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0000000033

第33章 新媒体与科技传播(2)

2.电子书阅读,为科技传播创造新机遇

电子书又称e-book,是传统的印刷书籍的电子版本,它可以使用个人计算机或电子书阅读器进行阅读。

现在不少人养成了阅读电子书的习惯。过去地铁的一大风景是人人看报,一夜之间变成人人读电子书,这个转变可谓神速。但是阅读科普内容的受众较少,同时也缺乏高质量的科普电子读物。由此,大量出版电子科普书,发展网络科普电子书阅读成为当务之急。

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发展,电子书在手机上阅读的前景也十分宽广。

3.网络电子刊物的直投方式为科技传播细分市场带来光明前景电子刊物,是以电子邮件为传送方式的互联网络信息服务,有免费的也有收费的。

电子刊物是随着电子邮件这种通信工具而兴起的,电子报也慢慢脱离了原来那种刻板的形式。很多个人也办了质量较高的电子报,并不输给那些大网站。只要敢“秀”,个人也可以制作网页和网站,发布比传统报刊更精细、更准确、更快捷的专业信息。有很多网页编写者直接把自己网站的名字写成×××网刊,也就确立了网络刊物的地位。而这种方式不仅为科技传播目标受众的细分带来可能性,也为发展科技传播队伍展现了前景。

4.手机短信、手机报为科技传播创造了新途径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MIIT)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11月,中国手机用户已经达到6.8834亿。同时还在以每月1.01%和每年17.51%的速度增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移动通信市场。从科技传播的角度来看,这一正在成长的传媒领域,是一个非常大的“处女地”,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新课题,关键是是否有适合这个领域的科技传播内容和方式。

(1)利用手机作科技传播,内容必须短小精悍

要普及科学知识,往往几百上千字就是难得的精炼了,几句话、几十字可是难上加难。但是,要想立足必须如此。

(2)时效、实用和新意

手机阅读的特点是快速浏览,因此如没有抓住读者的目光也就失去了科技传播的意义,所以要从时效性以及实用与新意上做文章。

(3)通俗易懂

手机的受众群体是大众,要大众关注、喜爱,必须通俗,贴近大众,有亲和力,切忌居高临下地教诲训导。

5.博客、论坛(BBS)、QQ群等改变了科技传播的主体态势博客在2002年有了中文译名,并在2004年异军突起,或许连给它中文译名的方兴东也始料未及。这种网络方式成就了草民阶层的文字狂欢,一时间全民皆博。而另一种论坛(BBS)方式更是成就了一大批网络红人。QQ群成为一种迅速发展的新媒体,符合“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的新媒体定义。

传统的科技传播因为体制原因,是一种专家对大众的教育,而科技博客、论坛和QQ群改变了这种模式,每个作者都变成一个“媒体”,都有发言的机会和权利。而博客留言、评论,以及论坛(BBS)的跟帖、QQ群中有相同爱好的人的讨论,把科技传播变成了一种更加民主、更加主动的大聚会。

传统的填鸭式的科技传播是教你做,没把公众的探索与求知欲引导出来,束缚了活跃的思想,也很难把科学精神发扬光大。科学精神的实质是求实、实证、探索、理性、创新、怀疑、独立和原理。科技传播不应是强制教育性的,而应引导大众产生求知欲。网络的特质给了科学精神一个很宽松自由的环境,这一点的积极意义不容小觑。

毋庸讳言,网络是个“自由世界”,甚至可说是种无政府状态。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发表任何言论,除非触犯法律,是没有什么机构来管你的。在科技传播方面也是鱼龙混杂,打着科学旗号的非科学、反科学、伪科学的东西也处处可见。怎样既适应网络的游戏规则,又坚持正确的科技传播方向,是网络科技传播面临的又一课题。

(二)新媒体的注意力经济概念强化了科技传播理念的创新托马斯·达文波特在《注意力经济》(2001年)一书中指出:“短缺的只是人的注意力!

·今天,注意力是企业和个人的真正货币;

·资金、劳力、信息和知识都供应充足;

·创业容易、接近顾客和市场、开发战略、建立网站、设计商业广告都很容易;·电信带宽不是一个问题,但人的注意力的宽度却是个问题。”

注意力是什么?“注意力是对于某条特定信息的精神集中。当各种信息进入我们的意识范围,我们关注其中特定的一条,然后决定是否采取行动。”

注意力为什么成为稀缺资源?信息爆炸!比尔·盖茨曾经梦想“让信息掌握在你的指尖”,“现在我们得到了,得到了信息爆炸!”

