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0200000021

第21章 南京国际形象的媒体建构(1)

巴拿马市市长、城市地区经济学家帕斯卡尔·马拉加尔断言:“未来对世界上多数人来说,区别他们的主要标志是城市而不是国家。”全球化的进程、传媒环境的日新月异,这一切都凸显了今天城市的重要性,媒体建构与城市形象的课题日益成为“显学”。本章就尝试对六朝古都南京塑造国际形象的媒体建构进行初步调研和理论探索。

第一节 新境界:城市形象的对外传播

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的描述,影响着人们对社会现实的构想;媒介通过选择新闻事实形成媒介议题,使某些事实从无数客观事实中凸现出来,从而参与“社会现实的建构”过程,影响着人们对现实问题重要性的认识。美国传播学者恩特曼(Entman)认为,如果受众对某议题或事件缺乏丰富的直接经验,那么他们对议题或事件的理解就极大地依赖于新闻媒体,依赖于新闻叙述的性质。毫无疑问,中国城市的对外传播,需要大力借助大众传媒议题设置的功能。大量的传播学研究表明,西方对于中国某城市的印象和看法,主要来源于书籍、电影、报纸等大众媒体中关于这个城市的描述与报道。

一、城市形象的概念

国外最先提出城市形象的是凯文·林奇,他在1960年就出版了专著《城市形态》,认为城市形象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路、边、区、节点和标示等方面,并强调城市形象是通过人的综合“感受”而获得。凯文·莱恩·凯勒提出“一座城市可以被品牌化”的思想,他认为城市品牌化的力量就是让人们了解和知道某一区域,并将某种形象和联想与这个城市的存在自然联系在一起,让它的精神融入城市的每一座建筑之中,让竞争与生命和这个城市共存。国内学者张卫国指出,城市形象是城市给予人们的综合印象和观感,即城市这一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张宏认为,城市形象是指人们对城市的看法和评估,是城市与人们之间形成的一种心理关系,具体指一个城市的内部公众对该城市的内在综合实力、外显活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的综合评价和总体印象。

他指出,城市形象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其中,硬件部分包括城市布局、城市建筑、城市道路、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城市色彩等;软件部分包括城市经济、政府行为、市民素质、干群关系、社会治安等等。张学荣认为,城市形象是构成城市的各种因素的总和的外在表现,是城市公众对由这些因素形成的城市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印象、看法和评价。汤正刚则从广义和狭义两个维度来界定城市形象。其中,广义城市形象是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外在表现,是反映一座城市富有时代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文明数值和特色风貌,也是给予社会公众或来访者的总体印象和综合评价;狭义城市形象是指由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环卫和生态保护等城建部门的工作状态和质量塑造的有形的、物化的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的自然环境风貌和人工建设风貌的复合展示,也是它的历史发展状态和现实建设水平的综合体现。

刘玉成认为,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的内在历史底蕴和外在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市的总体特征和风格。优美的城市形象,不仅对提高城市知名度,提升城市品位,繁荣城市经济,而且对增强城市实力、优化城市功能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黄景清认为,城市形象是人们对城市的综合印象和观感,是人们对城市价值评判标准中各类要素(如自然、人文、经济等)的综合性的特定共识。他把城市形象分为狭义城市形象和广义城市形象,其中,狭义城市形象是指城市形象识别设计;广义城市形象是指对现有城市环境、城市活动、城市构成、城市规模等要素的总体概括。

二、城市形象对外传播议题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博导、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张咏华开展的城市对外传播的项目调研结果,为我们有关南京对外传播的议题探索提供了方法的借鉴。

项目组对英国主流大报之一的《卫报》2005年关于中国的报道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其“常规议题”和“报道方式”的框架分析,截取了2005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这段时间,报道样本取自EBSCO数据库。结果发现国外报道主要集中在国外版(46篇)、城市版(46篇)和国际版(30篇)。纵观《卫报》2005年全年关于中国的报道,涉及内容相当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体、科教和社会等5大类型的内容,但各类型在数量分布上差距十分明显,最多的政治类达82篇,占全部报道量的35%,而最少的科教类只有为数不多的7篇,占全部报道量的3%。各类内容的报道按数量依次排序为政治、经济、社会、文体、科教。

