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0200000001

第1章 境外媒体 记者与报道(1)

著名的“托马斯公理”告诉我们:如果人们将某种状态作为现实把握,那状态作为结果就是现实。现代人生活在拟态世界中,对所处环境以及外界环境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委托给了大众媒介。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院长约瑟夫·奈伊(Joseph S.Nye)更进一步指出,通过新闻、广告、娱乐等媒体进行传播的形式是一种“软力量”。

传媒成为塑造国家形象的关键因素。这里所说的传媒既包括我国对外传播媒介,又包括其他境外传播媒介,塑造国家形象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境外公众了解中国的信息渠道主要还是本国媒体,这说明境外媒体的涉华报道对本国公众认识中国和形成对中国的印象起着较大的作用和影响。

虽然在全球化背景下,多渠道、大范围的信息传播理应呈现出丰富的多元状态,但是,事实上,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强势媒体在全球传播中处于对新闻报道和观点设置的主导地位。中国的形象塑造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

在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下,中国需要向世界传播自己的声音,向世界贡献中国的话语体系。构建话语体系的竞争实际上就是国家之间软力量的竞争,因此中国政府的外宣工作要考虑如何运用新传媒环境下的各种国际传播因素,尤其是境外媒体向世界传播中国,展现中国;如何利用既有的以美国为首的全球新闻传播网络来推行中国的软力量,让“美国话筒”唱出中国“歌”。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有必要对境外媒体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第一节 境外主流媒体

当前,国际社会和公众获取有关中国的信息,主要是通过我国的对外传播媒介和其他境外传播媒介。而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境外媒体与我国政府、媒体甚至国内普通大众的接触变得日益频繁。尤其是中国政府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实施了《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在华记者采访规定》、《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港澳台记者在内地采访办法》和《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台湾记者在祖国大陆采访规定》,明确了境外记者只需经得被采访单位和个人同意就可以进行采访。2007年的“两会”报道成为境外媒体记者对该政策的初次体验,奥运报道更是让境外记者有了“采访零拒绝”的感受。境外媒体正在离我们越来越近,而实际上,由于长期以来政策体制等方面的客观原因,我们对境外媒体的了解其实并不充分。下面,我们主要介绍以欧美为主的境外媒体,以及部分有影响力的境外华文媒体。

中国对外传播的主要任务是在国际舆论界发出自己的声音,因此核心受众应该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受众,尤其是西方社会中的主流人群,即以中上层人士为重点对象,包括政界人士、工商界人士和知识分子,因为他们或是掌握着国家的政治权力,或是操纵着国家的经济命脉,或是影响着国家的思想舆论。因此,外宣工作应该将重点放在对象国的主流媒体,加强与它们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要与国外媒体人士建立密切的联系,通过他们做好外宣工作。

另外,华侨华人和我国留学生是我们外宣的另一重点对象。

他们中有不少人已进入所在国的主流社会,甚至成为颇有影响的精英人物,外国人往往通过华侨华人了解中国,他们可以起到独特的桥梁和辐射作用。因此,有影响力的境外华文媒体也是我们需要了解和关注的对象。

一、美国主流媒体

美国无疑是当今世界的超级传媒大国和超级传播大国。尤其在新传媒环境下,美国享有绝对的话语权,掌握和影响着很多全球性的媒体,而互联网和卫星电视也增强了这种影响力。再加上超强的资金优势、技术设备优势、吸引人才优势、制作技巧优势,以及遍布全球的军事基地和军事扩张优势,美国构建了面向全球进行跨语言、跨地域、跨国界传播的超级传媒大国的地位。“美国媒体比较特殊,因为它们非常国际化,美国的新闻报道被全世界阅读、观看和分析。”

(一)世界性通讯社

1.美联社(The Associated Press)

在全球新闻发布的整个流程中,特别是在国际新闻报道中,各世界性的新闻通讯社处于上游位置。当今世界各国,不论地方性、全国性还是世界性的报纸、广播、电视,无不依赖新闻通讯社,以弥补自身新闻采访的不足。

当前世界级的五大通讯社是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合众国际社和中国的新华社。其中,拥有美联社和合众国际社的美国就占据了两个席位。当然新华社作为我国的国家通讯社,虽然已发展成为报道形式多样、种类齐全、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性通讯社,但是对外新闻稿在国外的落地率仍然较低,特别是极少被西方发达国家的主流媒体直接采用。这就意味着我们在全球舆论传播格局中的影响力还不大。

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合众国际社这四家通讯社在国际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国际新闻80%以上被这四大通讯社所垄断。

近年来,合众国际社的影响力在不断削弱。而在美联社、路透社和法新社三巨头中,在全球新闻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当属美联社。

