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0000000052

第52章 科技记者:传播科技更需要科学精神(2)

庞加莱猜想是国际数学界长期关注的一个重大难题,被列为七大“数学世纪难题”之一。然而这样的报道也在国外媒体和一些专业人士当中引发质疑。就在2006年8月,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俄罗斯数学家佩雷尔曼因为成功破解“庞加莱猜想”,被授予数学界的最高奖——菲尔兹奖。国际数学界对于这一猜想被证明的认同,和国内公众的理解显然出现了偏差。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事实上,在证明庞加莱猜想的道路上,俄罗斯数学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两位中国科学家的贡献在于最终证明了俄罗斯数学家佩雷尔曼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完成了这个猜想的证明。也就是说,这是一个由众多数学家一步一步完成的工作,中国数学家完成了“临门一脚”,贡献也是足够大。不过在媒体报道中,由于记者对专业问题理解的片面性,以及急于拔高的心态,让报道失去了客观,把成果完全归到了中国数学家的名下。克莱数学研究所所长卡尔森(James Carlson)通过网络看到了中国媒体上的相关英文报道,感到有些惊讶。他说:“我知道记者们喜欢报道重大突破的新闻,但媒体应该谨慎,不要去夸大事实。”这种对传播内容的片面理解,不仅降低了公众对于媒体、对于科学的信任度,也降低了科学家对于记者的信任度。我们经常遇到科学家对记者采取不友好态度,或者不愿意接受采访的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些科技记者缺乏专业知识,对采访对象所表述的内容进行片面的理解或误读,从而伤害到科学家的尊严。

其次,缺乏独立的判断能力。这一方面是由于不具备专业知识而造成的。因为不专业,所以难以对科学家所言的真实性与正确性进行客观理智的判断,容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比如“华南虎照”事件。在质疑的声音出来前,很多媒体都把在陕西镇坪县发现的野生华南虎照片当做重大的发现进行报道。而如果记者在报道前用科学知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很多疑点。比如虎照本身光线、色彩等方面的不科学。

再比如这突然冒出来的一只成年华南虎,背后应该是一定数量的一个种群存在。而当地从1964年起就没有发现过华南虎,况且华南虎种群的存在需要的是一个非常广阔的生活区域,单靠当地政府划出来的140平方公里的保护区范围,根本就不足以维持这样一个种群的繁衍。然而大多数媒体记者在选择报道时,被这一重大发现的“重要性”吸引,而忽视了理性的分析判断。结果就是被某些利益集团“忽悠”了。而在另一方面,独立判断能力的缺失,也是科技记者与其上游——科学家或某个科技团体之间的关系造成的。媒体的科技记者一般都会固定联系某些科研团体,长期的合作关系让记者有意无意地成为这些团体的“代言人”:有了重大成果了,自然会请记者宣传一番;出了问题了,也会请记者多“关照”。长此以往,科技报道成了“报喜不报忧”的报道。记者难以脱离利益团体进行独立的判断与报道。甚至在一些科研成就的报道中,受到太多来自正面的“鼓吹”,记者在报道中就会强调其好处,而弊端则在“偏见”的“筛子”中漏下去,也使得受众所接收到的是不全面的信息,难以对此进行正确的判断。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是缺乏批判精神。而这也是在科技传播中最难做到的。

人们总是以为,科技报道不容易涉及意识形态,最不带“色彩”,因此是最“安全”的新闻。科技报道也由此成为反映国家经济进步、国力强盛的一个重要佐证。从目前的科技报道中就不难看出:正面报道的多,批评质疑的少;总结成就的多,反思教训的少。这也给公众留下这样的印象:科学总是正确的,科学家总是伟大的。仍以目前科技报道领域比较受重视的航天新闻报道为例。一直以来,我们的报道思路都是以发射事件为核心,延伸出相应的航天知识科普以及航天成就报道。每一次大的发射,比如载人飞船、月球探测卫星等,都会有相应的报道。所有的报道随着发射成功而到达高潮,也在成果总结中落下帷幕。无论报道规模有多大,其想表达的核心观念无非是:我国的航天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带着这样的思路,我们也把公众带到了一场航天科技的盛宴中:民族的自豪感、凝聚力借由这样的事件得到升华了;全国各地掀起了“航天热”,到处是为航天科技取得的成就而自豪、激动的人们;亢奋的媒体打出“情感牌”,挖掘出感人的事迹,甚至把电视直播的镜头对向了躺在病榻上、说不出话的航天员的亲人。科学精神在一场媒体发动的所谓“科技盛事”中被异化,甚至是淡出。而在这场“盛宴”的背后,我们的航天科技水平到底与发达国家有多大的差距?耗资巨大的航天工程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是发射那瞬间的成功重要还是发射后对于空间技术的高水平应用更重要?这些看起来不合时宜的问号总是会被媒体忽视掉。然而也恰恰是这些问号折射出科学精神的光辉。没有反思的科技报道,也最终会背离科学精神。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我们当前的科技报道中,对于“重大突破”、“重大进展”、“国际领先”这样的字眼特别偏爱的原因。科技报道成为成就报道的一种,成为一种宣传而偏离了科学本身。

科技传播:我们要传播什么?

