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2400000044

第44章 格伯纳的培养理论研究(2)

我们刚才所讲的主流受众和回声效果实际上是对培养理论的修改和增添,进一步细化到高频度男受众、高频度女受众,薪水高的受众、薪水低的受众,他们受到电视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这就进一步细化了培养理论。细分出来的四个组别所代表的态度和主流受众的态度其实是相近的,也就产生了四个组别和主流受众之间的混淆。如果说四个组别会产生分歧的话,这就回到了“回声效应”的情况。比如说高频度男受众和高频度女受众分为两个组别,他们在共同处于主流受众当中这个情况下会产生两个典型。

另外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对格伯纳理论的批评,是说他并没有指出受众对电视上不同内容的反应有区别。也就是根据他的理论,受众看到电视上任何节目都会将其与犯罪相联系,这是他的理论的缺憾之一。格伯纳对于不同的电视节目没有进行特定化,没有具体讲到特定的节目内容。我本人曾经进行过一项研究,我对一个大的班级的同学进行调查——并不是很符合统计学原理,但是样本是比较大的。我调查他们喜欢看什么样的电视节目,是犯罪节目、新闻节目还是其他节目。调查了解到,高频度看体育节目的受众对犯罪现象的介入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对交通事故和突发事件的介入可能性也是比较小的。原因之一是,体育节目中间经常插播啤酒广告。由于美国的广告法规定,啤酒广告必须提示不要酒后驾车,这些受众看体育节目时比较多地处于这样的提醒之下,久而久之,他们也会觉得自己很少有可能会涉及任何醉酒交通事故当中。这就体现了培养理论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商业广告培育了人们的一种理念和看法,会对他们今后处理具体事务的行为产生良性影响。

媒体环境与社会影响

格伯纳对其他人对他的批评有一些答复。他在答复中说,不同的节目并不能够对培养理论的基础起到影响作用,所有的内容都可能会影响到社会,如果非要回答,只能说所有的内容都可能有犯罪倾向。他依然认为他的培养理论是一个没有特定分类的理论。

有关培养理论的新的研究领域——其实并不完全是新的,也是因为格伯纳的理论是诞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从那以后人们对它研究颇多,也就产生了一些对于培养理论标准化的研究——其中有一些对电视方面的研究有一个被认为比较新的层面。是说为什么电视上的内容不管是由哪个台播出的,都有着惊人的一致性或者说相似性。在美国的电视史上存在着大量的拷贝现象,某一个公司或者电视台制作出节目以后,很多电视台或者电视新闻网就会跟着去拷贝这个节目。大家都知道,上个世纪60年代出现的牛仔节目非常受大家欢迎,后来的情景喜剧(节目中带有大量笑声)等节目都出现一个台创作出来后会有很多台去拷贝的现象。再有真实世界这样的节目,它是由真实的人充当角色在电视中进行真实项目的表演,电视对他进行贴身报道,这样的节目也流传开来,不仅是一个电视台在播出。

人们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电视节目是一种大众化的产业制作,所以容易出现复制现象。电视节目雷同是因为电视节目的需求量比较大,为了应付大批量受众的需求,所以在节目类型上做得比较相似。随着后来20年计算机、录像机、DVD的普及,人们发现DVD、录像带和电视节目有很强的相似性,几乎是一样的内容。

培养理论的另外一个领域里面,有两个名词叫做第一概念和第二概念。第一概念是人们对真实世界最原始、最基本的概念,这个概念可能使人们对世界的一些现象产生惧怕。第二概念的形成会让人对自己居住的地方产生一种担心,他们常常会问,“我居住的地方是否安全?有多安全?”研究者发现,电视节目往往会影响到第一概念的形成。也就是说,人们看电视的多少会影响他们对世界的看法,甚至会使人们认为这个世界是一个令人害怕的恐怖的世界。电视对我的影响属于第二概念,我经常会考量我身边这个社区是否安全。经过考量,我发现我身边的社区对我来说是一个安全的社区。

除了刚才所讲的与犯罪相联系的效果之外,还涉及黄色与色情的问题,这些问题会与对广泛传播的概念和效果的考量有关。这个效果会影响到人们的文化信仰,进而会影响到女性的性角色。这是除暴力之外的另外一个问题。我们下面看一些例子,在一些媒体中会出现暴力镜头,产生一些效果,这里的例子是讲平均一个儿童在12岁时会看到多大量的暴力内容。刚才已经看到,在色情内容之外,这些孩子可以看到数万条暴力内容。