美联社和合众国际社是美国以批发方式向全球的报社、电台、电视台和互联网等大众媒体和其他机构每日每时发送主要是美国视角的国际国内新闻稿件与图片的主要机构。特别是美联社是全球最大的通讯社,它是由美国报业(1300家报纸)和广播成员(3890家电台、电视台)组成的新闻联合组织。全社工作人员约3000名,其中编辑、记者1600多人。国内分社134个(包括6个总分社、100多个分社和记者站)。国外分社83个(包括3个总分社),驻外记者500人。每天用6种语言提供近百万字的新闻稿以及照片、图片,在全球有2万家媒体的订户,遍布世界115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每天有15亿人会接触到美联社新闻。美联社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国内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介的订费。

近几年,美联社大力开发网络新闻业务。1995年成立美联社多媒体服务部,第二年推出为其成员服务的新闻网站“连线”(TheWire),日夜滚动发布全球最新消息。订购“连线”的用户除了可以随时接收最新消息外,还可以在“连线”的页面插上广告,作为自己网站的一部分,向公众传播。目前订购“连线”的成员已有数百家。

2000年2月,美联社又和真实网络公司联合推出专为媒体网站服务的实时声像新闻,名为“美联社源流新闻”,内容包括口播新闻摘要、电视新闻播报、现场新闻直播等。目前,《纽约时报》等多家主流媒体的网站已开始使用这种“源流新闻”。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美联社已成为使用多种形式向各种媒体全方位播送新闻的国际通讯社,每天的受众在1亿以上。

2.彭博新闻社(Bloomberg News)

成立于1981年的美国彭博资讯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财经资讯公司。它用一种外观像笔记本电脑,可折叠、双屏幕的彭博终端改变了一个行业的赢利模式,成为金融资讯的代名词。现在,该公司已经发展成为集新闻、数据和数据分析为一体的全球性多媒体集团。彭博仅用了22年的时间,就使它的金融数据市场的销售收入超越了具有150年历史的、世界上最大的资讯公司———路透集团。(二)国际化印刷媒体《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三家报纸,是各国政要、金融人士必须关注的案头报。除此之外,还有《今日美国报》、《洛杉矶时报》、《国际先驱论坛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等,这些报纸在全球各大媒体都有较高的引用率,在世界舆论格局中有较大影响力。它们是美国影响各国政界要人、各界精英的大众媒体。

美国的杂志在全球的影响力也不可低估。《时代》、《新闻周刊》是全球发行量最大的两份新闻周刊。《时代》自1927年开始的“年度人物”评选已经成为记录历史的一种标尺。而《时代》周刊上的中国封面人物从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到新生代的偶像明星姚明、李宇春等,也可以让我们看出《时代》把握中国历史脉搏的轨迹。根据其母公司美国在线—时代华纳(AOL-Time Warner)公布的数据,《时代》发行量超过400万份,拥有全球读者2800万。尽管《时代》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但很少发表社论。

《新闻周刊》创刊于1933年,从1961年开始由《华盛顿邮报》收购,全球发行400万份,其中约有三分之一在美国以外。该刊与MSNBC.com合作,在网上提供每周杂志的电子版、每日新闻更新、图片库和档案库。《新闻周刊》在全球建有22个分社,海外分社有北京、开普敦、法兰克福、中国香港、耶路撒冷、伦敦、墨西哥城、莫斯科、巴黎和东京。此外,像《读者文摘》、《国家地理》、《科学》、《花花公子》等各类专门期刊,也在全球不同类型的读者中具有广泛影响力。杂志对读者的影响力虽不如日报、电视,但是对读者的针对性、渗透性更强。

(三)主流电视媒体

美国家庭电视有三种类型,有线电视用户占68%,直播广播卫星电视用户占17%,其他为无线接收的电视用户。在美国,用户无须安装有线电视,使用天线甚至易拉罐就能接收到无线商业电视台的信号。美国五大无线广播电视网分别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美国广播公司(ABC)、全国广播公司(NBC)、福克斯广播公司(FOX)和哥伦比亚及华纳兄弟联合电视网(CW),全美三分之二的电视台都加盟了无线广播电视网。这些电视台的共同特点是面对最广泛的民众,所提供的节目多是谈话节目、真人秀、电视剧,新闻只占极小比例,且大多数是当地新闻,连美国其他州的新闻所占比例都极小,走的是典型的本地化路线。因此,无线商业电视台中美国境外新闻极少,而且意识形态色彩较浓。下面,我们重点介绍美国较具国际影响力的电视新闻媒体。

1.美联社电视新闻社(Associate Press Television News)