现在进入了海量信息的时代,信息远远供过于求,新媒体更是打开了“所有人向所有人传播”的闸门。这就对新媒体提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当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新媒体经济成为注意力稀缺经济。新媒体经济的两个主题是如何获得稀缺的注意力资源、如何高效并规模化利用注意力资源?

在科技传播理念上的创新,首推Discovery探索频道开拓的“娱乐+科学”的科普影视作品。这种模式并非孤立的,它来自于体育频道“娱乐+体育”的模式。也就是说,进行科技传播,科学性不是唯一要素。其实,这符合科普法要求“用易为公众接受的形式”普及科学的精神。只有人们喜欢看了,才能让科学自然而然地进入人们的头脑中。科技传播并非强制教育,“以趣味性为核心”会让科学在公众中的传播效率大大增强。

新媒体环境因其内容庞杂,数量浩瀚,令人眼花缭乱,被称为眼球经济,我们当然可以鄙视那些所谓的炒作和哗众取宠,但也不可否认以自我为中心的孤芳自赏也难以生存。与时俱进才是正确的选择。

(三)新媒体科技传播的成功案例

1.科学松鼠会的成功经验

科学松鼠会是一个科学传播公益团体,由90多个年轻人组成,他们是大学副教授、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科学记者编辑,以及一些有科学背景的公司白领。曾获得2008年德国之声博客大赛“国际最佳博客”公众奖。“科学松鼠会人气蹿红,博客科普受关注”被众多专家评为2008年下半年十大科普事件之一。网站的文章和精选自百位“松鼠”近三年创作的上千篇文章合成出版了一本书——《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内容天马行空,从口腔溃疡到国际空间站,从玫瑰花到数学思想实验,文字灵动活泼,一改传统科普的严肃面孔。梁文道称赞说,“他们的科普小品简直有点像是带甜的凉茶”;罗永浩说,“为了跟愚昧和迷信争夺市场,科普作品在应有的理性和严谨之外,最好还能做到生动有趣,‘科学松鼠会’显然就做到了这一点。他们的科普文章大多数情况下都很有趣,有时候甚至很酷”。这本书在卓越网销售,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2.中国科普博览的成功经验

1999年初,互联网方兴未艾,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的一支雄心勃勃的科研团队凭借对信息技术的高度敏感,看准了互联网在科技传播方面的巨大发展潜力,决定启动建设中国科普博览——基于网络的虚拟科学博物馆群。经过近一年的建设,建成了“中国科普博览”。这是我国第一家大型的虚拟博物馆群,被科普界誉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群”。由此,中国科普博览开创了我国运用先进网络媒体技术系统地进行科技传播的先河。

在随后的几年时间内,中国科普博览不断地探索和实践,逐步将“虚拟博物馆”理念发展成熟,虚拟博物馆从4个扩展到70多个,初步形成了以“万物之理、生命奥秘、地球故事、星宇迷尘、科技之光、文明星火”六大展区为主的虚拟博物馆群,内容覆盖了自然科学的绝大部分学科和社会科学的部分领域,以其知识的系统性、全面性、科学性、趣味性赢得了公众的广泛喜爱,从而带动了一大批网上虚拟博物馆的发展。有公众感慨地说:“中国科普博览是我见过的知识最广博,语言最优美,形式最生动的网站。”可见公众对中国科普博览的认同和喜爱。截至目前,网站累计访问量约6000万人次,位居全国科普网站前列。

在2003年左右的几年时间里,中国科普博览与美国TexasA&M大学合作,开发建设了《大熊猫探秘》和《生态小博士》等新型网络科普方式,与国际接轨开展网上科学实践活动,首次在国内引入探究式科普理念。探究式科普理念提倡利用互联网便捷的交互渠道,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科普中科学家向公众单向传递信息的局面,以用户参与科学过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主线,让用户通过探究活动来建构可以灵活迁移的知识、技能,同时提高问题解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对科学探究和发现过程的内在兴趣。

比如,在中国首个面向公众开放的远程科学观测频道,用户轻点鼠标,就可以远程控制网络摄像头,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实时观测生活在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大熊猫幼崽并提交观察报告。

