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2400000016

第16章 刺激-反应:电视节目创制的主动手法(2)

第三是推广。推广在现在电视节目创制当中,也占到非常重要的位置。我建议大家有空的话可以去清华听一下赵曙光老师的课,他讲的就是整合营销和口碑营销。我觉得这个内容特别好,这几天和他聊天对我自己也很有启发。其实,如果你没有钱,又想把一个节目做得火一点的话,现在也有一些渠道是可以做的。拿我博士论文的调查为例:我做的网络调查需要一千个样本,怎么样能让这一千个人去帮你填表呢?很简单,你利用你MSN上的人,像“老鼠会”一样,互相传递,再加上手机和视频聊天的力量。这样,我在短短的三天之内,就有五百人帮我填了问卷!这是我一个人的力量。

如果你自己去做一档节目,你同样用这种方式,让栏目负责推广的人(一个栏目必须要有节目推广人这样一个角色,否则不够现代化)去所有的名人博客上发帖子,去所有火的BBS里发帖子,然后把节目组里所有人手机里存的号码调出来,在你的节目播出前两个小时给他们发短信。这样一来,我们初步估计一下,在北京让几十万人知道今天晚上要播出你的节目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比方说二十万,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北京固定人口有一千万,流动人口一千万,共两千万人口,就有百分之一的人会知道你的节目今天晚上要播——整个过程花不到一百块钱,就可以完成推广。

当然,如果你再有钱的话,就像《红楼梦中人》所做的,每天有几十个记者围在那儿采访你。这些记者的采访,不但会被搬到电视和报刊媒体上,网络媒体也会转载,这样一来,它的影响面就更大了。

所以,如果将来大家去做一个节目的领导者的话,节目创制的这头三项,我觉得非常重要:选一个好的题材,找更多的钱,然后做好的推广。

寻找“刺激”:如何让你的节目好看

要把节目做好,有两个关键因素:第一就是人,第二就是意识。两种人比较重要:第一种就是让观众看到的那个人,我们一般称之为主持人;还有一种就是幕后做策划、做编导的人。这两种人都需要有非常好的意识。这种意识强调对现代节目走向的把握,而不是简单地把A段落跟B段落编辑在一起的节目剪辑技术。

接下来,给大家讲一些具体的手法,也会给大家看一些案例,帮助大家理解怎么样能够在电视里创制“刺激”。比如,民生新闻是从2002年到2005年特别火的一种节目形态,各地的民生新闻都特别火。但是,从去年开始,似乎就没有那么火了。不过,如果你留意一下它的收视率的话,依然非常高。就北京地区而言,《第七日》的收视率是3%~4%,跟电视剧差不多。这说明民生新闻节目虽然不像前些年那样火,但是收视反应已经稳定下来。

在这些民生类节目当中,有一个纪录片叫做《线人》,拍的是给《南京零距离》每天送稿子的这么一些人(并不是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大家可以发现他们的新闻敏感性,因为这是他们的饭碗,他们要靠这个吃饭,靠这个吃饭的时候他就琢磨得比你多。他们在寻找什么?实际上就是两个字——“刺激”。我个人认为,西方对于新闻的理解是更适用的,就是“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我们老说国外对我们只有负面报道,事实上,因为只有负面报道才能称之为新闻——我是这么看的。因为,老外对自己的报道也是负面报道,正面报道那不是新闻,而是宣传,大家一定要把新闻和宣传区分开。所以,只有负面报道、只有负面新闻,才真正成为新闻,才对观众有刺激点,才可能有收视率。

今天,不跟大家谈任何政治性的东西,不谈意识形态的东西,我只跟大家聊一下如何能够让你的节目好看,如何能够在做节目的时候找到兴奋点。

在当前,电视媒体实际上是处于一个转型时期,其功能是“工具+商业”。所谓“工具”,指的是它被党、政府控制着;所谓“商业”,即圈内所称的“公有商营业”,但这不是官方说法。也就是说,电视台表面上是公有的,其实是商营的。同时,电视也是当前最通俗的一种大众媒体。对老百姓来说,他想要看的是生活的奇观。你只有把生活转变成奇观,你才可能吸引人。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这几年会有这么多猎奇的节目,比如《想挑战吗》?因为“奇观效应”实际上会告诉你,要不停地去刺激观众。我觉得对于电视媒体来说,理性是没有价值的。最好你能把握住感性的东西,而感性最根本的本质就是一种动物性。实际上,你的节目最主要就是要达到这样一个目的:不断刺激人的肾上激素,不断让人处在比较兴奋的状态。这种兴奋不是他的主体性、不是他的理性可以控制的,他就不会换台,他就会一直看你的节目。这种节目的最典型代表就是收费电视。而在收费电视当中,在全球推广了那么久,只有两种节目真正成功了:一种是体育节目,两个拳手在打拳击,一堆运动员在抢一个球,竞争强、刺激深!第二种就是色情节目。只有这两种节目才能真正地卖出钱,剩下的节目都卖不出钱,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两种节目刺激人的肾上激素,让一个人兴奋、失去控制,让一个人不可能动遥控器,稳稳地看你的节目,你说交钱他就交钱!你只有在节目当中找到这样的刺激点,让人的肾上激素分泌量上升、让人兴奋的这些点,这才成功(当然,色情节目在我们国家是被禁止的)。因此,对于编导,制片人常常说的话就是“你要不刺激观众,我就刺激你”。