另外根据刘华宾、陈颖、袁凌灵在《借助互联网,看海外媒体眼中的上海国际形象》一文的调研结果,从媒体的“议题设定”功能出发,根据标题和内容进行分类和量化分析,从报道量、报道内容和报道性质三方面分析2005年海外媒体报道中的上海国际形象。

结果显示借助Google、Baidu、Yahoo等搜索引擎,2005年海外英文媒体对上海的报道共计431篇,涉及的报道来源有美联社、合众国际社、彭博新闻社、《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国际先驱论坛报》、《新闻周刊》、CNN、ABC、CBC等美国主要通讯社、报纸、周刊和电视媒体,以及路透社、《泰晤士报》等英国主要媒体和亚洲、大洋洲的一些影响较大的媒体的英文内容。国际媒体关于上海的报道共有14项议题,主要集中在经济与对外贸易领域(经贸、房产、航运),共198篇,约占总量的46%;3项涉及政治领域(政府形象、政治制度、人权),共44篇,约占总量的10%;3项涉及社会领域(城市形象、社会、市民),共67篇,约占总量的16%;4项涉及文化领域(教育、文化、科技、传媒),共65篇,约占总量的15%。上海与国际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体育等方面的交往也受到关注,共有57篇,约占总量的13%。

通过两个调研项目提供的调研数据,我们初步判断国外媒体近期对国内城市包括南京的关注点,应当主要集中在政治和经济领域。结合南京在中日关系中的特殊地位、南京在海峡两岸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为此我们提出南京国际形象的媒体传播议题锁定政治敏感话题———南京大屠杀、两岸统一以及南京经济发展的特色新闻的构想。

笔者在EBSCO数据库中对南京进行报道搜索,结果发现国外对南京有两种英文表达方式,一种是nanjing,另一种是nanking。

首先通过nanjing搜索到1036条信息,来源媒体有报纸、传记和原始档案、杂志、图书和百科全书、广播和电视、电影和视频以及照片七大类。

外媒对南京比较感兴趣的议题是:南京大屠杀、中日关系、孙中山、古城历史名人、经济和科教等内容,而这其中提及最多的议题就是南京大屠杀,这也佐证了前面笔者的理论设想。

笔者还根据世界主流媒体之一英国的《金融时报》(Finance Times)中文网对南京的报道议题进行了检索,结果发现在2008年9月3日至2009年7月22日的时间段里,《金融时报》有关南京的报道总共有217篇文章,题材涉及新闻、评论与专栏、分析、读者、特稿和视频六种形式,其中经济类报道共91篇,台湾或者民国话题共27篇,南京大屠杀共19篇,其他共80篇。考虑到该报纸偏重经济报道的特点,有关南京经济方面的报道主要涉及南京汽车集团近一年的最新动态,如国外收购以及一汽集团对其的收购。相比之下,政治话题相对稳定,即南京大屠杀、两岸统一以及民国的话题,而且报道量比较大,占到报道量的五分之一强。

笔者在EBSCO数据库中对上海、青岛和大连也进行了相应的搜索,结果发现外媒非常重视上海,报道数量达到14117条,青岛是361条,大连是375条。相比南京1036条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南京相比上海在对外媒的吸引力方面的差距,同时相比民众对青岛和大连不断攀升的关注热情,外媒似乎更关注南京。