1999年,美联社兼并了位于英国伦敦的国际电视片交换中心———世界电视新闻社(World Television News),将其与自己的电视新闻分社合并,组成美联社电视新闻社和路透社电视新闻社(Reuters Television News)。它们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电视新闻供应商,全球50%左右的国际新闻由这两家机构提供。目前,美联社电视新闻社在全球67个国家建立了83个分社,拥有350个电视用户,包括NBC、CNN、CBS、Fox News Channel、ABC以及BBC,一天24小时向全球用户提供电视新闻,并提供体育和娱乐新闻。如果再加上一些门户网站和新闻网站,那么其全球视频新闻用户共达到500个。美伊战争期间,美联社电视新闻社直播专线的直播画面出现在全球40家电视台,其中包括中国中央电视台。

2.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able News Network)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able News Network),简称CNN,是世界上第一个24小时新闻电视台。泰德·特纳(Ted Turnl)于1980年创办CNN之初,就明确定位受众主要是政治家、企业家和中产阶级。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CNN声名大振,以连续十多个小时的独家战况报道让传统的无线商业电视网黯然失色。其定位和口号已从“世界新闻领袖”转变成“新闻中最值得信赖的品牌”,强调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公平性和权威性。

CNN在1995年8月30日启动了自己的新闻网站CNN.com,CNN的全部内容都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的观众传播,被称作是互联网上第一个新闻网站。CNN向来都与美国政府保持高度一致,所以它通过与美国政府的紧密合作获得了很多的新闻资源。现在,CNN在各地的新闻中心聘请了很多当地记者,以确保能从更具国际视野的观点来报道新闻,稳固其国际一线地位。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珠峰展示活动对媒体采取定向邀请报名的方式,最终有7家境外媒体获邀采访圣火登珠峰,其中邀请的美国媒体就是CNN。CNN的国际主流媒体的地位可见一斑。

目前,CNN在美国国内受到了福克斯新闻网(Fox News)的严峻挑战。两家全天候的有线新闻网在美国国内的竞争日趋激烈,而且CNN在市场份额方面已经输给了Fox News。不过在对待国际政治问题的观点上,CNN和福克斯新闻网还是保持一致的。

同类推荐
  • 电视与未成年人心理

    电视与未成年人心理

    本书从传播心理视角出发,结合大众传播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等相关理论,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与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特点相适应的电视接触特点及使用模式:在现实收视情境中,通过质的研究方法获取数据,考察中国电视节目与未成年人心理的应对,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进而提出传者素养提高与未成年人媒介教育两方面的改善策略。
  • 中美比较(吴晓波频道 思想食堂系列)

    中美比较(吴晓波频道 思想食堂系列)

    大头思想食堂由财经作家吴晓波发起,致力于为中国的有产阶级提供最丰富,最有价值的思想食粮。思想食堂采取线下授课的方式,每半月邀请一位大咖来给会员们分享,课程内容涵盖经济、历史、政治、哲学、艺术、国际关系等范畴。思想食堂系列图书是大头思想食堂内部演讲稿首次公开,每本书独立主题,让你一手掌握经济、历史、政治、哲学、艺术等知识。《中美比较》中,秦朔通过中美价值观、经济、科技等的对比,为我们展示出两国的文化、经济差异。事例详实,语言轻松活波,让你只需看这本书,就能轻松了解美国文化,并能在两国对比中深入的认识中国。
  • 版权兴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路径探索

    版权兴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路径探索

    幸福与优秀兼得,品位与财富共存,这样的梦想在怎样的城市可以实现?能否以版权为枢纽,以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推动“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铸就宜居宜业之城,让人们文化地诗意地栖居?敢为天下先,成都人,在探索!《版权兴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路径探索》首次将版权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要素来加以研究,是对世界城市发展理论与版权理论的双重创新。(版权兴市),站在时代前沿的城市领导人不能不读,奋斗在版权工作一线的实践者不能不读,追求理想生活的现代人不能不读!
  • 民国时期西部边疆的政权建设与族群关系(21世纪中国民族问题丛书)

    民国时期西部边疆的政权建设与族群关系(21世纪中国民族问题丛书)

    本书另辟蹊径,以民国历史为考察的入手点,重点关注宏观历史下的社会变迁与其中微观层面的群体或个人行动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探索历史事件与历史趋势的社会学意义。因此可以说,本文集是有关民国时期西部民族地区社会史研究的汇编,其中蕴含着社会学研究者以史为鉴的现实关怀。
  • 广土众民与计划生育