那么,刺激从哪里来呢?刺激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天生的刺激,2005年戛纳电影节颁奖时有一起“苏菲·玛索事件”,她走着走着,突然带子掉下来了,出现了严重的露乳走光状况,这种天生的刺激带来的是该段视频在网上点击率很快过亿。

另一种是后天的刺激。其实电视和电影一样,假定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一个编导可以用假定性去做很多事情,举个例子,比如你要去电影院看电影,这个电影告诉你是悲剧,你就会带着悲剧的意识进去,进去以后你却老是在乐(比如《十面埋伏》),这就有点反了,“有点拧巴了”。这种假定性对于做电视也是一样的,节目的预告片告诉观众是什么,观众就会根据这一认知去印证节目,如果你满足了他们的预期,满足了他们的等待,这种“假定性”就成立了,他们的情致也就得到了释放,你也就留住了观众。

于是,对于后天的刺激,你要下工夫去练习,一定要想办法获得这种能力。生活当中其实到处都充满了刺激,举个例子,有多少同学到新东方去听过课?(许多同学举手)好多人,对吧?新东方的老师其实在90分钟的课里,花70分钟去闲谈,去讲笑话,他们让你不断兴奋,然后,无形之中给你讲两道题,你就会觉得他讲得很好,就是这样。另外一个例子就是“二人转”。“二人转”的演员不断地去刺激观众,你看他们的这种方式:“哎,朋友们,来点掌声!”诸如此类,不断地去刺激你。然后,我们再看电视剧,电视剧一直是收视率还比较高的节目类型。电视剧里都有什么,性有没有?有。前一段时间中央一套播出《秦始皇》,被人骂,说“那个不是写大秦的历史,写的是秦始皇的后宫秘史”。暴力有没有?有,现在包括家庭伦理剧都充满了暴力。然后就是脏话、故事和悬念感。但是,对于一般电视节目来说,它不可能这样,它和电视剧不能相比,电视剧拥有的这些吸引人的优势,在一般电视节目里全部不存在。所以说,做一般电视节目要比做电视剧更费劲。

因此,对大家来说,要多看节目。大家应该充分利用宽带资源,多去网络上看看别人的节目是怎么做的。多看节目对你的帮助会非常大,这就跟你愿意拍纪录片,就多看一些纪录片的道理是一样的。记得于丹曾说过:“你的制作方式一定要比观众高出一点点。如果高太多,观众跟不上,他就不看了;如果你低于观众,他还没看呢,他已经知道你这个是什么东西了,他也不看了。所以,如果观众知道一点,又不太知道,这个时候他的好奇心是最强的。”这也就是于丹总结的“永远领先半步”,我觉得这个理念对于做电视来说非常重要,也就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让熟悉的生活有一点陌生感,有一点悬念感,这样一来,做出来的节目,观众才会真正地去看。

同类推荐
  • 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

    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

    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
  • 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我的第一本百科书:人文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

    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

    社会转型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其中中国和俄罗斯的社会转型又最具有代表意义,有关两国社会整体转型研究以及两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各个领域转型的比较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俄社会转型学术研究方向。功军博士后的出站报告《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就要出版了,这是关于两国社会转型与传媒变革比较的第一本学术专著,其所取得的开拓性和创新性成果,是值得庆贺的。
  • 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

    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

    本书对《环球时报》的发展历程、报道特点、标题、版式、发行、广告、人才、文化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全景展现了《环球时报》的积极探索和丰硕成果,揭示出其成功的秘笈。本书指出,在国内国际新的传播环境下,《环球时报》今后的发展目标是: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大报,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本书观点鲜明、逻辑严谨、材料着实、图文并茂,综合运用新闻学、传播学、叙事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加以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书可为传媒从业者提供借鉴,也可为传媒及相关专业师生提供参考。
  •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2010年讲座精选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2010年讲座精选