如果南京能够顺势借用政治资源,将其转化为媒体关注度,转化为南京深厚内涵的城市品牌,则城市发展战略将如虎添翼,千年古城也将重放异彩。

三、国内城市对外传播案例分析

以青岛为例。青岛建市很晚,按1891年清政府派兵设衙作为建制开始,至今119年(截止到2010年)。如按国民政府1929年设青岛特别市,则它的历史有80余年。

青岛借助“青岛啤酒”、“海尔”等企业品牌,通过每年青岛啤酒节的节庆活动,以名扬名,使青岛这座美丽的海边城市家喻户晓,名扬海外。由中央电视台主办、青岛啤酒独家冠名的“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中国名城”大型电视活动启动仪式于2007年4月15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活动与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内外有关机构合作,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设立“中国城市展播周”,介绍中国名城。本次活动借助2008年CCTV经济频道作为奥运国际频道的平台,以电视节目形式集中展示中国城市品牌形象,是奥运背景下的城市总动员和城市联欢,包括城市文明、城市环境和城市活力等方面。毫无疑问,作为赞助方所在地的青岛,在这个大型媒体推介活动中获得了最高的曝光率。

在咨询公司Interbrand和美国《商业周刊》2007年联合进行的中国品牌调查中,青岛啤酒位列全球企业中国品牌第二位,44%的被调查者认为,青岛啤酒是中国全球品牌之一,是中国的形象使者。当然青岛啤酒也是青岛市一个亮丽的名片,这是非常高明的城市宣传方式。

大连也是一个城市形象塑造的绝佳范例。大连用经营的眼光看待整个城市资源,把经营城市作为突破口,将城市作为最大的产品来规划、设计、建设和经营。首先,大连在央视黄金时段着力打造城市最佳投资环境和最宜人的居住环境,大连市政府在我国奥运会申办成功后就提出“奥运在北京,观光在大连”的口号,在央视传媒加大宣传的力度。为了切实提高大连的国际知名度,借力北京奥运的东风,大连市旅游局进行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如在国际奥委会对北京考察期间,把大连的介绍资料放到考察人员的房间内,在北京奥运接待八方宾客之时,大连已经成为他们旅游的首选地之一。

义乌在城市形象塑造方面,也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方面。

义乌以其繁荣发达的商贸市场闻名于世,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目前已经被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权威机构确定为世界第一大市场。义乌生产和输出的“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的产品已经随着中外商人的脚步遍布了五大洲,而密切的物流、人流和信息往来也让义乌在世界各地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义乌在海外媒体中的曝光率是相当高的,甚至不逊于国内的一些省会城市。这种情况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尤为明显。如在新加坡《联合早报》中,对义乌的报道量达到了23.67篇/年,香港《大公报》也达到12.25篇/年,平均每月都有1—2篇报道。我国台湾《联合报》和《澳门新闻网》,对义乌的报道率也在5篇/年左右(分别为4.89篇和5篇)。朝鲜《中央日报》和《朝鲜日报》、日本《日本经济新闻》,每年都有1篇以上的义乌报道。即使在与中国交流有限的印度,当地主流大报《觉悟日报》和《印度时报》也均对义乌有所报道。

在世界的其他地区,对义乌报道相对比较多的海外媒体主要集中在与中国经贸关系比较密切的国家和地区,如在欧洲、美洲和澳洲等地区,在可以检索的年限范围中,美国《纽约时报》和英国《泰晤士时报》分别对义乌有6篇和4篇的相关报道。其他一些重要报纸如美国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德国《世界报》和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人报》等,也都有涉及对义乌的报道。

义乌在海外华人圈中知名度很高。海外华文媒体不仅是华人华侨之间沟通的平台,也是华人向世界传播自己声音的重要平台,而网络的互动、多媒体、大容量、实时等特性更使海外中文网站成为海外华人应对突发危机事件的重要力量。相对当地主流媒体,义乌在海外华文媒体中的见报率更高。如美国的主流华文媒体《星岛日报》和《侨报》,2007年对义乌的报道量分别达到了127篇和33篇。欧洲的重要华文媒体《欧联时报》,2007年对义乌的报道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30篇。大力度、高密度的海外华文媒体报道,对宣传义乌的形象做出了有力的推进。

