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2500000012

第12章 认识媒体(6)

第五节传播媒体的特点

一、传统媒体的特点

1.报纸媒体的特点

(1)造价低廉、制作简便、方便阅读、能自行控制阅读速度

报纸采用的载体是纸张,这样就大大节省了报纸媒体的造价。同时,它仅仅是文字和图片的编辑和排版,在制作手段上要求不是很高。内容可以存储、携带便利也提升了阅读的便捷性。同时,还可以根据读者的喜好,选择阅读内容,并掌握合适的阅读速度。

(2)信息量大

报纸中包含着大众所需的大量重要的和新鲜的信息,虽然报纸会受到版面的限制,但现在很多报纸为达到信息扩容的目的,都在进行扩版和改版,以保证读者能在一份报纸之中获得尽可能完全的信息。此外,信息的选择非常方便,报纸每个版面包含一个主题,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寻找自己想要的信息,而不需要其他的技术操作。

(3)信息保存方便

在最初的手抄文字时期,人们为传递信息,使用过各种各样的传播载体,如龟甲、兽骨、石头、木头、竹简、丝绸等等。这些载体有的轻便,有的庞大,很多载体无法长久保存,流传不久,而报纸则有易保存的优点。纸张不仅轻薄,而且作为印刷文字,一般来说不容易褪去,甚至能流传百世。

(4)报纸容易实行专业化

报纸的载体优势,使得人们可以根据专业领域的不同而制作不同主题的报纸,针对不同的收看人群制作有针对性的内容。

(5)要求受传者有较高的文化

报纸是以印刷文字的形式向读者传递信息的媒体,这意味着它对读者的文化素质和识字水平有一定的要求。没有接受过教育,目不识丁的受众是无法阅读报纸的,而文化水平较低的读者可能会对报纸上的信息出现误读、错读,最终导致信息传播没有向传播者预期的方向发展。因此报纸针对的必须是接受过一定的教育,并且对报纸传递的信息有正确理解能力的受众。

(6)报纸的传播范围受到限制

与手抄时期的传播比,报纸传播信息突破了时间的限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把大量信息传到千家万户。而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的出现在这点上更加完善,现场直播等方式使受众能在第一时间清晰地感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重大事件。报纸受到工作程序的影响,不可能实现同一时间,传授同步,在传播时效性和传播范围上有局限。

2.广播媒体的特点

(1)时效性强

如今,广播基本上都能实现直播,有的电台甚至是24小时全天候播出。从新闻到娱乐、从房产到旅游、从法制到科技、从健康到理财,国内国外、天文地理……信息量非常大,几乎是无所不包。

广播的信息传输速度与光速一样,每秒钟30万公里。即便相隔很远,信息发射与接收也能实现同步,是所有传媒中最快的。由于不需要复杂的技术设备和后期制作,广播可以快速地实现直播和随时播报。尤其是在报道突发事件、战争、自然灾害以及道路交通状况时,广播的速度让其他媒体望尘莫及。正是因为传播速度快和内容制作简便的特点,致使广播媒体成为时效性最强的媒体。

(2)容易实现互动同步传播

广播可以开展双向、多向交流,这是其他媒体所不具备的。由于声音传播的即时同步效应,广播与听众可以实现即时参与、即时回应的互动,实现同步传播。这种互动式的同步传播是广播独特的优势,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听众的心理需求,在接受反馈信息的同时参与传播。可以说,互动同步传播的优势为广播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生命力,也为广播赢得了更多的受众。

(3)较强的政治性

广播是一种普及非常广的传播媒体,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只要有信道和接收器,就会很方便地收听广播节目。这就使得广播拥有庞大的收听人数,是政治团体和组织传播政策、主张时优先考虑的媒体。自广播出现以来,就有战时广播发挥强大作用的记载。广播的较强政治性既体现在听众的层次上,也反映在内容选择上。

(4)收听方便

广播的接收器——收音机,携带方便,只需要耳朵,而不需要眼睛和人体任何其他感官。也就是说,听广播除了耳朵外,不会影响人体任何部位和器官的功能和运动。所以,人们可以在各种状态下接收广播的信息。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势必带来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而在动态中获取信息的媒体首推广播。

