979年,只有36万城市人口的常州,招工人数达到7.2万多人。今年常州市各系统还需要增加劳动力近万名,而可供使用的劳动力资源仅有8000左右,以至最近出现劳动部门与教育部门争夺应届初中毕业生的罕见局面。

常州按市区人口平均国民收入,也是很可观的!1977年达到1956元。这个数字在全国59个中等城市中也是名列前茅。

这里有两个比较,一个是近的,即常州市所需劳动力与实际劳动力资源的对比;一个是远的,即从国民平均收入方面,与全国59个中等城市相比较。

为什么常州有这样大的进步呢?专访的主体部分给予了回答。

5.一线穿珠法

有的专访对象有丰富的斗争经历或治学经验,这些经历或经验,时间跨度大,多则半个世纪,少则一二十年。记者在写作时,必须为全文寻找一条红线,可为明线,也可为暗线,然后把那些有意义的事串在这条线上。这可以称为:“一线穿珠法”。笔者在访问数学家王元时,发现他的治学经验很值得报道。怎么报道呢?王元说,他的成功离不开华罗庚教授的指点。华老曾对他说,“你在科研中要有速度,还得有加速度。”这句话王元牢牢记住了!我认为华老的教诲对所有有志青年都是有意义的,于是就选择这句话作为王元这篇专访的主线,题为《有速度,还要有加速度——数学家王元谈科研的体会》。整篇文章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古老的命题,从扎实的基础上出发;有速度,还要有加速度。把王元在小学、中学、大学时代的情况都串了起来。为了点题,结尾我用重彩画了几笔,写道:“王元,就像一艘鼓足马力的轮船,在数学的大海中前进。船帆上永远写着两个大字:加速!”

6.顺序法

无论是人物专访还是事件专访,都可以按事件的时间顺序来写。这种技法可称为顺序法。笔者为纪念孙中山,曾写过《碧云寺的回忆》。从“北京西山的碧云寺,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从寺门前朝上看:六进院落,各组殿宇,凭倚山势,层层升起……”写起,接着“沿着洁净的石级而上”,顺序写开,一直写到孙中山的衣冠冢。

7.逻辑递进法

事物的发展均有其内在的逻辑规律。专访作者为了压缩篇幅,简化文字,有时可按事件的内部逻辑来谋篇,一层层地递进,依靠它内在的逻辑力量达到通篇不散之妙。1981年,二机部原子能研究所宣布,他们成功地改建了原子能反应堆,并且组织首都记者前往参观。在采访中,我一边观察,一边提问:改建后的反应堆有什么功能?为什么要改建?遇到过什么困难?在克服困难时,涌现出哪些先进人物?当我的问题得到满意的答复之后,这篇专访的腹稿也就完成了。在第二天的报纸上,刊登了题为《相信自己的力量——访改建原子能反应堆的人们》的专访。

8.问答法

有些专访,可以用问答法来写作。文前交代一下专访对象的简单情况和专访的目的,然后转入记者与专访对象的问与答。这种技法在报刊上屡见不鲜,这里不再赘述。

9.议论法

比如,我去访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刘再复。他是位国内外有影响的文学评论家和著名的散文诗人,他的经历已为世人所知,在专访中可以介绍,也可以不再介绍。那么,有关这位名家的专访应怎么写呢?可以根据他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写一写他对某个文学理论问题的看法或观点。

10.一语惊天法

我访问著名声学家马大猷以后,曾写过《与噪声作斗争》,开头第一句就是:

“噪声可以杀人!”

然后我再写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的意义,以及马大猷在与噪声斗争中的贡献。自然成篇,效果亦佳。

(写于1985年9月)

同类推荐
  • 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

    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

    社会转型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其中中国和俄罗斯的社会转型又最具有代表意义,有关两国社会整体转型研究以及两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各个领域转型的比较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俄社会转型学术研究方向。功军博士后的出站报告《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就要出版了,这是关于两国社会转型与传媒变革比较的第一本学术专著,其所取得的开拓性和创新性成果,是值得庆贺的。
  • 多维视野下的现代教育工程

    多维视野下的现代教育工程

    钱学森之问,使得教育的问题更加凸显。如何站在历史、人生和全球的高度,找准教育的核心问题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成为当下一个热点问题。作者基于大量教育教学实践和案例,结合我国当下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措施和普遍认识,结合自身理工科学术背景,采用工程过程、方法,结合人从婴幼儿到成年的成长过程,提出了教育与教学的关系问题,教育工程设计的核心原则、主要目标、体系框架、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在教育工程中的作用,并对基础教育、大学教育和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建议。
  • 传播:主体间意义建构与共享

    传播:主体间意义建构与共享

    论著从人类话语传播视域考察个体、个体间、群体间意义建构的心理、文化内容,提炼主体(间)意义建构的结构性要素。剖析相关历史节点的话语传播个案,以及不同地域文明族群的话语特征,结合相关意义符号理论揭示个体、群体心理机理、文化背景、行为动机与话语符号表述间的内在关联,建构意在实现主体间意义共享、不同价值主体和谐共存、发展的话语交往机制。研究具有一定的首创意义,预期将对新闻与传播学研究变革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 六度理论

    六度理论

    地球经过46亿年的演化,生态系统已经形成了复杂的、相对稳定的相互制衡机制。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与稳定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这个生态系统是包括“自然—人—社会”在内的复合生态系统。当这个复合生态系统失去平衡支点的时候,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就会被破坏,其结局就是人类社会的土崩瓦解。
  • 漫谈负责任的科学研究