海外华文媒体的大量报道集中在了义乌市场和义乌产品身上,对义乌商人、义乌城市发展和义乌政府的各种海外交流活动也有所关注。其中,经济报道比重最大,义乌成了“中国制造”的样本。海外媒体对义乌的报道,多数以义乌发达的商贸活动做题材,对义乌市场和产品的报道占了国际媒体对义乌报道的绝大部分。

同类推荐
  • 我就想做班主任

    我就想做班主任

    “我就想做班主任”,这是全国知名班主任、全国模范教师、天使教师于洁做了20多年班主任还要继续做班主任的回答。这份态度、这份坚持、这份笃定、这份幸福,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翻开本书,动情的细节描写,深刻的教育思考牵出一个班主任老师应该关注的方方面面:教育的初心、班级的管理、教师的修炼、学生的沟通……19年坚持做家校联系单,12年教育博客保持更新,坚持给学生写信超过40万字,自己制作印刷学生成长纪念册……于洁老师把自己的生命之根深深地扎在教室里,用大量生动感人的教育案例和深刻的教育思考诠释了一个真正幸福的、有成就感的成功班主任是什么样的。这是一本值得所有班主任品读、思考的书。
  • 漫谈负责任的科学研究

    漫谈负责任的科学研究

    北大微讲堂是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科普讲座,邀请各学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讲解内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漫谈负责任的科学研究》聘请陈尔强教授讲述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科学问题的选取基于判断;而对问题答案的探索则基于诚信。科学工作者需按学术规范行事,致力于不断批评和修正自己的工作,从而使研究过程与研究结果能够满足科学说明的相关性要求和可检验性要求。一个具体的科学研究过程将终止于发表。原创性的科学工作只有在公开发表后,其真伪、价值和意义才能得到科学共同体的检验和评价,其成果才有可能进入人类的知识体系。科学工作者必须将写作科学研究的内容看做是其工作的一部分。开展负责任的科学研究是自觉规避学术不端行为的有效途径。
  • 中小学班会、队会的主题设计与组织(创建和谐校园16本)

    中小学班会、队会的主题设计与组织(创建和谐校园16本)

    “班会”是指班级管理人员根据一定的教育指标,组织所有同学举行班集体活动。老师要参与指导,把握方向,关心学生需要及发展过程。按照活动设计、活动准备、开展活动和总结工作的顺序,有步骤地进行该主题活动。内容要广,可分为德育活动、智育活动、体育活动、美育活动和劳动教育活动。在具体活动中,目标不可单一,要有综合性,才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活动要多样性:讨论式、报告式、竞赛式、表演式、游戏式、参观式和课题式等,活动的形式与内容要组合在一起,要有创造性和趣味性。总的来说,好的集体活动可以提高集体人员的素养,也能促进集体发展。
  •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

    即兴发挥、临场应变是主持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在简要介绍了几种临场应变的综合技巧之后,全书从开场导入、话题进行、即兴采访、受众交流、嘉宾把握、困境解围等方面列出了节目主持中可能出现的50种场景,并通过大量实例来说明应对技巧和处理原则。
  • 女性:从传统到现代(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女性:从传统到现代(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内容跨越上下三千年的历史,从周代《周易》的女性观一直写到当下女性生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是一部中国女性的变迁史。通过对本书的阅读你将了解到儒家确立的女性观以及儒家女性观在各个朝代的变化,儒家女性观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大变局中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儒家女性观对当代女性生活又有何影响。从周代开始女性被剥夺了在公共生活领域作为的权利,女性被限制在狭小单一的家庭空间。“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不仅是一种劳动的性别分工,更是一种牢固的角色定位,从这种角色定位出发规定了性别的不同特征与规范,更规定了男女不同的道德礼教。女性的劳动分工、角色定位、性别特征及权利、地位这三千年有什么变化,通过阅读你得到一个了解。
热门推荐
  • 续灯正统