3.电视媒体的特点

(1)文、声、图并茂

电视媒体是文、声、图共存的传播载体。给观众传递信息的同时,也使观众得到不一样的视听享受。

(2)时间上的同时性,空间上的同位性

电视媒体的传播能够实现对事件的直接目击报道,具有时间上同时性、空间上同位性的特点。电视对生活和现实场景的还原,可以让观众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找到置身现场的感觉和体验。

(3)观众参与感强,影响力大

和报纸、广播相比较,电视的观众参与度大大提高。一方面是因为画面的影响力,让观众在收看时,不断地和画面中的人物实现心理认同,甚至角色转换,增加体验和紧张感。另一方面是电视媒体越来越对观众开放,让受众也能亲身参与到电视节目的前期制作过程,真实感受参与的快乐。由于这两个方面的原因,目前电视媒体的影响力仍旧算得上是媒体中的老大。

(4)经济效益较高,广告收入增加

随着电视媒体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相对应的经济效益自然会持续增加。目前,电视媒体的主要收益还是靠广告收入。广告客户投放广告的标准是大众的关注度,这就意味着电视媒体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影响力,才能吸引更多的广告,才能保证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

(5)信息保存较长

当前电视媒体在进行内容制作时,采用的是硬盘存储技术,这就增加了信息的保存期限。虽然成本因此有所提高,但由于电视内容的重复利用性很高,还是可以实现投入的较大回报的。这一技术对电视的未来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4.电影媒体的特点

(1)文、声、图并茂

同电视一样,电影也是集文、声、图于一体的影像艺术,通过三者的结合将情感、倾向传达给观众,让观众获得美的视听享受。

(2)文艺性、娱乐性强,是超国界的艺术

电影是直接诉诸视、听觉的国际性通俗艺术。相对于小说、报刊和图书,电影由于其形象的直观性、内容的通俗性等特征而使受众范围扩大,对受众的文化程度要求也大大降低。活动着的画面和各种音响在文盲那里也没有根本上的理解障碍。另外,电影非常强烈的文艺性、娱乐性和商业性,使其拥有了“超出”国界的能力,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艺术。在这一点上,是很多媒体形式都不能比拟的。

(3)制作精细,真实感强

在所有媒体形式中,电影的制作是最为精细的。一部影片中,每个画面、每个镜头的选取都非常讲究。有些电影甚至为了还原一个时代的场景,花巨资在布景上,营造出极强的真实感。这些场景通过大屏幕和环绕立体声在黑暗的影院放映时,给观众带来的心理震撼可想而知。

(4)制作经费高,周期长

电影制作的精细度直接导致了其制作经费的高昂和制作周期的拉长。一部好的电影,必须精益求精,力求完美,否则电影的魅力根本无从展现。在美国,电影的制作经费动辄上亿美元,即使是小成本电影,也有800万美元左右的投入。

(5)适应不同群体的人观看

电影的受众群非常广泛,对受众的要求并不高。任何阶层、任何文化背景的人都可以通过观看电影活动娱乐,在电影里找到和其心灵相通的东西。即使在分众时代,电影的体裁选择、内容编排、拍摄手法、编辑技巧虽然会因为观众定位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在基本的诉求点上还是会兼顾大众的品位和审美情趣点的。

(6)一次性传播的信息量低于广播电视

电影的传播内容是事先编写完成的,按照编剧和导演的意图布景拍摄。一般情况下,一部电影就是传达一个完整的、跌宕起伏的故事。和别的媒体相比,电影在传播信息方面并不见长。

二、新媒体的特点

1.使信息传播具有高速度、高质量、超量和多样化特征

相比传统媒体来说,新媒体在传播方式上有了新的突破。信息的传播速度、信息的传播质量、信息的传播数量、信息的传播类型等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这种通过网络带宽、卫星和光缆传播的信息,让受众的接收和使用也变得极为方便。新媒体的诸多特点,让信源个体的主体定位得到了更好的实现。