    广土众民与计划生育

    本书主要是对中国历史人口政策,包括新中国成立后人口政策的分析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除传统婚姻生育政策外,还从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人口分布与迁移政策、人口登记与管理政策等方面拓宽历史人口政策的研究范围,力求在理论上影响并逐步改变学术界长期以来把人口政策史当成“生育政策史”的现状,推动人口政策史研究向更全面、深入的方向发展,为当代人口政策的研究和制定提供有益的借鉴。
热门推荐
  • 万界天尊

    万界天尊

    天为何物?高高在上,威严莫测,是法则,是戒律,是无情,是冷酷。天意,何也?俯瞰众生,操持风云,褫夺赏罚,随性而为。故,天意不可测,苍天不可近。顺之应之,未必得其利;逆之叛之,福祸却难定。天,禁锢万物如深井,红尘众生如烂泥。有这么一只很单纯、很坚定的井底之蛙,谨慎守护着心头那一点小小的微弱的光,带着一定要咬一块天鹅肉的微薄信念,一步步从红尘烂泥中挣扎而出,一步步走出深不见底的污秽深井。他张开大嘴向心中的天鹅咬上去的时候,不小心将这一方苍天也一口吞下!楚天说,欠钱的,要还钱;欠命的,要偿命。这就是楚天认定的最简单、最坚定的道理。这道理,比天大!
  • 普度三界

    普度三界

    三界有三生,一界一昆仑,我虽是个普通人,怎奈三界不容我,只有渡劫度我度三生。
  • 第一宠婚:总裁的心肝宝贝儿

    第一宠婚:总裁的心肝宝贝儿

    结婚三年,乔宝儿和丈夫相敬如宾。可丈夫却将她送给了陌生男人……乔宝儿意外怀孕,被丈夫强逼改嫁,乔宝儿莫名成了豪门少夫人。众所周知君之牧是豪门巨商,手腕狠戾,可没人知道,他其实宠妻如命!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哎生命如歌

    哎生命如歌

    这是一首献给人生的诗歌。大洛洛是一只猫,带着前世记忆重回世间的猫,他总是安静的趴着思考自己的前世,同时也睁开眼睛看着自己的这一世。
  • 情绪掌控,决定你的人生格局

    情绪掌控,决定你的人生格局

    你为什么还没有成功?就是因为掌控不了情绪。很多人都是这样,明明很努力、很勤奋,可就是在某一个时间点没控制好情绪,导致别人误解自己,认为你是一个“脾气大于本事的人”,让1%的情绪失控毁了99%的努力,把自己一次次拉向深渊。本书就是要告诉你如何从各个方面提升自己掌控情绪的能力。知名心理学者小宋老师,用他的专业知识、生动的案例,从沟通方式、思维模式、心理疏导方法等方面,教你掌控情绪,克服自己这一致命短板,开启快速的上升通道。
  • 步步惊心:冷宫弃妃谁敢动

    步步惊心:冷宫弃妃谁敢动

    烟雨江南,袅袅愁。郎才女貌,羡世姻缘,不想却是一场悲剧的开端。红衣红烛,血染新婚,苦入深宫,一世凄凉。她林未雨独自一人背负着他人的罪过,欺君入宫,步步为营,以为独居冷宫便能就此了结,谁料风波又起,宫中尘封的秘密被一点点揭开。他赵烨辰是深受皇上器重的皇子,为查明母妃被害真相与她相遇,遭遇一次次暗杀,他装疯卖傻暗寻真相。究竟是谁杀害了他的母妃?她究竟是谁的女儿?尘封的秘密背后纠结会有怎样的真相?一场没有结局的爱恋,最终又将如何收场?
  • 订制巨星

    订制巨星

    全文免费“孩子都有了?你还不想结婚?”“那是你从隔壁老王家偷来的,结什么婚。”“可我有结婚证。”男人甩出结婚证。“昨天你签的卖身契,其实是结婚同意书,你已经是我老婆了。”一朝惨死重生,她变成人人可欺,心肠歹毒的恶毒女配,还被逼着嫁给这男人。不!坚决不从!逃婚,变美,复仇,斗白莲,撕绿茶,脚踩渣渣登上人生巅峰。可她怎么斗,都斗不过套路满满的老公。装乞丐求收养,装受伤博同情,腹黑程度,望尘莫及。
  • 田园小王妃

    田园小王妃

    方菡穿越了变成了九岁的方菡娘,身后还多了两个弟弟妹妹。爹娘不在,爷奶不爱,亲戚使坏,一手烂牌!然我偏要把命争,斗极品亲戚,养弟弟妹妹,走出一条康庄大道来!请叫我——致富小能手!只是,那个面瘫王爷,你能不能离我远点?你这条大腿,我并不是很想抱……姬谨行:那就抱腰。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该书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同时也介绍她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动等等。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