    续灯正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嫁给比尔·盖茨

    嫁给比尔·盖茨

    《嫁给比尔·盖茨》全视角展现了美琳达与丈夫比尔这对志趣相投的情人、幸福生活的伴侣、宏伟事业的搭档,展现了美琳达高超的处世艺术和贤妻良母的形像。美琳达与比尔这对世界上无论爱情与财富、家庭与事业都最富有的夫妇,会给许许多多爱情、婚姻、家庭和事业都迷茫的人们,带来许多有益的信息。
  • 契约甜妻

    契约甜妻

    (身心干净,1V1)说好的契约情人,怎么成未婚妻了?她:只是阴差阳错失身于他,最后还失了心。他:对她只是情人,却把心留在了她身上。
  • 影帝AI:压倒白日梦大神

    影帝AI:压倒白日梦大神

    这是一个AI引发的血案……咳咳,这是自负轻狂,性格不定的主角进入自己设计的全息网游里狗血的失去记忆的故事,这是死而复生却懵逼的发现自己成了自己的AI影帝的追妻之路。一个是把游戏当人生玩的内部人员,一个是不受限制可以充当BUG的AI大神……在这个以玩家梦境为基础建立起的游戏世界,大杀四方。众玩家表示累觉不爱……还能不能让人家好好做个梦了啊!新作一篇,作者没有玩过网游(*/ω\*),想想有点羞涩~不会弃坑,1v1。结尾大揭秘,主角们实则来自大界面。这是一篇假未来架空文,真仙界玄幻文。打算按系列文写。
  • 七面钟之谜

    七面钟之谜

    几个年轻人来到这里度假,他们精心策划了一场恶作剧:用八只钟表吵醒那位似乎永远都会迟到的同伴。清晨,八只钟表依次响起,但这位可怜的同伴却再也无法苏醒。更令人吃惊的是,钟表居然只剩下了七只,有一只被扔出了窗外!紧接着,有一位同伴离奇死亡,而他的遗言竟然是:“七面钟……”“烟囱别墅”的主人邦德尔小姐决心找到真相。而那位在女王的作品中多次出现的、足以令人信任的巴特尔警官,似乎并不愿意帮助这位好奇的姑娘。
  • 忍者行路

    忍者行路

    春(原名几乎忘记),想回到起点的多世界迷途穿越者。有点话唠、喜欢装模作样、脑子不太好、间歇性干劲满满寻找穿越者的火影日常。有外挂,但不怎么用,和平主义者。
  • 足球大作战

    足球大作战

    天赋?努力?知名度?到底什么才是一个足球运动员的最该有的?我希望,对于你,依然是那颗纯粹无畏的心。未来的路,我们一起走完。
  • 西夏死书5:死亡大结局

    西夏死书5:死亡大结局

    死书里的活人坟究竟在哪里?“遗失的1964”到底隐藏了什么?西夏皇后的头骨与尸身的年龄为何相差十几年?中蒙边界无人区里,克格勃和中情局特工何以双双败给了一千年前的死人元昊?在经历了沙漠和荒原冒险后,唐风终于找到了瀚海宓城的正确位置。在城中,唐风发现了一些汉文和西夏文字的对照石碑,终于将西夏文这种已经“死去”的文字完全破解。通过破解了的西夏死书,找到了西夏最后的宝藏——活人坟。而一切的谜团,都将终结于死亡大结局!
  • 山海经之苍尘

    山海经之苍尘

    深山有老妖,一水住龙神。仙人天上走,凡俗问红尘。悠悠千百载,渺渺一凡身。为逐成仙道,冢中枯骨沉。
  • 战国太阁第一人

    战国太阁第一人

    一有日本第一强兵真田信村。二有二天一流二刀流宫本武藏。东国无双本多忠胜,西国无双立花宗茂。三有战国三英杰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三管四职北畠,斯波,细川,一色,赤松,山名,京极。四有四天王织田四天王德川四天王武田四天王上杉四天王五有五畿七道山城、大和、河内、和泉、摄津。东海道、东山道、北陆道、山阳道、山阴道、南海道、西海道。六有战国六十六国七有贱岳七本枪加藤清正、福岛正则、糟屋武则、片桐且元、加藤嘉明、平野长泰、胁坂安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