2.将人类传播活动中的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融合在一起

新媒体传播方式的突出特点是高度的综合性,实现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的高度融合。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媒体传播是对人类真实的传播生活的还原。现实的人类传播活动中的互动性的人际传播、单向性的大众传播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组织传播,在新媒体传播中都可以得到体现。尽管依旧是一种媒介,但新媒体对现实世界的虚拟程度很高,在这个虚拟世界中,人们几乎找到了和现实世界中一样的交流体验。

3.突破了以往大众传播单向传播的模式,实现了双向互动传播

人们所强调的新媒体的双向互动性,是同传统的大众媒体相比较而言的。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网络传播,以其海量信息、双向互动和突破时空限制的特点,创造出了一个新媒体时代。随着web网页的发展,网页广告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web2.0时代,传播者的身份、技术,尤其是经济水平的要求大大降低,人人都可以参与传播,成为传播主体,个人甚至具有大众传播的能力,可以随时随地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传播和共享。

4.能使受传者从“被动接收信息”到“主动搜集信息”

传统媒体给予受众的权力是非常有限的,受众始终扮演“被动接收信息”的角色。比如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内容都是制作者编辑好的,受众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选择观看或者阅读。而新媒体没有这样的限制,个人成了传播和接收主体。新的播放渠道和传输网络使得受众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节目或者信息服务,甚至可以在网络上打造个人的信息平台,扩散个人储备的信息内容。

5.新媒体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使生活丰富多彩

新媒体实现了多元化传播,不仅传播内容极大丰富,传播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新媒体的内容所涉及的人类生活的广度、对各类问题所讨论的深度以及形式的多样性都是前所未有的。实际上,新媒体涉及和全面展现了人类现有的所有文化形态。就因为这个庞大资源库,让人们的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

6.对信息网络依赖性更强

新媒体是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而成长的,没有信息网络,就没有新媒体。新媒体所承载信息的传播速度、传播质量都必须依靠信息网络的稳定性和高效性来达到,而且,这种依赖性会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

第六节媒体产品的生产与传播过程

一、媒体产品

简单说,产品就是生产出来的物品。媒体的主要任务是向全社会提供服务性信息,媒体产品就可以被认为是媒体工作者生产加工出来的,便于借助广播、电视、电影、报刊、互联网、书籍、杂志、磁带、光盘等介质传播的服务性信息。

从生产的流程来看,媒体产品大致可以分以下三类:

(1)上游产品:策划方案、创意、广告设计、影视剧。

(2)中游产品:报纸、杂志、节目(广播、电视)完整的信息产品。

(3)下游产品:衍生产品、媒体技术设备、相关设施。

二、媒体产品特点

媒体产品是信息产品与实体产品、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的结合。媒体产品虽然是以物质形式存在的,但它更是一种精神产品。物质产品具有消费的独占性、损耗性和有限性等特点,媒体产品的消费则是精神的视听的享受。尤其是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对媒体产品的消费属于精神消费和信息消费范畴,受众消费的主要动机是信息内容对他具有某种价值和意义,而不是出于物质动因。

1.媒体产品的信息性

(1)媒体产品具有可传递性

媒体产品无论在空间上和时间上都是可传递的,其传递的方式包括传播和存贮。媒体产品的效用也与它们的传递和存贮密不可分,只有通过传递才能更好地发挥它们的作用。

传递的一般结构是由信源、信道和信宿构成的有机整体。媒体产品传递的特点在于“无损耗性”。信源发出一则新闻或信息之后,当通过一个无干扰、无失真的信道时,并不因为传递而减少其数量,信宿一定会得到一则相同的新闻或信息。同一信源可以把一则新闻或信息提供给多个信宿,每个信宿都可以得到同样多的新闻或信息,不因为信宿的增加而使每个信宿接受的新闻或信息减少。这和物质与能量的传递不同,同一数量的物质或能量当接收点越多时,每个接收点得到的数量就相应地减少。

媒体产品具有的传递性的特点,使得媒体产品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扩散,广为传播。