中国科普博览引入和发展探究式科普理念获得了巨大的成功。2005年9月,中国科普博览荣获第一届全国优秀科普网站及栏目评选活动“优秀科普网站奖”和“技术奖”;同年11月,中国科普博览代表国家参加联合国“世界信息峰会大奖(The World Summit Award)”的角逐,在168个国家推荐的近1000个优秀电子网站/项目中脱颖而出,勇夺大奖。

2009年7月22日,中国科普博览与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微软亚洲研究院四家单位联合发起“2009日全食异地多路联合直播”活动,向全球多家媒体提供公益直播信号,直播了重庆、武汉、宜昌等十个地市的日食过程。在历时3个小时的直播过程中,共有110万人通过中国科普博览观看了日全食,另有7.5万人通过中国科普博览手机WAP观看了图文直播。此次活动通过卫星、互联网和移动网等手段为国内外媒体、机构和个人提供开放的日全食直播公共视频信号源。据不完全统计,有10家国内外电视台和18家国内外知名网站使用我们的信号,全球有数亿人通过我们的直播观看了此次日全食天象。

这次面向世界的公益科普活动,不但加强了国内外科普界的交流和合作,彰显了我国科普工作者的形象,而且使中国科普博览从国内走向国际,向真正的国家级网络科学传播平台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综上所述,新媒体所带来的全球传播新格局正在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公众的科学素质已成为事关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充分发挥新型媒体的技术特点和优势,使其发挥科技传播功能,推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成为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塞伦·麦克莱.传媒社会学(M).曾静平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李希光.转型中的新闻学(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

蒙南生.新闻传播社会学(M).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陈刚.解密Discovery(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

汤书昆.科技传播与当代社会(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1.

达文波特.注意力经济(M).谢波峰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林坚.从书海到网路——科技传播的演进(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

关于新媒体的共识——第六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R).

苏晓梅,庞晓敏.在科学传播中,媒体如何发挥作用(J).青年记者,2007,(9).

杨晓然.媒体在金融危机下的科技传播(J).青年记者,2009,(5).

滕树龙.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依靠“科技传播” (J).《科技潮》,2009,(2).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R).

中国科普博览走过10年.新浪科技,http://tech.sina.com.cn/d/2009-10-21/15583526030.shtml.

许晨晔.新媒体将主导“影响力经济时代” (N). 中国新闻出版报, 2009-5-21.

翟雪.试探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的态势和机遇(J).科技传播,2009,(8).

新媒体,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6%B0%E5%AA%92%E9%AB%94.

毕晓梅.国外新媒体研究溯源(EB/OL).凤凰网财经,http://finance.ifeng.com/stock/special/ifengrz/ssgs/20091110/1444678.shtml.

(韩平: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厂编导;李湘滨:曾任中央电视台科技频道《科技之光》记者)

同类推荐
  • 女性乌托邦:中国女性/性别研究二十讲

    女性乌托邦:中国女性/性别研究二十讲

    女性/性别研究在20世纪末成为显学,是1960年代新女权运动的成果;在中国,它是1980年代“妇女研究运动”的产物。本书以公开讲座为基础,上篇“新中国妇女研究”多与现实问题相关,从1980年代至今,可见中国妇女发展的具体进程;下篇“性别研究与基础教育”侧重学理讨论和学科建设,与西方女性主义对应并相互呼应,在寻根溯源的基础上为中国妇女研究开掘本土资源。
  • 震撼世界的100个科学发现(下)(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震撼世界的100个科学发现(下)(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本书编入科学历史上各领域震撼世界科学界的数百个科学发现。分门别类地对历史上曾经取得的重大科学突破进行分析介绍,为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打开了科学知识之门,引人沉思,启示未来。
  • 云影萍迹

    云影萍迹

    颜瑾师姐不善言谈,属于纳言君子一类。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进入贵州电视台,在做了几年记者、拿了几个奖之后,转入总编室工作,任时光荏苒。相对宁静的空间,给予师姐更多思考的时间。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电视成为真正的主流媒体,走在媒体改革的前沿。师姐在青云山下《贵州电视》杂志那个角落清净的办公室里,静静地观察着,静静地写了一篇又一篇文章。她始终是文静的,但是在一些文章里(主要是第一辑《论文、电视杂文》部分),言语却犀利得毫不留情,指出浮躁的时代、浮躁的“电视”出现的低俗现象,呼吁影视工作者沉下心来,多些内涵之作。作者的影视评论同样是期望影视工作者抵制低俗,制作出有创意、有深度的精品力作。
  • 中国的现实与超现实