另外一些理论研究是基于培养理论的一个分支——社会概念形成理论。当人们对电视内容有一定了解的时候,就会形成一些对社会的认识态度。我们今天早上讲到,行为的效果是非常难以测定和研究的。

对社会概念形成理论,也有一个比较淡的学术支持。也就是说,在电视上看到这么多暴力现象以后,受众是不是就会接受这种暴力现象?到目前为止支持率是不高的。我们看到有关超人之类的卡通节目,是不是就能得出结论说:卡通英雄总是能战胜邪恶,因为超人比魔鬼有更强的体力和更高的格斗技巧?有另外一个案例,是一个经典的研究案例,它是一个名叫潘多拉的人进行的研究。他把孩子们分为两组,一组看暴力节目,另一组看没有暴力镜头的节目。给两组孩子一些玩具娃娃,看非暴力节目的孩子对玩具娃娃们就会很友好,看暴力节目的孩子回到玩具室时会殴打玩具娃娃。这样对社会概念形成理论就有了一组支持。

我们另外一个研究假设叫做灵魂净化假设。这个假设是说,看很多暴力节目会对人们脑子里产生的入侵性和脑子中存在的暴力印象有一种净化的作用。这个假设表现在,当人们看了很多血腥暴力节目后,会觉得自己比节目中实施暴力的人要好得多,不能与他们同流合污,不能做出暴力的事情。这样反而对人们脑子里固有的暴力和入侵倾向进行了净化。

还有一个假设叫做触媒化假设,这个假设所获得的研究方面的支持要比其他假设多。这个假设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受电视节目(犯罪节目或者是其他节目)的影响是比较小的,在正常情况下,人们会认为在电视上看到的情况不是真实的。在非正常情况下,非正常的人会受到电视节目的影响,比如说人处于暴力情境中就会变得暴力。所以有人把这个现象列为敏感现象。这类人是比较少的,他们看越多的暴力节目,就会变得越暴力。

媒体对女性的影响

当格伯纳谈到培养理论的时候,他实际上是在讲电视节目的内容对人们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会使人们积累一种对世界的看法。格伯纳感兴趣的是报业的情况,以及报业是如何影响受众的。但是他在论述的过程中,也加入了有关性别以及种族的情况。他得出的结论是:世界是一个恐怖的世界,女性与少数民族的人往往会成为恐怖因素的受害者。另外,大家可以看到,美国电视节目的制作情况反映出男性占统治地位。男性出现频度,以及男性曝光率要比女性高;男性主持人以及男性新闻主播出现率都要高于女性。这就会给人这样一个印象:男性可以得到展示、描述世界的机会,因此男性在这个世界上占主导地位,而女性与少数民族则居次要地位。格伯纳的研究结果发现:电视是一个传统角色,它把女性当做一个情感者、观照比喻者的角色来展示,这种格局同时也会影响到孩子对未来工作的选择以及对未来的看法。

电视和性别还会加强一种对女性的扭曲的、传统的看法。从电视上看,女性总是从事护士、秘书之类的工作。两位学者在1972年的研究表明:在广告中,女性的形象是受到贬低的,而且是单面的形象。在广告中,女性总是以家庭主妇,依靠男人的形象而出现的。在这个研究中,通过调查2000个广告,研究者还发现,男人是以汽车、理财广告中的角色出现,而女性则被限制为以洗涤用品及美容美发用品广告中的角色出现。电视有一种潜力,可以给孩子们一种潜在的教育。孩子们能够通过这种格局了解社会。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培养理论在这个侧面,似乎起到了它的效果,即通过电视中男性与女性的格局,使孩子对世界形成了这样的观念。这些现象与效果,在培养理论当中,往往还会被扩大化与夸张化。这个研究的缺点还在于,它仅仅是把数据局限于孩子看电视的时间上,往往忽视了家庭因素对孩子的影响。电视上有一些对性的描述,会对孩子们性观念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作用。有一种节目形态,叫做肥皂剧。往往在下午播出,它们在年轻的女孩子当中非常流行,而这些肥皂剧也通常为年轻女孩提供有关性描述方面的内容。另外,美国的年轻人非常喜欢观看有关校园的肥皂剧。这些肥皂剧中,单身母亲往往被描述为收入不高,拥有健康的孩子,居住在公寓中,有足够的时间与朋友聊天、学习。这类节目使女孩产生同样的概念。这可以说是培养理论的又一个例子。