同类推荐
  • 女性乌托邦:中国女性/性别研究二十讲

    女性乌托邦:中国女性/性别研究二十讲

    女性/性别研究在20世纪末成为显学,是1960年代新女权运动的成果;在中国,它是1980年代“妇女研究运动”的产物。本书以公开讲座为基础,上篇“新中国妇女研究”多与现实问题相关,从1980年代至今,可见中国妇女发展的具体进程;下篇“性别研究与基础教育”侧重学理讨论和学科建设,与西方女性主义对应并相互呼应,在寻根溯源的基础上为中国妇女研究开掘本土资源。
  • 美学的基本理论与北大的美学传统

    美学的基本理论与北大的美学传统

    北大微讲堂是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科普讲座,邀请各学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讲解内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美学的基本理论与北大的美学传统》聘请叶朗教授讲述中国美学有自己特殊的品格。北京大学的朱光潜教授和宗白华教授是在中国现代贡献最大的两位美学家。20世纪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背离了美学发展的主航道。要突破50年代美学讨论的局限,必须从朱光潜“接着讲”。提出“美在意象”的理论框架是“接着讲”的一种尝试。这个理论框架,由意象、感兴、人生境界这三个概念构成一个理论核心,这个理论核心最大的特点是重视心灵的作用,重视精神的价值。这是对北大美学传统和中国美学传统的继承,所以它具有中国的色彩和北大的色彩,同时它也是对时代要求的一种回应。
  • 沪上观澜,第二届上海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沪上观澜,第二届上海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上海是中国近代文明的桥头堡和先行者,是当今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重要的文化基地。这是一本研究探讨上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书。
  • 驯化

    驯化

    被誉为与《人类简史》《枪炮、病菌与钢铁》比肩的人类史著作;打通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基因研究等多领域;罕见的全能型天才专家艾丽丝·罗伯茨为你讲述人类及其盟友间彼此纠缠的史诗故事。4万年前,人类尚以狩猎采集为生。某个格外漫长而寒冷的冬天,原来搜寻动物残骸为食的狼群,受饥饿驱使,靠近了人类的营地。到了夏天,狼群开始参与到狩猎行动中。猎人们发现,狼群提高了捕猎的成功率,人们挨饿的时候减少了。于是人类与狼群,渐渐形成了联盟。过了几代人的时间,那些友好的狼已经开始对人摇尾巴了。它们已经变成了狗。人类不断驯化新的物种为己所用。
  • 民航职业道德建设

    民航职业道德建设

    本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力求从民航的实际出发,阐述马克思主义伦理道德的基本理论,提出中国民航职业道德建设的内涵、原则和作用,以及民航党政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运输服务人员、财务人员等职业道德规范和基本要求。书中吸收了行业内外关于道德和职业道德建设研究的新成果。
热门推荐
  • 恩重如山

    恩重如山

    四聋子过去听人说鼓书时,总是想入非非,指望哪一天也有一个螺蛳或狐狸精变成女人,来替他洗衣做饭作老婆,今天一早,这愿望眼看就要实现了,却在转眼间变成了花棉袄,又变成了婴儿。——《恩重如山》
  • 戏剧落幕倒计时

    戏剧落幕倒计时

    【咸鱼作者,慎入】【1V1】【女主纵容宠溺无下限】基于种种原因,身为大佬的锦桑亲自下场到万千世界中执行维护位面任务顺便帮她的乖宝回归。但……嫌弃的还是要嫌弃的。武功无双的少年帝王又一次被刺客伤到。锦桑:“真弱,天天受伤。”少年帝王委委屈屈的蹭上去,露出自己的伤口:“好疼啊,以后你要一直保护我。”自小就习武的商界太子爷身体孱弱,随时就会去世。锦桑:“这么点病都治不好?”太子爷哼哼唧唧,倒在她怀里:“你要好好养我好不好嘛。”……#对她,祈荒向来都是预谋已久##他早就不满足于仅限于此的关系,他想更进一步##祈荒一直知道自己配不上她,可他想,再离她近一点,再近一点#
  • 地下小夫妻