    漫谈负责任的科学研究

    北大微讲堂是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科普讲座,邀请各学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讲解内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漫谈负责任的科学研究》聘请陈尔强教授讲述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科学问题的选取基于判断;而对问题答案的探索则基于诚信。科学工作者需按学术规范行事,致力于不断批评和修正自己的工作,从而使研究过程与研究结果能够满足科学说明的相关性要求和可检验性要求。一个具体的科学研究过程将终止于发表。原创性的科学工作只有在公开发表后,其真伪、价值和意义才能得到科学共同体的检验和评价,其成果才有可能进入人类的知识体系。科学工作者必须将写作科学研究的内容看做是其工作的一部分。开展负责任的科学研究是自觉规避学术不端行为的有效途径。
热门推荐
  • 穿着拖鞋出走

    穿着拖鞋出走

    在乍暖还寒的初春,请翻开这本能带给你信心与力量的书,它将指导你如何坚持自己的梦想;如何减少拖延和推迟;如何选择与放弃;如何增强信心和勇气;如何开始行动;最终享受精彩的未来。待你阅后,也许,你生命的火花就此迸发了。
  • 火影之坠落

    火影之坠落

    死亡?重生?真实?虚假?光明?黑暗?宇智波芥看着这个陌生的世界,内心波澜起伏。“我要回去”这是他心中唯一的想法,睁开不详的血红双眼,一柄利刃在手,阻我路者死。宇智波芥,成为了推动历史的黑手。
  • 异世漫游指南

    异世漫游指南

    “这个世界不是真实存在的。真正的现实是不可知论的,而平日的生活只是一层薄壳。”黑暗如是说道。在行走过一个又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之后,秋玹再一次,亲手触碰到了黑暗。秋玹:你敢直视我吗,崽种?黑暗:……无限流。升级流。1v1
  • 安意以北

    安意以北

    自以为知道了真相,知道了唐抑真面目,而后逃去英国三年的安季北,再次回来北城好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唐抑也是,这里面还藏着误会和巨大的阴谋。ps:作者是新手,本小说甜宠,欢迎各位小可爱入坑,多多包涵。
  • 有凤临门

    有凤临门

    一世荣华的楚太妃近来总难安眠:梦里总有一女子,絮絮叨叨朝她诉苦,哭哭啼啼地惹她心烦,她瞧着那女子明明眼生的紧,可心里却又有几分说不出的亲昵。她到底是谁,又托梦何为?
  • 人比花娇

    人比花娇

    她艳绝天下,笑容如花,才不过十六岁就成为了天下最美的女人。她才华惊艳,作的一手好诗,写的一手好字,被称为才女。她出身富贵,家里世代在朝为官,父亲更是官至右丞相。她就是这样一个要容貌有容貌要文采有文采要家境有家境的天之骄女,无数才子想要一睹芳容,无数达官显贵想要迎娶回家。这样的女子偏偏爱上了那个注定女人无数的皇帝。却不想自己的画像刚刚送去就被退了回来,原因竟然是那人不再选妃。为了一个边塞女子,当今天子竟然要解散后宫,独宠一人。她不允许,绝对不允许,那人就应该左拥右抱坐享齐人之福。那人就应该在她身边为她魂牵梦绕。看着手里越来越扭曲的花朵,她的嘴角勾起了一抹淡然的微笑。
  • 午夜向日葵

    午夜向日葵

    公元新历202年,安格里少校和搭档岚月中尉一起调查界外人入侵案,随着案情深入,安格里渐渐喜欢上岚月,却发现岚月竟是......
  • 虐渣攻略:男神撩妻入骨

    虐渣攻略:男神撩妻入骨

    他是刑警大队的一把手,腹黑沉敛,睿智果决,却被这个傲娇小女人一撩就倒。一年婚姻,离婚收场,本以为就此再见,没想到这个男人居然还能把死缠烂打进行到底。八楼偷窥,家常便饭,她忍!投资商饭局,横插一脚,她再忍!高富帅桃花,悄无声息拔掉,她再再忍!做戏夫妻,却要假戏真做!她忍无可忍,“韩朗,我们已经离婚了!”他却一本正经的纠正,“做戏也是实战任务,要不,我给你?你知道的,地点从来难不倒我。”
  • 人头诉冤情

    人头诉冤情

    老爷岭附近,一条碎石块铺就的大道穿过绿树成荫的鸡窝崖,又插进一片乱坟岗子。这乱坟岗子是老爷岭最大的一个坟场,虽然它在“大干快上”年月就已经平毁,但至今还留下许多骇人听闻的传说。别小看这些唯心的东西,它能使过往行人提心吊胆。特别是近两年,在乱坟岗子后面半坡的黑洞里,接连出现了几次神秘的抢劫、强奸、凶杀的恶性案件后,一到晚上,胆小一点的人根本不敢从这儿经过。冰冷的月光映出那黑乎乎的洞口,透出一派阴森恐怖的气氛,的确叫人心惊胆战。今天是老爷岭赶集的日子。大清早,大道上就人来人往,显得格外热闹。
  • 带着游戏系统拯救明日方舟

    带着游戏系统拯救明日方舟

    “喂,小家伙,别玩电脑了,想不想听我讲个故事?”[不要,我要玩游戏。今天《瓦伊凡传说:不死雷电》就要开放下载了,我等了一年啊。]“真巧,我说的也是这个‘不死雷电’故事。而且,我知道很多游戏里不会出现的细节哦。”[啊可恶!这游戏又跳票了!一年了已经!我要退款!]“啊可恶!你不能退款!你还没见识到你爷爷我当年美丽飒爽的英姿呢!”[啊可恶!我凭什么不能……等等爷爷您说什么?]“嗯……没啥。既然现在游戏跳票了,那想不想听我讲故事啊。”[那您说。]“这是‘不死雷电’和罗德岛的传说,一个拯救世界,拯救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