    2010年“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邀请了白燕升、孙立群、白岩松等60多位名家大师举办了60多场讲座,从讲座文稿中精选出62篇整理编辑成本书,内容涵盖历史文化、民生文化、民俗文化、纪念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励志教育、文学艺术、生态文化等等多个领域。
热门推荐
  • 积极心态引领成功(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积极心态引领成功(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积极的心态会促进你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延长你的寿命,而消极的心态会逐渐破坏你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缩短你的寿命。拥有积极心态的人像太阳,走到哪里哪里亮,拥有消极心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这说明只有和积极牵手,成为它的朋友,你才能通向成功的站点。
  • 学《矛盾论》 用《矛盾论》

    学《矛盾论》 用《矛盾论》

    中央电视台一套热播的电视剧《奠基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正当大庆打油井最困难的时候,石油部长余秋里号召大家学习《矛盾论》。一时间,大庆油田掀起了学毛著、学《矛盾论》的高潮。用毛泽东哲学思想武装头脑的大庆工人,激发出无穷的创造力,终于取得了油井大会战的胜利。这说明,《矛盾论》的光辉思想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还运用矛盾论原理,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江泽民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精辟地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基本矛盾论上是一脉相承的,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与时俱进的。
  • 仙侠奇缘之红梅凛

    仙侠奇缘之红梅凛

    她出生在冰天雪地,天地之间第一颗梅花,他是伏羲的后人,凌薇仙宗之主。“师尊,桂花糕已不再香,桂花蜜已不再甜,为何明明知晓,还要如此怀念。”“师尊,你胸口的梅花碎了,我最后的梦也碎了。”“师尊,当我带上猩红色的面具,我将为你杀出一条血路。”“师尊,当我花瓣凋零,断枝空袖飘布,你不可来寻我,只因无颜再见。”撑筏凋零夕渡,断枝空袖飘布.天江浪花起,青山重叠择路.悲去,悲去,此生再共难聚.
  • 总裁来袭,偷生一个萌宝

    总裁来袭,偷生一个萌宝

    “爸拔,麻麻说要带我离家出走。”什么?!这该死的女人算计他、生了他的娃,竟然还敢跟他离婚!“好,很好!公司归你,房子归你,车子归你,儿子归你……我也归你!”舒茵茵:“……”不要脸!
  • 假如没有了引力

    假如没有了引力

    这是一部充满童趣和想象的小学生作文集,是我作为家长从孩子的10多万字作文和已发表作品中精选出来,包括35篇散文(含随笔、日记)、10首诗歌。写作来源于孩子的课堂作业、周末作业、考试作文、参赛作文,然而更多的却是来源于孩子课余时间,出于兴趣或出于冲动的写作。
  • 樱花下的一次邂逅

    樱花下的一次邂逅

    元翎和许翊的第一次邂逅是在樱花树下。他们都十分庆幸能有这场邂逅,能够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
  • 网游之奴役Boss

    网游之奴役Boss

    吴天进入《帝国》全息网游世界之中,意外获得最垃圾体质,却因祸得福与强大boss们建立平等(不平等)契约!吴天:“那边的boss!女的站左边,男的站右边,不男不女的站我后面了!”别人家的boss出门等着虐玩家就好了,咋就这边的boss出门必须背上全部家当呢?奴役boss,挑战不可能!光环buff身上拍,来世还是大魔王!
  • 冰凉的水炽热的身体

    冰凉的水炽热的身体

    在夏天我们都会感觉很热,这时候来了一趟冷水再合适不过了。
  • 未待荼蘼开尽

    未待荼蘼开尽

    【异能+转世重生+1v1】,欢迎入坑。顾心陌是被顾家养在乡下的大小姐,是母亲眼中的扫把星,妹妹眼中的陌生人。慕容凌是帝都人眼中首位不能惹的爷,狠心绝情,为人冷漠。两人初见,她误入他的房间,差点被掐死。而后,一件旧事让两人不打不相识。从此慕容凌的心里就住进了一个人,他化身为宠妻狂魔,在宠老婆的路上一去不复返。而当事人顾心陌却泪流满面:谁能告诉她,当初那个像冰山一样的男人去哪儿了?她要离家出走!呜呜呜~旁观众人则表示:凌少的高冷人设呢?三天两头撒狗粮是怎么肥事?吃得太撑了!嗝~——他如雪后暖阳,带着清冷的气息闯进了她的生活,照亮了她的世界,成为了她心底最美的一道光。当一切都尘埃落定后,她问:“为什么赌上来生也要找到我?”他认真而又深情地回答:“因为你,是我的命。”
  • 吾乃和政王

    吾乃和政王

    意外穿越到了一个异界朝代的诸侯王怎么办?当个不世真主英雄,还是救济卫国明正君主?当代宅男李正堂表示:对不起对不起,我只是一个咸鱼,您可放过我吧,人家不想当诸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