在科技传播当中,科学精神的缺失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对于所传播的内容到底是什么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这不仅仅是单个传播者的问题,而且是整个传播系统,甚至整个社会的认识问题。即,我们希望科学是什么?我们又希望科技的传播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从国家层面来看,科技传播显然在完成着主流意识形态的观念传达,其背后也是国家意志的体现。纵观近几年的科技大事,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的新闻报道,在报道科研动态外,似乎都在以更大篇幅强调国家科技实力的提升、国家对科学技术的重视等,科技报道更像是国家政策的一个佐证,因此主流媒体对于科技成果、科技发展规划等的报道在科技传播中占到了很大部分。

从科技传播的源头,也就是科学家或者科学研究团体层面看,普及科学知识只是科技传播的一部分。善于利用传播媒体的科学家通过科技传播获得公众与社会的认知,自己的工作被认可,甚至还可能通过科技传播来影响决策层。这种需求就像一把双刃剑,科学家可以通过媒体实现“议程设置”,从而推动某一领域问题的解决。比如生态环境保护、新能源利用等问题。但是这种需求也有可能演变为让媒体与记者成为某些科学利益团体的鼓吹者,成为他们获取利益的手段。

在各种需求中,公众需求是最不被重视的一个方面。在整个科技传播中,公众基本只是个接收方。科学研究在目前并不是一个参与范围广泛的活动,且隔着专业性、国家利益等诸多藩篱,公众不可能像参与社会普通事务那样有发言权,甚至连知情权也少得可怜。长期以来,公众对于科技事件只能是“你有什么我看什么”,缺少互动与参与,对于科学的兴趣与关注也自然在减少。事实上,我们传播科技,一方面是传播科学,培养公众的科学素养,更重要的一点是,作为纳税人的公众有权利知道,用纳税人的钱所做的科学研究到底会给社会带来什么?无论这结果是看得见的,还是看不见的;纳税人有权利来质问,为什么他们的钱应该用于制造粒子加速器,或者用于制造宇宙飞船,而不是用来改造生态环境,消除大气污染?在信息时代,特别是在这样一个多元化发展的时代,科学自身也在回归本真,过去那种“科学永远正确”、“科学技术能够解决一切问题”的观念在科学精神指引下逐渐扭转。而科技传播也应该回归到它原本的面貌。科技传播不应当仅仅是国家意识形态的“传声筒”,也不应是科学研究团体手中实现目的的“社会公器”,更不应当是媒体的自娱自乐。它应该通过独立的思考与批判精神,引导公众正确理解科学,引导公众参与科学,并决定科学应该如何造福于我们的未来。

(丁雅妮:硕士,中央电视台编导)

同类推荐
  • 办公室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大全

    办公室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大全

    公文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特定效能和广泛用途的文书,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是一种体现了相关机关领导的意图和主张的写作活动,是一种领导的意志和主张得以贯彻与实施的有力工具。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各行各业之间、人与人之间和个人与某个团体之间的交往活动越来越密集,致使公文的种类也日趋丰富,其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使用次数也越来越频繁,其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写好办公室各类常用公文,是形势所需,是社会所需。
  • 南京血祭

    南京血祭

    经济犯罪现代著名作家阿垅写于1939年的报告文学体长篇小说《南京血祭》(原名南京),是第一部纪实南京大屠杀和南京保卫战的史诗般的作品。
  • 胡适论人生:立场

    胡适论人生:立场

    收录胡适先生平生多种著述,以片断体、语录体的形式全新编排,内容详尽充实,涉及文化、治学、时政、人生、文学等方方面面,胡适的重要著作、优秀著作均收录其中。本书尽量保持原作风貌,原汁原味地再现一代大师的风采。
  • 人之废除:从高中英语教学出发反思教育

    人之废除:从高中英语教学出发反思教育

    《人之废除》是英国作家C.S.路易斯于1943年在杜伦大学的演讲稿,于同年出版,副标题为“从高中英语教学出发反思教育”。作者呼吁年轻人动用他们的想象力和感受性来体认和接纳柏拉图哲学体系所传授的、圣经启示所聚焦的、通往真理和品格的道路,并且援引中国儒家和道家文化中的“道”(the Tao)一词为其命名,彰显了其普世性的内涵。这在当时是一个具有前瞻性且颇具深度的主张。作者认为,在当时的英国,教育忽视了对最基本的道德和价值体系的教授和传达,片面狭隘地强调“理性”原则,使学生对伦理和道德的理解流于表面和功利。路易斯指出,这将对社会产生根本性的危害。
  • 立志为民服务社会