    地下小夫妻

    我叫范秋生,男,人民教师,离婚。思考再三,我决定将我的一切公之于众……
  • 狂妃傲天下

    狂妃傲天下

    她曾是十八重天最强女王,历劫失败,糟人杀害!重生一世,成为臭名昭著的废物公主,欺她,辱她之人定要付出百倍的代价!为报前世之仇,她劈星斩月,披着祸乱天下之罪名,一一杀上十八重天,只为杀了那群白眼狼!可是,这期间她不小心招惹了一个绝美男子,惹了一身的桃花债,该怎么办?据说这个绝美男人来头还不小。“想娶我?很贵的,你娶不起。”俊美无双如神袛的男子,微皱眉:“哦,说说看,如何个贵法?”倾国倾城的女子狡黠一笑:“简单啊,这是娶我的条件,你若是能按照上面的事一一去完成,我就考虑一下你。”然,当那矜贵的神圣不可侵犯的男子接过女子手里一卷卷的纸,打开,哗啦一下,长度可达...
  • 婢女也秀色

    婢女也秀色

    给准姑爷送个暖身鸡汤,结果醒来之后竟然……一个卑贱的丫鬟一夜之间高坐晋王妃宝座,究竟意欲何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言不由衷

    重生之言不由衷

    主角:凤阑方宁晏凤阑俯身抱起方宁晏,看着少年眼神涣散,柔声说:道:“敛之,我带你回家,别睡。”方宁晏露出一个浅淡的笑,“好。”“殿下..”方宁晏伸手摸着风阑的股颊,“您对敛之的好,能到什么时候?”方宁晏甚至想着,等风阑对他的爱意枯竭的那一天,就是他彻底离开的时候。对上方宁晏的视线,风阑心头一惊,急忙握住他的手,放在唇边吻了吻,“好到你我一抔黄土,无人惦念。”
  • 小窗栏下轻轻语

    小窗栏下轻轻语

    灵界主君之位历来传女不传男,青风沉睡千年,一朝醒来,可堪担重任?被期望,被抛弃,被保护;她会选择仰望听从、惺惺相惜、还是把阳光化成雪。且看青青完成自我蜕变,成为自己的光。
  • 缘起缘灭一场空

    缘起缘灭一场空

    毛毛细雨中站着一个瘦弱的女孩,大大的双眼闪着星辰般的光芒,嘴角带着一抹微笑,一脸幸福的看向天空,双手微微伸到了身前,似乎想接住这些雨丝,邀请它们一同玩耍一般。在教学楼里躲雨的人,都带着怪异、惊奇的目光看着那雨中的女孩,似乎不解女孩的这般行径,却也无人大声喊那女孩进来躲雨。只是人群里传来了窃窃私语的声音,不知在说些什么。不一会儿,雨停了。在人们的注目里,那个浑身有些湿嗒嗒的女孩缓慢的走了进教学楼,只是脸上带着一抹与她那湿嗒嗒的形象不符的微笑,就像一只偷腥吃饱的猫儿一般。。。。。。“你呀!小丫头!真不知你什么时候才能不那么傻呢?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呢?”“哈哈哈,可快了呀!等我傻完了那就长大了呗!”
  • 千世情劫惨案

    千世情劫惨案

    千世情劫,每一世都惨淡收场。二十一个从头再来的姻缘故事,每一世以不同身份不同方式相遇,他们要如何才能破局?
  • 灵魂城圣战

    灵魂城圣战

    著名的寓言文学大师约翰·班扬在代表作《天路历程》第一部一举成名之后,遭到了敌对者的嫉妒与中伤,这些人扬言“补锅匠”不可能写出那么出色的作品。于是班扬完成了在狱中就开始创作的本书,将其出版,并在书中附上公告,声明这种风格的文字只有他写得出来,对恶毒的中伤者予以回击。本书是以一座城的经历为载体,生动的讲述了一个灵魂经历失丧、被掳、为奴到最终得蒙拯救的精彩故事。读过此书后能够深深认识到在人内心的属灵争战。这本书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不仅是叙述故事,更折射出现实处境中的你我,该怎样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