    中国的现实与超现实

    “中国的现实”即中国成长道路上的种种坎坷和怪现象。“超现实”即中国今后发展方向和如何实现改革。这是一本时政普及读物,核心为点评当今各色社会问题,专注于点评当代中国各色现象与事件,也有对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的解读。“把历史作为现实参考”的著名近代史专家雷颐,通过通俗的讲解、评论、分析,使读者了解是什么样的力量使政府改革的努力与期望落空,什么样的力量使某些事件像轮回一般在中国历史上反复演出。
  • 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

    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

    社会转型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其中中国和俄罗斯的社会转型又最具有代表意义,有关两国社会整体转型研究以及两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各个领域转型的比较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俄社会转型学术研究方向。功军博士后的出站报告《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就要出版了,这是关于两国社会转型与传媒变革比较的第一本学术专著,其所取得的开拓性和创新性成果,是值得庆贺的。
热门推荐
  • 注华严法界观门

    注华严法界观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五拳总诀歌

    五拳总诀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亚历山大:伟大的征服者

    亚历山大:伟大的征服者

    《图说世界名人:亚历山大(伟大的征服者)》讲述了,亚历山大大帝,古代马其顿国王,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足智多谋,在担任马其顿国王的短短13年中,以其雄才大略东征西讨,先是确立了在全希腊的统治地位,后又摧毁了波斯帝国。在横跨欧、亚的辽阔土地上,他建立起了一个西起希腊、马其顿,东到印度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药杀水的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庞大帝国。他创下了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超神崛起密码

    超神崛起密码

    残破星球,末法时代,上古神话已死!穿越而来的姜承志不断超越自我,对天发誓,我要再造神话,书写传奇!这是一个大傻子不断超越自我崛起的故事!
  • 我是一个老1

    我是一个老1

    和平年代的普通军人,在一些有钱人眼里是穷当兵的,在一些百姓眼里又是国家高薪养的一帮闲人,有这些看法的人在我眼中是极其肤浅的,因为我知道他们其实只是一群有家不能回,有情难去守的可怜人。这群人中有无畏、豪迈的英雄,有兢兢业业的精英,有得过且过的庸人也有不思进取、不务正业的渣子。当有一天,烽烟起,和平不再,你会发现这一群人,不管是英雄还是渣子,他们全都会毫不犹豫的去做同一件事--用生命来诠释军人这一词的真正含意。我是李白,恰好是他们的一员,如果你想真正了解这群人,就请和我一起进入老兵的世界!
  • 位面战争之蔚蓝苍穹

    位面战争之蔚蓝苍穹

    自幼在亲戚家长大的罗飞,在一个雨夜觉醒了来自异界的神秘力量,是他天赋异禀被魔神选中?还是冥冥之中有人操纵着一切?且看他如何毁天灭地寻找隐藏在茫茫宇宙中的真相——星空战舰?那算什么,我拥有的都是可以进化拥有生命的异兽战舰。
  • 我在林中狩猎的日子

    我在林中狩猎的日子

    在1969年初夏的那一天,我扛着行李出现在敖鲁古雅村头。那一年我十七岁出头,像个逃荒避难的人,前途茫茫,走投无路。我不记得当时的心情了,记忆早已变得模糊,我当时的心情肯定是麻木的,带着摆脱不掉的恐惧,就像一只被夹住后腿的小松鼠。敖鲁古雅是个新地名,启用也就四年多时间,她的正式称呼叫: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猎民定居点。这个定居点建于1965年,是国家下拨专项民族事业费,由我父亲和他的同事一起为鄂温克猎民兴建的。
  • 妖灵镜悦

    妖灵镜悦

    【墙裂推荐虚幻系列——虚幻1:《虚幻现实:光暗交锋》,虚幻番外:《离离星辰月似光》】如果说,那场雨是最后一幕,我愿意与你共同完成那场必死的一幕,无法更替的剧本,无法扭转的死亡。
  • 我的爱情日志

    我的爱情日志

    清雨,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从自己的小世界不断走向外面的世界,不断经历打击,却又不断收获成长,遇见了不同类型的人,尝试着爱情的酸甜与苦涩…
  • 浮城浮沉

    浮城浮沉

    那是他的哥哥,可那是他心爱的女人,无奈之下只能放弃,重重迷雾以后,他竟然是千金之身,在权财与家人之间,他又如何抉择?