    立志为民服务社会

    本书使大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洞悉做事的规律,在大学生的思想上打上科学的、高尚的德育思想烙印,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教育目标。
热门推荐
  • 诸天最强BOSS

    诸天最强BOSS

    新书《改造世界之重塑神话》已经上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莫尘穿越到数千年后的星际时代,本以为会平淡的度过一生。可当随身携带的系统苏醒,他发现一切都变了!系统,你让我开着游戏外挂穿越诸天万界,从一开始无敌也就算了!可是,你这节日活动是什么鬼啊?清明节,百鬼夜行!聂小倩、贞子,以及各种诸天万界的鬼类,出现在星际时代的魔都!端午节,龙帝现世!传说中的秦始皇复生归来,不死的兵马俑军团再现地球!重阳节,泰山之巅九龙拉棺;除夕夜,水魔兽肆虐太平洋。当诸天万界的强者乱入星际,传说中的神话降临世间,波澜壮阔的星际时代彻底走上了崩坏的道路。(书友一群:612955506。书友二群:375786961)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星际土地爷

    星际土地爷

    有木有搞错,现在已经发展成星际时代了,漫天都是宇宙飞船,满街都是机甲,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你居然告诉要我我其实是土地神。
  • 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泣血诛神:噬魂女王乱天下

    泣血诛神:噬魂女王乱天下

    【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女主先强再弱再强势崛起,本文慢热型,之间至后半段绝对精彩,接洽了我第一本文里的重点人物】想她封灵界第一天才,却识人不淑一朝身死,穿越重生竟是废材小姐,遭人冷眼,被人欺凌,叔可忍,婶婶不能忍,本想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绝地反击,却因能力不足被人重伤!梦中桃林,与神秘男子的一夜缠绵却怀上怪胎,神龙山上的新婚之日,新郎却化身吸血狂魔!神兽山上九龙腾飞,万兽齐鸣又是为哪般?当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动,四大神兽,再次齐聚,她的身份终于特低揭晓,浴火重生,诞下双子,重朔真身强势归来之后,命运终把她们推向什么样的境地……?揭开万年风尘的往事,打开轮回万年的情殇,他们最终能否再次携手笑看风云……。
  • 迎娶反派系统

    迎娶反派系统

    某日——陆绮怀:“你看这姑娘,虽然是个反派,但是温柔可人,以后肯定是个贤妻良母!你喜欢不?”裴屿之摇头。又一日——陆绮怀:“你看这女人,虽然是个反派,但是精明能干,以后肯定是个贤妻良母!你喜欢不?”裴屿之摇头。再一日——陆绮怀:“你看这女的,虽然是个反派,但是……”裴屿之终于开口:“我不喜。”陆绮怀不耐烦:“那你到底喜欢什么样的?”他默默看向了她。——系统文,1vs1,日更,欢迎评论收藏,么么哒!
  • 回归八零年代

    回归八零年代

    八零后快的已经步入中年,慢的也正在向着中年狂奔。明明感觉自己没长大,偏偏感觉自己直接就长老了!可悲的八零到现在,可歌可泣的八零到现在!八零之后那些事儿,年纪大的看本书能勾起一丝回忆,年纪小的可以看看作者眼里的八零年代。由于作者我是八五后,所以本书开始于八五后……
  • 穿越之做个农女又何妨!

    穿越之做个农女又何妨!

    给代理发货,遇见雷雨天气,一朝穿越到古代农家,家徒四壁,好吧!农女就农女!我有现代知识害怕在古代不吃香?披萨汉堡大蛋糕,各种美食勾来地主家小公子,从此成为了跟屁虫,一跟就是一辈子……看现代微商怎么玩转古代!
  • 仙缘红尘修

    仙缘红尘修

    一场宫变,她掉落凡尘,恰巧被他捡到,便死乞白赖的缠上了他。某天一早她醒来,看见他的美色可耻的起了色心。某男:“男女授受不亲,我会对你负责的!”某女:“不不不,是我色心大发,是我对你负责才对!”某男嘴角微扬:“哦,那这样也不是不可以……”“那以后……以后你就是我小相公!"“嗯,媳妇儿”
  • 星际之机甲修真

    星际之机甲修真

    修真界魔头魏鹿卿被自爆波及后,魂穿到星际世界。在这个没有灵气的世界,看主角如何利用修真方法强化精神力,驾驶机甲保护家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