另外,杂志也对孩子有一定的影响。我认为专业化的杂志比较多,因此杂志对女孩子的影响也比较多。把杂志与电视节目放在一起,我们可以说媒介对青少年起到一种让他们获得知识,形成观念的效果,显示出了培养理论的作用。

现代种族主义和“玻璃顶”效应

此外,还有一个概念叫做“现代种族主义”。它是在一种带有入侵性的种族歧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一种“玻璃顶”效应,它的表面是无形的。比如说一个有色人,他在公司中做到一定程度就达到了顶层,通常“玻璃顶”效应也指女性在公司中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它是一种无形的、隐藏的现象,表面上看不到,但它像一只无形之手在发挥作用。它使正直的人们产生一种厌恶感。

这种隐藏的效应也有它的意外情况,比如说某些黑人运动员、黑人主持人的收入都相当高。而现代种族主义往往会滋生一些传统概念,比如中国人比较聪明,西班牙人比较愚笨,传统的情况往往又会使受众产生一种厌恶之感。有关现代种族主义,Entman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它是一种综合体,综合了敌意态度、憎恶、否定,是对白人在某些方面的否定,而这种否定是针对白人的活动和白人对黑人的理解而来的。现代种族主义对黑人的敌意,往往通过手铐来体现,我们所说的犯罪现象,往往由手铐来代表。这就使人产生一种错觉:黑人总是与手铐相关联。

像这样的现代种族主义,往往会产生两个方面的情况。第一个方面是积极情况,会对有色人种中的优秀运动员以及优秀主持人产生一种正面印象,但这种正面印象中仍然会流露出白人对黑人的憎恶与不高兴。因为白人认为,黑人之所以能在电视台中担任主持人,不是因为他们的主持水平高,而是为了让观众觉得电视台并不歧视黑人。

实际上也有一些人认为,奥巴马有当总统的可能,不过是因为他是黑人。这种观念就流露出白人对黑人的憎恶,流露出现代种族主义的迹象。另外一个案例就是姚明。在传统观念中,美国人仅认为亚裔人很聪明,学习好,智商高,而姚明的出现使美国人意识到亚裔人不仅很聪明,而且具有很强的体育运动能力。这也表明了美国社会的大多数人对亚裔的一种偏见。

交流环节

学生:请问培养理论和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理论有何区别?

韦恩·旺达:培养理论更加接近心理学的理论,而非社会学理论。主要是研究观看电视的频率和节目的时长如何影响受众对真实世界的观念的形成。通过媒体对真实世界的报道,使受众形成对真实世界的世界观。这就更近似于心理学理论。

学生:请问培养理论如何反作用于电视节目的实践?

韦恩·旺达:对新闻和传播的研究,其着眼点在于如何改善电视节目内容,使其更加有趣,吸引受众。但是有些新闻传播理论的研究并无很强的实践性,更多的是浓厚的学术性。并非所有的研究都与实践有关,电视节目制作人主要着眼于收视率而并非理论研究。

学生:那是否培养理论研究更多的是具有社会学的意义?是否有过通过传播理论建立起某些法案的可能性?

韦恩·旺达:这种情况在美国出现的可能性不大。但是美国也有一定的法令限制。例如在晚上七点到八点不准播放暴力节目等。但是这些法令的执行却也碰到一些问题,因为早先的规定是针对无线电视网的,但是由于有线电视网的出现,对于暴力节目播出的规定就越来越弱化了。

学生:那美国理论界如何看待“媒介素养”呢?

韦恩·旺达:“媒介素养”在美国从未深深植根于新闻传播界中,这个领域是被人们所忽视的。

同类推荐
  • 立志为民服务社会

    立志为民服务社会

    本书使大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洞悉做事的规律,在大学生的思想上打上科学的、高尚的德育思想烙印,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教育目标。
  • 微风无限:微时代娱乐景观管窥(“微时代漫步”系列丛书)

    微风无限:微时代娱乐景观管窥(“微时代漫步”系列丛书)

    “微”风所向,无限精彩;本书以“微文化”的精神流脉为纲,以“微娱乐”的发展肌理为目,引领读者管窥一个异彩纷呈的“微家族”。
  • 永恒的中国心

    永恒的中国心

    吴大观同志是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品德高尚、报国有成的党员专家。2009年7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做出决定,追授吴大观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之后,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国资委党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的通知》,要求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的活动。吴大观同志还光荣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本书收集了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的演讲稿及中央、地方媒体对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的各类报道,对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高尚品德和崇高精神进行了详尽介绍和深入挖掘,是学习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的生动教材。
  • 剧领天下:中外电视剧产业发展报告(2012-2013)

    剧领天下:中外电视剧产业发展报告(2012-2013)

    本书是国内独有的全面解读全球电视剧产业最新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综合研究报告。本书由30多位传媒专家和业界精英倾情奉献,是一部集时效性、权威性、精准性、可读性于一体的行业著作;是一部发现规律、把握趋势、立足本土、放眼全球的中外电视剧产业发展的最新实物研究大全。
  • 南开大学史话(中国史话·文化系列)

    南开大学史话(中国史话·文化系列)

    本书是向广大读者介绍南开大学近百年办学历程的一本普及性读物,也是面向社会大众讲好南开故事的一个尝试。书中分历史概述、南开往事、南开名人、走向未来四部分内容,并附有大事年表,比较全面地展现了南开大学近百年来与国家民族命运相系的发展道路、“公能育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特色、“认识中国,服务中国”的学术传统,成为中国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
热门推荐
  • 死期已至

    死期已至

    公元4673年,世界上最后一个人类即将死去。卡尔特人痛心疾首,想尽一切办法延续他的生命。然而,这份好意,江尤不愿意接受。
  • The Qur'an
  • 召唤无敌神话

    召唤无敌神话

    穿越到了异世界,成了一个亡国的王子,还有一群人想要杀自己?好在,自己还有一个金手指。消耗天子气运:你召唤了叶孤城!你召唤了白起!你召唤了神魔蚩尤!你召唤了妖皇东皇太一!你召唤了盘古大神!……当然,最强大的还是自己,最后都无敌了!召唤最强的英雄,手拥最无敌的大军,打造世间最传奇的神话。我就是我,这一世不一样的烟火!
  • 大集譬喻王经

    大集譬喻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披着鼠皮的龙

    披着鼠皮的龙

    这是一场龙的大戏,由东方神龙、西方魔龙、太古恐龙等联袂出演,主角是一只老鼠,一只由神龙养育并梦想着成为神龙的老鼠。
  • 快穿之你是主角又怎样

    快穿之你是主角又怎样

    简介啊……我不会写(??﹏??)反正我感觉我得文文很好哒!!!
  • 号角声声

    号角声声

    介绍了秦汉前后的各大战争,远古的战争、奴隶社会中的著名战役、秦汉时期的著名战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战役、隋唐时期的经典战役、弱势两宋时期的战役、元的拓展疆土、明王朝的著名战役、满清的军事斗争
  • 阿巴东的葬礼

    阿巴东的葬礼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网恋这盘菜

    网恋这盘菜

    秦宇从没料到抢个boss能引出这么大动静。那身无半两肉的小牧师居然有个大号位列异域十强。好在秦宇用的是朋友账号,没暴露出自己真实身份。否则被追杀滋味可不好受。惹不起她彤爱君,躲总行吧?喂喂,同学你说什么?你看见班长大人在玩异域,你说那优等生眼镜妹玩异域等级还比咱高?她叫什么?大声点听不见!什么什么?彤—爱—君!秦宇超淡定,45度角忧伤望天:上帝,不带这么整人的!
  • 血魔灵珠

    血魔灵珠

    爱恨纠葛,吵不离,却只愈加情深,万事皆输于一个情字。天赤渊:“北海小公主,英姿飒爽,还这般丰神绰约,当真称得上天生尤物。”灵綮[qìng]:“放肆,本公主岂是你这魔头能随意亵渎的?闯我北海者,死!”前世今生牵扯不断,她们彼此有过千年等待,误解百出,终究还是情不可断,生世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